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成因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布时间:2020-08-26 点击: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成因

 摘 要: 在社会转型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劳动 力的大量需求带来了不容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妇女 作为家庭的主要支柱、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 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也 不容忽视。本文就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及成因展开讨 论。

 关键词:农村 留守妇女 贵州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082 (2015)03-0368-01

 一、农村留守妇女概念 农村留守妇女,指丈夫离开农村后自己单独或与其他家 庭成员居住在农村,在家中照顾子女和老人的妇女。她们是 家中主要的生产力和精神支柱。农村留守妇女独自承担家庭 责任,作为母亲、儿媳、媳妇、女儿,她们有着不同的责任。

 而丈夫的常年在外使得她们的孤独感和内心压力较其他农 村留守群体更甚。在这种外部条件的贫苦劳累和内心的安全 感缺失的交加之下,她们的心理问题已经亟待解决,如何在 各种生活角色和内心挣扎中找到平衡点从而使自己更好地 调节心理问题,成为当前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心理问题

 生活紧张感 农村留守妇女自身扮演角色众多,生活压力较大,包括 对家庭的开支预算、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对老人的抚养问题 等等。现实生活的经济紧张和务农的劳累加重了她们的生活 紧张感。有调查显示,农村的务农生产方面的困难成为了主 要的困难。留守妇女们作为女性劳动力,面对过重的劳动强 度只能剩下紧张和劳累。加之,农村自身的娱乐设施落后和 娱乐条件有限使得她们忙碌着照顾孩子忙碌着务农,却在繁 重的生活之余又得不到适当的娱乐,内心的紧张感得不到疏 解和放松,日复一日的忙碌和重担更加加重了内心的紧张 感。据了解,贵州省每年有 400 万以上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 谋生,使得贵州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妇女。贵州某政协委员 说道,“贵州各县大多数留守妇女都需要承担家里约 5 亩地 的农业生产,其中有 50%以上的妇女表示难以承担繁重的农 活。”

 内心寂寞感 丈夫的常年在外使得妇女们的内心比普通同龄人妇女 们内心更加寂寞、孤独,缺乏陪伴和安全感。长期家庭结构 失衡,家中缺乏丈夫的照顾带给她们的只能是更多的落寞。

 作为家庭妇女,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使得 妇女内心健康积极、充满阳光。而常年的孤独寂寞积压带来

 的则是情感上的不满足,从而变得敏感、沉默、焦虑,对夫 妻关系的敏感又使得家庭情感、家庭结构更加脆弱。

 人际关系压力感

 在贵州农村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占主导的社会结构中,邻 里之间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而传统意义中“男人是家庭支 柱”的观念带来的可能是邻里之间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议论、 欺负等等导致农村留守妇女与邻里间的沟通变少,从而越加 带来她们的自我怀疑和自卑等负面情绪,她们的外部人际关 系值得引起注意。在这样的现状下,如何扮演好家庭中的角 色,做一个好妈妈、好媳妇,处理好母子间、与婆婆间的关 系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充足十分重要。

 三、心理问题成因

 社会方面

 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需要使得劳动力需求大幅增 加,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填补带来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从 而导致农村留守妇女增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需 求,而农村现阶段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却不能满足自身需求。

 心理困扰成为留守妇女们的主要生活的一大难题,过于繁重 的务农体力劳动无法带来家庭的满足感。外部的社会大环境 促使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更加不可避免,已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社会对农民工大力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农村 留守老人逐渐关注,却缺乏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

 家庭方面

 丈夫不在身边,家庭成员不完整,家庭结构失衡,情感 倾诉的需求、情感陪伴的渴望是她们内心难以磨平的心理问 题原因。加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重问题如何解决,老 人的赡养问题等等都是她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必须面对的现 实困难,没有丈夫的商量和陪伴使得困难显得更加突出。家 庭的脆弱只会加剧内心寂寞感和不安,加深留守妇女心理问 题。婆媳关系不融洽,男人外出,与留守老人的家庭关系紧 张现象数不胜数。教育子女的问题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 能力不足而不能带来良好教育。

 自身方面

 常年的孤独寂寞积压带来的是情感上的不满足,从而变 得敏感、沉默、焦虑,对夫妻关系的敏感又使得家庭情感、 家庭结构更加脆弱。情感倾诉的缺失、情感慰藉的缺乏、情 感陪伴的渴望加强了自身身体的压力和精神的脆弱,与此同 时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缺乏沟通,不擅于心理自我调节,从而 带来了内心寂寞感、人际关系压力感等一系列问题。休闲时 间用来看电视、睡觉、打牌,缺乏真正健康和丰富的休闲娱 乐生活,不利于内心的压力排遣。受农村妇女的传统观念影 响,留守妇女们通常比较保守,加之面对压力的处理能力较 差,在自己内外状态不好时不能寻找适当的释放自我负能 量、打消消极心理的方式,长期的自我压抑带来的是低迷的 自我状态和内心的负面情绪堆积。

 四、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从社会角度看,经济落后、生产力落后是生活贫困的主 要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促进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经济宽裕必定带来生活紧张感的缓解和幸福感的提升。另一 方面,经济的发展也能带来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农民工的返 乡必定使得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数量减少,从 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 农村经济的促进和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 等方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促进加强农村和谐友爱气氛 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 推进新农村十分重要,对改善留守人员心理问题十分必要。

 通过加强与他人互帮互助,沟通交流进而体会到人际关系的 和谐有助于提高自身自信和愉悦感。遇到问题也可以请邻 里、村委会帮忙, 不再是独自承担, 与大家愉快地融入群体, 找到自我定位,增强自我价值感。村两委、妇联组织应充分 发挥作用,实实在在地为留守妇女某实利,开展健康积极的 妇女活动,充实她们的休息时间,丰富娱乐加强自我缓压能 力,改善不良状态。

 加强农村资源投入,减少农村妇女负担

 农村资源匮乏使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重问题如何解 决,老人的赡养问题都时时充斥着妇女们特别是留守妇女的 生活。改善教育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投入;改善老 人赡养机制,加大对留守老人的医药等资金投入都可以很大 程度上减轻留守妇女们的生活重担,进而改善心理问题。

 五、小结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包括生活紧张感、内心寂寞感、 人际关系紧张感等方面,其成因涉及农村经济发展限制、社 会对其关注不足,家庭结构不平衡情感交流不美满以及自身 调节能力不足等。应该针对其他成因从个人、家庭、农村群 体和社会层面寻求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J].[1]范雪娥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及政府对策研究

 [J].

 科教文汇, 2013,( 25):204-205

 [2]申康达, 杨光宇, 辛允星等 .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 之间“围城心理” [J]. 河北学刊, 2013,33(3):159-162.

推荐访问:心理问题成因不包括 成因 留守 心理问题
上一篇:科级干部个人述职述廉报告例文
下一篇:缺乏安全感 焦虑问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