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玉佩铭》阐释(中)_行气玉佩铭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布时间:2019-04-13 点击:

   二      铭文一开始先点明“行气”,这是全文的总提纲,内含借呼吸之气促使内气运行全身的意思。接下来对修炼过程的描述,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深则蓄。”这一步骤的主要要求是腹脐部蓄气,而实现腹脐部蓄气的主要手段,即是将柔缓细长的气息吸至腹脐部。我们知道,当人们深吸气的时候,空气是从气管进入肺泡,没有也不可能直接进入腹脐部位,但主体此时可以利用深吸气时膈肌下移和腹肌外张的动觉,组成一道动觉移动线,在意念的诱导下,主体会觉得气流正缓缓地吸至腹脐部位。实际上,这是将膈肌下移、腹肌外张产生的震动波、谐震波和内压力结合一起,对腹脐部位进行激惹。不断的深吸气,不断地激惹,便会激发腹脐部位的气机,从而出现蠕蠕而动的内气。在深吸气之后,接下来的呼气可以听其自然,也可以在意念诱导下配合腹肌收缩停留在腹脐部位,以强化对腹脐部位的激惹。经过一段时间修习,自觉腹脐部位有明显气感时,便可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这一步骤的主要要求是顺着内气的启动,将它缓缓引导至下腹部(即丹经上说的下丹田会阴处),并使之在此停留、稳定、巩固,即在会阴处不断积聚内气。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将柔缓细长的气息,一直吸至下腹部的会阴处,让膈肌下降、腹肌外张所产生的震动波、谐震波和内压力,连同内气一起对下腹部进行激惹,不断活跃、旺盛下腹部的气机。呼气可以听其自然,也可在意念诱导下配合腹肌收缩,停留在下腹部,以强化对下腹部的激惹。这一步操作时还应注意:1.吸气经腹脐时,要让气息引导内气一起向下运行。2.初始时应将吸气过程的注意点,放在腹脐和会阴之间,以使内气能先在此处得到酝酿、壮实(“蓄则伸,伸则下”);之后再将注意点放在会阴处,让内气接着在会阴处得到稳定、巩固(“下则定,定则固”)。这里“蓄则伸”的“伸”,既是描述内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态势(向下延伸),又在提示主体应该把握这个时机,将吸气的动觉移动线向下腹部推进。内气在下腹部从“定”到“固”,显然也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
  第三步:“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这一步骤的主要要求是顺着下腹部内气的萌动,助它越过尾闾逆行至头顶(即丹经上说的上丹田),使之激发和活跃头顶的气机。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用柔缓细长的深呼气,助内气沿着督脉逆行至头顶。我们知道,呼时气其实是从肺泡经气管从鼻腔排出,根本不可能从会阴呼至头顶,实际上这是在利用呼气时膈肌上升、腹肌收缩组成的动觉移动线,来配合内气逆行头顶。在意念的诱导下,主体会觉得气正在沿督脉上升。因为呼气可以兴奋到交感神经,可以加强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故配合呼气逆运内气上升头顶,可以避免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种种不良反应,从而有利于保持机体的内在平衡。这里的“萌”是指向上萌动,即内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有越过尾闾向上逆行的迹象,和第二步的“伸”(向下延伸)用意类似。主体把握好会阴部内气萌动的迹象,及时用呼气配合内气逆行而上,这就是铭文中所说的“萌则长”。“长”,生长,即向上运行意,与第二步的“伸则下”的“下”,刚好方向相反。为了指明“长”的运行线路是同吸气时的向下意义不同,铭文说,“长则退”,意谓退进,是由下而上的逆行。“退则天”,便是说一直逆行到头顶。
  第三步的修习,在呼吸运用上同前两步有些不同。第一步,深吸气只到腹脐,呼气听其自然,也可停在腹脐部位;第二步,吸气延长至下腹部的会阴处,呼气可听其自然,也可停在会阴处;而第三步则为吸气至会阴,然后呼气从会阴开始转脊背直至头顶。第三步修习时才是一个呼吸回合。
   (待续)
   〖编辑:迟昊〗

推荐访问:玉佩 阐释
上一篇:【高血压病治疗误区分析】高血压病怎么样治疗才好
下一篇:白喉 [汶川县地震灾区15岁以下儿童甲肝\白喉抗体阳性率调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