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0-12-10 点击:

 广西新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增长,拉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未来,虽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出现退坡,但新能源汽车仍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2017 年 9 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对汽车制造商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鼓励汽车制造商发展节能汽车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同年,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80 亿瓦时,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力争进入动力电池“白名单”。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62309.1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0898.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69%;建设期利息 49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9%;流动资金 10920.6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53%。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308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10308.65 万元,净利润 11629.24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92%,财务净现值 2268.88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80 年。本

 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挑战是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最强的制约是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紧缺,最突出的短板是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最硬的任务是实现“两个建成”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着力在优结构、增动力,扬优势、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该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 前景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第九章

 项目环保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分析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广西新材料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x 有限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侯 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碳纳米管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一方面,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辅助材料之一,其产品质量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碳纳米管属于新型碳纳米材料,其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能够稳定、批量生产细管径、高纯度碳纳米管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此外,碳纳米管容易团聚的难题也对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分散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在碳纳米管制备、提纯、分散等没有相应的核心技术或生产工艺,将难以生产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国。2015 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已跃居世界第一,占比达到 35%,2016 年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比提升至 40%。

 “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挑战是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最强的制约是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紧缺,最突出的短板是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最硬的任务是实现“两个建成”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着力在优结构、增动力,扬优势、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四、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报告编制原则

 1、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为手段,组织生产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节省投资、加快进度。

 (二)

 报告主要内容

 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2、调研产品市场;

 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

 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四、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134.48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五、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新材料 00000 吨的生产能力。

 六、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 110273.49 ㎡,其中:生产工程 58555.22 ㎡,仓储工程 11358.17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7057.50 ㎡,公共工程 33302.59 ㎡。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62309.1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0898.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69%;建设期利息 49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9%;流动资金 10920.6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53%。

 (二)建设投 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50898.51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44916.1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353.49 万元,预备费 1628.86 万元。

 八、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 62309.12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200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130800.00 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10308.65 万元。

 3、净利润(NP):11629.24 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0 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

 3、财务净现值:2268.88 万元。

 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十一、项目综合评价

  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89653.24

 约 134.48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10273.49

 容积率 1.23

 1.2

 基底面积

 ㎡

 56481.54

 建筑系数 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67.77

  1.4

 基底面积

 ㎡

 56481.54

  2

 总投资

 万元

 62309.1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50898.51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44916.1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353.49

  2.1.3

 预备费

 万元

 1628.8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90.00

  2.3

 流动资金

  10920.61

  3

 资金筹措

 万元

 62309.1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42309.1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00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308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10308.65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5505.65

 ""

 7

 净利润

 万元

 11629.24

 ""

 8

 所得税

 万元

 3876.41

 ""

 9

 增值税

 万元

 4121.65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985.70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2983.7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31285.1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6867.01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80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9.9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268.88

 所得税后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透明导电膜

 透明导电膜(TransparentConductiveFilm,TCF)是一种既能导电又具有高透明度的薄膜,在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透明导电薄膜包括 ITO(IndiumTinOxides 锡掺杂三氧化铟)、GZO(GalliumZincOxides 镓掺杂氧化锌)、AZO(AluminumZincOxides 铝掺杂氧化锌)等,其中以 ITO 膜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①平板显示器

 平板显示(FPD)相对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CRT)来说,有着高分辨率、体积小、无辐射、低能耗和便携性好等有点,随着 FPD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对 CRT 的替代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显示技术。根据显示技术路线不同,目前平板显示技术可以分为发射性和非发射性两种,其中等离子显示器(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和液晶显示器(LCD)为最主要的三种技术路线。

 未来,柔性、超薄、低成本将是平板显示器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采用的 ITO 薄膜在制作柔性显示器时存在着不可大幅度弯曲、易剥

 落等缺陷,且其原材料铟属于稀有金属,使用成本较高。碳纳米管作为碳纳米材料的代表,其拥有良好的柔性和机械性能,并且生产成本较低,不需要使用任何稀缺原材料。

 未来,随着碳纳米管导电薄膜的制备技术以及应用技术逐渐成熟,碳纳米管在平板显示器的应用比例有望逐步提升。

 ②太阳能电池

 透明导电膜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提高柔韧性能、提升稳定性、简化生产工艺并降低生产成本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使用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膜替代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可以有效提升其柔韧性能,并简化制作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随着碳纳米管导电薄膜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成熟、完善,其在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2)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及卷曲石墨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适合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高分子、陶瓷等基体中,制备高强度结构材料或者导电、吸波等功能材料,包括碳纳米管超强纤维、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碳纳米管/聚酯抗

 静电纤维及织物、碳纳米管/电磁屏蔽吸波材料、碳纳米管/陶瓷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导电墨水、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等。

 (3)技术壁垒

 碳纳米管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一方面,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辅助材料之一,其产品质量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碳纳米管属于新型碳纳米材料,其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能够稳定、批量生产细管径、高纯度碳纳米管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此外,碳纳米管容易团聚的难题也对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分散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

 如果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在碳纳米管制备、提纯、分散等没有相应的核心技术或生产工艺,将难以生产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4)品牌壁垒

 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应用存在一定的品牌壁垒。锂离子电池企业对导电剂供应商有严格的考察程序,全面评估其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以及持续供货能力,考察周期较长,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才能获取客户的信任。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关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明确中央财政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并规定了补助对象、补助产品以及补助标准等,其中,乘用车、客运车的补助标准均与汽车的续航里程相挂钩,专用车按照电池容量给予补助。

 2、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提高财政补贴门槛,并将补贴标准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调整财政补贴发放方式,由年初预拨补助资金改为根据上年销售情况、运行情况进行年度清算。

 3、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 200 万辆。

 4、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其中提出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到 2020 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 300 瓦时/公斤,到 2025 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 500 瓦时/公斤。

 5、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储能技术和材料,试验示范一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储能技术和设备,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技术和产品,完善储能产品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6、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对汽车制造商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鼓励汽车制造商在发展节能汽车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可生产新能源汽车以满足新能源积分要求。

 7、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对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以及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及性能、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卫生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其中,要求锂电池生产企业年产能不低于 1 亿瓦时,消费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50WHg/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聚合物单体电池体积能量密度>550Whh/L,循环寿命>400 次且容量保持率>80%。

 8、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等均提出规范要求,并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 2 亿瓦时。

 9、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

 提出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四部委联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专项核查。

 “十三五”时期,广西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孕育,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趋势明显。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广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五年,广西将由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跨越,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发展,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三期叠加”特征明显,新旧增长动力逐步转换,发展不平衡、不

 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广西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是稳增长压力大,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转型升级难度大,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趋紧,土地、能源、人才等供需矛盾突出,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大,贫困量多面广程度深,短板瓶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区位优势和通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东盟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有利因素

 (1)新能源汽车行业受政策大力支持,拉动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增长世界各国政府面对日趋严峻的环保问题,均积极推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获得各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自 2012 年开始相继发布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2012 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计划到 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万辆。2017 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 200 万辆,2025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量 20%以上。2017 年 9 月,我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行汽车制造商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鼓励汽车制造商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量。

 在我国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而拉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

 (2)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增长,拉动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上升

 2016 年,受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 82.2%,达到 30.8GWh。未来几年,动力电池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主要原因有:

 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传统车企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力度,动力电池需求量持续上升;

 ②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如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等新增产能逐渐达产,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成本将逐渐降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碳纳米管导电剂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关键辅材之一,其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3)高能量密度成为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带动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上游原材料领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瓶颈逐渐凸显,国家通过拟定相关政策来推动动力电池市场往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2016 年,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高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门槛,并将补贴金额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鼓励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2017 年初,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 300 瓦时/公斤。

 碳纳米管导电剂由于其优越的导电性能,能够明显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方向,将会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4)市场规范程度提高

 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骗补等不利于市场持续发展的现象。201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专项核查。

 同年,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 年)》(征求意见稿),拟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提出多项规范要求,规范市场发展。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的调整和对相关违法行为作出严厉惩罚,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动力电池市场的稳速增长,从而带动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的稳健增长。

 2、(二)不利因素

 (1)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主要依赖于财政补贴,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逐渐降低,市场需要逐渐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补贴逐渐退坡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压力逐渐增大,且这种压力会一直向上游动力电池企业及电池原材料及辅料企业延伸。

 (2)3C 电池市场增长放缓

 传统的 3C 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市场发展成熟,未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新型 3C 产品如无人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预计 3C 产业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市场分析

 (1)碳纳米管导电剂

 ①锂离子电池与导电剂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化学电池,其以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长循环寿命、大充放电倍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 产品以及储能电池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辅材之一,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混合用于生产电极极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锂源,是影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指标的关键材料之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差,难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因此在正极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剂,使得导电物质填充满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之间的空隙,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提升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导电剂在正极材料中的添加量服从“渗透阈值”理论,即在不添加或添加少量导电剂时,导电物质不能构建有效的导电网络,当添加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导电物质能能够在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中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提升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之后再增加导电剂的含量也不能显著提升正极材料导电性能。通常而言,传统炭黑导电剂添加量

 一般为正极材料重量的 3%左右,而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添加量可降低至 0.5%~1.0%。

 锂离子电池负极通常由石墨等构成,其导电性能较好,但石墨在多次充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的嵌入与脱落会引起石墨颗粒体积的膨胀与收缩,随着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石墨颗粒间的间隙加大,导电性能降低,部分甚至会脱离电极,不再参与电化学反应,降低锂离子电池容量。因此,在负极材料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剂有助于保持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整体而言,导电剂在锂离子电池成本占比在 5%左右。

 ②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类型

 锂离子电池目前常用的导电剂主要包括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以及石墨烯等。炭黑和导电石墨属于传统的导电剂,其在活性物质之间形成点接触式的导电网络;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石墨烯属于新型导电剂材料,其中碳纳米管与碳纤维在活性物质之间形成线接触式导电网络,石墨烯在活性物质间形成面接触式导电网络。

 新型导电剂材料在活性物质之间形成的线接触式、面接触式导电网络更为充分,能够更加明显的提升正极材料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进而降低导电剂在正极材料当中的添加量。通常而言,炭黑导电剂在

 正极材料中的添加量通常为 3%左右,而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的添加量可降低至 0.5%~1.0%左右,提升正极活性物质填充量,有助于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新型导电剂材料,其在国内市场中的应用比例正逐步提升。石墨烯导电剂适用于纳米级正极材料,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锂离子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当中使用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三元材料属于微米级正极材料,其使用碳纳米管导电剂的效果更好,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企业均已开始尝试在三元材料动力电池使用碳纳米管导电剂,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使用。

 ③锂离子电池导电剂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炭黑等传统导电剂主要从国外进口。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主要由国内企业生产。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原材料主要为甲烷、丙烯、NMP 等常见化工原材料,各类化工材料的生产厂商以及贸易商为碳纳米管导电剂行业的上游企业。

 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位于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属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生产厂商,其下游客户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

 ④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发展趋势

 A.导电剂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拉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而带动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辅材之一,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规模也将逐步增大。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值达 7.6 亿元,同比增长 55.4%,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值将突破 4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5%。

 B.添加量逐步降低

 由于导电剂自身不具备锂离子存储能力,添加量过多不仅会增加电极材料的成本和制备工艺过程,而且会降低电池电极中活性物质的占比,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高能量密度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在形成有效导电网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导电剂的使用量,提升活性物质填充量,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C.新型导电剂应用比例不断加大

 高能量密度已成为锂离子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现有正负极材料体系的能量密度已挖掘到极致,各锂离子电池企业在研发正负极新材料体系的同时,均开始

 探索通过其他材料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材料由于其低添加量优点,有助于提升正负极活性物质填充量,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其应用比例正在逐步扩大。

 近年来,随着碳纳米管产业化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以及分散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加大,目前已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石墨烯通常与碳纳米管混合制成复合导电剂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目前已有部分锂离子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中批量使用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

 (2)锂离子电池市场概况

 ①锂离子电池终端应用市场

 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 3C 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领域。锂离子电池率先大规模应用于 3C 电池领域,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 3C 产品;随着近年来全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市场;近年来全球及国内储能领域快速发展,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同样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大量应用。

 A.我国 3C 产品市场发展平稳

 中国是全球手机的生产大国,2016 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到 5.6 亿部,较 2015 年增长 8%左右,其中智能手机 2016 年出货量达到 5.22 亿部,较 2015 年增长 14.04%。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较大,发展速度保持平稳。预计未来几年将会继续维持在目前的出货量水平。

 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后,自 2010 年起国内笔记本电脑产量维持在一定的出货水平,发展速度放缓。

 整体而言,3C 产品市场发展相对成熟,保持了平稳的发展速度,同时随着近年来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的发展,将带来锂离子电池新的市场需求。因此,3C 产品领域仍然会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终端市场之一。

 B.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日渐明显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成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 2015 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2015 年全年产量达 37.90万辆,较 2014 年增长高达 351.73%;2016 年全年产量达 51.70 万辆,

 较 2015 年增长 36.41%;2017 年上半年产量达到 21.20 万辆,较 2016年同期增长 19.77%。

 国务院 2012 年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2017 年 4 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 200 万辆,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 20%以上。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C.我国大力发展储能市场

 近年来,全球储能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锂离子储能电池需求量持续上升。截至 2016 年底,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168.7GW,同比增长 2.4%,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位列第三,规模达到 1,769.9MW,同比增长 56%。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占比最大,达到 65%,同比增长 89%。自 2012年起,全球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2012-2016)为 32%,2016 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铅蓄电池等储能技术。

 我国储能行业刚刚起步,截至 2016 年底,我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24.3GW,同比增长 4.7%,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达到 243.0MW。在各类电化学储能项目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达到 59%,同比增长 78%。

 自 2012 年起,我国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年复合增长率(2012-2016)达到 54%。2016 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 101.4MW,同比增长 299%,我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以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为主,两类技术新增装机占比分别为 62%和 37%。作为处于初期阶段的行业,政策的推动尤其是补贴的实施是刺激行业发展的重要能量,对此美国、欧盟、日本投入较早。国内也愈加重视储能行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储能列入了“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首次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②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21 世纪初期,随着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率先在 3C 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

 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量快速上升,成为拉动锂离子电池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A.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2016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达 125.10GWh,同比增长30.18%,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同比增长 55.95%,达到 48.50GWh。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国。2015 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已跃居世界第一,占比达到 35%,2016 年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比提升至 40%。

 B.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国内市场而言,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刺激下,2015 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快速增长,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越 3C 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应用终端。

 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达到 63.4GWh,较 2015 年增长36.64%,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受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2016 年产量同比增长 82.2%,达到 30.8GWh;3C 电池市场发展成熟,增速放缓,2016 年产量同比增长 10.5%,达到 29.5GWh;锂离子电

 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处于发展初期,2016 年锂离子储能电池产量小幅增长,达到 3.1GWh。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锂离子动力电池仍将是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高工锂电预计,未来四年动力电池年复合增长率达 47.5%,2020年产量将达 145.9GWh;3C 电池市场相对成熟,增速稳定,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1.4%;在储能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其对铅酸电池的替代将逐步加速,到 2020 年产量将达到 8.9G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左右。

 ③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A.全球锂离子电池竞争格局

 在全球市场上,日韩企业松下、LG 化学和三星 SDI 位居全球锂离子电池企业前三。2016 年,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 63%,其中 6 家为中国企业。

 松下受益于特斯拉的带动,动力电池产值快速增长;三星 SDI 在3C 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双重驱动下,产值位居世界第三;ATL 专注于锂离子 3C 电池领域,近年来不断加大国内 3C 终端品牌的开发力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厂家的供应商;

 CATL、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比克等企业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B.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竞争格局

 2016 年,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前十大企业产值市场占比约为83%,市场集中度较高。

 2017 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约为 18.39GWh,动力电池前十大企业产量合计 14.48GWh,占比 78.74%。

 未来,随着动力电池低端落后产能逐渐淘汰,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动力电池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C.我国锂离子 3C 电池竞争格局

 国内 3C 电池领域,ATL 市场占有率领先,2016 年其在国内 3C 电池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超过 30%。3C 电池领域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 60%,除 ATL 外,剩下九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 30%,市场集中度较动力电池领域较低。未来随着 3C 产品增量放缓,3C 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且成本压力加大,部分技术落后的中小型 3C 电池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进一步挤压,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④锂离子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A.动力电池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增长,拉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未来,虽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出现退坡,但新能源汽车仍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2017 年 9 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对汽车制造商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并行管理,鼓励汽车制造商发展节能汽车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同年,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80 亿瓦时,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力争进入动力电池“白名单”。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企业通过扩大产能规模,提高规模化效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逐渐释放,对上游原材料,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导电剂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带动上游行业整体增长。

 B.高能量密度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终端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及 3C 产品的续航提出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2016 年底,国家出台新的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未来几年,补贴将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挂钩,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拿到更高标准的补贴,更愿意选择能量密度更高的动力电池,从而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往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

 2017 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发改委联合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0 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 300 瓦时/公斤,鼓励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

 C.新材料体系应用逐渐增多

 随着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能量密度已经几乎开发到了极致,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达到政府提出的到 2020 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300Wh/Kg 的目标,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的应用将逐渐增多,其中高镍三元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和新型导电剂等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应用逐渐增多,且未来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配套材料的逐渐完善,其应用也将进一步增长。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89653.24 ㎡(折合约 134.48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10273.49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新材料 0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1308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

 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

 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

 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

 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界于北纬 20°54′-26°24′,东经104°28′-112°04′之间,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 23.76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 4 万平方千米。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 6 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截至 2019 年末,广西下辖 14个地级市,51 个县,12 个自治县,8 个县级市,40 个市辖区;常住人口 4960 万人;生产总值 21237.14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7.74 亿元,增长 5.6%;第二产业增加值 7077.43 亿元,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10771.97 亿元,增长 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2964元,比上年增长 5.1%。

 “十三五”时期,广西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

 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孕育,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趋势明显。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广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五年,广西将由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跨越,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发展,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三期叠加”特征明显,新旧增长动力逐步转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广西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是稳增长压力大,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转型升级难度大,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趋紧,土地、能源、人才等供需矛盾突出,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大,贫困量多面广程度深,短板瓶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区位优势和通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东盟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财政收入增长 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2%以上,其中出口增长 18%。先行支撑指标增势良好,工业用电量增长12.5%,居全国前列,铁路货运发送量增长 18.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 3 万亿元,增长 14.8%。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把着力点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6.5%,财政收入增长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7%左右,现行标准下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

 三、创新驱动发展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新人才为支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增创发展新优势,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

 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能力。

 (一)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

 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重大科技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一群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布局,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加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实施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发展工程,推动向创新型特色园区发展,打造创新发展的引擎。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建若干自治区高新园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创新中心,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

推荐访问:广西 新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甘肃交换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