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及赏析】春天十个海子赏析

来源:新西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9-01-05 点击:
诗词鉴赏网免费发布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及赏析,更多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及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导语】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年仅25岁。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1989.3.14.凌晨3点--4点

海子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使他的诗作充满浪漫色彩,营造出了特有的超现实的境界。他的诗钟情于原始苍凉的生命存在,对充满了各种世俗*的现实生活作了悲壮的摒弃,转而深情地歌颂死亡。这种情绪在《春天,十个海子》中体现得相当强烈。下面我们试从该诗解读海子。
佛家把人间世称作“欲界”。在这个欲界中,*生命力强大,时时生长,处处生长,无孔不入;它使我们的世界生机勃勃,同时也使我们的世界混乱不堪。在海子的精神家园里,“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了。而现实生活里只有一个海子,哪来的“十个海子”呢?诗中的“十个海子”究竟指什么?读《春天,十个海子》,我们明白了,这“十个海子”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与海子的生活理想尖锐冲突的现实里困扰着海子的各种世俗*:恋爱结婚生子的*,与朋友猜拳行酒令的*,看*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的*(引号中的诗句见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物质享受的*,甚至*的*。在诗中,海子以“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来象征现实的世俗生活中作为“人”这个意义的海子,面对着“光明的景色”,内心不能不产生各种*的情形。不管这种*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这原本合乎人性,无可厚非,可是海子因自己产生这些世俗的*而深感苦痛,他以“诗界”的自我界定而拼命抵御着“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的另外“十个海子”的进攻。我们知道,海子的诗具有极强烈的自传性质,当万物复苏,*萌动的“春天”来临时,那些世俗的同时又是甜蜜的**着海子,搅扰着他所选择的孤寂的生活,象征世俗*的“十个海子” 与“本我”严重背离,形成了若干个“异己”,这些“异己”“怒吼着,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就象巫师做着法事,弥漫着巫的气息,纠缠着海子的灵魂。但是,尽管他们“扯乱你的头发,骑上你 飞奔而去,尘土飞扬”,却并没有征服海子,他终未成为世俗*的俘虏,终未沦为世俗*的奴隶。不过,当海子把这些*推开后,他的心灵也受到了重创,产生了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落寞和痛苦,“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这些描述实际上是海子努力摒弃世俗生活而又不得不在世俗中生活的尖锐矛盾的集中反映。
当象征着世俗*的“十个海子”“飞奔而去”之后,“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在孤寂的境地中越陷越深,离世俗越来越远。正因为如此,他在《秋》中感叹道:“在这个时候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但是海子毕竟是海子,当他拒绝了“十个海子”(世俗*)后,你以为他真的空虚了?不,他“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海子的25岁生命历程中,在农村过了15年,对于物质生活落后、精神生活贫乏的乡村,他始终充满着深情。在诗的最后一节,他写到:“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它们一半而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它们自己繁殖。”这些谷物只能满足一家六口人基本的生理需要,一半得留作种子来年种到地里,以维持只是如此循环、保持一种原始状态的生活。在海子的世界里,“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曙光始终不曾出现在他 的“乡村”。但这样的乡村他却始终热爱着。海子诗中出现的多是骸骨、鹰、泪水、神等一些渺远、具有疼痛感恐惧感的意象,很多地方描写了一种原始生活情景并加以歌颂。这很适合他这个孤独的“诗界”的心理需要,甚至“死亡”也成了他倾心的对象。因为生活在一种自我封闭的境界中,物质生活对他来讲意义甚微。据他的朋友西川回忆:海子没能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他的写作是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进行的。在西川的回忆里,海子只看过一场*--那是1986年的夏天,西川到昌平去看他,拉他去看了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改编的苏联*《白痴》。我们把海子的诗同他的生活情形结合起来,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海子希望生活在一种充满悲壮色彩的原始混沌状态之中,生活在死亡气息之中,生活在完全脱俗的黑夜之中,“生活在圣洁之中”(海子日记语),但现实生活又屡屡使他失望,世俗的*困扰着他,纠缠着他,使他常常处于两难境地。经过一番痛苦的拼杀,他终于绝望,于是他消灭了象征各种世俗*的“十个海子”,摆脱了沦为世俗*奴隶的命运,而最终也消灭了*的自己--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附近卧轨*。
呜呼哀哉!

推荐访问: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及赏析 春天十个海子赏析
上一篇:演讲稿的格式怎么写【演讲稿的格式怎么写【三篇】】
下一篇:2018法律资格考试题型_云南省2018年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题型的通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