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习惯与龋病的预防|

来源:新西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9-08-28 点击:

  龋病又称龋齿,俗称虫子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龋病的发生是细菌、食物和牙齿互相作用的结果。食物和细菌在龋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龋病发生的原因
  
  在生活中,消除口腔细菌难以做到,但可用改变饮食习惯的方法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食物影响龋病发生的作用可分为两方面:
  1.局部作用 口腔中的细菌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在牙面形成一层黏性物质,称为牙菌斑,通过细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使牙齿脱钙,这便是龋病的开始,如果任其发展会逐渐成为龋洞。
  2.全身作用 龋病的发生与牙齿本身的抗龋力有关。在牙齿萌出以前,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促进牙胚的形成、生长、发育和钙化程度有重要作用。譬如营养缺乏,就会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抗酸能力低下,患龋齿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加。
  
  二、在不同生长发育期食物营养及饮食习惯对龋病的影响
  
  1.孕妇营养影响胎儿牙齿发育
  怀孕妇女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引起胎儿牙釉质不全和钙化不良。这种牙齿日后最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病。要知道,乳牙和恒牙牙胚的形成都是从胎儿时期开始的(第三磨牙除外),所以怀孕妇女还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应多进食肉类、鸡蛋、豆制品、牛奶、蔬菜、水果等。
  
  2.哺乳期婴幼儿的喂养
  母乳中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且易消化、吸收,所以婴幼儿以喂养母乳为宜。如以牛奶喂养,最好不要加糖,更不要养成含着奶瓶入睡的习惯,以免牙齿萌出不久便开始龋坏,称为“奶瓶龋”。如已养成喂甜奶的习惯,应逐步予以纠正,或在喂甜奶后再喂一定量的白开水。满1岁后,最好不再使用奶瓶,为了满足幼儿的营养需要,除奶以外,出生4个月以后开始增加猪排、菜粥、蛋黄等,这些食物中都不应加糖。
  
  3.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控制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减少食物中糖含量及减少餐间吃零食的次数,这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中发现,有些2~3岁的儿童还在用奶瓶吃奶或喂糖水,家长经常给一些糖果、糕点之类的食品,让儿童随意食用,是乳牙患龋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要重视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这就要求家长首先了解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注意随时指导及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养成早晚漱口清洁牙齿、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达到防龋目的。
  总之,龋病是多因素疾病,饮食习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不仅可使牙齿美观,更重要的是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大力开展窝沟封闭技术是很好的防龋措施。定期检查,2~5岁最好3个月1次,6~12岁半年查1次,12岁以上1年1次就可以了。定期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龋病,早治疗,同时还可接受医师的指导以防治龋病,保持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终生受益。

推荐访问:饮食习惯 预防 儿童
上一篇:白血病诊断 征服癌症的高温疗法
下一篇:脑梗死病人临死反应 [他为什么反复脑梗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