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县工作侧记 什么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20-03-07 点击:

  注重内涵提质量 全力推进教育创强

 ——**县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县工作侧记

 近日,**东大门,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县顺利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合格县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23家,全市川塬县区第1家获此殊荣的县区,该县的创建实践为宝鸡地区乃至陕西西部川塬贫困县区“双高双普”创建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用教育的明天建设教育的今天”的发展理念,举县一致抓创建,一个标准干到底,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年一个重点,分步逐年落实。在三年的创建实践中,该县始终突出均衡、内涵、协调三大发展,着力推进教育人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项改革,不断强化作风、队伍、平安三个建设,全县教育事业在硬件设施和内涵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步入抓内涵提质量的新阶段。

 一、理思路、定目标,五大机制保优先

 县委县政府站在立足教育长远发展、全面审视县情实际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教育创强工程,提出了 “2014年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县、2015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6年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力争到2020年率先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目标。同时,结合县情出台了五项具体措施:一是把教育工作作为全县各级“一把手”工程来抓,每年评选2—3名关心支持教育的好书记、好镇长,并对所在镇奖励20万元;二是在原有投入不变的基础上,每年整合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创建,2014年,再增加2000万用于创建工作的整改攻坚;三是建立教育优先发展考核问责机制,把县镇两级

 党政领导和涉教部门支持教育工作情况作为单项考核内容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四是建立师资补充机制,每年新招录教师不少于100人;五是探索建立首席教师制度。

 二、领导抓、抓领导,三级联动聚合力

 2012年10月“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该县组织力量深入调研,摸清每所学校情况,制定“双高双普”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分步推进措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定期研究、经常过问、解决困难,当好“教育书记”、“教育县长”。县委书记周宇松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教育工作座谈会5次,并定期到中小学校调研,指导创建工作。县长陈爱民先后18次到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调研座谈,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汇报会、协调会。过程督导后,及时建立县级领导联镇包校责任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双高双普”县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包联职责、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合力推进。教育部门牵头抓总,加强协调,超前谋划,高效能、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发改、人社、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切实做好净化环境、项目争取、资金筹集、教师补充等工作,形成推进“双高双普”工作的强大合力。各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各自成立创建机构,夯实责任,加班加点,狠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快速推进。

 三、抓投入、强基础,五大行动促均衡

 近年来,该县在确保财政对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为主、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大力实施了五大行动,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日趋均衡。一是大力开展部室装备行动。全县步调一致,统一规划,拿出部室建设标准、参数和规划,分校摸底实施,

 城区中小学校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一个尺度做到底,用投入来均衡校际硬件设施差距。累计投入4023万元,新装备各类功能部室647个,添置各类实验仪器、体音美卫器材和教具19.59万台(件)。二是大力开展信息化普及行动。教育信息化采取分项实施,一步到位的办法,先后为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累计投资3166.32万元,新购置计算机3499台、电子白板429套,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67个、多媒体教室54个、校园电视台10个。全县中小学计算机总量达到5652台,基本实现校校通网络、电子白板全覆盖。三是大力开展告别土操场行动。在全县掀起了一场集中有效的告别土操场行动,按照投入资金总量分层行动,中小学操场全部统一硬化,高中、初中和幼儿园操场胡户外活动场地在硬化基础上全部予以软化,小学全部硬化,并做好排水基础设施,在条件成熟基础上分布进行软化。累计投资4626.52万元,实施操场硬化工程67个,其中软化操场11个,场地40个。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告别了土操场。四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提升行动。投资2728.3万元,实施校园“五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114个,扩大了绿化面积,增设了路灯、文化橱窗和文化墙,购置文化石、艺术雕塑和名人塑像,校园环境显著改善,文化内涵日益浓厚。五是大力开展薄弱校改造行动。依托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大力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校改造行动,累计投资1.17亿元,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21个,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4所、公办幼儿园7所,**小学、**学、**小学、**初中等一大批软硬件设施一流、特色鲜明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用。

 四、重内涵、激活力,三大改革提质量

 近年来,该县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办法》、《**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公开选拔**高中校长、副校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等,公开选聘乡镇教育助理员、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采取试点推进,逐步推广的办法,采用“对口交流,团队帮扶”为主、支教为辅两种模式,按照“一年完成一个交流目标,一年解决一个重点问题”的策略,在全县中小学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2011年至今,已有797名校长教师参与了交流工作,其中校长交流24人次,县级96人次,镇级交流677人。2014年8月,在16所初中实行岗位管理,将191名农村初中教师合理分流至农村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有效解决了农村薄弱校师资欠缺和教师专业对口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优化了师资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该县在各个学段全面推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提出了“一目标、两保障、三挂钩、四步走”的工作策略。截止目前,创建市级高效课堂四星级学校4所,三星级学校5所,建立“高效课堂”学科示范基地11个,结成校际合作发展共同体20个,12个省市级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结题,48个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度微型课题顺利结题,11件成果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奖,128件成果获宝鸡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形成了以**二中、**初中、**小学为龙头的课改示范一条街,第二高中被命名为全市高中段高效课堂培训基地,实现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本土化”和“校本化”,省广播电台对**高效课堂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

 2014年该县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全县二本上线1844人,比2013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增加人数和上升幅度均居全市第一。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带动全县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载体,努力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县、镇、校三级教育质量监控、指导网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拓宽督导职能,以教育督导室为主体,在教育系统推行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开展316工程督导评估和“德育突破行动”“精彩大课间”等主题活动,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校长、教师评优的主要依据,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建立了9个督学责任区,聘请专兼职督学50名,探索出定期督导、蹲点督导、专项督导、调研督导等新模式,延伸了教育触角,强化了教育督导服务学校的功能。

 五、大培训、提素质,三点发力优师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该县以业务培训、师德建设、提高待遇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一是形成教师大培训格局。注重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升,通过目标激励、名师引领、骨干带动、专业培训等方式,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队伍,全面实行教师学习培训奖惩制度。承担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省级试点,探索形成了以教师进校、教研室、镇教育组、基层学校、年级组为主干的五级联动培训管理体系和课程体系。近年来,该县共涌现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新秀和学科带头人200多名。今年暑期,该县共举办培训班4 期,培训教师1600人次,有效地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每年集中进行3次以上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向先进人物学习、师德标兵评选、“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注重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使教师的师德水平与业务水平同步提升。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率先在全市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提高待遇水平。教师工资、津补贴、住房公积金等均列入财政预算,统一发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县政府列支1000万元实施了教师安居工程,对购房教师按照每户3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使300余户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六、保安全、促公平,六措并举惠民生

 教育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近年来,该县始终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立足教育公平,确保教育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一是狠抓校园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三防”措施,投资300万元为学校配置安保器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和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健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行校园安全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活动,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稳定综合排查、专项检查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和谐安全的教育发展环境。二是积极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三年来,累计为5054名学生发放生源地贷款资金3020万元,为15374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507万元,为9037名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816万元,为700名高中毕业生及时发放高等教育入学救助金253.5万元。三是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采取三种模式满足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营养午餐使用需求。一是

 先后投资562万元,对116所规模较小学校学生餐厅进行了改扩建,并配备了消毒柜、留样机等设备,确保营养餐正常开展。二是投资900万元,在7所规模以上初中建设了专门学生餐厅,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三是投资56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学生营养午餐配送中心,集中配送早餐和午餐,惠及学生5000余人。2013年,该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并荣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先进县”称号。今年12月,反映该县营养改善计划专题片《营养午餐味道好》在教育部网站播出。四是率先试点“校车工程”。为了解决农村小学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县教体局探索开展了校车加走读的办学模式。学校辐射服务区学生求学路程较近的学生采取走读的模式,离家较远的学生县上统一使用校车接送,县本级财政在运营经费上予以补贴。经过论证探索,县上投资8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校车工程”试点,探索建立了科学的运行程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该县共有校车112辆,惠及学生4014人。五是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理念,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健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在初中和中心小学成立留守儿童管护中心。简化进城落户农民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程序,为1600多名随迁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营造了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六是大兴捐资助学之风。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先后设立各类奖学基金3个,接受史全福个人、周大福基金、春桃基金会、省扶贫基金会、县慈善协会、香港宝莲禅寺和法门寺等捐赠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789.2万元,其中史全福个人捐赠**高中图书楼项目资金300万元,社会各界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热情高涨,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

推荐访问:侧记 义务教育 均衡
上一篇:创新创业1500字心得_创业创新课后心得体会
下一篇:【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