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专题训练——浮力与压强专题练习——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21-06-28 点击:
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53、浮力与压强专题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2.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 200cm 2 ,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 B 处,示数是 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 AB 的中点 C处,示数是 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 取 10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质量是 2.8kg;
②物体的体积是 1×10 -3 m 3 ; 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15N; 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 260Pa。
A.只有①、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 F 甲 、F 乙 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 ′、F 乙 ′的关系是(
)
A.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B.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C.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D.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4.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 6N 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 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 8cm。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g 取 10N/kg)(
)
A.水对杯底的压强是 P=8×10 4 Pa
B.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F 浮=2N
C.物体的体积是 V=2×10 -4 m 3
D.物体的密度是ρ=3×10 3 kg/m 3
5.如图所示,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把甲、乙两个等体积实心小球分别放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依次为ΔP 甲、Δ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ΔP 甲>ΔP 乙,则 F 浮甲>F 浮乙
B.若ΔP 甲>ΔP 乙,则 m 甲<m 乙 C.若ΔP 甲<ΔP 乙,则ρ甲>ρ乙
D.若ΔP 甲<ΔP 乙,则 G 甲>G 乙 6.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100cm2,将一个重力为 2.5N,底面积为 40cm 2 ,高为10cm 柱形玻璃杯 A 漂浮于水面,底部连接有一个实心金属块 B,B 的密度为 2×10 3 kg/m 3 ,细线未拉直,最后 A、B 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B 未与底部紧密接触,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拉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容器无限高,g=10N/k g),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杯 A 所受浮力的大小 2.5N
B.水对玻璃杯 A 底部的压强大小 625Pa
C.向容器中注水时,t1 时刻到 2 时刻加水的体积为 50cm 3
D.B 物体的重力为 2N 7.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 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 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 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8.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是 1:1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5 D.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5:3 8.如图所示,水池底部的排水口用重为 1N、面积为 20cm 2 的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图甲中,如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图乙中,如用空心密闭塑料瓶(不计重力)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未拉弹簧测力计之前,塞子受到浮力为 1N
B.塞子未拔出前,甲图中水池的水深最大可达 30cm
C.甲、乙两图中在塞子未拔出前,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都为 2500Pa
D.图乙中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不少于 500cm 3 才能将塞子拔出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回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 10cm、横截面积为 200cm 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 400cm 2 ,质量为 200g 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 0~30N,刻度盘上 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 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16N
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 7.2kg 时,物块刚浸没 C.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 1200Pa
D.向容器中加水,当注入水的质量为 5kg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10.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600g,烧杯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00cm 2 ,将一个质量是 600g、体积是 300cm 3 的实心长方体 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体积的一半浸入烧杯内的水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烧杯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ρ水=1.0×10 3 kg/m 3 ,g 取 10N/kg)
A.细线对 A 的拉力是 4.5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了 150Pa C.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750Pa
D.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 12N 11.破冰船是赴极地考察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
(1)
“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 36km/h 航速航行 5h 通过的路程是
km;当关闭动力系统后,船只由于
仍然会向前行驶一段距离。
(2)
“雪龙”号破冰船配备了 1 架“雪鹰”号直升机。当直升机飞离船只平台后,破冰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 10m 3 ,则“雪鹰”号直升机质量约为多少 t?(海水密度取 1.0×10 3 kg/m 3 )
(3)当遇到的冰层较厚时,破冰船会先略微后退并将船首压水舱全部排空,同时将船尾压水舱灌满。之后,破冰船会径直向前行驶,由于“头轻脚重”的缘故,船首就会冲到冰层上方。此时再排空船尾压水舱并灌满船首压水舱,就会使破冰船变得“头重脚轻”,再加上自身的巨大重量,就能将大部分的冰层压碎。若破冰船满载时总质量约 20000t,某次破冰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 10m 2 ,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 0.1 倍。那么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Pa?
12.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不计摩擦)将均匀柱体 A 与 B 相连,B 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的托盘上,A 置于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但与容器底部不挤压.逐渐向容器中加水,得到了电子秤的示数 m 与容器中水深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B 的重力为 20N,体积为 400cm 3 ,容器重为 10N,S 容=4SA.求:
(1)柱体 B 的密度是多少? (2)柱体 A 的重力是多少? (3)水深为 15cm 时,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53、浮力与压强专题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答案:A 2.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 200cm 2 ,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 B 处,示数是 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 AB 的中点 C处,示数是 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 取 10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质量是 2.8kg;
②物体的体积是 1×10 -3 m 3 ; 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15N; 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 260Pa。
A.只有①、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C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 F 甲 、F 乙 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 ′、F 乙 ′的关系是(
)
A.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B.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C.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D.F 甲 =F 乙 F 甲 ′>F 乙 ′ 答案:B 4.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 6N 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 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 8cm。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g 取 10N/kg)(
)
A.水对杯底的压强是 P=8×10 4 Pa
B.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F 浮=2N
C.物体的体积是 V=2×10 -4 m 3
D.物体的密度是ρ=3×10 3 kg/m 3
答案:A 5.如图所示,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把甲、乙两个等体积实心小球分别放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依次为ΔP 甲、Δ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ΔP 甲>ΔP 乙,则 F 浮甲>F 浮乙
B.若ΔP 甲>ΔP 乙,则 m 甲<m 乙 C.若ΔP 甲<ΔP 乙,则ρ甲>ρ乙
D.若ΔP 甲<ΔP 乙,则 G 甲>G 乙 答案:A 6.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100cm2,将一个重力为 2.5N,底面积为 40cm 2 ,高为10cm 柱形玻璃杯 A 漂浮于水面,底部连接有一个实心金属块 B,B 的密度为 2×10 3 kg/m 3 ,细线未拉直,最后 A、B 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B 未与底部紧密接触,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拉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容器无限高,g=10N/k 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杯 A 所受浮力的大小 2.5N
B.水对玻璃杯 A 底部的压强大小 625Pa
C.向容器中注水时,t1 时刻到 2 时刻加水的体积为 50cm 3
D.B 物体的重力为 2N 答案:D 7.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 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 A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 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 8.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是 1:1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5 D.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5:3 答案:C 8.如图所示,水池底部的排水口用重为 1N、面积为 20cm 2 的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图甲中,如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图乙中,如用空心密闭塑料瓶(不计重力)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未拉弹簧测力计之前,塞子受到浮力为 1N
B.塞子未拔出前,甲图中水池的水深最大可达 30cm
C.甲、乙两图中在塞子未拔出前,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都为 2500Pa
D.图乙中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不少于 500cm 3 才能将塞子拔出 答案:C 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回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 10cm、横截面积为 200cm 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 400cm 2 ,质量为 200g 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 0~30N,刻度盘上 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 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16N
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 7.2kg 时,物块刚浸没 C.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 1200Pa
D.向容器中加水,当注入水的质量为 5kg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答案:B 10.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600g,烧杯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00cm 2 ,将一个质量是 600g、体积是 300cm 3 的实心长方体 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体积的一半浸入烧杯内的水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烧杯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ρ水=1.0×10 3 kg/m 3 ,g 取 10N/kg)
A.细线对 A 的拉力是 4.5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了 150Pa C.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750Pa
D.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 12N 答案:ABC 11.破冰船是赴极地考察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
(1)
“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 36km/h 航速航行 5h 通过的路程是
km;当关闭动力系统后,船只由于
仍然会向前行驶一段距离。
(2)
“雪龙”号破冰船配备了 1 架“雪鹰”号直升机。当直升机飞离船只平台后,破冰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 10m 3 ,则“雪鹰”号直升机质量约为多少 t?(海水密度取 1.0×10 3 kg/m 3 )
(3)当遇到的冰层较厚时,破冰船会先略微后退并将船首压水舱全部排空,同时将船尾压水舱灌满。...
推荐访问:专题 压强 浮力推荐文章
- 小学五年级暑期放假祝福语:小学五年级祝福语
- 太原中辐院工资怎么样_2019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高一年级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古典文献学专业大学排名2018最新排行榜】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 2018校友会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排行榜]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方案【三篇】】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2018广东深圳6所高中自主招生同日举行 2018高中自主招生报名时间
- 【新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小学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 2018最美教师观后感 2018年教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精编版【三篇】
- 旅游规划专业_新加坡留学学旅游管理专业那就去这些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