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者治皮毛”临床真义探讨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善治者治皮毛”的临床真义探讨

 ? 410?光明中医2009年3月第24卷第3期CJGMCMMarch2009.Vol24.3 的缘故,可减少饮食,使脾胃恢复正常,而病愈. 4.3可测知疾病转归与预后如《伤寒论》第3O条: “夜半阳气还两脚当热”382条:”后日脉之,其热续在 者,期之旦日夜半愈”说明预后良好,不解说明人体虽 得阳气之助,在经气旺盛之际,正仍不能胜邪,疾病有 恶化之趋势,其预后多不良. 太阳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总结两方面:一是邪轻 病势不重的患者,在此时辰得到自然界阳气隆盛的之 助,病邪有不药而解的可能.二是患者虽已服过对证 的方药,但病邪仍未解除者,待到这个欲解的时辰,得 到自然界阳气隆盛的支持,使药性,正气合力于同时, 故易于驱邪愈病,或者用药后大邪已去,病证虽轻而微 邪尚留之际,则正气借以天时,使阴阳自和而微邪自 去.其病可愈. 太阳病的欲解,虽与自然界阳气的盛衰有关,但这 只是外部的条件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内邪正进退 的情况,还必须内在的因素来起主要作用.总之,如能 灵活掌握六经病欲解时规律,对临床诊治疾病,提高疗 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福海.伤寒论讲义[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内经理论与方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六经病欲解和机理及临床意义[J].甘肃医学院 (本文校对:李彦知收稿日期:2008—11—10) “善治者治皮毛”的临床真义探讨 宋嘉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沈敏鹤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6)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数千年来的发 展,文中所论及的”善治者治皮毛”原文一条,是对于治未病思想的重要补充,指导后世医家的治疗思维,对于中医学发展有着实际 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黄帝内经》;治未病;善治者治皮毛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09.03.011文章编号:1003—8914(2009)一03—0410—0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 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深刻地影响着中医 学数千年来的发展,笔者现略论其中一条.《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有文:”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 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1条文内涵 原文言简意赅,后世医家注解颇多,理解其意义多 为邪风致病,进展迅速,邪在皮毛时就应该积极治疗, 若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将病情难治,预后不佳. 1.1解病邪”邪风”不仅指六淫之中的风邪,而是 泛指外邪,同”虚邪贼风”.以风邪代指外邪是因风为 六淫之首,百病之长. 1.2注治者”善治者”即指精于诊治方药的医师,不 仅能通过四诊进行准确地辨证,而且对于药物的使用 也得心应手.《黄帝内经太素》注道:”善知声色形脉之 候,妙识本标……”,”疗皮毛,能愈脏腑之病,亦疗脏 腑,能除皮毛之疾……病在皮毛,疗于皮毛,病在五脏, 疗于五脏……皆愈……”. 1.3析病位外邪侵袭首先伤及卫外之阳气,而能开 发皮腠,故最先伤于皮毛,是邪中人体最轻浅的表现. 随着”邪风”侵人人体后经过表里传变,由”皮毛”到达 “五脏”,说明病情由轻渐重,病位由浅入深,治疗由易 到难,预后由吉到凶的转变过程. 虽为同一疾病,但”皮毛”,”肌肤”,”筋脉”,”六 腑”,”五脏”的治疗情况却大不相同.滑寿《读素问钞》 中提到:”治皮毛为止于疾病始萌,治肌肤为救其已生, 治筋脉为攻其已病,治六腑为治其已甚,治五脏为续治 其已成……”.张介宾《类经》道:”皮毛尚浅,用力少而 成功易也,……邪愈深则治愈难,邪及五脏而后治之, 必难为力,……”. “半死半生”一词,表达了疾病深重程度,”夫皮肤 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 为阴.邪在阳分为易治,邪在阴分为难治.”(《黄帝内 经素问集注》).疾病由阳转阴,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终至阴阳两感深重,故”善治者”若救其已成,也用力多 而成功少. 本文所论及的条文同《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 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以及《素问?八正神明 秕m . 玉增脏 光明中医2009年3月第24卷第3期CJGMCMMarch2009.Vol24.3.4I1’ 论》:”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共 同论及”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欲病救萌的思想,提出 了疾病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避免延 误治疗时机,防止疾病传变,加重,恶化,出现难治,不 治的情况. 2医家发挥 2.i内伤发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 一 》日:”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 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强调 了疾病早期的治疗,即用导引等法,使机体气血畅行, 正盛则邪去,否则,病邪便会深入于里导致”九窍闭塞” 甚至”流传脏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篇》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 受邪,即勿补之.”这是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根据 五脏六腑相互资生,制约的规律提出治肝补脾的治则.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第十》中有 云:”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 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日肌肉蠕动,名 日微风.宜先服八风散愈风汤天丸.”因拇指,食指为 手太阴阳明经循行之处,风邪多袭此经,现这两个手指 有”微风”之象,是为中风前兆.应先于发病,使用祛风 涤热之剂,辛凉之药以治内外之邪. 2.2外感发挥《伤寒论》立六经辨证,太阳至厥阴, 同样体现疾病由表入里,由阳转阴的变化.其中重论 太阳病及其转变,如第8条:”……欲作再经者,针足阳 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日久而邪未衰,有继续向 里传变的趋势,应”针足阳明”以调和阳明经气抗邪内 攻,阻其传变. 2.3温病发挥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或其人 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 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 易耳.”此为针对温病过程中温邪最易化燥伤阴的基本 病理变化规律,当温病发展至中焦伤及胃阴时,本应甘 寒养胃,但由于病人体质的特点和病情发展进而会损 伤下焦肾阴的规律,往往需要在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 品,先病机发展一步滋养肾阴,以加强下焦正气,防止 温邪的深入传变. 增液汤的配伍即反映这样的思想.方中生地,甘 苦寒,人心肝肾经.玄参,苦甘咸寒,人肺胃肾经.麦 冬,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胃经,而”金能生水”,全方养 阴更养肾阴,共奏滋阴增液,清营凉血之效.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的治 疗原则,认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 也是对《内经》既病防变的治疗思想的发展. 3结语 本文所论及的条文,通过论述疾病由轻到重,由浅 至深的发展过程,强调疾病初始,应采取措施,截断病 邪侵入,防微杜渐.反映了既病防变,欲病救萌的”治 未病”思想,是对”治未病”思想的补充.临床中更要重 视疾病初期的治疗,根据疾病转变特点先予防治,如后 世张仲景的肝病治脾,刘完素的微风先治,叶天士的安 未受邪之地,吴鞠通的保津液,防伤阴等思想,勿陷头 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弊. 作者简介:宋嘉(19s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中西 医结合临床七年制硕士生. (本文校对:郑建功收稿日期:2008—06—16) ee1.\e茄#e\!每;,穹e穹;e石;,石石石e写宕,!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扶阳论坛征文通知 各有关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第三届扶阳论坛”定于2009年9月在上海举行.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 征文内容:扶阳学派(火神派)源流探讨;扶阳学派(火神派)学术思想与特色研究;扶阳学派(火神派)用药经验总结;扶阳学 派(火神派)辨证治疗技巧研究.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经验探讨;中医各家学说理论临床应用体会;名老中医,民族医药及特色疗法等 经验总结;附子等扶阳药物临床应用总结;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等. 二,征文要求:每篇论文3000字左右为宜,200字摘要;报名及截稿日期:2008年8月30日;会务培养费用:每人1200元,食宿自 理,会议统一安排. 三,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邮编100029);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 联系人:孙永章刘平刘延华杨光 电话:01064205508传真) E?mail:xueshubu205@yahoo.coln.an 四,说明: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此培训班限300人.务请参会者于8月1日前将会务培训费用1200元通过邮局汇款至学术部; 回执请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学术部,按报名顺序依次录取,额满为止.回执请到学会网站.. 下载.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年1月21日

推荐访问:邦正善治连锁 皮毛 临床 探讨
上一篇:中国银行营业网点务规范2010版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邮政“排头兵”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