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裂开的预防与处理体会 预防腹部切口裂开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口裂开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18例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减张缝合后切口愈合1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系统器官衰竭。 结论 切口裂开原因涉及术前、术中、术后治疗全过程,认真做好每一环节,降低切口裂开率。
  [关键词] 切口裂开; 预防; 处理
  [中图分类号] R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94-01
  
  切口裂开是外科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其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也给病人身心造成伤害。我院2000年至2010年共发生切口裂开18例,现就本组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5―76岁,急诊手术14例,选择性手术4例。其中胃穿孔修补术5例,剖腹探查术3例,乙状结肠造楼术2例,脾切除术2例,阑尾切除术1例,肾切除术1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伤寒肠穿孔修补术1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切口部位经腹直肌切口17例,腰部切口1例。切口裂开时间自术后4―12天,自切口裂开处膨出肠管14例,大网膜3例。可能诱因为咳嗽者10例,腹胀4例,切口感染4例。血红蛋白降低3例,白蛋白降低10例。经减张缝合后切口愈合1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系统器官衰竭。
  2 切口裂开影响因素:年龄大于65岁,急诊手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恶性肿瘤,切口感染,缝线,低蛋白血症,合并肺部疾病,腹膜炎,吸烟,腹胀,切口造瘘,男性,应用类固醇激素等,合并因素越多,切口裂开的可能性越大。
  3 预防与处理
  3.1 术前:重视患者营养状况,术前至少两周戒烟,纠正贫血、恢复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平衡,纠正、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预防肺部并发症。切口有污染可能或腹腔已有感染者尽早给予广普抗生素。
  3.2 术中:严格遵循外科基本原则,尽量避免手术对切口的影响,尽可能电灼止血以减少结扎组织和线结,在使用电刀时应以细而尖的电极,采用无放点火花的合适功率,距脂肪组织一定微小空间进行切割。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以免造成大量血供较差的脂肪组织破坏,彻底止血。切口一旦污染或可疑污染,关腹时应逐层以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盐水冲洗,并以干纱布擦拭干净,对于严重污染的切口或手术时间较长、皮下脂肪肥厚者。如消化道穿孔或腹腔脓肿清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关腹前可锐性切除切口两侧已严重污染部分的切口皮下脂肪组织,再反复冲洗切口,有利于减少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而引发的切口裂开。缝合切口时不留死腔,对切口裂开可能性较大者行腹膜外减张缝合。
  3.3 术后:加强腹带包扎,腹部手术在手术结束时拔管患者有呛咳、恶心、呕吐时可发生切口部分裂开,应事先以轻柔而持久的动作按压切口处。通常引流,合理选择抗生素控制全身和局部的感染,对术后腹部压力增加的诱因应及时做有效的处理。促排痰、咳嗽时平卧,帮助患者按压切口两侧,以减轻因膈肌突然大幅度下降而骤然增加腹内压。重视术后恢复期的营养支持,必要时输血、血浆、白蛋白等。观察切口如有感染征象,必要时及早做局部引流。鼓励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3.4 处理:切口裂开以后,首先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心理。立即对切口及切口内膨出物予以保护,避免受到二次污染,可用大块无菌敷料覆盖,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行二期缝合,缝合应在麻醉配合有着良好的肌松状态下进行。缝合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脱出的肠管及切口,纳入膨出的内脏,减去无活力的组织,切口全层减张缝合,减张缝合不宜过密,保持适度的张力,以不出现张力性水疱和切口附近皮肤颜色无改变为度,以免影响切口各层组织的血运。
  术后切口裂开的影响因素涉及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全过程,许多因素贯穿于始终。术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切口裂开�疾病转归的负面影响,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方有可能将切口裂开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汪建平, 詹文华.胃肠外科手术学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切口 裂开 预防 体会
上一篇:一起师范大学风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_日本风疹疫情
下一篇:综合治疗129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_慢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