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十二)]

来源:教师招聘 发布时间:2019-09-03 点击: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哈孝贤研究员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   舌是一个肌性器官,由很多横纹肌组成。分上下两面,上面叫舌背,中医称之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背可分为舌根、舌中、舌尖和舌边四部分,表面有一层半透明黏膜,黏膜形成的突起叫舌乳头。其中数目最多的叫丝状乳头,前人称之为白色“软刺”。分布在舌尖、舌体和舌边。它的表面常有角化和脱落,与食物残渣、唾液混布一起形成薄白的舌苔,另有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多见于舌尖,因为血管丰富而呈红色,前人称之为红粒,是舌质变化的主要因素。舌底部的正中有一条皱襞,叫舌系带。系带终点的两侧各有一个圆形小突起,叫舌下肉阜,其上有开口,左侧称金津,右侧称玉液,是胃津、肾液上朝的孔道。
  舌是心之苗窍。心气通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主神明,而舌体的运动又受神的支配。故舌可以反映心、神的病变;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内经》说:“脾所开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故脾开窍于口。中医学认为,舌苔是胃气蒸发水谷之气上承于舌面而成。所以,舌能直接反映脾胃的运化功能。另外,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筋结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等等。至于其他内脏与舌的联系,也可以通过经络的关系得以实现。这就是望舌可以诊察脏腑疾病的依据。
  脏腑的生理病理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比较公允的说法是: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舌鉴辨证》说:“舌根主肾、命、大肠(应为小肠、膀胱);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总起来说,舌尖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这种以舌的脏腑分布来诊断内脏病变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舌诊的内容
  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方面的变化。舌质是指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舌苔则是舌面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上蒸所生。正常的舌象是,舌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面有薄白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正常舌象是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的反映。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可能出现生理性变异。如老年人气血运行迟缓,舌色多暗红;儿童稚弱,舌多淡嫩,苔少易剥。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体质各有差异,舌质也有生理性异常的。如肥胖之人多见舌体胖大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此外,尚有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如果没有相应的病理表现,也属先天性生理异常。不同季节与地域环境不同,也会使舌象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暑季苔多厚;秋季苔多薄而偏干;冬季苔多湿润等。又如西北地区气候偏寒偏燥,东南地区偏热偏湿等,均会使舌象发生一定差异。
  (一)望舌质
  对诊察脏腑精气的盛衰存亡、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望舌质,主要察其颜色、形态的异常。
  1.舌色
  包括淡红、淡白、红舌、绛舌、紫舌等。
  淡红舌的特征是,全舌淡红,白中透红,不浅不深,是气血调和的象征,常见于正常人。无论外感或内伤杂病见淡红舌,均表明病情轻浅或为向愈之兆。
  淡白舌指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或全无红色。主气血两虚或阳气虚弱。若舌白无血色者,称枯白舌,主血脱夺气。色淡白而光莹洁净者,属气血两虚;淡白湿润,体胖而嫩者,属阳虚水湿内停;淡白少津的,属阳气虚损,津液不足。
  红舌的特征是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也可只见于舌尖或舌两边。多属于热证,包括实热和虚热。舌体不小,舌色鲜红,多为实热;舌体瘦小,鲜红少苔,或光红无苔,或有裂纹为虚热;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舌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绛舌即舌色深红,或略带暗红色。主里热深重,或阴虚火旺。在外感热病中,表明热邪入营血,里热亢盛,是热性病的极期。绛色越深,热势越重。内伤杂病出现绛舌,多属阴虚火旺证,常见于久病、重病。故《辨舌指南》说:“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
  紫舌可表现为全舌色紫,也可表现为局部紫斑。主血行不畅。发病有寒热之分。如红舌而隐现紫色的,为紫红舌;舌绛隐紫的,为绛紫舌。这两种舌色都表明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致使营阴受损,津液耗伤,气血壅滞所形成。因此,舌面多干枯少津。舌淡白而隐现紫色者,称淡紫舌,也称青紫舌,多由淡白舌转变而成,舌面常现湿润。可由阴寒内盛,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血脉瘀滞所致。此外,全舌青紫的,多为全身性血行瘀滞;舌有紫色斑点的,多为某局部血瘀。
  2.舌形
  指舌质的荣枯、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方面的变化。
  荣枯老嫩,是望舌时要首先注意的。舌体明润的为荣,说明津液充足;舌体干涸的为枯,说明津液已伤;舌体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苍老的为老舌,多属实证、热证;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的为嫩舌,不管舌苔是什么颜色,多属于虚证、寒证。
  胖瘦,是指舌体的胀大和瘦小。舌体较正常舌大而厚,甚至胀塞满口的,称为胖大舌或肿胀舌;舌体瘦小而薄的,称为瘦舌或瘦瘪舌。胖舌有胖嫩与肿胀之分。若舌体胖大而嫩,色淡,多属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停滞;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是心脾热盛;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瘦舌多因气血亏虚,或阴虚火旺所致。其中,瘦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瘦薄色红绛且干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方耗。
  点刺,也称芒刺,主要是指舌乳头增生。点是乳头突出舌面,色红或紫红如点;刺则是突起如刺,摸之棘手如刺。点刺是热邪内蕴,点刺愈点,邪热愈甚。一般舌红而生芒刺的,为气分热盛;点刺鲜红为血热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血热血瘀。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边点刺为肝胆火旺;舌中芒刺,为胃肠热盛。
  裂纹舌,是指舌面有明显的裂沟或裂纹,深浅不一,多少不等,可见于全舌,也可见于舌尖、舌边、舌中等处。裂纹可呈现纵形、横形、井字形、爻字形,以及脑回状等不同。裂纹舌多由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若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阴精亏损;舌色淡白而有裂纹,常为血虚不润所致。也有正常人舌上见有裂纹、裂沟,深浅不一,而无不适感,则是生理性变异,不作病论。
  齿痕舌,是指舌体的边缘见有牙齿的压痕,如齿轮状。多因舌胖大为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为脾虚,或水湿内盛。例如,舌淡红,边有齿痕,为脾虚或气虚;若舌胖大而湿润,边有齿痕,则为脾虚湿盛;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的,则为内有湿热或痰浊壅滞,也有先天性齿痕舌的,不作病论。
  3.舌态
  即舌体的动态变化。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异、短缩等。
  痿软,又叫舌痿。指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多因气血亏损、阴液虚极、筋脉失养所致。若久病舌淡而痿,是气血俱虚;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而阴虚火旺;外感后期舌干红而痿,是热极伤阴、肝肾阴亏。
  强硬,指舌体板硬强直,失于柔和,伸缩不利。也称舌强。多见于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常表现为语言蹇涩不利。一般舌色红绛少津强硬者,多因邪热炽盛;舌强胖大兼苔厚腻的,多因风痰阻络所致;舌强语蹇,伴肢体麻木、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
  歪斜,是指舌体伸出时歪向一侧。多是中风或中风先兆。
  颤动,即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也抖动不安。为肝风内动的征象。舌色淡白属血虚风动;舌绛者属热极生风;舌红少津的属肝阳化风。
  吐弄舌,包括吐、弄两种情况。伸出口外,不即收回的称“吐”;舌反复微露口外,立即收回,或舌舐口唇上下或左右口角的,称为“弄”。两者均属心脾有热。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为热极动风先兆。吐弄也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者。
  短缩,即舌体紧缩不能伸长。多是病情危重的征象。短缩兼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是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不能濡养舌体。舌红绛干而短缩,多属热盛伤津、筋脉挛急所致。舌胖短缩,苔滑腻的,多属脾虚、痰湿内阻。
  4.舌系带
  主要观察其颜色、形态。若短而细,舌偏淡的,属气血不足;若系带短粗,或色呈青紫、绛紫、紫黑,或脉络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一的,皆为瘀血的征象。(待续)

推荐访问:漫谈 诊断 中医 十二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时降压药的选择_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什么降压药
下一篇:怎样合理应用黄连素治疗高血压_黄连素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