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_漫谈生脉散

来源:教师招聘 发布时间:2019-08-28 点击:

  生脉散是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原出自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卷下的“麦门冬”条内,也见于其弟子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方由人参、麦冬各5分(9克),五味子7粒(6克)三药组成(注:括号中为汤剂常用量)。该方在不同医籍中还有别名,如《丹溪心法》称为“生脉汤”、《兰台轨范》称为“生脉饮”等。
  五脏六腑都有气、阴两方面,因而也都可能发生气阴两虚的病理变化。但是,通常所说的气阴两虚证,则主要是指肺、心的气虚及阴液亏损的证候。肺的气阴两虚常常是因为在外感温热或暑热等热性病过程中,由于汗出较多,津液外泄,以及气随津泄所形成;也有的是因为咳嗽日久,而致肺的气阴耗损所致。如肺结核病、肺癌等,在某一阶段就表现为气阴两虚证。心的气阴两虚证的形成,则与思虑过久、烦劳过度或感受外邪有关,如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在某一阶段就表现为气阴两虚的证候。此外,形成气阴两虚的病理还有种种因素,如疮疡破溃后,由于脓水排出过多,也可引起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证的一般症状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自汗、口渴、舌苔少、脉虚细等。肺主气,肺气虚故气短懒言、倦怠无力;肺又主皮毛,肺气虚不能固皮毛,故汗出淋漓;肺阴虚,津不上奉,故咽干口渴。若久咳伤肺而致气阴两虚,尚可见有干咳少痰、动辄喘促之症。心之气阴两虚者,除一般见症外,还会有心悸、胸闷等突出表现。另外,在热病过程中,由于大汗淋漓,气阴虚甚,还可以出现气短、汗出、肢冷、脉微欲绝,甚至虚脱的表现。
  气阴两虚证的治疗原则是益气养阴,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敛汗生津的作用,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剂。方用人参为君,大补肺气,并能生津,使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麦冬为臣,甘寒养阴,生津润肺,尤善养心阴、清心热;五味子为佐,酸温收敛,止汗生津。《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说明心、肺之气的耗散均需用酸味之药物收敛。以上三药合用不仅都能生津养阴,且又补气收敛,从而使气阴复生,脉气得充,故方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足证生脉散的作用非同一般。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生脉散具有强心、保肝、解热作用,用于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和休克,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的作用,并能促进全身内分泌腺的分泌,调整全身的功能,有明显而持久的升血压、强心作用。对人体免疫功能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现代临床用生脉散治疗的范围相当广泛,除各种心脏疾患外,也常用于肺结核、矽肺、慢性支气管炎、低血压、神经衰弱、心衰、休克、妇科功血等多种疾患。
  生脉散对人体疾病虽有广泛的治疗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都必须掌握气阴两虚这个基本证候,并据中医的辨证要求予以药物加减。例如,在急性热病中突然出现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神情萎顿、脉微欲绝等脱证时,原方人参剂量须加大到30克(或党参用90~120克),并加用附子、肉桂、干姜等回阳固脱之品;如心肺气虚较甚,心悸、自汗较严重者,则加黄芪、炙甘草、远志等养心安神;对心阴不足,心烦、失寐、心悸、汗出者,可加淡竹叶、炒枣仁、柏子仁、茯神、丹参等清心养心安神;对干咳无痰,或痰黏艰咯、动辄气促者,人参改为西洋参,并加沙参、地骨皮、款冬花、紫菀、川贝母等养阴润肺止咳。
  生脉散既可用于急重病证,也可用于多种慢性疾病,但其属于补虚之剂,对于里热炽盛所致之大汗、大渴者,不可误投。
  
  歌诀:
  生脉麦冬五味参,
  保肺生津补气阴;
  气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脉绝急煎斟。

推荐访问:漫谈 生脉散
上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_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一篇:咨询窗|合肥小窗英语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