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分为【反(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矫治反((牙合))畸形并观察其恒牙列萌出及咬合稳定的关系。方法:选择替牙期反(牙合)患者50例,应用单一或联合方法矫治,并随访进入成年阶段,观察患者在此期间的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保持咬合的稳定性。结论:通过早期矫治,主要是在替牙期进行的适当治疗,不仅能使反(牙合)(尤其是骨性反(牙合))的恒牙列在牙弓内正常萌出,而且还能获得长时间的稳定,大大减少复发的现象。
  [关键词]早期矫治;反(牙合)畸形;咬合关系;稳定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9-1270-02
  
  Long-term clinical follow-up results of early treatment of crossbite malocclusion
  MO Ru-chang
  (Xinhui People"s Hospital,Jiangmen 5291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sults of early treatment of crossbite malocclusion and follow up the eruption of permanent dentition and occlusal stability.MethodsFifty mixed dentition subjects with crossbite malocclus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Either single or combined orthodontic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All subjec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 years till 18 years old on their occlusal relationship and stability. Results All study subjects demonstrated good occlusal relationship and stability at the end of the study.ConclusionPatients" permanent dentition can erupt normally with good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lapses when their crossbite (especially skeletal crossbite) malocclusions are treated early in the mixed dentition stage.
  Key words:early treatment;crossbite malocclusion;occlusal relationship;stability
  
  在错(牙合)畸形治疗中,患者治疗结果的稳定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正畸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多例错(牙合)(主要是反(牙合))患者的早期矫治,探讨对牙齿正常萌出及其稳定性的问题。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研究组选择50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8~10岁,平均8.8岁,其中8岁的患者21例,9岁的18例,10岁的11例,上述患者的父母一方有类似病变。对照组选择20例恒牙期反(牙合)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2~14岁,平均13岁,患者的父母也是一方有类似的病变。
  1.2治疗方法
  1.2.1研究组的方法较简单,主要是以单一或联合矫治方式,疗程3~11个月,平均6个月。通常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或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当反(牙合)解除后,逐渐磨除双侧(牙合)垫,直至后牙建(牙合)之后才去除(牙合)垫。对于部分早期出现症状明显的患者则采取FR-III功能矫治器。并要求患者充分配合医生,从治疗观察的患者中排除。所有患者在完成矫治后,戴用舌侧保持器(国产),并追踪观察,口内余留的乳牙逐渐替换,随着牙弓的变化,及时调整保持器,并在进入恒牙期后,更换改良型Hawley保持器,随诊至18岁。
  1.2.2对照组是采用直丝弓矫治方式,疗程14~24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结束后,戴用改良Hawley保持器,随诊至18岁。
  
  2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完成矫治并进入恒牙期后,追踪随访进入成年阶段,所有患者牙列尖窝关系佳,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除1例患者前牙列有轻度复发外,均无复发的表现,而且未发现有反(牙合)骨性面型;对照组由于5例在矫治前已出现反(牙合)面型,追踪随访至成年阶段后,共出现了11例患者有反(牙合)骨性面型,而且还有8例患者个别牙或前牙段复发至切对切甚至反(牙合)。
  
  3讨论
  
  本研究选择的均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类似病变的患者,主要是通过早期治疗有骨性反(牙合)或有骨性反(牙合)倾向的病例,观察能否阻断骨性错(牙合)进一步发生,这是一项具有系列性、前瞻性的研究,是从预防角度展开的研究。
  早期矫治一般是指对10~11岁以前儿童的正畸治疗[1],通过治疗引导牙、牙列、(牙合)、颌面部正常生长。有学者十分形象地将早期矫治(主要是前牙反(牙合))称之为“解放前颌骨”[2]。由于儿童在生长发育早期颌面部、(牙合)、甚至牙列是人体中最活跃的生长部分,生长速度快,(牙合)变化大,牙周组织及颌骨的可塑性强,这时的矫治可以因势利导,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许多儿童在乳牙期的不良习惯及遗传表症,常在替牙期表现出来。临床上不少的反(牙合)患者因覆(牙合)、覆盖异常,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经常不能很好地尖窝相对,(牙合)接触牙数少,所以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合)干扰,使得咀嚼肌、颞下颌关节不能协调一致,咀嚼时肌肉力量较弱,肌电活动小,长期存在会影响功能和骨型[3]。若正畸医师很好地熟悉和掌握此时期儿童全身及(牙合)生长知识,就可以通过早期矫治,达到阻断错(牙合)的出现,起到阻断性矫治的作用。现在普遍认为早期矫治的最佳时机是上颌中切牙刚萌出时,以期在治疗结束前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可为牙齿萌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环境。
  错(牙合)的形成,究其原因是牙弓长度(骨量)与牙量不符,或上下牙弓比例不协调引起的。通常天然牙列如果能完全按其应有的位置萌出,其尖窝关系及覆(牙合)、覆盖是完全正常的[4],后天因素形成的错(牙合)(包括牙列不齐、牙间隙、上颌前突,反(牙合)等)在患者进入恒牙期后所进行的治疗通常需要以拔牙减数为代价,而这样就必然破坏天然牙列的完整性,所形成的尖窝关系不是最佳的,尤其是反(牙合)。这需要临床医师在患者形成无可挽回的错(牙合)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阻止,早期矫治可以为患者创造骨量与牙量相协调的生长型。早期矫治的适应证,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有4方面:①上下颌骨在前后、左右、垂直方向上位置关系有明显不协调;②口唇闭合机能异常;③创伤性咬合;④存在可导致乳牙及混合牙列错(牙合)的病因[5]。扩弓是普遍应用的方法,一般认为效果稳定。Spillare和Wc Nannra所展示的研究小组的数据清晰证实此现象。Miralles等的研究也发现,下磨牙间宽度在9~14岁之间增加,14岁后则保持稳定[6]。还有学者认为,替牙晚期(第一双尖牙萌出后)是解决拥挤的最佳时机[7]。笔者所进行上述50例患者的治疗,在后来的发育中,无需作恒牙的拔除,即可获得完美的牙齿排列,稳定经过恒乳牙替换,并已进入成人阶段。
  通过早期矫治,可以克服患者的不良习惯。应用功能性矫治器,可以刺激肌肉、骨骼、牙齿系统的发育[8],阻断某些因素过分生长,也可以促进生长滞后的组织加速发育。同时,牙列早期的固定矫治,也能尽快地解除原有错(牙合)表现。临床上发现上颌复合体周围骨缝系统的发育显示最佳的骨性变化在年幼即翼状区骨缝的活动性较高时易于达到,故一般于青春期前进行矫治效果明显。骨性反(牙合)患儿使用快速腭开配合上颌面具式前方牵引治疗后咬合关系及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说明早期治疗在骨性反(牙合)的重要性[9]。患者在治疗随访中,发现原有牙列间隙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度复发表现,是因为牙列间隙患者其骨量大,牙量相对不足,随着生长发育,在早期矫治结束后,又会再出现骨量相对偏多的问题,而牙量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故在进入恒牙期一段时间后,个别患者在前牙区出现少许间隙的轻微复发现象。
  早期矫治是整个矫治过程的重要一环,接受早期治疗的患者大多有满意的效果;即使部分在恒牙期的治疗,拔牙病例的比例也较少[10]。本研究大部分患者都进入成年阶段,虽然经治的患者恒牙均能正常萌出并获得稳定的咬合关系,但由于人体生长时间长,一般男性在20岁以后,女性在18岁以后,生长发育才基本完成[1],故仍有必要把原有随访时间延长。另外,把该研究方法推广至所有错(牙合)类型,使之成为今后治疗的指导。针对目前青少年及成人牙((牙合))畸形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本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翰章.中华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73.
  [2]黄金芳.早期前牙反(牙合)(急待解决的生长发育)[J].口腔正畸学,2002,9(4):145-150.
  [3]Bakke M,Mollering E,Chalmers C.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e Swelling of the human masseter muscle after static and dynanic activity 1J2[J].Achives Oral Biol,1996,41(2): 133-140.
  [4]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27.
  [5]姚 森.正畸诊断与矫治设计[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6):564.
  [6]Miralles R,Berger B,Bull R,et al.Influence of the activator on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of mandibular elevator muscles[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8,94(2):97-100.
  [7]Gianelly AA,Brosnan P,Maritignom M,et al.Mandibular growth,condyle position and Frankel appliance therapy[J].Angle Orthod,1983,53:131-135.
  [8]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53-155.
  [9]Marida B,Carles B,Birte M.Changes occurring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of Class Ⅲ malocclusion with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and facemask[J].World J Orthod,2002,3(2):199-210.
  [10]魏福兰.轻中度拥挤不拔牙早期矫治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增刊):327.
  
  [收稿日期]2007-06-06 [修回日期]2007-08-08
  编辑/何志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矫治 畸形 临床 观察
上一篇:【小吸管微创肿胀麻醉腋臭根治术的护理体会】腋臭根治术
下一篇:铸造桩核冠在可摘局部义齿残根残冠基牙再修复中的应用|残根残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