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审美观探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11 点击:

杜英蓓

自然美源于生活,少数民族的服饰美也是源于大自然的馈赠。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中有大量自然的元素,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中的自然元素,从侧面展现出各民族对自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认识。

(一)大自然对服饰色彩方面的影响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感。比如在龙胜一带,四季气候差异较大,冷暖分明,龙胜地区的壮族服饰根据季节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既有春夏服装又有秋冬服装。春夏服装主要以淡色调为主,通常以白、浅蓝和各种素净的颜色为主,一般不设计花边和装饰。秋冬季节的壮族服饰则有很大的变化,通常以深色和暖色调为主,其中黑色、镶红最多,也常常镶嵌花边,展现一种庄重而浓郁的暖意。

在广西西南地区的群居壮族,人们采取原始的生活方式,该地区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多为黑色。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黑色,自然对黑色充满好感,尤其钟意黑色和深蓝色的服饰。而在平坝和丘陵地区的少数民族,这些地带通常依山靠水,有着极为美丽的风景,也有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林业经济体系,生活环境中充斥着青翠葱郁的颜色,因而在服饰选择上更崇尚与青有关的颜色。生活在陡峭山脉中的瑶族,对奇花异草司空见惯,也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珍奇走兽。在深山中的茂密丛林中,最为常见的花是开得极为灿烂的山间野花;
最为常见的山禽则是身着艳丽羽衣的锦鸡和各类灵异的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高山瑶族对审美意识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直以来,高山瑶族喜好五彩缤纷的颜色。既有能展现自然环境中的蓝天白云的淡色调,又有能体现崇山峻岭的黑色调,还有能够展现万物花红的暖色调。五彩斑斓的颜色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服饰特点。京族则生活在海边附近,他们的服饰特色也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联系,通常为一些浅蓝色和浅白色的简单色调。这些象征着蓝天白云的简单色调能够给人沉静美丽的感觉,犹如翱翔在深蓝静美的天空之中。

(二)大自然对服饰质感和风格的影响

在广西山区生活的少数民族着装更为浓郁厚重,通常为上衣与长裤、上衣与长裙的搭配或者是宽大的衣裤[1]。整体风格显得落落大方,通常为上窄下宽,上松下实的搭配。上窄下宽在服饰方面的实际体式是修身的短上衣,上松的实际体现则是较为浮夸而华丽的衣服配饰。比如壮族、苗族、瑶族的百褶裙都为三角圆锥体,给人一种极具支撑力的稳实质感。

从形式和风格上,可以探究自然美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审美影响。以大山为例,大山的体积较大且气势雄厚,展现出浑然一体的庄重气质,有的山体呈三角形,下部分陡峭嶙峋,上部分树木葱葱郁郁,显现出勃勃生机,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性。住在大山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也毫不缺乏厚重之感,展现出了几种特色的样式,比如百褶裙的褶皱形式和绑腿形式,这都体现了大山的庄重美。

(三)服饰装饰图案的自然特征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通常为几何纹样、自然纹样和动植物纹样[1]。这其中蕴含的自然元素都来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和自然景象。不同元素在服饰装饰上的体现形式也不同,部分服饰文化采取临摹形象的方式,也就是将景象的具体形态复制到服饰元素中去[2]。比如龙胜瑶族盛产的头巾,其中的图案中有八角花,这也是当地极为常见的植物。再比如广西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服装中的绣花图案通常有白果花,这是当地的名胜特产,极富盛名。

部分图案则采用其他的方式提炼,根据动植物的神态和气韵整理出艺术形象。在武鸣地区的壮族服饰中龙凤呈祥的图案,龙须体现的是山林中常见的蔓生藤本植物的根茎状态,巍峨龙身体现的则是群山连绵的景象特点。凤凰形象是由公鸡的头、锦鸡的身子和孔雀的尾巴组成的,这展现了当地特有禽鸟的特点。可以说将山林景色的特点和灵动生物的特点集一身,展现了广西地区极富生机的自然美感。将动植物以自然景象的灵动美感充分结合,提炼出新的艺术形象,展现出富有灵活生机的服饰图案,也展现了广西壮族人民对自然美的独特喜爱和极具趣味的审美意识[3]。

(一)和谐对比的美感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讲究和谐与对比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色彩。壮族和瑶族的服饰多采用暖色,如红色和黄色,寓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事业,红与黄展现得极为和谐,也极为调和。水族的民族服饰则更喜欢使用黑色、蓝色、白色等冷色调,彰显素净冷毅、庄重肃穆的思想内涵。侗族的武士装以黑白二色为主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极大的颜色对比给人较大的视觉冲击,强壮威武的武士风格也让人一目了然。设计传统服饰中的百褶裙时,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展现多层次的调和感和对比感,利用湛蓝色体现出由浅至深或由深至浅的渐变色,体现出和谐又极具风格的变化层次。比如,隆林地区壮族服饰以黑色为底色,在周边镶嵌黄色和红色。黑色的底色给人一种凝重而敦厚的厚实感,在周边则用一些亮丽的暖色来点缀,能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也能够让人眼前心中皆一亮。

龙舟等地区的壮族妇女服饰,以冷色调为主体,通常将蓝布镶嵌黑边或是黑布镶嵌蓝边。黑色和蓝色虽未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能够展现和谐统一的协调感。这种协调感在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也多有体现,既可以同色调的颜色进行匹配,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差异匹配,形成鲜明对比。壮锦的颜色艳丽,能够展现出生态美感,体现出热烈而又欢快的生机氛围。在花色的选择上也要讲究协调,如将浅绿和深绿进行协调搭配,将梅花与菊花共同演绎,展现出不同形态下的艺术韵味。三江独峒侗族头巾织锦久负盛名,多用同一色调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比,采用的黑色、蓝色、白色等冷色调更显朴素典雅。花色的对比更是常见,部分布料用暗色底衬托靓丽的花朵,形成深色与浅色的对比,让人眼前一亮;
部分布料则利用清楚的花纹和不清晰的条纹,形成清晰与模糊的对比,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层次感。比如在大红底的布料上绣上透着青色的凤身,绿色的凤翅又镶嵌着黄边的凤冠,这种对比色调既和谐又鲜明。瑶锦则以一些暖色调为主,主色调通常为大红、桃红和橙黄等这些相近的暖色调,体现出瑶族人民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在配色的选择上则有很大程度的变化,通常选用白色、紫色、绿色等冷色调进行协调匹配。苗锦则以黑色为主调,也将此作为图案的整体框架,在细节处搭配上桃红、嫩绿、青紫等艳丽的鲜嫩色彩,展现出“万物丛中一点红”的艳丽感,这种交相差错的对比感,形成鲜明对比,也使苗锦有了更独特的风格。这种和谐对比的美感,既给人以视觉冲击,又不会感觉突兀,让人眼前焕然一新。

(二)对称均衡的美感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常常应用的形式法则是对称均衡,也就是要求在服饰的对称位置布置相同的图案或对称的花边。大兴地区壮族妇女在包头巾时,通常让头巾周边的流苏自然地垂在耳边,体现出一种温柔的形象。在其他服饰中,花边也通常采用对称形式,将配饰以对称形式安置于主体部分的周边,主体图案可采用单个图像,也可采用多个纹路的组合形式。这种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展现出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一大特点。

(三)多样统一的美感

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中,多采用对称和对比的形式来展现各式各样的美感[1],进行服饰的制作工作时,尽可能结合多种因素来展现和谐统一的局面。第一,从色彩选择的角度来说,在服饰的不同部位会点缀不同的花边,在胸襟、围裙、头巾、绑腿处的细节之处,不管是绣上繁杂亦或是简单的花边,都有其编排定律,经常会配以银饰交相呼应。以侗族为例,经常选择一些与颜色相互契合的珐琅进行点缀,这更加能体现银饰的闪亮光泽。

第二,从服饰款式的角度分析,广西百色、宜山等地区的壮族女性,通常在女装服饰的选择中用短上衣搭配细褶长裙或者宽松的长裤,这样能显得腿部修长,更能显出女子落落大方的气质。都安等地的壮族男性服装则选择长过膝盖的上衣,显得上身宽广。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种比较典型的有百褶裙。这种裙子从正面来看,是三角形或者梯形,展现了较为稳定的状态。若在裙子的外部增加一条围裙,可采用正方形、长方形、半菱形或倒三角形,和百褶裙形成对称对比,这样就可以体现出更为和谐的状态,有效缓解了梯形和三角形的尖锐,展现一种契合感。同时也增加了层次感,展现了多种形式下的和谐统一。

第三,在装饰纹样方面,通常采用复合式的构图方案。可选择的构图方案也有许多,如蜡染、绣花、挑花和织锦等。这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也擅于将这种美丽的事物运用到构图中。广西博物馆收录有几百幅壮锦标本,这其中的纹样千奇百怪,对它们进行细致分析,可以从中找出不同的自然事物。比如水波纹、云雷纹、回字纹、编织纹、羽状纹等等,可谓是美不胜收。不同的纹路也有不同的组合模式,青蛙纹、菊花纹、牡丹纹等动植物图案组合在一起展现出来的构图,既显艺术气息又显独特美感。

第四,从构图主题的角度来说,点线面的应用职能不同,在变化中也求得和谐统一。为了展现更为丰富的主题,通常采用几种不同类型的纹路,再依照统一的构图模式,体现出和谐自然、丰富多彩的美感。如可将水波纹、回形纹作为基础,在底纹的下方设置一个复合图案,采用中心纹路和几个对称图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纹路的选择和布置,若是暗底可选择亮花,若是亮底可选择暗花,显现出的图案繁杂有序,体现一种浮雕般的雕塑感,呈现一种和谐又突兀的神秘美。也可采用单个几何纹样,反复重复连接,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简单的纹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排列和规律,展现出和谐有序的艺术感。复合型的几何图案包括很多种,比如同心圆和方格纹,多角形花纹组合、编织纹、弦纹组合,这些组合都显得极为和谐,又毫不单一。图文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进行穿插搭配,要考虑整体局面的契合性,也要考虑线条之间的勾连状态,确保整体图案井然有序,也能展现多种层次。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多为自然景物或动植物,可以说一切都源于大自然,审美观念也始于大自然。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有很长的自然崇拜历史,在不同阶段崇拜的事物并不相同,他们会崇拜太阳、月亮、山、雷以及动植物等。

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景仰和热爱,这种敬畏之情来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模式和大自然的神奇与广阔。人们将大自然供奉为神灵,采用各种祭祀的手段来维系与大自然的联系,祈祷大自然的庇护。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人们的崇拜需求得到了满足,萌发出的新鲜感受与对自然事物的崇拜意识融合成了新型审美意识,也被附会到自己的生活用具和日常生活上,从而幻化成服饰中的各种图案,比如太阳纹、云纹、雷纹和水波纹等。还有各种神似或形似动植物的花纹样式,比如鸡的形象变身为凤凰、猪的形象变身为龙头,它们作为神明的化身,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另外,服饰的图案审美观也源于社会中的生产活动。广西少数民族人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山间田野,他们与花草丛林融为一体,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意识得到提炼,于是就有了自然美的应用元素,这也就反映在人们的服饰文化上。这种审美形式在人们的思想创造中实现了艺术提炼,各种精致美好的花草纹样和花鸟鱼虫的纹样都体现了最简单的自然美,也塑造出最富生机的装饰图案。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给予人们独特的灵感。比如插秧时秧苗排列得整整齐齐,展现出植物生长的规律性,在晒谷翻动谷子时,用靶子勾勒出的线条整齐划一,这都体现了劳动和生活节奏的统一,给人以极强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在生活中这种统一且反复出现的形式展现了整齐有序的状态。不少动植物身上的纹路也有一定的排列规律,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这都成为少数民族人民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的灵感来源。

广西少数民族在很早之前就和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有深切的联系,中原大地的汉文化影响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服饰文化也有了深入交流,展现了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交融和影响。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和具体结构体现的审美观念和多彩风格,也有了多样化的展现。广西壮族地区的居住区域较为广阔,受周边环境影响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风格变化,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风格。服饰的变化展现在形态方面,不只是颜色的多样化,艺术风格也体现得多姿多彩,展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风情和特色。各民族人民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美的教育,也更能产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艺术,发展民族服饰,为广西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思路和借鉴[5]。

猜你喜欢 壮族美感服饰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河池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12-02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5期)2021-10-28动物“闯”入服饰界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1年3期)2021-07-21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雪人的服饰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19年12期)2020-01-15“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10期)2018-08-20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家庭影院技术(2018年5期)2018-06-29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推荐访问:服饰文化 探析 审美观
上一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课研究——以Unit,6,An,interesting,country为例
下一篇:政府网站信息内容维护探讨——以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