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

李晓意 湛安然 吴红剑 刘美娟

(深圳市仙田外国语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6)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是基于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需解决科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背景而制定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最开始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旨在鼓励学习者以沟通、讨论、合作、决策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对我国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及模式。两者都提到真实情境的实践,都有其实施的复杂性。本文将对两种教育政策进行进一步讨论。

1.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年4月21日,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新课标的定位是“养其根,俟其实”,其实质是叶澜先生所倡导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但将其落实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特级教师崔成林就指出,新课标的落地实现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教学设计。为了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施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当然,也包括之前课标中一直强调的大单元和课时教学设计,其更强调“深度”,即“评价早于教学活动”的反向设计行为。做现代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就要超越之前的“评估任务”,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将课堂归还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完成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即有科学思维与观念、乐于探究实践、富有态度责任。而这也就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指向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第二,课堂教学。以科学素养立意,进行深度学习设计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要关注“三个三”。首先,是聚焦三大重要问题,包括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进阶式的完整学习,在预设的真实情景中,引导学生学会提出并解决问题,继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同时,也要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收集好他们的“思维障碍”或“学习困难”,帮助他们搭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的相关支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接着,突出三大学习要素“联结、生成、迁移”,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融合,生成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思维产物,并能够将所学经验迁移到不同的情境当中。最后一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大单元设计、结构化思维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三个深度学习的学习载体。

第三,观课议课。教师也要不断“充电”,要向优秀的同事学习教学经验。因此,选取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让教师学习其中的教学原理或策略,提炼为自己的操作方式,然后找出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有效修改,才能真正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建立起所在学校中以集备、上课、磨课、观课和议课流程为主的教研共同体,让师生与生生间,以新课标的不断养成为纽带,成为共同进步的好伙伴。

第四:作业设计。以“结构、进阶、支架”三大特征为基础的新课程标准,更要求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已做、新做、未来做”三个度,鼓励并支持“不想做、不能做、做不好”的学生,合理地区分作业的梯度与难易标准,提升作业类型的丰富程度。

在我校小学科学中,更注重从“作业”导向往“作品”导向迈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充分“动起来”。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准则为,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实践,且在育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中,进行各具特色的因材施教,在聚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愿望,学校就应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如开展主题化或项目式综合式教学,并配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创新评价方式和提高评价质量的同时,落实好新课标。

2.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最终以产品形式呈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建构知识网、掌握必备技能、实现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2]。

项目式学习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老师只是担任监督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并不过多地参与学生项目的实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其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兴趣[3]。只有让学生们有内在驱动力,才能促使他们最终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继而回归到其所强调的学科核心概念与原理上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综合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项目化式学习的实施路径与现在提出的新课程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是教师要结合教材、教学目标、现有资源、学生学情、社会热点,关联学科的内容和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选取合适的大单元,从规划的角度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接着,在项目的执行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指导学生不断地优化项目方案,辅导他们进行项目资料的有效整理,进而教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从执行的角度来组织课堂教学。最后,是教师要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给予实时的和过程性的评价,在师生互相的反馈中,促进优秀作品的诞生,从监控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与反馈[4]。

3.新课标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相对于其分析的复杂性

有了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引和相关PBL项目课程方案原理的指导,开展对应的活动便可顺理成章。但是,以上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来的,体现了更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儿童的准则。其是否能够恰当实施,还要依靠当地教育资源投放情况,如师资配备、家庭及社会资源、学生学情等[5]。因此,政策制定是结合前期调研的大数据分析,那么,对相关教育政策制定的分析与实施确实是存在复杂与不确定性的。

以我校开展“种植园”的PBL 项目为例,其是以新课标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科学劳动课程。“种植园”分为公共区域和小学各班自留地区域,从一块闲田到而今的“仙田”,通过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这块种植园成了师生们的花园、果园和乐园。建造前期,大家热情高涨,齐心协力,共创美好仙田。但在后期,只有老师带着部分学生一起劳动,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剩余学生的兴趣却没有被调动起来,也就渐渐丧失了探究的热情。这样结合新课标的PBL学习模式的制定与实施,在前期不得不说有其精彩之处,但因为分析规划的局限性,出现了复杂的一面。对于每一季每个班应该开展的种植活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容、评价量表均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至于我们只是单纯地将“种植园”变成动手实践操作的场地,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小组的组建;
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每一项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技能发展及整体性认知问题;
而且,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足,缺乏有效的关注和激励,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一本书的前言里写到“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这个问题耐人寻味[6]。本次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让更多的教师重新思考并改进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突破学科间的阻碍,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近年来,兴起的PBL项目式学习,就是师生共同探索进步的例证之一。

对我校而言,小学部科学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独特的学习资源——闲置田地,进行课程的适度开发。在新课标下进行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将研究与政策联系起来,为我校伙伴共同体搭建成长的桥梁。

在项目式学习的初期,我校小学部师生共同讨论,并确定了科学的大主题为“种植园的开发与建设”,且经过整体规划大体分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四个阶段。我校教师团队带领着一至五年级的学生首先进行了广泛的问卷征集“如果有一块闲田,你打算如何规划?”“针对深圳的气候、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等方面确定如何因地制宜?”,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内的分组讨论,得出一致性意见,每班再派出代表,参与小学部“种植园的开发与建设”项目会议。这次民主、开放式的讨论与意见征集,不仅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关注,而且吸取了“种植园”前期开发过程的经验。本学期的项目式学习将更好地结合新课改,促进多学科融合的同时,助力学生思维深度的提升,进而进行学生成长的系列研究。

“种植园的开发与建设”项目式学习分为“主题确定、整体规划、课堂实施”三个步骤,首先在每个年级内确定一个项目研究的小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帮助他们进行组队,确定小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分工,随后根据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规划,将主题进行分解,拟开展如下的项目式学习小主题研究。

1.探究植物的一生(一年级)

本年级小主题过程分为:学生获取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种子的结构——在“种植园”内播种,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培育植株,观察其生长过程——花的结构,制作标本——了解传粉与受精——知道不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方式。

2.走进鱼类(二年级)

本年级小主题过程分为: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秘密[7]——研究鱼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探索各类鱼的食性和生活的水层——深圳“渔村”发展的秘密——进行绘本撰写。

3.养蚕缫丝织围巾(三年级)

本年级的小主题过程分为:养蚕,探究蚕一生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了解其他昆虫的发育行为,学会简单分类——制作昆虫标本——蚕吐丝结茧后的处理——丝织品的制作及用途——丝绸之路的起源。

4.自然界的水(四年级)

本年级的小主题过程分为:探究太阳能水泵及过滤器净化原理——水循环生态养鱼系统的设计——设计便携式净水器——改进便携式净水器[8]——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探索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

5.种植园内商品的销售策划(五年级)

本年级的小主题过程分为:组成“种植园物业”小组,安排园区管理人员——筹集资金购买“种植园”内所需的物品(包括种子,鱼,饲料等)——举办活动,销售“种植园”内商品——装饰园区-与赞助商沟通改进“净水器”——申请专利——商品推广。

通过改进的一系列PBL项目式学习实践,我校旨在解决新课改背景下PBL的实施相对于其分析的复杂性问题。并且,我们发现,以大单元为教学设计导向,融合多学科,注重作品生成的PBL模式,不仅能使主题清晰明朗,而且较传统的教学法也能更为轻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9]。另外,在情景中探究,师生共同参与,通过交流,对话,碰撞而出的课程,学生能更有热情地投入,使知识与能力的获取事半功倍[10]。因此,学生在PBL过程中能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们多维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人才所做的思考与研究。

猜你喜欢 种植园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中国果业信息(2021年1期)2021-12-01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教学考试(高考地理)(2020年4期)2020-11-17——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教学考试(高考数学)(2020年1期)2020-11-16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飘疯狂英语·新阅版(2019年10期)2019-09-10推荐访问:浅析 可行性 新课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下一篇:论儒家文化对《白鹿原》的塑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