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2 点击:

茹平 于彤波 兰爱侠

(1.西安市第八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65;
2.铜川市人民医院北院输血科,陕西 铜川 727000)

自身免疫性肝病作为临床较多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1],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出现慢性损害,可导致其血清中存在对应的自身抗体。除此之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也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情况,针对此,临床极易将其与病毒性肝病混淆,造成误诊,甚至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病情尽快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判断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病成为难题[2]。有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存在一定关系,若能够完全掌握其相关性,可为该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3]。因此,本文研究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纳入的10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1.28±3.67)岁,原发性胆汁肝硬化4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4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70±3.24)岁,慢性丙型肝炎16例,慢性乙型肝炎13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癌11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4]、《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5]中诊断标准;
意识清楚者。排除标准:合并肾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或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中途退出试验者;
病历资料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自身抗体:清晨收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速度进行离心,时间5 min,分离血清,遵照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平滑肌抗体(SMA)、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核抗体(AN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对标本进行稀释,利用加样板比较阳性与阴性,将稀释后的样本置于加样板反应区,使用生物薄片遮盖,静置30 min,去除缓冲液,利用荧光素标记,30 min后再冲洗处理,封片,观察结果。(2)肝功能:清晨收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速度进行离心,时间5 min,分离血清,选择日立7 600生化分析仪检测谷氨酰转酞酸(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免疫球蛋白G(IgG)、碱性磷酸酶(ALP)。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MA、LC-1、ANA、LKM-1、SLA/LP的阳性检出率;
比较两组GGT、AST、ALT、IgG、ALP的水平;
经Pearson相关性计算,分析SMA、LC-1、ANA、LKM-1、SLA/LP与GGT、AST、ALT、IgG、ALP的相关性。

2.1两组患者自身抗体对比 研究组SMA、LC-1、ANA、LKM-1、SLA/L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身抗体的对比[n(%)]

2.2两组患者肝功能的对比 研究组GGT、AST、ALT、IgG、ALP均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的对比

2.3肝功能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 SMA、LC-1、ANA、LKM-1、SLA/LP与GGT、AST、ALT、IgG、ALP均呈现正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肝功能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

研究指出[6],自身抗体通常是针对自身细胞、器官以及内外抗原成分的免疫球蛋白,而部分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也曾发现自身抗体。一旦机体产生细胞受损或者自身疾病后,均可出现自身抗体,但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有报道指出[7],SMA、LC-1、ANA、LKM-1、SLA/LP等自身抗体与肝功能息息相关,但目前临床相关的报道较少。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SMA、LC-1、ANA、LKM-1、SLA/L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出对照组(P<0.05);
研究组GGT、AST、ALT、IgG、ALP均高出对照组(P<0.05);
经相关性计算,发现自身抗体与肝功能指标均呈现正相关性(P<0.05),证实了自身抗体在疾病诊断中意义重大,同时可评估肝功能,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分析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差异较大,同时其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区别,前者以免疫抑制疗法为主,而后者则多选择抗感染支持治疗,因此,临床迫切需要选择有效方式进行鉴别[8]。有资料显示[9],机体血清内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均可出现自身抗体,因此对于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抗体显示阳性者,需要酌情制定治疗方案。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出现与自身免疫介导存在对应关系,临床特点以自身抗体阳性为主,加上γ-球蛋白血症的发生几率升高,转氨酶水平随之增多[10]。另外,血清内产生循环自身抗体作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基础,疾病分型通常也依赖于血清上抗体水平。由此可见,按照上述特征开展肝功能检查,可掌握疾病的具体病因,并按照结果对疾病分型进行准确判断[11]。

综上,自身抗体可成为判断疾病的重要指标,可对患者病情及肝功能进行测评,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免疫性肝炎肝病 《世界肝炎日》青春期健康(2022年14期)2022-08-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1期)2022-02-12世界肝炎日青春期健康(2021年14期)2021-08-03世界肝炎日西部医学(2021年7期)2021-07-26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1-07-23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3-29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9期)2021-01-18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年2期)2020-10-27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年6期)2019-08-13推荐访问:免疫性 相关性 抗体
上一篇:趋化素样因子1对肾癌细胞ACHN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下一篇:历史、现状与展望:国内学界关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及其发展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