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机械及轻纺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目 目

 录

 一、

 总 述 .................................................................................................... - 1 - 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

 1

 - 2.

 自然概况 ..................................................................................................... -

 2

 - 3.

 历史沿革 ..................................................................................................... -

 4

 - 4.

 城市文化与历史遗迹 ................................................................................. -

 4

 - 5.

 国民经济简况 ............................................................................................. -

 5

 - 6.

 对近期城市发展的回顾(1995 年-2003 年)

 ......................................... -

 7

 - 二、规划修编背景和规划依据 ...................................................................... - 13 - 1.

 规划修编背景 ........................................................................................... -

 13

 - 2.

 规划依据 ................................................................................................... -

 13

 - 三、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 - 15 - 1.

 规划指导思想 ........................................................................................... -

 15

 - 2.

 规划期限 ................................................................................................... -

 15

 - 3.

 规划区范围 ............................................................................................... -

 15

 - 四、城市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 - 16 - 1.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

 16

 - 2.

 区域对城市发展的需求 ........................................................................... -

 19

 - 3.

 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 -

 20

 - 4.

 城市发展用地选择 ................................................................................... -

 21

 - 5.

 城市发展目标 ........................................................................................... -

 21

 - 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 23 - 1.

 XX 县城镇体系现状特点 ......................................................................... -

 23

 - 2.

 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 -

 25

 - 3.

 城市化水平预测 ....................................................................................... -

 26

 - 4.

 城镇发展条件评价 ................................................................................... -

 28

 - 5.

 城镇体系规划 ........................................................................................... -

 29

 - 六、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 36 -

  1.

 城市性质 ................................................................................................... -

 36

 - 2.

 人口规模 ................................................................................................... -

 36

 - 3.

 城市用地规模 ........................................................................................... -

 37

 - 七、城市总体布局 .......................................................................................... - 38 - 1.

 城市布局现状 ........................................................................................... -

 38

 - 2.

 城市规划理念 ........................................................................................... -

 40

 - 3.

 规划原则 ................................................................................................... -

 41

 - 4.

 城市总体布局概述 ................................................................................... -

 41

 - 5.城市用地控制规划 .................................................................................... -

 43

 - 6.城市用地规划控制线 ................................................................................ -

 43

 - 7.

 规划用地平衡表 ....................................................................................... -

 44

 - 八、居住用地规划 .......................................................................................... - 45 - 1.

 规划原则 ................................................................................................... -

 45

 - 2.

 规划指标 ................................................................................................... -

 45

 - 3.

 用地布局 ................................................................................................... -

 45

 - 九、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 - 47 - 1.

 工业用地 ................................................................................................... -

 47

 - 2.

 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 -

 48

 - 十、综合交通规划 .......................................................................................... - 49 - 1.

 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 -

 49

 - 2.

 对外交通规划 ........................................................................................... -

 49

 - 3.

 城市道路系统 ........................................................................................... -

 51

 - 十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 57 - 1.

 规划原则与目标 ....................................................................................... -

 57

 - 2.

 行政办公 ................................................................................................... -

 57

 - 3.

 商业设施 ................................................................................................... -

 57

 - 4.

 文化设施 ................................................................................................... -

 58

 - 5.

 教育科研设施 ........................................................................................... -

 59

 - 6.

 体育设施 ................................................................................................... -

 59

 - 7.

 医疗卫生设施 ........................................................................................... -

 59

 - 十二、绿地系统规划 ...................................................................................... - 61 -

  1.

 城区园林绿地现状 ................................................................................... -

 61

 - 2.

 规划原则 ................................................................................................... -

 61

 - 3.

 规划目标 ................................................................................................... -

 62

 - 4.

 绿地系统规划 ........................................................................................... -

 62

 - 十三、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 - 64 - 1.

 城市景观风貌基本要素和特征 ............................................................... -

 64

 - 2.

 现状及主要问题 ....................................................................................... -

 64

 - 3.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 -

 65

 - 4.

 城市景观分类与控制要求 ....................................................................... -

 65

 - 5.

 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 -

 67

 - 十四、给水工程规划 ...................................................................................... - 69 - 1.

 给水系统现状 ........................................................................................... -

 69

 - 2.

 规划原则 ................................................................................................... -

 70

 - 3.

 供水规划 ................................................................................................... -

 70

 - 十五、排水工程规划 ...................................................................................... - 72 - 1.

 排水系统现状 ........................................................................................... -

 72

 - 2.

 规划原则 ................................................................................................... -

 72

 - 3.

 污水排水规划 ........................................................................................... -

 73

 - 4.

 雨水排水规划 ........................................................................................... -

 74

 - 十六、供电工程规划 ...................................................................................... - 76 - 1.

 供电系统现状 ........................................................................................... -

 76

 - 2.

 规划原则 ................................................................................................... -

 76

 - 3.

 供电工程规划 ........................................................................................... -

 77

 - 十七、邮电通讯工程规划 .............................................................................. - 79 - 1.

 邮电通讯现状 ........................................................................................... -

 79

 - 2.

 规划原则 ................................................................................................... -

 80

 - 3.

 邮电通讯发展规划 ................................................................................... -

 80

 - 十八、广播电视规划 ...................................................................................... - 82 - 1.

 广播电视现状 ........................................................................................... -

 82

 - 2.

 规划目标 ................................................................................................... -

 82

 -

  十九、燃气工程规划 ...................................................................................... - 83 - 1.

 燃气供应现状 ........................................................................................... -

 83

 - 2.

 规划依据 ................................................................................................... -

 83

 - 3.

 规划原则 ................................................................................................... -

 83

 - 4.

 燃气发展规划 ........................................................................................... -

 84

 - 二十、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 85 - 1.

 环境卫生设施现状 ................................................................................... -

 85

 - 2.

 规划原则 ................................................................................................... -

 85

 - 3.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

 85

 - 二十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 - 88 - 1.

 防洪、排涝规划 ....................................................................................... -

 88

 - 2.

 消防规划 ................................................................................................... -

 90

 - 3.

 人民防空规划 ........................................................................................... -

 91

 - 4

 抗震规划 .................................................................................................... -

 91

 - 5.

 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 ............................................................................... -

 92

 - 二十二、环境整治规划 .................................................................................. - 94 - 1.

 环境整治现状 ........................................................................................... -

 94

 - 2.

 规划原则 ................................................................................................... -

 94

 - 3.

 规划目标 ................................................................................................... -

 95

 - 4.

 环境整治规划 ........................................................................................... -

 95

 - 5.

 环境整治规划对策 ................................................................................... -

 96

 - 二十三、郊区规划 .......................................................................................... - 99 - 1.

 概况 ........................................................................................................... -

 99

 - 2.

 规划原则 ................................................................................................... -

 99

 - 3.

 郊区范围 ................................................................................................... -

 99

 - 4.

 规划措施 ................................................................................................... -

 99

 - 二十四、发展时序和实施建议 .................................................................... - 101 - 1.

 发展时序 ................................................................................................. -

 101

 - 2.

 实施建议 ................................................................................................. -

 101

 -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1 -

 XX 县城 市 总体规划 ( (2003-2020)

 )

 说明书

  一、

 总 述 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XX 县位于 XX 省中南部边缘,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东邻石首市,西接松滋市,南与湖南省安乡县、澧县接壤,北临长江,与 XX 市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东经 111°48′—112°25′,北纬 29°37′—30°18′。县域总面积 2257.53 平方公里,南北长 76.8 公里,东西宽 57.7 公里。

 县域凭临长江天堑之险,又当南北皇华驿道(现为 207 国道)要冲。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北临长江黄金水道,上可达宜昌、重庆、下能抵武汉、南京、上海。

 境内有高速公路一条、国道一条、省道四条。其中,从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在本段称襄东高速公路;207 国道北达呼和浩特,南至湛江。―十一五‖期间规划江南一级路也将穿越 XX 境内。

 2005 年,XX 县全县辖 14 个镇,2 个乡,共 326 个村。

 表 1-1

  XX 县行政建制一览表(2005 年)

 单位:个 乡镇 村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 乡镇 村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 XX 县总计 326 3241 甘家厂乡 15 177 埠河镇 44 206 孟家溪镇 17 221 斗湖堤镇 13 111 章田寺乡 16 194 夹竹园镇 19 259 南平镇 15 132 闸口镇 13 223 章庄铺镇 25 231 杨家厂镇 16 178 狮子口镇 21 277 麻豪口镇 23 252 斑竹垱镇 29 241 藕池镇 13 126 毛家港镇 33 284 黄山头镇 14 129 局属场

  资料来源:《XX 县年鉴(2005 年)》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2 - 2. 自然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形地貌 XX 县主要为平原湖区,属淮阳和江南古陆凹陷地段,地势东高西低。西南部分地方为平岗和丘陵地区,中部东北部为冲积平原。虎渡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把全县分为虎东、虎西两片。县域内平原约占 77%,平冈占 22.7%,亚丘占 0.3%。境内最高处位于湖南安乡接壤的黄山头,海拔 236.8 米,境内最低处为淤泥湖底,海拔 25 米,相对高差 211.8米。平原区最高海拔 39.4 米,最低海拔 31.6 米,相对高差 7.8 米。

 2.1.2 气候情况 XX 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全年风向以东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南风为主。县内年平均气温为 16.4℃。全年最热月为 7 月,月平均温度为 28.4℃;最冷月为 1 月,月平均温度为 4℃,年差为 24.4℃。

 XX 县年平均降水量为 1125.2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 1312.5 毫米,大于年平均降水量 187.3 毫米。XX 县有霜日数平均为 93.8 天,无霜期年平均为 271 天。日照年平均为1857.8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 106.1 千卡/平方米。日照充沛,气候温和,较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1.3 水文情况 XX 县水域面积为 377.7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16.73%。

 全县内有大小河流 18 条,均为长江水系,有 4 条大河分泄江水下入洞庭湖。主要河流有:长江、藕池河、虎渡河、松东河、松西河、洈水河等。河道总长 438 公里,河道面积 125.42 平方公里。各垸内河港 29 条,总长 287.94 公里。河港面积 152.74 平方公里,蓄水量为 2670 万立方米。

 建国初期,有湖泊 217 个,总面积 219.3 平方公里,经过分期治理,尚有湖泊 102 个,总面积 99.55 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量为 15680 万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淤泥湖、牛浪湖、崇湖、玉湖、陆逊湖、黄天湖等。

 XX 县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可划分为两层地下水,即上层孔隙潜水和下层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亚砂土、粉细砂及局部地段砂砾石层中的地下水。广泛分布在平原表部及江河漫滩中。水位埋深 0.5~1 米,钻孔单位涌水量不大,一般 2~14立方米/日·米,导水系数 20 平方米/日左右,降水入渗系数 0.27 左右,属弱富水级;孔隙承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更新统砂、砂砾石层中的地下水。是全县分布最广,供水意义最大的一种地下水,具有水质好、水量丰富、埋藏浅等优点。

 2.1.4 土壤情况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全县共有 4 个土类,7 个亚类,19 个土属,99 个土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3 - 种。西南岗地广泛分布着黄棕壤;中部和东北以及西部平原湖区则分布着潮土、草甸土等。由于流水的分选作用,河流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及泥沙比例,都呈有规律的水平分布。靠近河床的地方沉积较粗的砂粒,远离河床的地方依次沉积较细的砂粒、粉粒和粘泥。因此,XX 县平原地区,从河床到岗地,土壤质地从砂质逐渐向粘质过渡,土壤种类也相应具有灰飞砂土 — 灰砂土 — 灰油砂土 — 灰正土 — 黄土的分布规律。

 2.1.5 地质及地震烈度情况 XX 县位于江汉拗陷盆地的西南边部。西邻鄂西隆起山地,南邻洞庭盆地。中生代以来的燕山运动,使江汉盆地地区下降(下降中心在沙市、潜江间),周围山区隆起。XX 县境内的基本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轮廓即由此形成。第四纪以来,在喜山运动的作用下,县境北东边部成强沉降区,平均沉降速率为 8 毫米/100 年;中间大部分地区成弱沉降区,平均沉降速率约 3.3 毫米/100 年;西南边部成掀斜活动地。

 构造形迹主要有:江陵凹陷、华容断隆、石首断裂和 XX 断裂。此次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可建设用地基本以平地为主,不在活动断烈带上。

 XX 省地震局在 1977 年对全省未来 100 年内,进行地震危险区划和地震烈度区划,将XX 县大部分地区定为震级 M=4.7~5 级(烈度 I 0 =Ⅵ度)的地震危险区,在藕池口南西一带为震级 M=5¼~5¾级(烈度 I 0 =Ⅶ度)的地震危险区。

 2.2 自然资源 2.2.1 天然建筑材料 河砂:分布于长江河漫滩上。以北闸江中的三八滩和杨家厂漫滩产砂较多。砂的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少见云母。此外还有砂金,分布于埠河镇窖金洲和杨家厂镇陀家滩两地河砂洲边沿。

 土料:广泛地分布在平原区。网纹粘土、亚粘土和亚砂土储量丰富,质量好。可就地取材,兴建砖瓦厂。

 石料:XX 县有岩石和卵石两种。岩石分布于黄山和虎山两地,呈黄色、枯黄色和黄灰色,质地坚硬,储量大,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已有计划地建场开采利用。卵石分布于长江南五洲河床段和界溪河石子滩地段。

 2.2.2 矿产资源 XX 县内的矿产主要为盐矿。县内有两处盐矿:北闸盐矿蕴藏约 20 亿吨,蕴藏深度平均 3000 米,含氯化钠 85%,卤水温度 90℃。七十年代兴办 XX 盐场进行开采,日产盐 500吨。后因卤水温度高、压力大、易于自喷,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差而停办。石子滩盐矿,蕴藏约 9 亿吨,蕴藏深度在 300~500 米左右,最深达 1300 米,分布范围南北长 35 公里,东西宽 10 公里。整个盐矿有五组十层,总厚度在 25~28 米之间。氯化钠含量一般 70—80%;最高 90%,最低 50%。卤水温度较北闸盐矿低 10 o C 左右,有开采价值。

 2.2.3 动植物资源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4 - XX 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适于多种植物生长,因而植物资源丰富。境内地形比较简单,野生动物资源较少。

 全县有林业植被 102 科,307 种。乔木有杨、柳、榆、桑、柘、栗、松、柏等。灌木有木槿、刺薇、桅子、枸杞、树麻,黄荆、矮山茶、猫耳木等。果木和经济木多由野生转为家生成片培植,竹类有柚竹、桂竹、荆竹、水竹等。森林覆盖率为 8.84%。花卉植物种类计有 42 科,86 属,204 个品种。主要品种有芍药、南天竹、广玉兰、白兰、腊梅、金桂、等。野草类药用的有半夏、荆芥、菊花、白芍、生地、白术、山药、苡仁等。野生草类有芦苇、蒲草、蒿草、丝草、麦黄草、花鱼草、野荷草等。

 XX 县的野生动物,兽类主要有山羊、野猪、狗獾、猪獾、狐狸、野猫、草兔、黄鼬、刺猬、田鼠等,禽类主要有雁、鹤雀、喜鹊、八哥、斑鸠、杜鹃、画眉、野鸡、野鸭、獐鸡、燕子、麻雀、布谷鸟、啄木鸟、猫头鹰等,鱼类有鲤、鲫、鲟、鲢、鳊等,另外还有少量贝类、两栖爬行类动物。

 3. 历史沿革 XX 县昔称七省孔道。古属八百里洞庭一角,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属南郡属地。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五年),建孱陵县,县治在今黄金口齐居寺。公元 209 年(汉建安十四年),刘备领 XX 牧,改孱陵县为 XX 县,XX 县名来源于此。589 年(隋开皇九年),将孱陵县和永安县(侨县)并入 XX 县,属 XX 总管府南郡,同时改作唐县为孱陵县,属澧阳郡。742 年(唐天宝元年),XX 属江陵府江陵郡。北宋初年,XX 属荆 XX 路江陵府,后更名为荆南府。1130 年(南宋建炎四年),XX 县升为 XX 军,置镇抚使。1329 年(元天历二年),XX 属河南行省荆 XX 道上路总管府中兴路。1376 年(明洪武九年),XX 属湖广布政司为第二县。1664 年(清康熙三年),XX 属 XX 布政司 XX 府为第二县。1911 年辛亥革命前隶属未变。1912 年(民国元年),XX 属 XX 省荆南道。1939 年,XX 属 XX 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36 年,XX 属 XX 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 年 7 月 XX 解放,XX 县属 XX 省 XX 专员公署。1968 年属 XX 省 XX 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 年属 XX 省 XX 地区行政公署。1994 年,荆、沙地市合并,XX 县属 XX 省荆沙市人民政府。1996 年起属 XX 省 XX 市人民政府领导。

 4. 城市文化与历史遗迹 XX 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古人早就有“江湖数片白,黄山一点青”的描写,也称“百湖之县”。

 XX 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文人荟萃。三国时期孱陵古城、刘备城、吕蒙营、陆逊古城、兵器堆等分布全县各地,至今仍历历在目。XX 系“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故里,自古称文化之乡,孕育了一代代人才。早在东晋时期,囊萤苦读成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5 - 名的车胤就出生于曾埠头附近,至今留有囊萤台、车公桥等遗迹。北宋 XX 籍学者张景,名闻全国,他的“两岸绿杨遮虎渡,一湾芳草护龙州”的诗句,广为人们所传诵。

 XX 历来为 XX 地区较低洼的地带之一“水涨辄成巨浸”,官民“所患者莫大于水”。从XX 建县至今 2100 多年,七次迁移县城,即有六次属于被水灾所逼。过去志书中,江河肆虐,百姓葬身龟腹的记载比比皆是。人们为了纪念有治水业绩的官员,至今留有盂公堤、杨公堤等地名及钱公碑、余公祠之类遗址。

 昔日 XX“恃堤防以御水患”。1952 年,国家在此兴建全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全县人民为捍卫江汉平原及武汉市、沙市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长江出现了百年来未有的大洪水,太平口进洪闸三次开闸分洪,荆江分洪区共蓄洪水 130亿立方米,使沙市水位分别下降 0.98 米、0.64 米和 0.96 米,沙市、武汉及江汉平原得以安然无恙。XX 有效拦洪堤防长度达到 800 公里,成为全国堤防线最长的县份,群众称之为“铜墙铁壁”.也叫“命堤”。在与洪水的斗争过程中,XX 人也形成了坚韧不屈,乐观通达的性格特征。

 5. 国民经济简况 XX 县经济发展长期受长江洪灾的困扰,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就近十年的发展状况看:1990 年代初期,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1998 年特大洪水对城市经济产生了破坏性影响,直至 2002 年都尚未完全恢复。

 尽管长江水患是 XX 城市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但工业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也对城市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XX 在一个经济并不成熟的区域中,产业构型长期出现了第三产业超前第二产业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消费城市。城市的自主经济能力有限,也给国家带来了承重的补贴负担。

 随着国家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补贴财政对城市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有限,当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 4500 元),城市经济的增长遭遇瓶颈,发展动力不足,增长速度明显放缓。XX 的城乡经济发展如果要在新的世纪继续取得突破,迫切需要增加城市的自我造血能力,形成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

 注:本节资料均来源于历年《XX 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若无特殊说明,采用数值为当年价。

 历年人均GDP变化(元/人,当年价)010002000300040005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历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0%20%40%60%8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6 - 2002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7.27 亿元(2000 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 8.35%,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15.12 亿元,比上年下降 0.13%;第二产业增加值 12.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4%;第三产业增加值 19.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9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53.82 亿元(1990 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 10.6%。

 XX 县第一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与 1991 年的 55.1%相比,2002年占 31.9%,下降了 2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自 1991 年以来先升后降,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则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由 1991 年的 27.3%增加到了 2002 年的 42.1%,增加了近 15 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在 1991 年为 55.1:17.6:27.3,到 1995 年调整到 43.9:32.5:23.6,2002 年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 31.9:26.0:42.1,如果仅仅从数字上看,XX 仅用了 10 年时间就完成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转变为―一、二、三‖进而实现―三、一、二‖的两次转变。

 注:历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采用 90 不变价格计算,2000 年后采用 2000 可比价格计算 表 1-2

  XX 县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比较 年份 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按可比价计算)

 同年第三产业增长 (按可比价计算)

 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按当年价计算)

 同年第三产业增长 (按当年价计算)

 1992 52.29% 27.12% 53.21% 24.86% 1993 37.14% 2.59% 42.56% 8.00% 1994 32.91% 31.01% 49.31% 44.92% 1995 24.83% -5.34% 36.58% 27.00% 1996 5.51% 20.23% 7.95% 26.63% 1997 3.57% 18.57% 4.56% 22.65% 1998 -8.24% 6.33% -9.38% 7.13% 1999 -17.69% -5.89% -14.52% -4.55% 2000 30.39% 89.75% 9.18% 6.79% 2001 15.28% 10.28% 14.35% 9.12% 2002 16.03% 10.93% 16.61% 12.16% 注:2000 年以前采用 90 不变价格计算,2000 年后采用 2000 可比价格计算 仔细观察相关数据(见表 1-2),可以发现:

 (1)XX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年份(1993-1995 年)正是第二产业快速崛起,二、三产业比例均衡的时期; (2)各产业发展曲线的比较中,第二产业出现增长高峰在先,带动了第三产业增长高峰的到来,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的放缓也直接影响到了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这从一个历年三次产业总量变化(万元)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历年三次产业构成状况0%10%20%30%40%50%60%70%80%90%10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7 - 侧面印证了中国小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带动的理论; (3)农业经济仍然在城市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所有统计年份中,农业产出始终高于工业产出,对照于中国模式的增长规律,可以认为 XX 县的起飞阶段还远没有完成。

 (4)两次产业结构的转变说明县城经济支柱产业尚没有确立。2000 年开始,第三产业的比例猛增,部分地是由于第二产业受到洪水的影响比较大,恢复比较困难。从企业的规模和品质角度观察,第三产业尚不能认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5)2002 年 XX 县人均 GDP 为 4634 元,仅仅略高于神农架林区和恩施自治州的人均水平;同期 XX 省平均水平为 8310 元,XX 市为 5546 元。快速发展经济,尽快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总之,XX 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形成的―第三产业优先‖的构型,并不代表 XX 县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型。XX 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从城市一般的发展规律看,在今后一段时间中,XX 仍然加大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支持的力度,才可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带动第三产业跨越上新的台阶,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

 目前长江防洪的强制性要求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使 XX 的空间拓展和招商引资面临比较大的困难,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的状况长期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但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完工和投入使用,地区的防洪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观。给 XX 的城市和产业发展―松绑‖,适当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更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是解决 XX 县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居民生活水平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

 6. 对近期城市发展的回顾(1995 年-2003 年)

 6.1 1994-2003 年城市建设情况综述 按照 1995 年总体规划的描述,1994 年末 XX 县城区总人口为 119786 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672.61 公顷。但由于当年的规划人口存在重复计算的部分,采用数值有较大偏差(依据五普资料,2000 年 XX 县城区人口仅为 114143 人)。根据对当年规划资料的分析,1994 年 XX 城镇人口取 89000 人,基本接近 XX 局统计的城区人口数值。(见人口专题)

 到 2002 年末,城区总人口为 143517 人(采用 XX 局数据规划预测值),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907.86 公顷(2003 年数据)。1994—2002 年间,城市人口规模与空间规模基本保持同比增长,城市发展比较紧凑,但单项用地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速度较慢:

 6.1.1 土地投放 (1)1994—2003 年间,在全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XX 城区建设用地增长 235.25公顷,年均增长 3.39%,发展速度较慢。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8 - (2)投放的土地中,工业、居住和道路广场用地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25.17%,44.74%和 13.85%(包含部分其他用地的使用性质发生转移)。受到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挤压,公共设施用地的总量减少。

 (3)安全堤范围内用地趋于多元复合化,出现大量商住、商办混合用地。

 (4)近年城区主要依托新建的孱陵大道向北发展,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明显。

 表 1-3

  1994 年 XX 县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依据 1995 年总体规划调整)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平方米)

 R 居住用地 279.66 41.58% 31.42 C 公共设施用地 112.35 16.70% 12.62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32 3.60 % 2.67 教育科研用地 40 4.49% 3.34 M 工业用地 102.1 15.18% 11.47 W 仓储用地 8.39 1.25% 0.94 T 对外交通用地 5.3 0.79% 0.60 S 道路广场用地 46 6.84% 5.1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61 9.07% 6.85 G 绿地 54.31 8.07% 6.10 D 特殊用地 3.5 0.52% 0.39 城市建设用地 672.61 100% 56.15

 表 1-4

 XX 县城市建设用地变化(1994-2003 年)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增加面积 (公顷)

 占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平方米)

 R 居住用地 126.50 3.16% -3.02 C 公共设施用地 -6.18 -5.01% -5.20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5.80 0.56% -0.03 教育科研用地 -31.04 -3.38% -2.71 M 工业用地 126.40 9.99% 4.51 W 仓储用地 9.22 0.69% 0.29 T 对外交通用地 -0.65 -0.61% -0.27 S 道路广场用地 79.73 7.01% 3.62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7.34 -7.57% -5.89 G 绿地 -50.26 -7.66% -5.48 D 特殊用地 -0.96 -0.24% -0.21 城市建设用地 235.25 -- 7.34 注:2003 年现状与 1994 年现状比较,其统计范围产生了变化,将杨家厂镇纳入现状用地和人口计算。

 6.1.2 居住用地 1994 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为 279.66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41.58%,主要分布在斗湖堤安全区内及长江路沿线的东侧。到 2003 年,居住用地 406.16 公顷(含商业、居住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9 - 混合用地 28.22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44.74%,用地比例略有上升,但人均居住用地有明显的减少。原因是受到防洪条件的严格限制,居住用地主要集中于安全区以内,城区居住环境逐渐恶化,城区内人口密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和集聚已经很难找到必要的空间。

 6.1.3 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减少地幅度惊人,人均公共设施用地下降 6.18 平方米,是原先人均公共设施用地约 60%,在市场经济的竞租条件下,大量公共设施转变为其他用途,文化和教育设施受到的影响尤其巨大。对居民提供服务的大型公共设施基本是空白,中小型公共设施也缺乏拓展空间,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这同样源于严格的用地控制。

 行政办公用地有所增加,面积由 32 公顷增加到 37.80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上升了 0.56%。主要是一些主要的行政办公机构由安全区内搬迁到安全区外带来的用地增加。

 6.1.4 工业用地 原 XX 城区的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长江路北部,另外有大量零星的工业用地与居住等其他用地相混杂,分布在安全区内,总用地面积为 102.1 公顷。到 2003 年,在城区的东部新增了部分工业用地,加上杨家厂镇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用地共增加了 126.40 公顷,同时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也增加了 9.99%,是用地总量增长最快的单项。工业产业的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巨大。

 6.1.5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的增加主要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1995—2003 年的八年间,新增加道路广场面积 79.73 公顷,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例增加了 7.01%。

 在目前的条件下,安全区内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修建新的道路广场设施基本没有可能。

 安全区外的孱陵大道(207 国道新线)和长江路(207 国道老线)是主要道路工程,城市骨架的铺设为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6 城市绿地 城区原有绿地面积为 54.31 公顷,人均绿地 6.2 平方米。但 2003 年城区内绿地面积仅余油江园的 3.69 公顷,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是 1994 年现状统计的误差,1994年规划中将杨麻水库和江堤外城市防护绿地计入城市建设用地;二是由于安全区内人口密度过大,人地矛盾过于突出,导致占绿建房,如沿安全堤的防护绿地被大量侵占,恶化了城区的生活环境。

 6.2 对上一论总体规划的综合评价 从城市性质上看,XX 县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XX 县的城市性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是以机械、轻纺、加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达的现代化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10 - 商贸港口城市。但实际建设中,随着港口的功能进一步萎缩,城市明显体现出沿主要道路交通线蔓延发展的趋势。由于对城市的特色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从空间发展上看,城市发展方向基本是按照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的,但由于不可预计因素(灾害、市场)的影响,用地规模和结构未能按照预想实施。1994 年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规模为:

 年限 人口 用地 人均用地 近期(至 2000 年)

 14 万人 1372 公顷 98 平方米 远期(至 2010 年)

 25 万人 2550 公顷 102 平方米 实际发展中,2000 年,城区总人口为 108289 人,2002 年末,城区总人口为 134755人。城市人口规模未能如期实现。

 2003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907.86 公顷,人均建设用地 63.49 平方米,基本未变动。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6.2.1 城市发展与人口规模 1994 年定位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未能形成,反而随着长江水运的进一步衰落,港口的功能进一步萎缩,城市明显体现出沿主要道路交通线蔓延发展的趋势。由于对城市的特色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导致了城市建设思路不明确。城市化的动力不足,在地区中的特色不明显,城市人口规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

 1994 年总体规划确定 2000 年规划人口为 140000 人,到 2000 年城市实际人口仅为108289 人。

 6.2.2 土地利用 上一轮规划近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1372 公顷,至 2003 年,城区实际城市建设用地为 907.86 公顷,不及规划预期的三分之二。城区的实际发展建设速度,比规划预期的速度稍慢,而且主要体现为人均用地指标的差距。

 表 1-5

  94 总体规划城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1995-2000 年)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平方米)

 R 居住用地 364.00 26.53 26.00 C 公共设施用地 210.00 15.31 15.00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49.00 3.57 3.50 教育科研用地 56.00 4.59 4.50 M 工业用地 280.00 20.41 20.00

 W 仓储用地 62.16 4.53 4.44

 T 对外交通用地 42.00 3.06 3.00

 S 道路广场用地 175.84 12.82 12.56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4.00 6.12 6.00

 G 绿地 140.00 10.20 4.73

 D 特殊用地 14.00 1.02 10.00

 城市建设用地 1372.00 100 98.00

 XX 县 县 城市 总体规划(2003-2020 )

  规划说明书

 - 11 -

 表 1-6

  2003 年 XX 县城区城市建设现状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平方米)

 R 居住用地 406.16 44.74 28.40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247.60 27.27 17.31 三类居住用地 108.09 11.91 7.56 中学用地 22.25 2.45 1.56 商住用地 28.22 3.11 1.97 C 公共设施用地 106.17 11.69 7.42 其中 行政管理用地 37.80 4.16 2.64 商业金融用...

推荐访问:总体规划 轻纺 说明书
上一篇:2020初中生卫生没搞好检讨书
下一篇: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