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1-04-25 点击:

 第 第 7 7 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目标定位·明考向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讲主要讲述了英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确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主干梳理·理思路 基 础 排 查 理一理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 (1)爆发: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胜,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2)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3)结果:1688 年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

 二、确立过程 1.开始形成: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最终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内阁会议;1721 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2)权利职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

 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主要影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逐步完善:1832 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2)意义: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②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历史意义 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新的政体模式。

 精 微 点 拨 想一想 1.英国国王成为“虚君”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吗? 提示:不是。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逐渐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

 2.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无实权。英国的内阁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掌握实权。

 3.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工业革命。

 4.试着构建一张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知识导图。

 提示:

  教材补遗·拓视野 英国的两党制 (1)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年),围绕詹姆士公爵(后来的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继承权问题,产生了辉格党和托利党(辉格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和国教僧侣的利益)。1688 年,两党由于反对詹姆士二世而走向联合。

 (2)辉格党因在光荣革命中起主要作用而执政近半个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使英国统

 治阶级普遍感到恐惧而趋向保守,托利党得以大行其道。

 (3)1832 年议会改革后,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通过竞争议会席位,依据议会席位多少的变化而轮流组阁。从 1924 年开始,工党取代逐步衰落的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考点探究·释难点

 探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一 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

 史料二 英国某议员话语:“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史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 史料四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以上均摘自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须经国王任命,但要对议会负责”这种现象的? [史料导读] (1)史料一体现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具有象征性的特殊地位。

 (2)史料二体现了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3)史料三体现了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

 (4)史料四反映了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

 [探究答案] 理解:英国国王虽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却是国家元首,因而内阁首相需要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国家权力。首相由经议会选举出来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因而要对议会负责。

 [史论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

 督内阁。

 考向研习·悟考技 考向 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性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 17 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2)趋势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②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针对训练] (2020·山西临汾二模)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 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这说明英国( B ) 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议会两院之间相互制衡 D.贵族丧失了政治特权 [解析] 材料表明,代表人民利益的下院受代表贵族的上院制约程度越来越小,表明英国民主政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B 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议会已经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下院对上院的制衡,C 项排除;上院权力减小,不能代表贵族丧失了特权,D 项排除。故选 B 项。

 真题研析·立标杆 真 题 体 验 试一试 视角 1 (历史解释)光荣革命的意义 1.(2020 年 7 月·浙江高考·17)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

 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B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1689 年 1 月议会宣布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权利宣言》于当年 10 月经议会批准正式成为法律,即《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因此光荣革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故选择 B 项;光荣革命并未结束英国的君主制度,排除 A 项;英国实行的不是共和政体,排除 C 项;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排除 D 项。

 视角 2 (时空观念)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2.(2019·天津高考·5)光荣革命后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D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解析] D 对:从材料“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以看出,1832 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议员选举存在腐败现象,说明此时英国的代议制民主并不完善。A 错:《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已经明确了最高权力归属,即议会掌握最高权力。B 错:材料并未涉及普选权的相关内容,1832 年议会改革前也没有实行普选。C错:《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否定了专制独裁。

 视角 3 (历史解释)《权利法案》的颁布 3.(2017·海南高考·16)1689 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C )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解析] 材料中这一事件没有反映出人民的权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没有体现出天赋人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这一事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而民主共和下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故 B 项错误;材料“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表明世袭的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体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议会、法律对王权的单向限制,

 不符合双向的权力制衡,故 D 项错误。

 视角 4 (史料实证)1832 年议会改革 4.(2017·江苏高考·16)1832 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C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解析] “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 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 C 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 A 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 B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 D 项错误。

 【考情分析】

 1.重点考查光荣革命、《权利法案》、1832 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等知识点。

 2.着重考查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

 【备考方略】

 1.注意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中的《权利法案》与内阁制度、政党政治等内容。

 2.注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英国政体与雅典、美国、法国、德国政体以及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比较。

 即 时 训 练 做一做 1.(2021·福建南平质检)英国议会弹劾权的使用高峰是在 17 世纪初至 18 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而到了 19 世纪中期以后则很少使用。这说明英国( C ) A.议会拥有的权力不断扩大 B.国王政治影响力日趋增强 C.资产阶级与王权矛盾缓和 D.三权分立体制的最终确立 [解析] 17 世纪,弹劾权是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19 世纪中期以后则很少使用议会弹劾权,说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王权矛盾缓和,故选 C 项;A 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 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统而不治”,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三权分立,排除 D 项。

 2.(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1608 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准备到法院问案,法官柯克当面劝阻说:“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他还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

 之下。”这表明柯克( C )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B.重视理论结合实践 C.反对干预司法审判 D.认为教权高于王权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法官阻止詹姆斯一世到法院问案,并强调国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法官柯克反对王权干预司法审判,说明英国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立宪限制君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主旨不是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教权,故 D 项错误。

 3.(2020·北京朝阳二模)“1945 年 7 月 26 日,英国大选结果令人跌破眼镜。提出要对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的工党席卷 393个议席(保守党 213 席),赢得巨大胜利。从不承认失败的丘吉尔不得不退出了唐宁街 10 号,直至人生最终。”与这一事件相关因素有( A ) A.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选出 C.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民心所向 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工党席卷 393 个议席,成为多数党,内阁首相应该由工党领袖担任,故选 A 项;英国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非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选出,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工党将要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非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推荐访问:希腊 罗马 高考
上一篇:济宁市市中区第六届小学教学能手评选
下一篇:2021年7月大学党支部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