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

来源: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1

 “ 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的

  内生逻辑与体系设计* *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共识、实践需要与未来路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为核心理念的“双联动”发展阶段,但在现实运行中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与失轨,具体表现为“外部联动”的“时滞效应”与“内部联动” 的“孤岛现象”,其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外部人才供需信息与内部人才培养信息间传递与反馈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基于“互联网+”,构建包含三项支撑技术与六项系统服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的体系设计,通过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内部招生部门、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进而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双联动;生涯追踪;内生逻辑;平台架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三维打印等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双创”、“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陆续开始实施,由此,走向 2030 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时代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伴随《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双万计划》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出台,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发展阶段,而教育信息化则是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共识、实践需要与未来路向。然而,教育信息化助推高等教育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生逻辑是什么?其 现实困境有哪些?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 Th 逻辑: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 “ 双联动 ” 机制

  “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视为信息时代的人类生产必须学会和掌握的工具,其实质将人与互联网对立。“互联网+”理念则认为个人才是社会经济互动的最小细胞,从而实现创新和创业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因此,“互联网+”的出现更代表着生存方式的“人性的回归”,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高等教育从本质上即为培养人的活动,因此,“互联网+高等教育”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全过程,形成“以生为本”、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驱动要素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新形态,进而实现对学习者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创造性的重视,并以学习者作为终极价值。

 而在当前,随着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社会知识生产方式也开始由基于学科的学术导向的生产模式 1 向跨学科的应用导向的生产模式 2 演进[1] ,由此,大学逐步走入社会经济舞台的中心,其发展已不仅局限在自身知识的演化逻辑,社会需求开始成为其主导推动力,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正由“松散耦合”步入“双联动”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体系外部,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和先导性力量[2]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劳动生产率和科技的进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 ,而社会经济也通过提供办学资源和就业机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进而两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伴随发展阶段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曾经嵌入到科层制社会机

  *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 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编号:15JZD043)的阶段性成果。

 2

 构中以有序的、可预测的程序实现职业流动的职业发展模式开始解体,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并使得高等教育开始转向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4] 。由此,如何基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内部间的“双联动”,形成多元参与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育人机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联动”原意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即通过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用人单位、人社部门等的“外部联动”以及高等院校招生部门、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的“内部联动”,实现人才需求信息、招录信息、培养信息、就业信息共建共享与传递反馈,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外部联动”的内涵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人才市场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三者间人才供需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而“内部联动”的内涵是招生信息、培养信息、就业信息等个人生涯信息的共建与共享。在“双联动”的发展理念下,高等教育实现了“适应论”与“超越论”统一,适应性植根于社会需要,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源于人性需要,是其本体价值的体现,通过合规律与合目的实现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辩证统一[5] ,由此,高等教育通过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机制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进而实现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的协调统一。

 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运行如下图 1 所示。在理想状态下,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能够有效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从而利于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外部联动”机制旨在协调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专业结构通过人力资本供给对产业结构产生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会通过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引发专业结构的变革与调整[6] ,就业结构则会将人才供需的匹配状况反馈给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进而通过专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三者间的“外部联动”实现 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动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的“内部联动”机制旨在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外部联动”将社会人才供需信息反馈到高校内部的招生部门、教务部门和就业部门,并通过部门间的“内部联动”实现招录信息、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的共建共享,促进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招生决策、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与个人发展的志愿报考、个性成长、职业生涯的内在关联与全过程对接,进而形成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全过程联动机制[7] 。由此,通过高等教育的“双联动”机制,形成社会人才供需信息与个人培养信息的联动反馈机制,进而服务支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成就实现的双赢。

  图

 1 1 :高等教育 “ 双联动 ” 机制运行图

  二、困境表征 : “ 双联动 ” 运行的 “ 时滞效应 ” 与 “ 孤岛现象 ”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由来已久。潘懋元教授曾提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 而高等教育如何处理两条规律间的关系,成为探讨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核心议题。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以实行对口式专业教育的紧密耦合、改革开放初期以学科建设为核

 3

 心办学理念的非耦合和社会转型时期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松散耦合三个阶段[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高等教育亦在遵循内部逻辑的基础上向其他社会子系统开放与互动。但在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实运行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与失轨,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尚未牢固确立,产教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尚未系统形成,高校专业结构和规模与产业发展适切性较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与市场需求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概括而言,高等教育的现实运行困境可以表征为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互动的“时滞效应” 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孤岛现象”。

 在专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组成的“外部联动”中,人才供需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效应”,一是就业结构与专业结构间信息传递所产生的时滞,包括高等院校调整专业结构的决策时滞、专业结构调整到新人才供给结构的形成时滞和劳动者再培训到新就业结构的形成时滞,二是产业结构与就业机构间信息传递所产生的时滞,包括产业结构自身调整时滞、产业结构向就业结构间的传递时滞、劳动者对就业结构异动的获知与反应时滞等[9] 。而在高校招生部门、教务部门、就业部门组成的“内部联动”中,大学生生涯信息传递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岛现象”,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高校内部招生、培养与就业工作环节处于条块隔离、各自为战的状态,即招生部门只负责新生录取,较少考虑专业与学生职业兴趣是否相关、专业教学资源调配是否合理以及专业就业前景;教务部门只负责按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培养,较少考虑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部门只负责推销学生以提高就业率, 较少考虑学生的培养过程、就业质量和专业吻合度[10] 。正是由于“时滞效应”与“孤岛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发展中人才供需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反馈到高等教育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同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也尚未形成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继而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结构性矛盾凸显。

 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所面临“时滞效应”与“孤岛现象”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外部人才供需信息与内部人才培养信息间传递与反馈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局限和技术条件制约,高等院校与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间多头管理、信息分散、传递低效,高等院校内部招生、教务与就业部门间条块隔离、沟通不畅等问题突出,由此,在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人才供需信息传递时滞严重、人才培养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决策支持科学性欠缺、跨部门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高等教育外部人才供需信息和内部人才培养信息本质上即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信息的集合,因此,构建基于大学生生涯发展追踪平台的外部人才供需信息和内部人才培养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机制,成为减少“时滞效应”、消除“孤岛现象”、促进高等教育“双联动”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互联网+”日益成熟而广泛的应用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泛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高等院校与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间、行业协会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建共享,进而形成多部门协同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由此,基于“互联网+”来构建高等教育“双联动”机制并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外在发展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必然。

  三、体系架构 : Th 涯追踪平台的体系设计与参与机制

 1.“ 生涯发展 ” 理念下 “ 双联动 ” 机制的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机和目的,而高等教育实践则是人类活动的较高层次的存在形态,其价值导向更为重要。历史上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大的价值变迁,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保持紧密耦合关系,片面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极度膨胀,而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高等教育曾一度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经济现实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结构化矛盾突出[11] 。高等教育必须尽快解决完全依附经济生活和完全脱离经济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在引领社会进步和适应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12] 。当前高等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支撑、推动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高等教育

 4

 必须尽快解决完全依附经济生活和完全脱离经济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在引领社会进步和适应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9] ,而走向 2030“双联动”发展观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13] 。

 “双联动”发展观下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包括从志愿报考、学业监测、生涯指导、就业跟踪、失业预警、资历认证等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其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成长,从而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4] 。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力量的今天,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均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达到人岗匹配、无缝对接的目的[15] 。因此,如何推进生涯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发大学生生涯管理与跟踪信息平台,打造多方协同联动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成为当前“双联动”发展观下高等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应该成为学生个人、高等院校、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共建共享共赢的决策平台。对于学生个人,通过积极填写个人的学业信息与就业信息,进而能够在国家资历框架内实现生涯经历与职称评审的有效衔接,同时也有助于享受国家所谓的各种失业救助、创业奖励、校方回炉等各种支持;对于高等院校,能够及时得到招生、教学、就业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支持信息,同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 适当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课程体系以及组织再就业培训等;对于用人单位,可以有效发布自身的用人需求、进行人才管理、获取国家相应补贴等;对于政府部门,可以发掘人才需求信息与人才培养信息及其相互间关系,继而可以有效地整合并且调整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招生规模及其结构,进而制定针对企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配套与激励政策。

  2.

 生涯追踪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

 图

 2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开放协作”,而“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本质即用互联网思维激发高等教育的活力,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关键要素,深度融合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16] 。因此,基于“互联网+”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实现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进而建构多元协同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支持的高等教育“双联动”发展机制。具体而言,大学

 5

 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是基于三项支撑技术,通过五个主体协同参与来实现九个数据库的共建共享,进而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六项系统服务。

 (1 1 )技术架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是生涯追踪平台关键支撑技术,通过三项技术的融合协作,形成“云”+“网”+“端”的技术架构。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资源池化”策略和分布式网络分发服务的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其可以突破地理位置与硬件部署环境的限制,实现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人社部门等的数据、信息与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大数据技术追求是的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其分布式数据库、并行计算、数据挖掘等功能,基于相关关系分析法对各个部门中涉及到大学生的个人生涯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与预测,进而为相关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泛在网络将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使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创造超越时空界限的“泛在”信息环境,进而实现追踪平台向个人、教育与人社部门、高校与用人单位等“多用户”开放和台式机、笔记本、手机、手持电脑等“多终端”共享。

  (2 2 )数据结构

  在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实现高等院校、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五个参与主体的协同联动,进而促进“往年招录数据库”、“历届培养数据库”、“毕业反馈数据库”、“就业创业资源库”、“行业标准数据库”、“人才需求数据库”、“就业监测数据库”、“职业转换数据库”和“电子档案数据库”九个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往年招录数据库”主要整合来自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招生部门的招生、录取和报到数据;“历届培养数据库”主要整合高等院校教务部门的学生学业成绩、社会实践、评优评奖等数据;“毕业反馈数据库”主要整合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培养计划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数据;“就业创业资源库”主要整合高等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就业能力提升课程资源和项目资源;“行业标准数据库”主要整合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对于相关行业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操作规范等标准数据;“人才需求数据库”主要整合行业协会的人才需求预测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具体规划;“就业监测数据库”主要整合人社部门的区域或行业的就业形势监测与收入变化分析数据、劳动力市场价格监测数据等;“职业转换数据库”主要整合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初次就业信息、就业异动信息的追踪数据;“电子档案数据库”主要整合人社部门对于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的记录和转接、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等数据。

 (3 3 )功能设计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技术深入融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发挥连通、聚合、预测、协作与体验等五种服务功能,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志愿报考”、“学业监测”、“生涯指导”、“就业跟踪”、“失业预警”、“资历认证”六项系统业务。

 “互联网+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通过主体间的“互联互通”,在管理层面共享人才培养相关的数据与信息,消除“信息孤岛”,在教学层面校企协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并基于泛在终端发布,消除“资源孤岛”;该体系可以提供优质的信息聚合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汇集来自用人企业就业反馈信息、行业协会的产业与技术信息以及来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状态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与聚合分析,形成系统的分专业职业发展信息;该体系可以提供优质的需求预测与学业预警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通对企业发布的岗位需求信息与行业预测信息进行政策,并对人才需求的规模、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程,并适时提供学习状态预警;该体系更是一种高效的协作平台,通过构建主体间的交流协作平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习进程监控与学业成就评价、就业创业体系的协同参与机制;该体系可以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和职业体验服务,通过泛在网络技术创设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仿真教学软件与仿真实训系统相结合,增强基于工作现场的教学体验,并通过互联网构建在线职业体验中心,创设虚拟的职业情境,整合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培训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体验服务,继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

 基于九个数据库的共建共享,服务于学生“志愿报考”、“学业监测”、“生涯指导”、“就业跟踪”、“失业预警”、“资历认证”六项系统业务。志愿报考系统的数据支撑包括往年招录数据库、历届培养数据库、

 6

 毕业反馈数据库、人才需求数据库,提供面向个人报考咨询与反馈和面向高等院校招生决策的服务平台; 学业监测系统的数据支撑包括历届培养数据库、毕业反馈数据库、人才需求数据库和行业标准数据库,提供面向学生学业成就记录与反馈和面向高等院校学业监测与预警的服务平台;生涯指导系统的数据支撑包括毕业反馈数据库、就业创业资源库和人才需求数据库,提供面向学生生涯指导和面向高等院校需求反馈的服务平台;就业追踪系统的数据支撑包括毕业反馈数据库、人才需求数据库和职业转换数据库,提供面向学生就业选择、面向用人单位用人反馈和面向人社部门职业追踪的服务平台;失业预警系统的数据支撑包括就业创业资源库、人才需求数据库和就业监测数据库,提供面向人社部门的学生就业监测、失业预警与转业培训的服务平台;资历认证系统数据支撑包括职业转换数据库、电子档案数据库、行业标准数据库, 提供面向人社部门的学生资历追踪与资格认证的服务平台,畅通毕业生跨区域、跨不同单位主体就业的渠道。

 3.

 基于生涯追踪平台的协同联动参与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可以实现高等院校、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五个参与主体协同联动,进而打通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通过数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进而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1)教育部门职责定位及其参与机制。教育部门是平台建设的管理主体,需要统筹与协调各方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建设,提高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首先协调各方机构,组建由教育部门代表、高等院校代表、用人单位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人社部门代表在内的平台建设委员会,按照“分工协作、责任共担、收益共享”的运行机制,负责制定生涯追踪平台的建设规划、制度设计、配套的激励政策、绩效考评体系等。同时,教育部门整合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人社部门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信息以及行业协会的发展规划与人才需求预测分析,进而从宏观上制定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招生层次与招生结构等。

 (2)高等院校职责定位及其参与机制。高等院校是平台建设的实施主体,通过共享招生与培养信息、分析用人单位与行业协会的人才需求、响应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就业反馈,进而促进自身的招生决策、人才培养、生涯指导、再就业培训等环节。高等院校可以基于人才需求的规模结构、能力结构与往年专业招录的特征分析,进而决策招生专业、招生方向、人数比例等。同时,高等院校整合人才需求信息、毕业反馈信息、行业与企业生产或操作标准,来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与专业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基于人才培养数据库,通过与常模成就记录对比来监测学生学业进展状况并适时提出学业预警。而且,高等院校可以整合毕业反馈信息与人才需求信息,分析专业的就业方向与能力要求,进而基于就业创业资源库,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生涯指导以及再就业培训等。

 (3)用人单位职责定位及其参与机制。用人单位是平台建设重要的参与主体,通过参与人才需求分析、共享培训岗位与资源、追踪在岗大学生职位变迁,进而为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储备。首先,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发布岗位需求的规模信息、能力结构、层次结构等信息,进而参与到高等教育的招生决策和人才培养环节。同时,用人单位还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通过共享培训岗位与资源,可以实现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专业教师的一线实践以及企业在岗人员的技能提升与再就业培训。而且,用人单位还可以与人社部门合作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记录与分析在岗大学生的职业异动信息,适时提供失业预警并进行再就业培训指导。

 (4)人社部门职责定位及其参与机制。人社部门是平台建设重要的参与主体,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监测和档案追踪,进而适时提出失业预警并参与其职业资格认证。人社部门基于就业监测数据库,结合全国与区域的人才价格指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收入变化,进而适时发布失业预警,并基于人才需求信息库与就业创业资源库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人社部门基于职业转换数据库和电子档案数据库,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与就业质量进行统计和追踪,对工作年龄、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进行追踪和确认,并与行业协会合作,基于行业标准来进行资格认证,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5)行业协会职责定位及其参与机制。行业协会是平台建设重要的合作主体,参与到行业人才需求分

 7

 析与行业标准制定。通过分析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实施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与能力结构进行分析, 进而能够指导高等教育的招生决策与人才培养;通过制定产业行业标准,进而与人社部门合作,参与大学生职业资历确认与职业资格认证。

 四、小结

  基于“互联网+”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已成为高等教育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互联网+”主要从理论上构建了包含三项支撑技术与六项系统服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平台的体系设计,对高等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多元参与的“双联动”育人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 “互联网+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追踪系统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包括生涯追踪平台的具体运行、制度保障等,这也将是本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 英]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8. [2]张苏,林光彬.大学与经济:基于社会分工演进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1(4):85-90. [3]周异决,张丽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60-64. [4][英]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后现代大学来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4-146. [5]张俊超,陈琼英.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54-57. [6] 胡德鑫,王漫.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6(8):42-48. [7][10]吕慈仙,郑孟状.服务型教育体系下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52-56. [8]周光礼.

 国家工业化与现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55-61. [9]郭继强,郑程,姜俪.论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的双联动[J].ft东社会科学,2014(2):71-76. [11]蒋直平,陈晚云.高等教育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价值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6(3):51-57. [12]冯建军.教育转型:从适应社会到引导社会[J].大学教育科学,2011(5):14-19. [1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 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5):1-14. [14]李世勇.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138-140. [15]岳瑞凤.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5(7):89-91. [16]曹培杰,尚俊杰.未来大学的新图景———“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变革路径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5) :9-14. [17]刘邦奇 . 为学习服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观念、模式及实现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8):39-45. The Endogenous Logic and Platform Structure of Career Tracking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 U 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bstract: Now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double linkage"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concept of serv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bu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t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islocation and loss of rail, which is shown as "delay effect" of "external linkage" and " Isolated island phenomenon " of " internal linkage", and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and feedback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external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information and

 internal training information has not yet forme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construct the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track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working between colleg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uman society, employers,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internal admissions department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employment department, and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data,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 the multi linkage,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feedback for college student occup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Keywords: double linkage; career development; endogenous logic ; System framework

推荐访问:互联网 职业生涯 追踪
上一篇:培养“五种意识”,争做时代先锋——党校学习有感
下一篇:对于市自然资源局局长个人履职情况调研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