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局限和盾(一 局限和矛盾从何而来)

来源:软件水平 发布时间:2020-08-28 点击:

 经济学的局限和矛盾(一 局限和矛盾从何而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经济学作为了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法宝,像对股票和基金疯狂一样的对经济学也产生了狂热,似乎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成了新时期的文盲。于是,任何高校里的经济学及相关专业就成了无比热门的香饽饽,因为大学生们一般会认为:越懂经济学今后致富发财的几率越大,懂经济等于会赚钱。

 可是,现实却让很多人大失所望。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理论知识不足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分析师、股市操盘手等人在起伏不定的市场里轻松致富。另一方面,对经济现象分析得无比透彻,对国家政策理解得无比深入,对经济信息掌握得无比全面的上层经济学家或大学教授却很少涉足金融行业,大胆进入股票市场的少数专家也都似乎没有发什么财。笔者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像吴敬链、梁小民这样的经济名人也是金融巨鳄,也没有听说过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怎样在股市里大赚一笔。我听得更多的是诸如杨百万,巴菲特之类的股市神话。这样的反差,是经济学的“无用”和脱离实际造成的吗?还是经济体制本身的不可预知性造成的?在股票狂热的今天,每天有无数的机构提出所谓的追涨还是杀跌的建议,可是股民又问了:“他们既然都这么懂股市,为什么自己不去这样做呢?”这个问题,至今似乎没有任何机构的发言人能给出服众的答案。。。

 其实,在经济领域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可见,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经济学同样有着自身的局限和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只有承认并接受了这些经济学的“先天不足”,才更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理性的面对经济学。在上文提到的例子里,用“经济学本身的局限和矛盾”其实是可以回答一部分的。于是才有了这个系列的小论文,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

 下面让我们首先来谈谈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的这些局限和矛盾从何而来?(其实,还有更基本的问题:经济学里有哪些局限和矛盾?对于这个问题,后续文章的标题会告诉大家。)依笔者愚见,这些局限和矛盾主要源于下面四个方面:

 1、 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

 对物理知识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会记得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会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直到有力改变它为止。说的通俗或特殊一点就是:如果有绝对光滑的平面,物体的运动将永远不会停止。显然,我们都认同这是一条正确的真理,但却永远无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因为它的假设条件无法实现——任何物体不可能不受外力,世界上也没有绝对光滑的地方存在!同样,经济学里的一些假设条件虽然使分析问题更加简单,却使解决问题更加困难——它将理想化的“不可检验”的经济模型和现实的情况分开了。这一点在规范分析上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谁都想从“应该怎样”的角度解决问题,可是最后却都只能从“就是这样”的角度分析问题,实在是一种无奈。

 在经济学里,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理性人。即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利己且理性的。当笔者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假设时,就感觉难以接受。尽管笔者不是富贵家庭的子女,可是当我在超市或大型购物中心闲逛时,为了显示男人实为虚荣的大方,在无数动人广告的诱惑和营销人员的蛊惑下,我依然会放手血拼,买下不少后来发现边际效用极低的商品,然后后悔不已,相信读者也有过这样惨痛的教训。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时做到完全的理性。更严重的是,这样的非理性的现实会使看似客观的经济数据失真,导致估计错误。在斯密看来,利己应该是指的经济利益上的利己,或是效用上的利己——交换后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才会和你交换!可是,现实里偏偏有像雷锋同志一样的伟人,从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一样东西其实是自己需要的,但女友也要,而且她不会拿任何东西来换,简直就是是“剥削”,可你会不给吗?这是很现实的非利己的例子。有人会质疑我:你在偷换概念!这里的“给东西”不是经济意义上的“交换”,不属于经济现象,也对经济数据没有任何影响!对,我在这的确故意犯了这个错误。那么我就说一个肯定属于经济现象的非利己例子:盖茨曾立下遗嘱说,他去世后所有的财产将捐给慈善机构,只给自己的儿子留下100万美圆!在为盖茨的爱心感动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了一个更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利益或效用非“利己”的条件下,世界上的总福利同样增加了——他所拥有财产的边际效用对穷人来说肯定比用在他自己身上(或他儿子身上)更高!可见,在这个例子里,“利己”的假设不是错了,而是似乎没什么必要!如果有人问:这只是个别现象!那我只能这样回答:他这样的做法的确特殊,可这带来的资源配置的变化能忽略不计吗?他有数百亿美圆啊!再多出现几个这样的人,不知道世界上的社会总效用会增加多少。

 这样一来,“理性人”的局限性和非真实性就十分明显了,从某些角度来将甚至是不必要的。然而,还有更多的假设条件值得怀疑。下一个被笔者瞄准的靶子就是: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在很多经济模型里,市场都被假设成完全竞争且规范的,有无数买家和无数卖家,法制完善,每个人都按照既定规则进行经济游戏。可是无论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机制并不完善的国家,还是在欧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如此完美的市场很难出现——政府一方面出于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可能会允许某些行业实行垄断,政府也可以从中加强对国家命脉的控制,还能保证大量的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政府也在为民众和国际企业要求消除贸易壁垒、追求贸易自由和开放的强烈呼声而感到头疼。可见,只要国家并非是无政府主义的,只要宏观调控存在,只要有垄断等市场力量,完全的竞争市场是无法严格意义上存在的。于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模型就产生了局限。这样,又一个重要的假设被笔者认定为“无效”。

 让我举一个生活中的“食堂排队”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由于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而导致的结论无法运用的问题。问题是这样的:假设每个在高校食堂排队买饭的大学生都是理性的,而且每个窗口的饭菜质量和品种都是一样的,每个服务员打饭的速度也是一样的,请问当出现拥挤现象时,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是应该先把整个食堂的排队情况看一便然后选择一队最短的队伍,还是应该直接站在离你进入的入口最近的那个队伍后面呢?按照上述条件和经济学的原理,我的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应该选择后者!他的理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其他人在和自己一样进入食堂都会选择最节约时间的方式站队,所以其实不用自己把所有的队伍浏览一番——前面的人已经帮你看清了每条队伍的情况,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队伍的长度已经达到均衡了,否则聪明的其他人会马上转移到长度较短的队伍中去。于是,最好的方式就是:乖乖的待在那条离入口最近的队伍里吧,它已经是最短的了,其他的队伍和这条一样长!从理论上讲,这样的结论无可辩驳,多么严密的逻辑!可是,只要你排过队就会对这样的结论嗤之以鼻,为什么每当午餐的高峰时期依然非得花那么长的时间排队呢?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很简单,这个排队模型的假设条件太虚伪了。第一,任何食堂窗口的食物都不可能在质量和品种上一样,这样的食堂就算存在也会马上关门大吉,因为它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第二,既然品种不同,每个人的偏好也不一样,总有东西很多人喜欢吃,也有不少品种的窗口前面很冷清——3元到4元的套餐窗口前面总是队伍最长的,因为物美价廉。第三,不是所有学生都是理性的,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所在的队伍长度很长,但不一定会自发转移到其他队伍里去,哪怕那个队伍也在售卖他最喜欢的盖饭,因为他喜欢慢慢等待,不愿接受换队伍的麻烦。这样的人是不少的,所以谁又能说理性的其他人已经帮我们把所有的队伍变得均衡了呢?此外,服务员的打饭技能也影响了队伍移动的速度。于是,笔者不得不无奈的说:还是先把食堂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然后综合自己的主观爱好和队伍长短的客观因素再决定站在哪里吧。上述看似完美的排队模型无法在此运用!

 外部问题的复杂性

 聪明的读者在看完第一个矛盾的来源后,一定会想到另一种解释这些矛盾现象的方式:不从经济学的角度,不利用那些看似完美却不现实的假设条件去分析,而从其他学科角度去回答。比如,令人后悔的“血拼”可以用消费心理学解释,富豪的无私捐款可以用社会效应或道德境界分析,垄断可以从国家战略安全和社会稳定角度理解。。。也就是说,有许多典型的经济现象如果单单从经济知识的方面考虑反而一无所获,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却可能得出令大多数人信服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墙内开的花需要墙外的营养培育”的现象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学的研究过于单一,抛弃了太多“外部因素”——某些经济学里的局限和矛盾就是由其本身的“鼠目寸光”产生的。在经济学里,“外部性”是指市场结果只对参与市场的要素产生影响,而忽略了对不参与市场的要素也有影响的后果,比如公平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环境破坏问题,这些问题显然不能单从经济学本身的范围里找到解决方法。

 在这里,笔者还想把所谓的“外部性”概念进行扩大:外部性不仅可以从经济决策或市场活动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来考虑——它只现实了“结果的外部性”,还可以从经济现象过程本身和经济行为动机来考虑它的外部性——“目的和过程的外部性”。比如台湾领导人为了“去中国化”严格限制了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往来,两岸“三通”迟迟不能实现,熊猫也没送成,显然这是典型的愚蠢政治策略,但却引发了台湾的经济停滞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贸易出口艰难,物价上涨。这是典型的为政治对抗而牺牲经济发展的例子,不仅显示了政治问题的“结果外部性”,也显示了经济现象的“目的外部性”——目的是政治,结果却是经济,经济现象的来源不是处于经济利益,而是源与政治策略。又如,旅游业的红火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游客在游玩时虽然消费了货币,却获得了“精神满足”,用钱买愉快,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传播,这种经济交换和文化传播同时进行的例子就很好的阐释了经济现象“过程的外部性”。进一步理解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单单理解成经济现象,哪怕是最典型的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一开始也都具有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或其他很多学科的属性。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现象和生产活动都是无数学科和分析角度的大融合,从目的、过程到结果都具有不可回避的外部性,而经济学只能从经济角度对这些经济活动或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当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矛盾——它是被它自己局限在那里的。让我们把眼界放开,其实又有哪一门学科能做到完全的解释呢?没有,每一门学科似乎都只能“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了,当然,经济学也不能例外。

 在经济学的复杂外部性被我们接受之后,很多问题也就容易想通了。在多数高校的人文学科教授眼里,经济学的学生是不太被重视或认同的,他们认为这些学生太过自私、功利,缺乏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他们更喜欢文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因为那些人显得更有人情味一些,更像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造钱的机器。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也被贴上“没有良心”的标签,认为他们只为富人服务,从不为劳苦大众着想。在这里,道德评判成为了影响经济人形象的“外部因素”。作为今后也将涉足经济行业的人,笔者在忍不住为自己和其他研究经济的人们叫屈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个人经济利益的获取有时是会以“没有人情味”为代价的,人类的经济进步或科技进步也不得不有时以道德精神或文化遗产的沦丧为代价。

 解决外部性过于复杂的经济学局限和矛盾问题可以从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的角度入手,把“缺乏人情味”的经济学变为“和谐”的经济学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其实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凯恩斯就是基于对心理学、社会学的了解才能建立起一个“宏观经济学”体系的框架,让经济学显得更加“有规范”。在后面的几篇文章里,笔者将会以“规范和实证”“公平与效率”等现实矛盾着手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在“情感经济学”的系列里,这样的交叉对比分析会更多,目的也只是做一个稍微“有良心”的经济学研究者。

 3、 变化要素的关联性

 从社会角度或宏观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经济学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但从分析方式来看,由于在分析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数学模型和经济数据,而且有着许多不可怀疑的经济规律和原理,经济学也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字眼:控制变量,既假设在一个模型里,只有一个变化的量,其他影响结果的要素是不变的,然后通过比较实验或数据分析研究这个变量对经济活动结果的影响。这样的做的好处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我们对产生变化的原因了解得更直接和清晰。但只要我举几个例子,读者就能明白这种方式也是产生经济学局限和矛盾的原因:在最为简单的需求曲线里,有下列因素可以使需求曲线移动: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偏好)、预期和买者的数量。而需求原理告诉我们,在以上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它的需求量越少。我想问的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上述其他因素真的可以“坐得稳如泰山”吗?残酷的现实再次告诉我们:这些经济因素不可能单一的变化,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使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产业成本大大增加,于是消费者对石油和汽车的消费预期都变了,甚至会出现由于紧张情绪造成的消费紧喷或消费需求短时间内提前释放的情况。但同时,石油行业的人员却因此大赚一笔,收入急剧增加,但其实他们也是石油的间接消费者。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消费者的石油工人的收入是不是增加了呢?对石油的预期是不是变化了呢?对石油存在刚性需求的行业在暂时不能回避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它们作为买者的采购量是不是会增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是矛盾就出现了:这是我们还能说石油的需求量会减少吗?需求定理错了吗?没有错,只是不够完整,它的力量显得太单薄,因为忽略了经济因素的内在关联,所以局限了它的使用范围——只能在很少的地方和其他原理和规律配合使用。

 谈到这里,让我们整理一下思路,因为仔细的读者和笔者在这里都有一个新的疑问:在我刚才举的石油的例子里,因为石油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其他因素变化只能说明经济因素变化的关联性吗?为什么不能用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来解释呢?(毕竟那些对相关因素不变的假设在我自己的描述下变得不现实了,我必须承认)又为什么不能用引起经济学局限和矛盾的第二个因素——外部问题的复杂性来解释呢?还是用三者都可以解释?目前为止的三种局限来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的共同点似乎越来越多了。现在,暂时让我们先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之后再继续前进。

 依笔者愚见,这三者之间的确都有两个共同的问题:不客观和不全面。这两点就不再赘述,相信读者都能明白。重要的是,三者的区别在哪里。第一个制约因素——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是对经济模型前提的单一的、静态的质疑。因此笔者的观点是:这些假设不存在。第二个制约因素——外部问题的复杂性——是对经济问题和其他非经济问题关系的外部探讨。所以笔者的观点是:除了经济还有别的。第三个制约因素——变化因素的关联性——是对各种经济因素内部关系的分析。于是笔者的观点是:经济因素不仅能和非经济问题发生关系,在它内部也有着不可回避的联系和随时发生的复杂变化。如果把“经济人”做个比喻,那么我的第一个结论是:经济人几乎不存在,而我们错误的认为它们存在。第二结论是:就算我们是经济人,也还有“自然人”的性质,而我们错误的只从经济人角度分析问题,陷入了死胡同。第三个结论是:经济人内部也存在各部分无法单独行动的情况,脚在跑步的同时,手也一定会摆动,而我们错误的想象他可以脚动手不动。关于这三者的区别,笔者就解释到这里。

 再让我们回到正题,变化要素的关联性是怎样局限经济学的呢?这种局限其实是很广泛的:1、对过去经济现象的分析不够全面,往往只考虑了少数几个经济要素,而几乎忽略了主要要素对次要要素的间接影响。2、对当下的经济问题似乎无能为力。以房地产的公共经济政策为例,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产泡沫的形成,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可是,当房价大幅跳水时,房产商脆弱的资金链会马上断裂,不少资金难以回笼的企业会马上倒闭,引起失业问题,这也就是中央反对“房价拐点”说法的原因。按下了葫芦起了瓢,似乎所有的经济公共政策只能当“事后诸葛亮”,被很多问题拖着走,复杂经济要素的关联性造成了调控的滞后,也增加了调控的难度,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啊。经济学可以分析过去,也可以适度预测或影响将来,却很难处在当下。3、造成经济决策“好心办坏事”或者生效时间过长。很多经济学家对政府房价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质疑都是从“好心办坏事”的角度分析的。本来想控制房价,结果却控制价格越高。本来想用税收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没想到穷人交的税还多些。目的和结果大相径庭,让人们失望不已。其原因就是对政策实行后造成的其他因素变化估计不足。同样的,由于复杂的内部因素相互关联,一项政策的效果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时间都浪费在了各种因素相互博弈的消化和内耗之中,等到“圣旨”下达到了“地方”,情况却已经变了。这个因素对经济学局限和矛盾的影响可见一斑。

 4、 分析方式的局限性

 这是最后一个主要的经济学局限和矛盾的限制因素。在税收归宿的问题里,有著名的工薪税楔子模型。其结论有两点:1、政府可以决定税收来自于买者还是卖者的口袋,但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税收永远是由双方一起承担的。2、政府规定的税收承担比例要求--企业和员工一方一半——是根本无效的,税收的归宿只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对比。从理论上说,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书上的图示是那么清晰,无法怀疑。可是,如果我是一个员工或是一家企业的经理,我不得不说政府的税收政策是有效的。比如我手下有10名员工,每人的工资都是3000元(这个假设完全可能吧),政府要求每个工人缴纳10%的工薪税,并且我的公司和工人自己各交一半。于是我按照要求,我每月多一共支付1500元,每个工人每个月少得到150元,不就可以实现政府的政策了吗?为什么和书上的结论不一样呢?

 其实,我故意隐藏了两组分析方式之间的不同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首先,在税收归宿的模型里,楔子是由于供给或需求曲线的平移产生的,也就是说曲线发生变化了。而且按照书上的假设,工人的供给弹性比企业的需求弹性要大,于是税收被弹性更小的工人更多承担了。可是,在我的例子里,企业和工人的弹性一样且为零,我和我的员工对税收政策无动于衷,最多只是抱怨几句,市场规模或均衡数量根本没变!也就是说,书上的分析方式是比较静态分析,包括曲线的移动。而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我只是服从了政府的法令,采取的是“坐以待毙”的分析方式,根本没有曲线的移动。有人反问,你和工人不可能这样做,你为了减少支出一定会减少员工人数,因为你是理性的。但我完全可以这样解释:我的企业只有同时10个工人同时开工才能运行,我无法辞退。我的员工也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不会离开,就算离开了,我新雇的工人也只会得到一样的工资,就跟他的前任一样。就向我之前所说的,我们的弹性相同且为零。所以在相同的弹性力量对比下,政府的这项法令是有可能实现的。这就显示了静态分析(无弹性或弹性相同)和比较动态分析(有弹性且不同)导致的矛盾和区别。

 其次,书中所将的曲线移动情况是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的,所以随着税收政策的出台,劳动力的市场规模会缩小,然后由于弹性原理导致员工更多的承受税收。这个过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理性利己的员工只会关心自己的待遇,不会关心市场的变化,只要他的工作还在,他会在意劳动力市场的缩小吗?所以,对于书上很多经济结论只能从市场的宏观角度认识,市场的确是变了,曲线也确实移动了,但是对于某一个确定的人来讲,他根本不可能出现曲线的移动情况,因为他只是一个固定的点,他自己数量只能是一,然后对应一个确定的工资价位。也就是说,市场变了,个人不一定会变。个人变了,市场也不一定会变,因为另一些人的变化可以将其抵消,从而让市场依然均衡。这就显示了个人角度分析和市场角度分析的区别。在著名的囚徒困境里,也同样存在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经济学更多考虑的是市场总均衡,而人们通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怎么关心市场,因为有很多市场的规律对他没什么影响,比如他拥有金饭碗。这个矛盾作者将在后续的文章里予以分析。

  现在我们知道了局限和矛盾和来源,那么文章开头的那些有趣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又该怎样回答呢?面对经济学这么的多的矛盾,我们能否说经济学已经被限制得毫无用处了呢?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呢?这是我下一篇文章要解释的问题——《二 经济学还有用吗?》

  

 查看 吴祺 的所有文章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的局限 局限 而来 经济学
上一篇:党史党课讲稿_心得体会
下一篇:校园捡垃圾活动总结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