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桃花汤]桃花汤

来源:计算机等级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

  桃花汤方,就目前所见到的有两首,一首载于日人吉益东洞撰写、村井■辑录的《东洞先生家塾方》(简称《家塾方》)中,由桃花、大黄二药组成,主治水肿、大小便不通。另一方载于《伤寒信纸・少阴病脉证治》篇,也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即本文所要介绍者。
  该方的药物组成是:赤石脂一斤(30克,为今一副药剂量。下同),干姜一两(6克),粳米一斤(30克),其煎服方法是取赤石脂一半与干姜、粳米同煮,以米熟为度。另一半为细末,分2~3次冲服。方剂的药物组成中并无桃花,而以桃花汤为名的含义,清代医家张隐庵说是因赤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汤;柯韵伯则认为“名桃花者,取其春和之义,非徒以色言耳。”柯说是可取的。因为本方的药物偏于温热,所针对的病证属于虚寒性质,确有“春和”之意。而春为桃花盛开之季,故名桃花汤。
  据《伤寒》、《金匮》所载,桃花汤用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少阴病,……腹痛,下利不止,便脓血”的病证。少阴包括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主火、肾主水,故少阴病有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两种证型。心肾阳虚者,证从寒化;心肾阴虚者,证从热化。桃花汤所针对的下利、便脓血属于少阴寒化证,主因肾阳虚不能温煦脾土,以致脾肾阳虚,下焦不固的病证。原文中的“下利”,涵盖了后世所说的泄泻和痢疾,因在汉代以前尚无痢疾的病名。
  中医之痢疾,是以症状为病名的,表现为腹痛拒按,大便脓血,里急后重。由于下利不爽,也称为“滞下”。“下利便脓血”的症状属热性者为多见。由于湿热结于肠道,灼伤血络,故下脓血;气机阻滞,故腹痛、里急后重。亦可见有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等症状。桃花汤所针对的,则是脾肾阳虚,寒湿阻滞,肠络受伤,以致便下脓血、腹痛绵绵。所下之物颜色暗,不同于热证的鲜红或紫黑,气秽;腹痛则喜温喜按,且无里急后重之感,或感觉很轻。
  痢疾的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所谓“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并结合证情,或清或温或通或补。但“通”,并非泻下,补,也不可过早应用或单纯用补法。所以古人强调“痢无止法”,“痢无泻法”。桃花汤是温中固涩之剂,由于脾肾阳虚,下利不止,病程迁延,大肠已有滑脱之势,必先固脱以济其急,故用此方治之。方中赤石脂味甘酸性温、质重而涩,色赤入血分,有收涩固脱、敛肠止痢之功,兼之为末冲服,质重下沉,更能加强固肠之力,故为君药。干姜辛热入气分,温中散寒,以助赤石脂温中固涩、止泻止血之效,是为臣药。粳米甘平,健脾和胃,助石脂、干姜止泻痢,而为佐使。全方共奏温中涩肠止痢之效。但属于急则治标之法,取效后即当转以固本。
  本方可用于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虚寒不固者。此外,西医所说的肠伤寒而发生肠出血时,患者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额头冷汗、脉微欲绝的征象,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附子、阿胶,或与黄土汤方配合应用,可有疗效。兹举病例一则如下。
  李某,女,63岁。因泄泻、呕吐一周而入院。粪检:白细胞(+++),红细胞(+)。诊为痢疾。予补液及抗菌、止泻药治疗,住院6天不见好转,乃请中医会诊。患者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大便日7~8行,腹中隐痛,略感后重,少进米饮即欲便、纳呆、时欲呕。脉细弦,重取无力,舌根部苔薄腻。年高气弱,泻已2周,中阳受损,受纳运化无权,致湿浊恋于大肠,虚多实少之候,治宜温涩固下,降逆和中。处方:赤石脂25克(另5克研粉冲服),干姜4.5克,粳米一撮,炒薏苡仁20克,清半夏9克,川黄连5克,广木香6克,罂粟壳8克,服3剂,泻全止。继予健胃剂2天,痊愈出院。
  
  歌诀:
  桃花汤用赤石脂,
  干姜粳米共辅之,
  虚寒下利便脓血,
  温中固脱堪可施。

推荐访问:漫谈 桃花
上一篇:[黑木耳可化解结石(18则)]尿结石的正确跳姿
下一篇:【急性白血病(血癌)】 急性白血病是不是血癌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