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目标做减法,政策做加法!

来源:商务英语 发布时间:2020-09-04 点击:

  目 录

 TOC \o "1-1" \h \z \u 淡化增长,守住底线 4

  就业优先,对症下药 5

  积极财政,力度空前 6

  货币转松,灵活适度 7

  改革创新,扩大内需 8

 图目录

 图 1 从“六稳”到“六保” 4

 图 2 历年一季度 GDP 增速、全年 GDP 增速、GDP 目标增速(%) 4

 图 3 历年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目标 5

 图 4 三类就业受影响人群规模估算(万人) 5

 图 5 历年财政赤字、赤字率实际值和目标值 6

 图 6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多增(亿元) 7

 图 7 历年减税降费目标、同比多增(亿元) 7

 图 8 历年 M2、社融增速实际值和目标值(%) 7

 图 9 LPR 利率(%) 8

 图 10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变 8

 2020 年 5 月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亮点?以下是我们的解读:

 淡化增长,守住底线

 第一个不同之处是,首次淡化了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对于这点,报告指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但淡化增长目标是否意味着没有目标?我们认为,并不是的。

 一方面,报告虽然淡化了增长目标,但也凸显了“六保”底线思维。报告强调,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夯实基础。

 图1 从“六稳”到“六保”

 稳

 稳就业

 稳预期

 稳金融

 保基层

 运转

 保居民

 就业

 保基本

 民生

 六稳 六保

 稳投资

 稳外贸

 保 产业链供应链

 稳定

 保市场

 主体

 稳外资

 保 粮食能

 源安全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

 另一方面,报告仍然强调了小康社会任务目标,3%增速仍可近似翻番。报告强调,今年要“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们曾在此前的专题报告1中指出,如果今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 3%以上的增速,仍可实现 GDP 总量较 2010 年近似翻番,完成小康社会目标。

 图2 历年一季度 GDP 增速、全年 GDP 增速、GDP 目标增速(%)

 1季度

 1季度GDP实际增速

 GDP实际增速

 GDP目标增速

 10

 5

 0

 -5

 -1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Wind,

 事实上,报告中也隐含了名义 GDP 增速的预期。报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 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这其实就隐含着 2020 年为 104.4 万亿、名义 GDP 增速为 5.4%的假设。而 5.4%的名义 GDP 增速恰恰对应着“3%+2.5%”、

 “2%+3.5%”的实际 GDP(量)增速和 GDP 平减指数(价)增速的组合。

 就业优先,对症下药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就业目标被排在了首位。就业不仅在各项主要发展目标中排在首位,也在各项具体工作部署中排在首位。事实上,就业在“六稳”和“六保”中也同样排在了首位。高层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今年三大就业目标均朝着更为谨慎的方向调整,且调整幅度较大。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 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5.5%左右。而作为对比: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过去 3 年均为 1100 万人,除 09 年外,每年均为持平或上

 调 100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18 年新增,过去 2 年目标均为 5.5%;城镇登记失业率过去 5 年均为 4.5%,02 年以来稳定在 4.5-4.8%,调整幅度不超过 0.2 个百分点。

 图3 历年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逆序(%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逆序(%,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逆序(%,右)

 1100

 1000

 900

 800

 

 3.5

 4.0

 4.5

 5.0

 5.5

 6.0

 70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5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Wind,

 就业预期目标明显调整,反映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政策也对症下药。今年的就业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我们曾在此前的报告2中指出,就业受影响的一共有三类人群:一是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群,二是新增失业人群,三是在职未就业人群。根据我们的估算,

 这三类人群合计超过 4500 万人。而报告也对症下药,强调: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图4 三类就业受影响人群规模估算(万人)

 在职未上班,

 1456, 32%

 失业, 416, 9%

 退出劳动力市场, 2655, 59%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统计局,Wind,

 2 详见海通宏观专题报告《就业优先,财政发力——20 年全国两会展望》。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保就业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以高校毕业生为例,考研是其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去向,20 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 341 万,较 19 年增幅达到 18%。报告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 874 万

 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再以就业困难人员为例,报告提出,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 3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 200 万人。

 积极财政,力度空前

 今年政策端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力度空前的财政政策。具体来看:

 首先,财政赤字率目标上调至 3.6%。这是财政赤字率目标首次突破 3%。我们曾在此前的专题报告3中指出,在经济增速下行、减税降费落实的双重背景下,19 年实际财政赤字率已经达到 4.9%,而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看,功能财政屡屡帮助他们走出危机。我们认为,3%并非是赤字率的必守红线,赤字率该破 3%就破 3%。

 其次,新增财政赤字 1 万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1 万亿,全部转给地方。报告指出,

 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 2 万亿

 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我们认为,2 万亿全部转给地方,其意义不仅在于加大力度、提高效率的改善就业和民生,还在于优化中央、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

 图5 历年财政赤字、赤字率实际值和目标值

 财政赤字(亿元)财政赤字率(右

 财政赤字(亿元)

 财政赤字率(右,%)

 财政赤字目标(亿元)

 财政赤字率目标(右,%)

 80000 8

 70000 7

 60000 6

 50000 5

 40000 4

 30000 3

 20000 2

 10000 1

 0 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Wind,

 第三,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6 万亿元。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

 券 3.75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1.6 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主要

 投向: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我们认为,考虑到地方专项债同比大幅多增,并且主要投向基建,2020 年基建投资有望否极泰来,增速有望从过去两年的 5%以下,重回 10%以上。

 第四,全年为企业减负 2.5 万亿。报告提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

 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 5000 亿元。而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

 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 2.5 万亿元。

 综合来看,今年积极财政可谓多管齐下:新增财政赤字 1 万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1 万亿,新增地方专项债 1.6 万亿,新增减税降费 5000 亿,合计新增实际财政赤字 3.6

 万亿,实际赤字率或从去年的 5%上升至 8.5%。

 3 详见海通宏观专题报告《以退求进,放水养鱼!——兼论积极财政的背景、来源与抓手》

 图6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多增(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多增额40000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

 同比多增额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资料来源:WIND,

 

 图7 历年减税降费目标、同比多增(亿元)

 政府减税降费目标同比多增额30

 政府减税降费目标

 同比多增额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资料来源:WIND,

 货币转松,灵活适度

 政策端另一大亮点在于: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来看:

 首先,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更加灵活适度。虽然在今年报告中,货币政策基调依然是稳健,但相比 18 年的“保持中性、松紧适度”,19 年的“松紧适度”,已经明显转向宽松。事实上,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仍然是“灵活适度”。变化发生在 2 月底,疫情

 的冲击使得 2 月底政治局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定调升级为“更加灵活适度”。而 4 月底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进一步升级为“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这同样也出现在今年的报告中。

 其次,继续淡化货币社融增速目标,但强调明显高于去年。虽然在今年的报告中,和过去两年一样,继续淡化了货币、社融增速目标,但相比 18 年的“合理增长”,19 年的“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今年“明显高于去年”的表述,与 1 季度货政报告

 “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的表述不谋而合,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明显转向宽松。

 图8 历年 M2、社融增速实际值和目标值(%)

 M2

 M2实际增速

 社融实际增速

 M2目标增速

 社融目标增速

 20

 15

 10

 5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F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Wind,

 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旨在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报告提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 3 月底,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 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报告强调,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而这与 3、4 月份两次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1 季度货政报告的“用改革的办法促进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的表述一脉相承,意味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继续下行。

 综合来看,今年货币政策明显转向宽松,从去杠杆、稳杠杆重新回到阶段性加杠杆。

 图9 LPR 利率(%)

 贷款市场报价利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

 4.8

 4.6

 4.4

 4.2

 4.0

 3.8

 

 19/1 19/3 19/5

 

 19/7 19/9 19/11 20/1 20/3 20/5

 资料来源:Wind,

 改革创新,扩大内需

 在今年各项具体目标中,稳企业保就业排在第一,而改革创新、扩大内需紧随其后。

 关于改革创新,报告讲的是: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 7 个方面: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措施、简化手续,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臵改革,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三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改三年行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四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企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不合理规定;五是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六是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七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

 今年以来,改革步伐明显加快。4 月 9 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臵意见》授权发布,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大领域要素改革多点开花,其核心是市场定价、有序流动。5 月 18 日《完善经济体制意见》授权发布,不仅描绘出市场主体、市场竞争、

 要素配臵、政府职能、民生保障等五大领域改革的宏伟蓝图,也强调了对外开放战略、完善法律制度为改革提供保障。我们认为,深化改革,既是对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落实,也激发了未来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图10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变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工程师红利深化改革开放城市化全球化城镇化 过去数量增长 未来质量增长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工程师红利

 深化改革开放

 城市化

 全球化

 城镇化

 资料来源: 整理

 关于扩大内需,报告讲的是: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提振消费基建托底。从需求端的三驾马车看,一方面,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拓展农村消费。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同时支持民企

 平等参与。此外,报告强调,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并保障能源安全。

 我们认为,今年报告依然强调“房住不炒”,也未提棚改,意味着地产投资难以指望,基建将成为投资中最重要的抓手。在融资改善的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并且随着“新基建”不断加码,公募基建 REITS 起航,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助力,基建投资有望在融资来源、项目投向上推陈出新。而作为内需中的半壁江山,消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提振消费本质上仍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同等重要。

推荐访问:2020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减法 加法 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安全教育告家长书【DOC可编辑例文】
下一篇:天桥镇班子总体评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