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21-05-04 点击:

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按照市委全会对xx区提出的“打造xx流域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导区”目标要求,立足“十四五”期间把xx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目标,坚持国家级xx区与自贸区“两区融合”,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先行、开放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xx自贸片区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先行、开放引领作用,努力把xx区(自贸片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及升级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引领区以及中西部内陆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主动对接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发挥要素市场的联通功能,构建国内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良好制度环境,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功能性平台。“十四五”期间,继续做好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总结提炼工作,争取每年形成创新经验案例xx项以上,确保xx自贸片区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同类型自贸片区前列。

二、重点计划支撑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1.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的xx个维度及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中的xx个指标,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更多务实举措。总结梳理并复制推广“容缺审批”“拿地即开工”等已经创造的成功做法,学习借鉴全国自贸区先进经验做法,积极聘请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xx区改革建设情况进行专业评估,确保xx区改革始终走在前列。

2.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行政审批流程衔接机制,优化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实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一网通办”。建立市场准入评估制度,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情况开展评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加强对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研究,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衔接。

3.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规范区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进行分类管理。规范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与申办经营许可的衔接,实现“照后减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

4.提升市场主体开办和注销便利度。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提升群众体验感。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简化企业注销程序,方便未开业、无债权债务等诚信企业快速退市,实现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一网通办”。

5.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持续抓好供水、供电、供气等要素保障领域的价费检查,探索区内企业水、电、气“先用后交”缴费新模式,创新“按半交付、年预交付”缴费方式,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对中介机构服务收费的检查,开展行政审批和企业贷款领域乱收费行为专项检查。

6.加大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各类信用信息的安全保护,依法依规实现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共享和协同应用。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的联通和共享。推进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将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作为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推进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及跨部门监管工作。

7.加快数字化政府建设。加快完善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建设,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格局,实现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与开放。建立政务数据交换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稳步推进企业法人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利用区块链技术对防篡改、防泄漏、精准追溯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强化数据安全责任,全生命周期治理大数据安全。

(二)加强法制保障创新 8.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完善公证、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支持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落地运营。支持本地仲裁机构加强与国际仲裁组织及境外仲裁机构的交流合作,引入国际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和人才资源。结合产业定位,探索为市场要素供给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三)推进产业链改革创新 9.推动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研究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相关产业的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率先在xxx区落地。围绕国际客运包机、过夜飞机保养维修、货物运输、培训服务等“小切口”,推动航空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内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将区内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和行业标准。

(四)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10.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设立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专门服务科创企业的金融组织,鼓励保险公司发展科技保险。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探索“产业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立健全国内外贸易中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扶持性供应链金融服务。

11.创新金融监管机制。完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机制。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金融监管新机制。允许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对创新性金融产品、服务及模式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可投入市场,及时规避产品缺陷和风险隐患。

(五)提升贸易便利化 12.创新贸易服务。进一步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依托我市WTO/TBT评议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标准比对分析,破解贸易壁垒,融入当地市场。推行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平台,加快进出口贸易企业办理退(免)税进度。

13.加快通关便利化。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一次进境、分批清关”入境管理模式,实现一站式业务办理。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流程,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和湖北电子口岸、海关等部门数据交换,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有效监管和快速通关。

(六)加快平台与通道建设 14.加快综保区发展建设。用好用足综保区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引进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推动进出口加工板块一期xx万平方米厂房满园。进一步加大综保区投资力度,加快xx万平方米进出口加工板块二期建设,完善总部经济区等配套设施建设。

15.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汉十高速增设自贸片区出入口项目建设;
加快一类航空口岸申报建设,加速推进T2国际航站楼工程建设和xx机场改扩建;
深化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加快xx港建设;
推进外贸还箱点改扩建工作;
启动以集装箱物流板块、商品汽车物流板块、云仓物流以及综合服务、配套延伸功能板块为主的铁路物流基地项目;
利用自贸片区铁路物流优势,打造xx—xx—xx—xx新通道,推动与xx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搭建xx—xx—xx新通道,探索通过河内强化与东南亚各国及中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16.高标准建设功能平台。积极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积极申报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企业。推进国家邮政二级中心、xx分拣中心、国际快件中心建设,打造辐射xx流域的邮路中心,建设中部地区国际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重要试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做大做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7.提升品牌国际形象。培育优势出口产业,引导企业布局全球市场,打造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出口集群。提升出口商品质效,推动出口商品向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转变。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优化xx区消费品供给结构。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认证认可和境外专利商标注册,创建国际营销网络,打造一批知名出口品牌。

18.开展国际合作。依托xx等跨境孵化器对外合作平台,引进全球优质创新资源。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海外专利授权,参与产业国际标准制定,扩大xx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积极承办国际性知名会展及高端学术性会议,筹划一批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对外开放的特色国际性活动。

(七)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 19.做好顶层设计。瞄准重点产业及重点企业需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产业转移,抢抓xx自贸片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引进与发展战略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高质量项目。以“建链”“补链”“强链”“壮链”“延链”为抓手,完善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20.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中介机构合作,实行委托代理招商。支持对成功引进重大项目的中介机构和个人(不含国家公职人员)予以奖励。充分发挥引导基金作用,聚合央企、知名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扩充资金来源渠道,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项目投资。充分利用自贸区外资负面清单优势,借助国际产业转移平台,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

(八)加强区内外联动发展 21.加强与其他自贸区联动发展。学习借鉴上海等先进自贸区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推动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加强与沿海自贸区经贸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园区。探索建立自贸区之间互动合作和利益分享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要素共享。

22.加强与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xx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动发展。建立健全xx区区内区外联动发展新机制,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向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xx技术产业开发区输出自贸服务和自贸产品,助推xx成为“双循环”的区域性节点。

23.加强与其他城市和重点口岸的联动发展。加强“xx”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资源互通共享。深化与xx流域城市的合作,发挥xx自贸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与省内航空、水运、铁路等重点口岸的合作,实现口岸功能延伸,优化通关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三、加强支撑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自贸片区管委会统筹协调,以经济贸易发展局、xx区市场监管分局、科技局、管委会办公室(法制办)为xx区(自贸片区)专题组组长单位,以招商局、行政审批局、组织部、xx区税务局、财政局、城乡建设局、综合执法局、xx区人民法院、综治办、汽车园办、创业中心、科技城管理办公室、xx国投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推进全区争创改革开放先行区重点改革项目建设。

(二)强化日常考评监督。加强日常工作的考核评价,将本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进行责任划分,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并纳入各部门年终考核目标。强化监督评估,完善工作任务实施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健全工作效果评估机制,提高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三)加强风险防控指导和管理。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及时提供国别风险、投资国税收风险、境外投资政策、环境信用保险、风险监测预警等信息和服务。加强和创新商会协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健康地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质量提供支持。

推荐访问:
上一篇: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下一篇:中小型国有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