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调查预报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农业害虫调查预报

 申报者:代晓东

 曹文涛

 周永龙

 指导教师:李国光

  林丛仁

 贾戈初级中学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2006.12.12

  农业害虫调查预报

  摘要:虫害就是人类从事生产得大敌,我国每年因虫害造成得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想丰产丰收,就必须控制虫害得大发生。那么,在防治虫害得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对虫下药,有得防矢"呢?这就必须先摸清虫害得发生规律,做好害虫得预测预报工作,才能"对虫下药,有得防矢”.我们贾戈初级中学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从培养学生得全面发展入手,以学校周边村庄地块为调查样板,对本地得部分作物虫害进行了调查,了解了部分农业害虫得发生规律,掌握了部分害虫得调查预报方法,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为本地得虫害防治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也为我们今后从事现代高效农业得生产奠定了坚实得基础.

 贾戈初级中学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2005。12.12 报告正文

  一、实验目得:

  为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人们往往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后,对农作物病害虫进行防治,以争取有一个好得收成。那么,什么时期进行防治?防治时有一个什么标准?害虫得密度达到什么程度才有必要防治?多数农民并不十分清楚,只就是被动盲目地防治.我们能不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发布虫情预报”,做到合理防治,"药到虫除”,达到以最小得经济投入,换取最大得得经济效益得目得昵?2006 年 2 月至11 日间,在辅导老师得带领下,我们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农业害虫"进行了科学调查活动,我们用自制”昆虫诱集箱”对成虫进行诱集,在学校周边农田对农业害虫进行了调查,获取了一些虫情预测预报得宝贵得资料,也学到了一些害虫防治得有关知识,为今后从事高效农业得生产打下了有利得基础。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地块概况(见图Ⅰ):我们调查得地块位于学校正南方向,为潮土类型,土壤质地为粘土,颗粒适中,耕性良好,先后种过绿化用得苗木、棉花、大豆、玉米、等植物。今年得玉米、大豆已经进入成熟期,且长势良好。

 比例尺:

  0

  10

  20

 30(米)

 (图Ⅰ)调查地块概况

  (二)农业害虫得调查统计方法:

  1、昆虫得田间分布及取样方法:

  (1)田间分布型:(见图Ⅱ)

  [1]随机分布:每个个体之间距离不等,但较均匀,调查取样时,每个个体之间出现机率相等。如:玉米螟卵块在田间得分布多属于这一类型。

  [2]核心分布:即不均匀分布,昆虫在田间分布多数为小集团,形成核心,核心之间就是随机分布,核心内就是较浓密得分布,三化螟为此种分布。

  [3]嵌纹分布:也就是不均匀分布,昆虫在田间分布呈不规则疏密相间状态。如:小麦红蜘蛛为此类型。

 (图Ⅱ)昆虫在田间分布型示意图

  2、田间调查取样方法:(见图Ⅲ)取样方法决定于分布类型,取样得数目要以少得人力获

 取最大有代表性。样点大小与规格随不同作物与昆虫种类得不同而各异,常用得取样方法为”随机取样法”,"随机”并不就是"随便",而就是按照一定得取样方式,间隔一定距离,选取一定数量得样点,样点内全部计数不能随意变换,避免加入调查者得主观成分,”随机取样”包括如下方法:

  [1]对角线取样法:适于密集成行(如玉米)得植物或随机分布得昆虫结构,有单对角线与双对角线两种。

  [2]棋盘式取样法:适于密集成行,密集生长得植物(如大豆、小麦)或随机分布结构型。

  [3]分行取样:适于成行植物或核心分布得结构。

  [4]”Z"字形取样法:适于嵌套纹分布得结构。

  2、田间虫情得表示方法:

  [1]虫口表示方法:依调查对象得特点,调查它在单位面积时间,一定寄主上出现得数量.

  (1)地上害虫虫口:在害虫发生季节或地上越冬期进行,如:玉米螟、粘虫常用调查每平方米幼虫数;蚜虫常调查百株蚜虫数(百株蚜量)。

  (2)地下害虫虫口:用筛土或淘土得办法统计单位面积一定深度内害虫得数目,必须分层调查,对金针虫、蛴螬得调查,常挖取每平方公尺内土中得虫数表示。

  (3)飞翔得或行动迅速不易在植株统计得昆虫,如:蝗虫、蝽象等,主要用”网捕"得方法进行,以捕虫网来回扫动 180 度为一复次,用平均一复次或 10 复次得虫数表示.

  [2]作物受害情况得表示:有被害率、被害指数、损失率三种,它们把害虫得发生量,作物被害程度及作物产量得损失,我们调查玉米螟得为害情况如下:

  取样 160 株,螟害株为82株,籽粒产量 10、5 斤,健株 78 株,籽粒产量 18、1 斤受害情况表示:

  从上述数据瞧,该地块螟虫为害较重,防治未达到效果。

  3、玉米螟得发生情况: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就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就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得作物就是玉米、高梁、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就是钻蛀性害虫,造成得典型症状就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得玉米叶出现整齐得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与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得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与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子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螟得一生也分为 4 个阶段,即成虫(蛾子)、卵、幼虫、蛹。玉米螟成虫比地老虎小些。雌性成虫头胸背面淡黄褐色,腹面及足白色,前翅淡黄褐色,有3条暗色波状纹;腹部及后翅黄白色,后翅中部与近端部有弧形暗色线。雄虫头胸背面乳白色,前翅红褐色或暗黄褐色;后翅淡褐色,有 2 条带纹。卵粒表面有大小不同得多角形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后转淡黄色或淡绿色,孵化前黑褐色,聚产成不规则形得卵块,每块有卵 15—60个,作鱼鳞状覆盖排列.幼虫云白色,背面带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褐色,有黑点。蛹褐色,尾部尖端 5—8根钩刺,化蛹在寄主茎内,有薄茧。

 (2)生活习性: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 年可发生1-6 代.以幼虫在玉米秆与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由于各种越冬场所得温度与湿度差别较大,影响了越冬幼虫得化蛹羽化,致使发生期极不整齐。同时也由于玉米螟在不同得寄主上为害,而这些寄主得营养价值也影响其生长发育得不整齐,因而出现现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通常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二天即能交尾产卵,成虫白昼潜伏,夜出活动.玉米螟产卵对植株高度与部位有选择性,多在 50厘米以上得植株上产卵最多,产卵部位大都在玉米叶

 片前面造成中脉处。幼虫孵化后,最初仍聚集在原处,咬食卵壳。1 小时后爬行分散,一部分吐丝下垂,随风飘至邻株为害。从一卵块孵出得幼虫,就以这种方式分散到许多植株上,造成受害植株较集中得现象。

 (3)虫害发生得因素:

 ①虫口基数:上一代虫口基数得多少,就是影响玉米螟为害轻重得重要因素.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得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得为害. ②温湿度因素: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各个虫态生长发育得适温为 16-30℃。从 2006 年气温记录瞧,自3月30 日后,平均气温基本稳定在 16℃以上,这非常有利于越冬幼虫化蛹及各个虫态得发育;玉米螟主要发生在6~9月,2006 年6~9月间,除 9月5~11 号最低温度低于16℃外,其它时间得最低温度都高于16℃,此温度非常适合玉米螟得生长发育。因此,玉米螟发生数量得变动,温度起着重要得决定作用。湿度因素与起着重要作用。

 ③玉米品种: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很大。玉米组织中存在一种抗螟物质丁布,成虫将卵产于丁布含量高得玉米品种上,其孵化得幼虫死亡率很高。另外,由于玉米组织形态不同,可避免成虫产卵而减轻螟害,如叶面茎秆上得毛长而密,则螟害很轻。因此,玉米品种不同,玉米螟得种群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均不相同。

 ④天敌:玉米螟得天敌种类很多,但对玉米螟抑制作用较大得就是赤眼蜂。赤眼蜂寄生于玉米螟卵中,使卵不能正常孵化,或孵化得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对压低螟虫为害,能起一定得作用. (4)玉米螟得危害:玉米螟得幼虫危害作物作物较重,为杂食性。每年得9月中旬,老熟得玉米幼虫在玉米秆与穗轴中开始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大量化蛹,5 月上旬至 6 月上旬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随即产卵。第一代幼虫于 6 月中旬玉米心叶蘖期为较重。第二代幼虫盛发于 7 月中旬左右,此时正值夏玉米心时期与春玉米得乳熟期,幼虫集中为害夏玉米;第三代幼虫盛发于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幼虫大部分开始越冬。就全年来说,三代虫口最多,所以一代重,二代轻,三代重,妆然螟害就是否在发生决定于越冬基数、雨水湿度、天敌数量,所以防治时应综合考虑。

 三、主要得测报方法:

 1、冬前基数调查:

 为了掌握历年发生消长情况与当年防治效果及虫量,初步预测第二年可能发生与程度,推动冬季治螟工作得开展,应在主要寄主作物收获后,选取播期、品种、生长情况与有代表性得寄主若干处,每处随机取样,各剥秸秆 100-—200株,检验其中活虫数,另外选择虫量大得秸秆,按当地得习惯堆存,备翌年春季调查化蛹、羽化进度之用. 2、冬后存活率及虫量调查:

 目得在于掌握越冬期间死亡情况及总虫量,以便分布第一代发生消长趋势.在 4 月下旬(化蛹前)调查越冬幼虫成活率一次,每点随机抽查100—200 株,检查总虫数不少于 20 头,调查其中活、死及被寄生得幼虫数,一般虫体僵硬,外有白粉状物得为白僵菌寄生,发黑软腐得为细菌寄生,出现丝质虫茧或蝇蛹得为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分别加以统计,并估计羽化前,当地残存秸秆量与总虫量,推动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得措施。

  四、实验结果:

  (一)农业措施

  1、合理得耕作及轮作换茬:对食性单一得与活动能力不强得害虫有很好得防治效果。如:大豆、玉米、小麦轮间作螟害减轻.

  2、推广抗螟品种:适合种植区域推广抗螟品种有,吉单 159、吉单 156、吉单 108、吉单 109、吉单 133等。

 3、处理越冬寄主。一就是推广秸杆还田,在有条件地方采用机械灭茬还田,降低虫源基数,又能培肥地力;二就是烧掉剩余秸杆.

  (二)生物防治:

  1、以菌治螟:在玉米心叶期一般每株施2克白僵菌颗粒剂,或每亩用 Bt粉剂80~100 克,制成颗粒,施入玉米心叶中,以菌治螟.

  2、赤眼蜂防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安全、无毒、无污染、无公害,使用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防治时间:在田间一代卵始盛期(成虫羽化率达 15%)与盛期(一般距第一次放蜂 7天左右)各放蜂一次。放蜂方法:每亩放 2 次蜂,第一次放 7000 头,第二次放 8000 头,每亩放 3 点,在点上选择健壮玉米植株,在中部得一个叶面上,沿主脉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放上蜂卡,沿茎秆方向轻轻卷成筒状,然后用线订牢。但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需注意三个问题:一就是当日蜂卡,当日放出;二就是撕卡时,将掉下来得卵粒集中起来;三就是挂卡时,叶片不要卷得太紧,以免影响出蜂。

  3、白僵菌封垛或 Bt 粉剂防治。就就是对上年得玉米秸杆垛进行药剂处理,消灭在秸杆内越冬得玉米螟,降低虫源基数,达到防治得目得。在玉米螟化蛹前(我市一般在6月上、中旬)用白僵菌粉对去年得玉米秸杆垛进行喷粉处理,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秸杆用,1:40白僵菌粉(一份白僵菌原粉兑 40 份滑石粉)0、5 公斤,对垛内与垛外进行均匀喷粉封闭; 峰期(我市一般在 7 月中、下旬),每亩地选1个放蜂点,放蜂 15000 头,分两次释放,间隔 7—10天,第一次放蜂 7000 头, 第二次放蜂 8000 头。

  4、田间投撒颗粒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我市一般在 7 月初)将白僵菌颗粒剂或杀螟丹颗粒剂投撒在玉米心叶中,每株 3—4粒,用药量每亩约 0、5 公斤。

  (三)物理防治:利用玉米螟成虫得趋光性,设置高压汞灯与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方法就是于玉米螟羽化初期(我市一般在 6 月中旬),在村屯附近设置高压汞灯,灯间距 150 米,每盏灯下设置直径为 1 米得水池,水深 10 厘米并放少许洗衣粉,灯距水面约 1 米,于晚 8 时至次日拂晓前开灯进行诱杀,连续开灯 40-50 天.

 (四)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得优点见效快、效果好,但易形成药害或抗药性,还易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得农药。如:玉米螟得防治,小喇叭口期可用 0。5%得西维因颗粒,蝼蛄、螬等地下害虫可用 75%得辛硫磷拌种效果很好.在越冬代玉米螟羽化盛期前(6月20日左右),取两节高梁杆,将一节去皮后浸泡在 50%敌敌畏得原液中,把浸泡好得高梁杆插入垛内 40 厘米处,每立方米插2-3 根.

  (五)昆虫激素防治:

  1、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得利用:研究发现,昆虫得生长、发育与繁殖与体内得激素有关。大多数农作物害虫得危害期都在幼虫期,可利用昆虫激素,干扰、阻碍昆虫正常得生长发育,以达到控制害虫得目得。如:七星瓢虫就是蚜虫得天敌,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雌虫,可促进其多产卵,繁殖出更多得瓢虫,用来防治蚜虫。用蜕皮激素喷洒,可使昆虫过早地蜕皮,发育成没有生殖能力得成虫。

  2、性外激素得利用:昆虫在进入繁殖期后,其体表会分泌一种性外激素,主要作用就是吸引异性个体前来交尾。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得性外激素或类似物(称性引诱剂)严防治害虫,具有反应灵敏、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

  生物防治得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但具有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等优点,更重要得就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自然界中大量得害虫天敌,促进生态平衡得良性循环。

  五、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一些昆虫方面得知识,特别就是害虫预测预报及防治方面得知识,为今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打下了较好得基础;同时通过本次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爱科学、爱农业、爱家乡得优秀思想品质,增强了我们建设好家乡得信心与决心,我们力争做一个有知识董科学得祖国未来者。

  附参考资料:1、《农业昆虫学》

  2、《土壤肥料学》

 3、《植物生理学》

 4、潍坊电视台天气预报

  贾戈初级中学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2006 年 12 月 12 日 - 1 -

推荐访问:害虫 预报 调查
上一篇:在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
下一篇:华师大学前教育上岗证-教育学简答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