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在哪里【走进理县看新寨新闻发布会旅游介绍】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20-03-29 点击:

  走进理县看新寨新闻发布会旅游介绍

  理县距**170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山脉东部边缘,海拔1,422~5,922m,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沟谷纵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人文风情底蕴深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有2100多年历史,素有“东方神秘古堡”之称,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居住功能,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村寨古堡建筑之一。米亚罗景区秋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三千里红叶、三千里江山”的美誉。省级名泉古尔沟温泉被称为西部第一汤,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且可饮可浴,享有“仙山瑶池,灵水神泉”的美誉。毕棚沟景区景观资源富集多样、原始静谧,拥有最为壮观的红叶景观,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登山穿越、极地探险、滑雪滑冰、摄影写生、采风科考于一体的大型原生态综合型景区。孟屯河谷是旅徒步行的绝佳去处,被称为“背包客的天堂”。

 5.12地震后,理县加快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在坚持“一廊四情”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休闲养生度假区”的目标,投资4.78亿元先后打造了独具藏羌风情魅力的东方神秘古堡—桃坪羌寨、盛唐历史文化古镇—**古镇、博巴森根故乡—甘堡藏寨、欧洲风情村落—古尔沟丘地村等一大批旅游村寨,并精心推出了“一廊四情”魅力游、自然风景观光游、避暑养生休闲游、历史文化体验游、红色文化寻迹游5条精品旅游线路,成功打造为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上的一条精品乡村旅游带。

 通过近三年的精心打造,理县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全面完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得到挖掘传承,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可同时容纳6000余名游客食宿。现在,游客可在桃坪羌寨体验千年羌族古堡时空穿梭的神秘魅力,参加花儿纳吉赛歌会与羌族美女情歌对唱;在木卡感受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体验古羌民族的农耕文化;在**古镇领略盛唐文化的风采,追寻红军长征遗迹,品位独具特色的藏羌风情小吃;在甘堡观赏古老的嘉绒农耕艺术二牛抬杠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舞蹈,追忆壮烈的屯兵历史。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37.1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万人次,预计2011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8万人次。

 东方神秘古堡—桃坪羌寨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州东南缘,距县城40公里、**130公里,是九寨?黄龙?大草原旅游圈的重要景点。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目前正与甘堡藏寨打捆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桃坪羌寨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桃坪羌寨已是广柔县重要隘口和防御要塞。桃坪羌寨最早名为“赤溪寨”,因当地溪水里的石头呈红色而得名。由于“溪”、“鸡”谐音,又名“赤鸡寨”。相传二百多年前,陶、殊二氏先民在此居住,他们遍种桃树,其后春季桃红

 满山,夏日果实累累。后人为怀念先祖,将寨名更为“陶殊坪”,又叫做“桃子坪”,简称“桃坪”,羌语叫“启子”。这便是今天“桃坪”寨名的由来。桃坪羌寨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其独具魅力的碉楼式城堡民居、享有“天然空调”美名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程式,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秘东方古堡”。

 “5.12”**特大地震,使桃坪羌寨受到了一定损坏。在省州的坚强领导和关怀帮助下,在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桃坪羌寨(老寨子)被列为羌文化抢救保护性工程,国家文物局先后投入8000万元资金用于老寨庄房、古碉楼、寨门和暗道、地下水网等113个单元主体的修缮工程,并沿用传统形式、传统工艺、传统方法、传统材料恢复原状,目前桃坪羌寨修缮任务已全面完成。同时,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承载老寨子的经营活动,地震后新建了桃坪羌寨新区。桃坪羌寨新区由**省对口援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主要打造了古羌文化演艺中心、古羌历史博物馆、古羌文化传习所、古羌文化展示传播中心,目前正努力把桃坪羌寨打造成老寨子文化旅游与新区食宿、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羌寨旅游区。现在,“东方古堡”神韵依然,桃坪新区英姿勃发。

 隐秘独特的地下水网。桃坪羌寨的地下水网是世界古堡建筑中独一无二的奇观和伟大创举。寨内的地下挖掘了许多引水暗渠,并用石板镶嵌成暗沟,水道宽敞,可以通人。渠水从海拔5000多米高的雪山引来山泉水,进入寨中暗沟之后,通过暗沟流到每家每户。暗沟的上面一定距离间,都留有活动的石板,揭开就可以取水。

 这些水渠方便、隐秘,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房屋的复杂水网。和平时期,地下水网既可调节室内温度,净化空气,又可作为防火的消防工具,被称为“绿色空调”;战争年代,地下水网不仅可避免被敌人切断水源,还可作为传递信号和逃离杀戮的暗道。

 攻防皆备的迷宫巷道。桃坪古代羌民修建羌寨时,在外墙预留两孔,供邻里搭建房屋,使整个村寨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城堡。其寨门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4门的形式,筑成以碉楼为中心的8个放射状出入口,8个出入口又与城堡内13条通道互为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和神秘的迷宫巷道,犹如诸葛孔明摆下的八卦阵。通道各处均设有供射击的暗孔,既可埋伏士兵,又可互相支援。桃坪羌寨的迷宫巷道是古羌人给敌人摆下的“迷魂阵”,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和防御水平。

 千年不倒的神奇碉楼。古碉楼是桃坪羌寨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在古代也称“邛笼”,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外敌入侵时,在碉楼顶层点燃烟火,便可将信息传至百里之外。碉楼采用轻薄石片和深层黄土粘接而成,修建时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把握。与其他碉楼不同的是,桃坪羌寨碉楼后墙面正中有从顶到底的棱角,棱角两侧柔和内弯,使棱角面形成了一个鼻状,其奥妙在于使楼房所受部分压力通过这一

 鼻状棱角分流扩散,加上建筑物间相互拉扯及下大上小的建筑结构,起到了很好的地力分散和稳固作用,使其历经千年风霜雨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洗礼而迄今屹立不倒。

 功能齐全的民居建筑。桃坪羌寨古民居又名“庄房”,羌语叫“窝遮”。“庄房”呈方形,屋内有立柱,窗户较小,外小内大,适合防寒防盗。一般为三层,底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中间一层住人,最高一层称为“罩楼”,用于堆放粮食和杂物,房顶平台用于打青稞、晒粮食。房顶垒有“小塔”,小塔上摆放白石,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庄房”房顶互相连接,便于在抵抗敌人侵犯时互相支援。桃坪羌寨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充分体现了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

 博巴森根故乡—甘堡藏寨

 位于县城以东8公里处,距**162公里,属典型的汉、藏、羌文化结合部。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6户、人口736人,耕地450余亩,主要种植大白菜、莴笋、洋葱等绿色蔬菜,盛产甜樱桃、葡萄、核桃等特色水果。

 甘堡藏寨,古时称为“甘堡甲穹”,意为“山坡上的百户大寨”,是**州最大最集中的藏族村落之一,有“嘉绒藏区第一寨”之称,整个村寨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体现了甘堡人精湛的建筑技艺。甘堡藏寨历史**久,在唐代,甘堡地区归维州管辖,明代,甘堡地区属杂谷土司领地,后改为“五屯四土”。在清政府实行屯兵制度的200多年中,甘堡屯官兵因屡立战功而破例增设两名守备,即苟氏和桑氏守备,桑氏守备衙署主体建筑在5.12地震前保存完好。该村锅庄、服饰、习俗具有浓郁的嘉绒藏族文化特色,通过清朝屯兵而演变形成的大型叙事锅庄“博巴森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屯兵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古老的农耕文化、独特的石头文化,使甘堡藏寨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成为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该村作为我县精品旅游村寨打造的重点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倾情援助下,坚持“传承文化,保护特色;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形象”的理念,科学编制方案,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狠抓基础设施和风貌打造,着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民族文化得到传承,旅游设施全面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超过震前水平。目前有标准客房500间,能同时容纳2000余人食宿,预计2011年接待游客8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0万元。

 现在,走进甘堡藏寨,映入眼帘的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景观打造、风情浓郁的藏式民居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呈现出一派新家园、新生活、新面貌的美好景象。

 独特的农耕文化。甘堡藏寨人世代以耕种山地为生,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出这适合于山地操作的耕地方法——二牛抬杠。这二牛抬杠的形态我们概括为这样一句话:远看一台跑,近听有人闹,四把关刀四把扇,两把扫把扫团转

 ”,这里靠牛帮助耕种的粮食作物有青稞、玉米、麦子、荞麦、洋芋等,人们用这些作物制作出来的食品独具山寨特色,甘堡本土大餐别有一番风味。

 悲壮的屯兵文化。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这里的杂谷土司,因“利制枪炮,谋为不法”,清朝廷废除杂谷土司,将土司属地分化为五个屯和四个土司,史称“五屯四土”,甘堡屯是五屯中的一个屯,五屯各屯设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守备是屯最高官员,属正五品武官,为正纪律,清朝廷特别规定所有屯兵“只能练武,不准经商和**”,实行一户一兵制,屯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享受兵田兵房和饷银,在清政府实行屯兵制的200多年中,五屯3000户屯兵曾多次奉命出征**、浙江**等地参加反击廓尔喀侵藏和反击英军入侵等战斗,不少屯兵英勇作战而受到清王朝的嘉奖。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廊尔喀人(今尼泊尔人)大举武装入侵**,五屯屯兵随同其它藏兵奉命进入**,对廊尔喀侵略军进行自卫反击战,甘堡屯兵首领桑吉斯塔尔带领屯兵在战斗中英勇作战,与其它藏军部队一道痛击廊尔喀侵略军,战后被封“奋勇巴图鲁”(清称号;意为大勇士)世袭骑都尉(四品),乾清门待卫。在这次征战中,还涌现出一个五屯藏族英雄木塔尔(下孟乡人),由于木塔尔英勇善战而被乾隆皇帝召见,赐满赏银,并将气像绘于紫光阁,列为后十五功臣。

 清道二十一年(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我国沿海烧杀抢掠,屯兵又被抽调到浙江**一带抗来英国侵略军,在**战斗中屯兵们与樊军浴血奋战,五百屯兵,壮烈牺牲,至今在**市还有专为屯兵修筑的庙宇。塑有屯兵雕像,供人们瞻仰,剩余的屯兵们回到家乡后,将在沿海作战的经历编成锅庄,叫作《博巴孙根》流传至今。锅庄“博巴森根”是甘堡屯众人为纪念清朝**战役“五屯”抗英英雄森根所创,此锅庄共分两段,有领唱,有合唱,有叙述性独唱。锅庄阵容气势宏大,歌词简洁,意**了,动作简单,节奏感强,唱腔高亢且朗朗上口。它视部落兴旺为己任,集思想和娱乐为一体,因而几百年传唱不衰。而今,甘堡藏寨周围的人们用这个“博巴森根”在闲暇或喜事时且歌且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歌颂功绩,或缅怀死去的同胞,或散发田间劳作的心情,达到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目的。目前,《博巴孙根》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堡藏寨独有的锅庄舞。

 神秘的石头文化。甘堡藏寨的民居全为石头建筑,这些石室建材是从二十公里外的大山沟采集运来的,与本地黏土粘和而成,在甘堡藏寨,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是拿手好戏,无须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眼力,信手拈来,由他们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其墙体坚而不催,历千年风雨而不衰,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创举。

 盛唐文化古镇—**镇

 理县**古镇距县城23公里、**147公里,海拔1647米,是一个具有浓郁大唐色彩的村落,村庄历史悠久,为历代边防重镇和县治地,**古镇浸润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军文化,拥有独特秀丽的自然景观,特色小吃是藏羌饮食文化的精华。全村有农户124户、人口358人,主产大白菜、西红柿、莲白、核桃、甜樱桃等蔬菜和水果。

 **古镇自古以来是边陲重镇,筹边楼、**门等名胜古迹保存完整,不少建筑至今仍保留着汉唐风韵。隋开皇四年,就设立了**戍,从唐朝至民国,都是县一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境内地形奇异,山峦起伏,花木繁荣,景色宜人,有独特的“**十景”:熊耳秋风、笔架献奇、箭山晚照、**遗响、狮头望月、古灯夜明、**山古雪、沱水东流、夷关暮笳、封候挂印。唐代诗人薛涛吟诗赞美**:“梓橦塔下南沟水,笔架奇峰穿入云,高登熊耳望美景,赛过江南是**”。

 因较场村位于**镇,形成了“镇中村、村中镇”的格局,该镇结合实际,提出了集中人员、资源、财力,对特色魅力**镇和精品旅游较场村进行捆帮打造,在风格上既突出现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又展现古朴厚重的大唐特色。因此,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风貌改造,打造茶马古道、**古镇、大唐遗风三个节点建设,完成筹边楼修葺和红军石刻标语抢救工程,安装仿唐式路灯和灯笼,打造文化浮雕墙,再现了保安桥、**门、将军府等古建筑风景。同时新建了理县非物质民俗文化博物馆,完善了旅客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

 走进现在的**,一条条青砖铺就的街道,一处处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民居,构成了盛唐的古街风貌,恍如唐朝盛世之感。

 气壮山河的红军文化。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理县在**的**宫等发生激烈战斗,红军宣传革命真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时**人民踊跃参加红军,投身革命,许多同志在长征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革命的胜利增添了光辉史迹,红军还在**建立过造币厂、被服厂,红军医院等。1935年8月下旬,红三十三军九十九师一部为掩护最后一批红军撤离**,在**梓橦宫红军战士凭借庙宇和有利地形阻击追敌,战斗一直坚持到傍晚,红军增援部队到后,掩护其撤退至**城内,敌军占据梓橦宫。当晚,红军全部撤出**。梓橦宫阻击战是红军途经理县最大的一次阻击战,这次战斗狠狠地打击了川军,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无论国民党反动派怎样围追阻截都部不阻挡红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红军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石刻宣传标语,在今天的城门洞上刻凿的标语清晰可见,所以城门洞又称“红军门”。这些标语是在1935年5月至6月红四方面军在此活动时留下的,共三幅。

 第一幅是刻于城门洞门楣条石上的“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奋斗到底!”。第二幅刻于进城门内左面墙体条石上,内容为“蒋军士兵门,你们拖枪过来参加红军!

 ”。第三幅刻于进城门内右侧墙体,内容为“共产党万岁”。

 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筹边楼(当地居民称其为“观音堂”),位于**南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的一高约数丈的**上,与孟屯河遥遥相对,坐北朝南,距今已有1180多年。据史料记载,公元830年,唐蕃对峙时,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于维州建筹边楼。其目的是筹措边事,重守边防。2008年“5.12”**大地震后严重受损,政府对其进行了维修,修缮后该楼共有两层,高十余米,石梯盘旋,朱栏环立。主体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式,第一层为正殿,第二层是观音殿。二层阁楼天花板有彩绘,部分脊梁及横梁有彩绘和文字。

 **筹边楼历千年的风风雨雨几经修缮而保存至今。它不仅是唐朝与吐蕃在川西地区军事对垒的历史见证,而且是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的象征。

 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镇的小吃品种丰富,味道独特,主要有玉米面做的“麦粒子”(玉米糊)、“搅团”、“蒸蒸饭”、“金裹银”、“面汤圆”、“刀片子馍馍”等,用麦面做的馒头、锅圈子、煎饼、麻饼、锅魁、花糕等,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小菜如盐韭菜、蒜白菜等,上席有摆“九大碗”的传统,干盘子拼盘、压桌菜、洋芋糍粑、腊肉、香猪腿、野山菌、核桃花等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绿色菜品应有尽有。“咂酒”、“尔玛琪”成为藏羌人民极为喜爱的饮品。

 独具魅力的狮灯文化。**镇较场村狮灯文化独特,至今保留着完整的龙灯、舞狮制作和戏耍技艺,经常代表县上到**、**、**等地演出。此外,**世代聚居着藏羌两种主体民族,民风纯朴,还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人民胸怀坦荡,热情好客,每逢客人来时或节日到来,男女老少会着上艳丽的民族服装,唱山歌,喝咂酒,跳起欢乐的锅庄。

 欧洲风情村庄—古尔沟镇丘地村

 地处理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205公里,是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移民新村。全村共有农户59户、人口261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00余万元,年纯收入上百万,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被省、州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丘地村民风淳朴,嘉绒藏式民居风格独特,紧临省级名泉古尔沟温泉,是乡村休闲避暑胜地。

 该村地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核心地带,紧邻古尔沟温泉、毕棚沟生态风景区,旅游区位优势巨大。纵深之处大沟、小沟的高山草甸、**、鱼海子等旅游资源,让游客在感受嘉绒藏族风情的同时,可以体验到山地运动和高山美景的无穷魅力。在旅游产业开发中,该村坚持原风貌的建筑风格,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精心打造精细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园,积极开发观光农业和“体验式”旅游业,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乐趣。同时坚持嘉绒藏族原风貌的建筑风格,大力整合邻近大沟、小沟内的高山草甸、鱼海子等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跳锅庄、穿藏装、品藏餐、学藏族手工艺等旅游项目,并为游客准备了

 藏式火锅、手抓牦牛肉、烤全羊等多种特色菜品。目前,丘地村59户农户均具备4个旅游接待标间,全村共有标准床位420张,可同时容纳500余名游客食宿。

 现在,丘地村村道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颇具欧洲小村庄风情,已成为成渝两地以及周边地区人们心中的养生避暑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绿色蔬菜基地—朴头乡朴头村

 朴头村位于理县西**,距理县县城12公里,紧邻毕棚沟、凉台沟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幅员面积约2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该村是一个具有浓郁嘉绒色彩的小村落,农业、水力、林业资源丰富,原始森林、草甸、冰川、温泉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潜力巨大。

 该村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虫草、天麻、贝母、羌活等名贵中药材的主产区和小熊猫、黄猴、狼、猿、盘羊、山驴、野牛等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这里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特别是甲司口沟,有祛病、保健等功能的温泉和**山脉面积最大、冰量最多的冰川以及**山脉第二高峰“大黄峰”。

 在旅游产业打造过程中,朴头村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优势为依托,积极利用精品旅游村寨建设成果,按照“生态、绿色、服务”的旅游发展思路,该村狠抓村道、饮水、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导向系统、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突出风貌整治,将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藏族民居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风情浓郁的民居风貌。积极开发高原日光浴、徒步登山、民族歌舞表演、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完善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等功能,努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目前,全村初具规模的农家乐已有十余户,日接待能力达400余人。

 通过精心打造,该村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全面完善,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初步显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岩石上的羌寨—木卡乡木卡羌寨

 位于理县东南隅,距县城27公里、**143公里,属典型的羌民族集居区。全村现有农户116户、人口468人,主要盛产核桃、甜樱桃等特色小水果,羌绣、手工鞋垫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木卡羌寨沿用名为“木宅寨”,羌语叫“麻泽布”,“木”为寨形,“卡”为关卡,是灌(口)马(塘)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木卡老寨是典型的山谷坡面石木建筑群,具有过街楼、悬挑阳台等羌民族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其民居“依山而建,垒石为室”,整个村落呈梯状布局,从下往上看就如同岩石上生长出来的房子,故被誉为“岩石上的羌寨”。

 作为全州第一批打造的精品旅游村寨,该村按照“依托藏羌走廊、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种养结构、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围绕

 “发展乡村农家休闲旅游,实现群众致富增收”目标,立足产业发展,科学制定规划,整合支农、援建、综合扶贫等多项资金,全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积极开发果树认种、农耕体验、水果采摘、烤全羊等游客参与性项目,使游客在木卡羌寨既可领略休闲的羌家田园风光,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又可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是休闲旅游和度假的理想之地。

 地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中心地带,距县城50公里、**220公里,海拔2700米。全村共有农户85户、人口392人,属嘉绒藏族聚居区。猛古村盛产多种名贵药材和野生菌类,农作物主要种植大白菜、莲花白,是理县绿色无公害蔬菜重要生产基地。

 在精品旅游村寨打造中,该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狠抓环境整治,深入挖掘猛古红叶、红军石刻、茶马古道遗址及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猛古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设施全面完善,群众安居乐业,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秋日层林尽染—夹壁乡猛古村

 夹壁乡猛古村位于国道317线东侧进沟4公里处,距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主要种植大白菜和莲花白,是理县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猛古村地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核心地带,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盛产虫草、贝母等多种名贵药材,以及松茸、羊肚菌等珍贵野生菌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成片的红叶,有红军石刻和茶马古道遗址,有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区。

 猛古村自然风光秀美、嘉绒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第一次来到猛古的游客,离开国道,顺溪而上,总能找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盛夏猛古是游客避暑纳凉、休闲养生的好地方;秋冬季节这里更是游人观赏绚丽红叶、巍峨雪山的理想之地。漫山遍野的彩林、五彩缤纷的霜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尽收眼底。该村始终坚持嘉绒原生态特色,使游客通过跳锅庄、穿藏装、品藏餐、住藏房、学习嘉绒藏族手工艺等活动来感受嘉绒藏族风情,感受嘉绒藏族文化的魅力。

 茶马古道驿站—**乡甘溪村

 位于理县东北36公里,国道317线旁,距**165公里,距石纽山大禹出生地8公里,**后山石棺墓群5公里。据史料记载:甘溪是灌口至**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自古以来有一股山中清泉,泉水冬暖夏凉,旅途劳顿的客商饮此清泉立感凉爽甘甜,故称甘溪。

 甘溪村充分发挥区位和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生态经济。目前,甜樱桃、核桃、葡萄等特色水果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模式初步形成。该村盛产甜樱桃、葡萄、冬桃、甜柿等特色小水果和腊肉、土鸡、花椒、核桃等;羌绣、手工鞋垫、头帕做工精细;虫草、羌活等中药材深受游客喜爱。

 同时,该村积极发展田园观光旅游,建设羌家乐旅游接待户20户,并开发了观光线路:柏树广场—千年古井—吊脚楼—景观水—窄巷子—观音堂—放生池—滨河栈道—田园风光—农家风情—游客接待中心。

 古羌文化净土—蒲溪乡休溪村

 休溪村位于蒲溪乡东**,海拔2600米,距离乡政府7公里,距离国道317线11公里,为典型的高半山村寨。全村现有常住居民57户289人,现有耕地面积358亩。

 休溪村是纯羌族聚居地,是古羌文化保存较好的一片净土。他们中间有最古老的羌族端工(释比),负责传承羌族文化的精髓;有庞大的“羊皮鼓舞”表演队伍,曾多次完成重要的接待工作,也曾将“羊皮鼓舞”带到海外,通过参加2011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把“羊皮鼓”文化推向世界;有制作、吹奏羌笛的民间艺人,羌笛声声,悠悠的回荡在这片羌族人时代生活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口弦高手,休憩时,你一段,我一段,合奏出羌族人劳作时的欢悦;有古老的羌族锅庄和山歌,有漂亮的羌族服饰,有独具特色的羌式建筑,有可口的羌餐,有最淳朴的羌族民族风情……

 休溪村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全长23.5公里的蒲溪沟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其中的蒲溪海子全长1200米,最宽处达200米,海拨2200米,四周生长有几十种珍贵树木,到秋天树影倒映在海子中,山水溶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加上遍山的红叶使得整个海子更加迷人,是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

 古老的释比文化。释比是羌语对羌族祭司的称谓之一,释比又称许,比或诗卓。释比平时是普通人,住在家中,下田劳作;受邀外出,戴上法帽,穿起法衣,拿起法器做法事。释比不但主持大型的集体祭祀活动,也为单户人做驱邪袪魔、治病消灾的法事。是羌族同胞眼中神的化身。他所从事的活动源于羌族民间的信仰,羌族民间信仰仪式及崇拜活动是以释比为中心、释比唱经为主线,释比法事、咒语、占卜等贯穿其中,蕴含着释比文化的信仰观念、民间传说、英雄史诗、创世史诗等内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羌族释比文化。

 美妙的口弦。羌族口弦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口弦曲调大多即兴创作,音域一般在八度之内,系五声音阶,扯动麻线竹簧即发音响,发音优美,音量细小,娓娓动听,流传较广。口弦乐曲主要有《吆羊歌》、《薅草歌》等。

 悠扬的羌笛。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为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休溪羌笛曾经参加过中央民族音乐团举办的民族演奏会,出访过韩国、日本等国家。

 杂谷脑镇官田村

 官田村位于理县杂谷脑镇西北部,距离县城5.4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全村共有农户125户,人口490人,党员13 人,耕地面积798亩。全县较大的一座喇嘛寺——宝殿寺座落在此,藏传佛教文化浓厚。

 该村大力调整农作物生产布局,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水果、花椒等优质、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已初步形成了以林果、蔬菜种植和畜禽饲养为主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施果树良种区域化栽培,引进和发展优质果品,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发展需要。2010年3月受**省援建的惠及,官田村已建成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350亩精品小水果基地。加大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畜禽饲养方式。目前已建成官田村兴牧养牛场,属村集体经济,于8月初建成投入使用,设计畜位150头,总投资90余万元。

 该村以佛教圣地宝殿寺和茶马古道为依托,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古老的藏民族文化着力打造旅游业、深入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潜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吸引农民积极开展餐饮、娱乐、小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业,生态旅游可开发空间巨大。

 现在,官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理县 新闻发布会 走进
上一篇:爱心义诊捐助活动欢迎词:对爱心人士欢迎词
下一篇:干部大会宣布省委书记_新任市委书记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的就职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