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健康保养――小心,掏耳朵也能掏出病] 1小时掏耳朵声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19-04-26 点击:

  人外耳道里的耵聍腺不时地分泌着一种叫做耵聍的物质,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耳屎。由于耵聍在外耳道自然活动时,有时会使人产生痒感,所以我们经常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去挖它、掏它。其实,这是很不卫生的一种做法。
  没事别老掏耳朵
  耵聍对人的耳朵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一来它可以粘附钻进耳朵的空气中的灰尘,保持外耳道的清洁;二来它驻守在外耳道鼓膜的前面,让声音缓和之后传进去,避免鼓膜受损害。
  适量的耳屎在耳道中,有时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例如,在偶然间,一只小虫子钻进了耳朵,如果让它长驱直入,进入到中耳地区,可能对鼓膜造成损害,一旦鼓膜被弄破,还会发生中耳炎,引起听力减退。但是耳道中有了耳屎便可以防止这种意外发生。因为耳屎带有特殊的苦味,小虫子遇到后会自动退出耳道。所以,外耳道中存留一定量的耵聍,对我们人体是有好处的。
  但是,当耳朵里 聍过多时,由于痒得厉害,常影响我们工作。在这时,应该最好到医院请医生帮忙,五官科医生会把你的耳朵清理得干干净净。如果你图方便,随手拿起―样东西就往耳朵里掏,可能会惹上大麻烦。
  切忌用发卡、火柴棍、手指甲、钉子等去掏耳朵,以免造成外耳道的擦伤,甚或造成鼓膜的损伤,影响听觉。更忌把掏耳朵当成一种消遣,使得耳屎无处藏身,引起外耳道发炎,甚至引起中耳炎。
  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
  由于鼓膜是一层厚约0.1毫米的薄膜,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耳不掏不聋”。所以,请大家尽量不要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卫生的方法掏耳朵。
  怎样呵护你的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自然界的声波必须通过耳朵的传音装置(外耳、中耳),传到感音装置(耳蜗内),后者接受刺激而兴奋,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听觉中枢才能产生听觉。人们对于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是一时的不注意,就可造成耳聋,使人终生遗憾。
  如果一个人的耳朵失去功能,将妨碍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影响信息的输入,可知性变少,即到俗语所说:”一聋三分傻”之境地。所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非常重要。
  在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耳道进水。一旦进水,可将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按住耳朵,一按一松,将水吸出,或用药棉将水清出,或侧头单足跳跃帮助耳道积水排出,并对其进行消毒。跳水时,应避免耳朵与水面正面撞击,防止鼓膜受震破裂。
  有些女性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不要用力擤鼻涕。特别在是耳塞情况下不可用力擤鼻涕,或两个鼻孔一起擤,否则鼻涕通过咽鼓管被挤压到中耳,鼻部细菌易进入中耳,容易引起中耳炎或乳突炎。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当飞机下降时,应做咀嚼、吞咽动作,以增加咽鼓管开放的机会,抵消鼓膜外面所受的空气压力。
  谨防耳塞机综合症。长期戴耳塞机的人会出现耳疾的各种症状,如耳痛、脑胀、头痛、眩晕、烦躁、恶心、血压增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
  相关链接
  可能影响听力的药物
  一些药物有可能影响人的听力,如水杨酸、奎宁等,可以引起内耳中毒而发生中毒性耳聋。有特殊过敏体质的人,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更容易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因此,应少用或不用这些药物。特别是孕妇更应忌用这些药物,以免引起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
  温馨小贴士
  掏耳朵不是一种好习惯。有时候,耳屎实在积得太多,确实痒得难受,当然也可以挖一挖,但最好用干净的棉签伸进去卷几下,千万别用太硬的或带尖叉的东西去挖。

推荐访问:也能 掏出 耳朵 保养
上一篇:长寿人群多具备10特征/有些毛病不是病:身体毛病多的人长寿
下一篇:【远离更年期胆结石】更年期有胆结石补什么钙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