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08-06 点击:

 总课时数:

  课型: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和道家学派;孔子及其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贡献;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诗经》和屈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散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帛画、青铜器、音乐等);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名医扁鹊和中医四诊法。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老子、孔子等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后代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艺术史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重要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根源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对百家争鸣这一重要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条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文字资料,战国艺术品的照片或模型,编钟的音像资料。

 学生:请学生课前收集了解诸子百家的有关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集中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具有专题史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制度,在这个剧烈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本节内容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旧知识的联系以及本节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文化现象的本质。

 本节内容头绪较多,知识较为繁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手段、方法,以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成就,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每个重要思想家从姓名、学派、著作、观点及评价等方面掌握。

 【教学过程说明】

 第一课时: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设置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揭示文化现象的本质及其与政治、经济状况的关系。

 采用史料教学模式,可适当选择有关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典型史料,深化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史料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对于春秋战国的期的文学艺术,教师采用讲述法讲清主要人物、成就及特点即可。也可采用展示直观教具以及相关音像资料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本阶段文艺成就的直观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可用三个“大”字来形容。其一,为“大动荡”:即本阶段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一的过程。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土地和人口而混战不休,持续了 5 个世纪。其二,为“大变革”: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最终在战国时代,经过各国的变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封建时代。因此本阶段应视为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其三,为“大发展”:这首先指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指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第二个大发展。

 一、老子和孔子 1.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老子名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为《道德经》。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概括老子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传;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三: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分别摘自《道德经》第 58. 75. 80 章 教师在学生阅读、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老子主要的思想特征:其一,其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二,主张“无为”,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暴政、苛政而提出的,他反对统治者的强权政治,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他推崇保守落后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又有狭隘守旧的特点。

 2.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仁”和“礼”的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伦理准则。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认为“苛政猛于虎”,主张以德治民。

 强调“礼”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礼”实际上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可惜春秋社会的现实是“礼崩乐坏”,因此他主张“克己复礼”。这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的历史观。

 提问:孔子的“仁”“以德治民”和“礼”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概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以德治民”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而“礼”则是“仁”的具体规定。

 ②孔子的教育成就。

 孔子晚年在鲁国全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奴隶社会“学在官府”,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有利于文化的普

 及。他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这些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③孔子编订古籍。

 孔子晚年还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部书,就是后来儒家的“五经”。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遂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主 要 思 想

 墨家

 墨翟

 “兼爱”“非攻”“尚贤”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唯自然界有客观规律,应利用其为人类服务,具有唯物思想

 道家

 庄子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

 法家

 韩非子

 “厚今薄古 ”“以法为本”、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1.墨家:墨子。

 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摘自《墨子》 提问:请大家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分析其积极意义。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分析这些言论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遭到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而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小生产者数量增多,也产生了谋求政治地位的愿望。

 墨子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但他追求的“兼爱”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2.儒家:孟子、荀子。

 孟子名轲,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分别摘自《孟子·尽心下》《孟子·离娄下》 提问:请大家概括孟子的思想倾向。

 教师在学生阅读、回答的基础上分析:其思想倾向为“仁政”,是对孔子“仁”和“以德治民”思想的发展。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的民本思想。

 荀子名况,赵国人。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自《荀子》 提问:请大家概括荀子的观点并指出其思想倾向,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教师在学生阅读、回答的基础上分析: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

 3 道家: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人,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鄙视富贵利禄。

 4. 法家:韩非子。

 韩非是韩国贵族,法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而不必拘泥于成法。这反映了法家“厚今薄古”的历史观。他主张“法治”,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以严刑峻法统治臣民。他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提问:应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战国时期,奴隶制度为封建制度所取代,同时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已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韩非子的主张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必然反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也对后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本课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通过对各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到当时思想领域之所以空前繁盛,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请同学们课后结合时代背景思考:“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其中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总课时数:

 课型: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也产生了很多为世人瞩目的成就。

 三、《诗经》和屈原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订,共三百余篇,故又称“诗三百”,绝大部分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是《诗经》的精华,内容丰富,描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反抗压迫的优良传统,也是后人了解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珍贵史料;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颂为宗庙祭祀的舞曲。《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2.屈原和《离骚》。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政治上主张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但因受到楚王近臣的嫉妒和低毁,被楚王疏远,并一再遭到放逐。楚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再失败。屈原对于楚国当权者的昏庸和腐败感到悲愤和绝望。公元前 278 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

 屈原的政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他却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格局,篇幅扩大,变化较多,想象丰富,感情激越,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屈原用楚辞体写了很多优秀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请看这首长诗的片断: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弛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愉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大意是:诗人决定远行,心情愉悦。但就在升腾于云天之际,从高空俯视,忽然看到了故乡,再也不忍离去了。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四、诸子散文 诸子百家的著作,不仅是研究先秦思想史的基本依据,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它们包含有从原始时代直到战国的许多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先秦诸子思想开阔,语言丰富,文辞多彩,而以孟子、庄子尤为杰出,其中孟文犀利,庄文恣肆。

 1.孟子的散文。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名,言谈之间辄如滚滚长江,波涛汹涌。他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比喻、讽刺性的寓言、严密的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折服对方。请大家阅读教材的引文,体会孟子散文的特点。

 2.庄子的散文。

 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材料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摘自《逍遥游》 材料二: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摘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由于乐天知命,不慕荣利,跟天地精神相往来,故见事明,说理切。文章意境开阔,想象丰富,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人称“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五、艺术 1.帛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对人物的描绘细致精确,线条云流风动,潇洒自然,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

 2 青铜艺术。

 当时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画像,代表作品为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讲述前两个问题时,条件许可,可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展示模型或投影)

 3.音乐艺术。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共 65 件,重 2 500 公斤,距今 2 400 年,仍可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广阔,音色优美,余音可持续 1~3 分钟,并出现了和声技术,不愧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讲述时如条件许可,可播放编钟演奏的录像资料片断)

 六、天文和地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成就。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天文学成就有哪些?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又取得了很大进步。鲁国的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当时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 160 年。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 800 个恒星,其中 121 个的位置已被测定。还记载了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

 2.《墨经》。

 在物理学方面,《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其中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无文学和物理学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得到初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为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例如天文历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直接服务于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具有朴素唯物论素材的思想成就的出现,如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名医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也有巨大成就。扁鹊是当时最著名的医生,他原名秦越人,齐国人,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病情。望即望气色,闻即听声音,问即询问病情,切即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其中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他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断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请阅读下列材料:

 扁鹊过齐,齐桓候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皮肤),不治

 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候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候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候遂死。

 摘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请思考:这段记载中反映了扁鹊怎样的诊断方法?扁鹊的医术还有何特点? 教师在学生阅读、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主要体现了四诊法中的“望”和“闻”。从中还可以看出扁鹊的治疗方法水平很高、很丰富,如汤药、针灸等。

 【本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辉煌成就。这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和文化“大发展”这一突出时代特征,也为我们解答上节的课后思考题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条件。请同学们共同讨论、归纳:“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其中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百家争鸣”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

 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

 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言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这突出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这一观点。

推荐访问:春秋 战国时期 文化
上一篇:青峰初中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
下一篇: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