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忌懒]道家忌懒

来源:普通话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看了贵刊2006年元月号《养生之道在无道》一文,深受启发,该文言简意赅,如画龙点晴。文中最后一句:“长寿人中没有一个懒汉”正点中养生中的一个要害,不过,笔者觉得言犹未尽,想就懒惰与养生的关系谈点看法。
  “懒”者,好逸恶劳之人也。懒人短寿,拙以为,与其忽视运动,缺乏锻炼有关。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是与生俱来并相伴终生的自然本能。古人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今人讲“生命在于运动”,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另外,还有个“用进废退”的理论,广泛流传。有些野生动物的心脏明显大于家养动物。老鹰的视觉,狗的嗅觉,也显著比其他动物灵敏,这些都是由经常“运动”或“运用”造成的结果。
  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儿童时期天真活泼,活蹦乱跳;青年时代精力旺盛,敢想敢干;中年时代,身负重担,变得老成持重。老年时代,则行动迟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一个人的体力由弱到强又由强变弱的过程。什么时候人动不了,不能动了,离死亡也就不远了。不少百岁老人就是靠“老不闲着”、“总有事干”使自己身心总处于“全面而和谐的运动”之中,才延长了自己的寿命。
  生命运动和非生命物质的运动有显著不同。主要是“主动和被动”,以及“自觉与不自觉”的区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说:“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懒惰的人一般不是不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可能是在“自觉性”或“主动性”上差了一点。或因怕累而贪图方便;或因养尊处优,天性懒散,无形中忘记了运动的意义。只是当已经“养”成了“大胖子”感到生活多有不便的时候;或者因“胡吃海喝”得了这“结石”那“硬化”等大病的时候才警觉起来,主动跑到“健身房”或“减肥中心”去折腾自己;或跑到医院去求医问药,进行“亡羊补牢”,但已造成难于挽回的身体或经济损失,而只能遗憾终生。
  曾经有一种理论叫“生命在于静养(止)”并以乌龟等长寿动物为例来喻人说事。这是把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生成的物种做机械的类比。笔者买过一只活的乌龟,因怕小孩玩耍便把水盆和乌龟放在立柜顶上,因为高空较热,一晚上就死去了。这说明任何生命运动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条件。动物无力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换个不适宜的环境就活不了,更无长寿可言。而只有人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创造改变生存环境。在地球上冷热悬殊的各种环境中都可生存。人类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辛勤劳动,可以改变许多事物,当然也包括延长人的寿命。遇到较恶劣的环境,勤劳和善于动脑筋的人可以主动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照样活下去。而那些懒惰和悲观的人就会束手无策,很可能成为牺牲品。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哲理当中,并不排斥生命需要“静养”。像生命运动决不能排斥吃饭、睡觉、休息一样。静养是在一定情况下,不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是老年人比较适应的运动形式。是对一生辛勤劳动的人到晚年应该有的回报,也是对相当一部分有心灵创伤的老人应有的慰籍。如练练静功,散散步等。另外,静养也是人大病之后走向康复的手段。静养和吃饭、睡觉、休息、休闲、放松一样,都是生命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程序。是为今后或第二天更好的“运动”服务的。或者换一种说法:该休息时候就休息一下。
  生命运动是一个连续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张弛有度,动静相间,劳逸结合。运动“过火”和运动不足都有损健康,这是每个人在实践中应该掌握的分寸。
  〖编辑:安然〗

推荐访问:养生
上一篇:[不可忽视心理暗示对生活的影响]对别人心理暗示的方法
下一篇:感悟安详 安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