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灯俗琐谈:元宵节的习俗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19-09-04 点击:

  元宵节与灯密不可分,挂灯、张灯、放灯、赏灯、舞灯、送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因此,元宵节不仅叫“上元节”、“元夕节”,又叫“灯节”。   元宵节的灯彩活动始于何时?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帝年幼,吕后专权,弄得民不聊生。吕后一死,汉文帝刘恒登上皇帝宝座。刘恒即位后,广施仁政,励精图治,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微服出访,体察民情。每当此时,长安市民便张灯结彩,恭候皇帝,后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古代的都市,夜间是禁止一般行人往来的,叫做“宵禁”。从汉代开始,决定正月十四到十六,开禁3天,准许人们自由地在街头欢乐。此时,各种民间舞蹈、花炮、戏剧以及花灯遍及各地,是人们继欢度春节后,正月里的最后一个高潮。人们欢庆春天的到来,万象更新,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发展了闹元宵的各种活动。隋朝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月终才结束,不仅张挂着千姿百态的灯笼,而且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更有那划彩船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耍狮子的。唐代元宵节及其前后各一日,正式成为国有例假日,各官署都停止办公,让人们尽情游乐。宋代元宵放灯著于法令,闹元宵盛况空前。元、明、清三代,元宵节活动仍很活跃,张灯、看灯、夜游及百戏杂陈的习俗也相沿不改。解放后,元宵节增添了新的内容。人们通过各种传统的活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热爱。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元宵节灯彩习俗也不尽相同,现择要录之,以飧读者。
  挂红灯。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挂红灯,户户放烟火。在我国南方,红灯多数挂在屋檐下,而在我国北方,红灯的挂法极不统一。有的挂在屋檐下;有的挂在院门的两侧,与门上贴的春联相衬,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有的挂在院中竖立的灯笼杆上。灯笼杆多用一两丈长笔直的木杆做成,灯笼杆的顶端扎上墨绿的松枝,与红灯相辉映,美不可言。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红灯,众说不一。不过民间有这样两个传说:其一是黄巢起义那年,带领起义军攻打浑城。为了探听唐兵实力,黄巢化装成卖汤圆的,但由于叛徒告密,官兵紧追不舍,是城里的一位老人把黄巢藏进一个大醋罐内,才骗过了官兵。黄巢十分感动,于是对老人说:“过几天就攻城了,我这里有些银子,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挂在门前。”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了他人。十五晚上,黄巢带兵攻进城,凡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进;不挂红灯笼的,起义军就冲了进去,抓赃官,捉老财,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挂起了红灯。其二是个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猎人在打猎的时候,误伤了玉皇大帝的神鹅,玉皇大帝十分恼怒,要派天兵天将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到人间放一把大火为神鹅报仇。有一位善良的仙女,把这一消息偷偷传到人间,人们为了免遭大难,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人们到处燃放鞭炮、烟火,天兵天将从空中一望,人间红光闪闪,烟火一片,认为大火已经燃烧起来了,便回去报告说,人间已经大火熊熊,神鹅之仇已经得报。这样,人们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一场灾难。从此以后,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挂红灯,放烟火,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花灯。花灯又叫彩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综合绘画、纸扎、编织、剪纸、刺绣、裱糊等工艺,用竹、木、藤、金属、绫绢、纸张等材料制成,是一种互相融合的综合工艺品。大致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大类。灯面上绘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一般来说有人物灯,如“嫦娥奔月”、“西施采莲”、“刘海戏蟾”;花果灯,如荷花、牡丹、葡萄、瓜、藕、柿、橘;百族灯,如鹿、鹤、龙、马、猴、凤、金鱼、鲤鱼、蛙、虾等。在古代比较有名的有北京的宫灯、纱灯,苏州的罗帛灯,杭州的羊皮灯,南京的夹纱灯,丹阳的料丝灯,安徽新安的玻璃灯,浙江的硖石灯。还有龙灯、狮灯、鲤鱼灯、丰收灯、八宝灯、长寿灯等。
  宫灯和纱灯在彩灯中享有盛名。明清两代,身怀绝技的彩灯艺人云集京华。北京的彩灯形成了以宫灯、纱灯为主的传统特色。宫灯的造型变化多端,有四方、六方、八方、方胜、花篮、龙凤、扇面等各式。宫灯本是宫廷用灯,用料十分考究,一般以红木、花梨、紫檀等珍贵木材做框架,图案多为“吉祥如意”、“福寿延年”,富丽堂皇,雍容典雅。纱灯一般用竹木或金属做框架,糊以纱绢,品种有红庆灯、彩纱灯等。红庆灯呈大红色,配有金属流苏,美观大方。
  如今,我国制灯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杭州的九莲灯,造型精巧,色彩富丽;佛山的龙凤灯,以传统龙凤为题材,灯面上配以诗画,造型别致,风格典雅;苏州的琉璃灯,其山水花鸟,形态奇妙;福州的白玉灯,宛如清水玉壶,精巧玲珑;哈尔滨的冰灯,浑然天成,光洁晶莹,玲珑剔透,别具一格。还有广州的花篮灯,上海的金鱼灯,取意美好、幸福、连年有余,制作奇巧华丽,为灯中精品,深为人们钟爱。北京的宫灯制作推陈出新,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如大戳灯等造型古朴、立意新颖的新品种。
  元宵节观花灯,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娱乐活动。各地纷纷举办灯展、灯会,以表示吉祥之意,展现繁荣兴旺的景象。元宵节期间,各种彩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吸引得观灯者如痴如狂,流连忘返。
  舞龙灯。亦称龙舞,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民间灯彩,流行全国各地。最初用于祀神、娱神,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文艺活动。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降福消灾。因此,人们将龙看成是“吉祥的化身”,历来为民间所尊崇。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多数地区,都要举行舞龙灯活动。汉代《春秋繁露》中就有记载。清道光年间出刊的《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龙状,蒙以络,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各有特色。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此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香港的“火龙”较为特殊,龙身用珍珠草扎成,共32节,长70多米。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
  猜谜灯。谜语,作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和一种游戏,新鲜有趣,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谜语是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对比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做出谜面,供人猜测。猜谜可以增长智慧,训练智力,陶冶情操。
  我国的谜语共有卷帘、秋千、求凰、粉底、谐音、双钩、上楼、下楼等24种谜格。宋元小说中多把灯谜称做灯虎,言其犹如虎之难以射中,形容谜的难猜,猜谜语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元宵节期间,人们把谜语贴在或写在灯笼上,四壁琳琅,触目皆是,让过往行人去欣赏、去猜测、去推测,时间长了,人们便把贴有谜语的灯笼称做“谜灯”了。

推荐访问:元宵节 灯俗琐谈
上一篇:漫谈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下一篇:复方菠萝酶片 复方菠萝酶片可致鼻出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