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心得

来源:村官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龙源期刊网 .cn

 浅论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作者:李欢欢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 年第 07 期

 摘 要 近年,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民众伤亡人数每年都在递增。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等,对提高大学生急救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大学生 现场急救 意外事故

 近年,地震、海啸、火灾、洪水、甲流等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出现,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层出不穷,现场施救在社会发展纷繁复杂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为了维持受害者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就必须对伤者实施现场急救,但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 4 分钟内,严重创伤病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 30 分钟内,故意外伤害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掌握紧急救助技能对自救或对他人实施救助非常重要,如果施救及时准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有限,使得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经常会手足无措,从而错失很多自救或施救于人的良机,而使事故向恶性方向延展下去,其后果也是令人悲痛不已。随着近年来大学生意外事故频率的增加,加强对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至关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急救意识淡薄。

 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在急救知识宣传上形式单一单调,普及工作不到位。大学里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宣传展板形式,宣传没有成为常态化。偶有大型的宣传都是在“大难”来临时或之后(非典、甲流、地震、火灾、意外伤害等)才开始陆陆续续映入人们的眼帘。各高校现普遍以冬日防火等为契机搞一些讲座、演练等形式的宣传活动,或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传授一些意外身体伤害的急救措施为主要的急救知识宣传渠道,但均涉及范围狭隘,学习知识有限,缺乏专业、正规指导和训练,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相当匮乏,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有效的实施自救和施救于他人,在施救现场,大家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处之,急救意识相当淡薄。

 2、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出现“想学无门”局面。

 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都比较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自救或对他人进行施救。但是,当前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渠道有限,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体,大学里面很少有相关知识的教学,专业的指导老师也少之甚少,更不要谈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器械,使大学生想去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因为缺乏这样的渠道而无处可学。

 二、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措施篇二:大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心得(急救)

 大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这门课授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艾滋病、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日常饮食营养??都是一些非常实用的知识。相信这些知识会在今后自己的生活中发挥极大作用,尽可能的减小自己和别人受到伤害的可能,让自己在生活中处理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和体魄。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导致受伤。这些小伤容易影响我们的学习和作息,因此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如何自觉地选择健康的行为方式,建立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保证我们以充沛的精力与朝气投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在这节

 课中,我了解到了及时正确的自救与互救对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重要。在关键时刻,甚至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也认识到自己以前了解到的急救知识确实很少,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而这几节课的学习让我真正掌握到了急救方法。下面主要谈谈我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的学习认识。

 人体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瞳孔。他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都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六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总的急救原则,就是要保证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同时防止失血

  过多,尽量恢复伤者的意识。沉着镇静, 明确状况,分辨缓急,有意识时优先恢复呼吸和心跳,无意识有呼吸防窒息紧要,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大出血时马上止血??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避免加重伤情,要尽最快的速度,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因此,我们要镇定,不要慌张,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尽可能挽救他们的性命,帮助他们等到医生的救援。

 这几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进行急救的方法,我相信这些方法在关键时刻一定会帮到我们,避免一些遗憾的事情发生。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心肺复苏术(cpr)、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这几种方法看似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还学习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创伤性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病症,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大类,人失血过多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止血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包扎方法:头顶包扎法、胸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包扎时不可过紧,以免妨碍血液循环,也不可过松,以免搬运时滑脱。骨折一般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为了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便于搬运,我们要对其进行简易固定。

  总之,通过学习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我们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改善了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有效预防了心理疾病,促进了心理健康,形成了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降低了常见病的发病率。

 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 21 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篇三:浅谈对大学生进行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现实价值

 浅谈对大学生进行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现实价值

  一、进行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

  临床实践证明。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残疾与死亡,应强化院前急救的作用。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与转送途中救护。现场急救分为家庭急救、公共场所急救、野外急救等。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最佳抢救时间仅为 4~6 分钟,创伤性急症为 30 分钟以内。如果公民具备一定的现场急救与互救技能,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与残疾。

 众多欧美国家以《急救医疗系统法》等形式要求成年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的现场急救技术、异物卡喉的急救等,并通过国家规定的培训与考核。如美国将高速公路的从业人员经严格培训,列为“院前急救辅助人员”;日本通过加强消防队员的院前急救培训,使其成为重要的院前急救力量。

 近 30 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重点放在院内急救与重症监护等领域,院内急救水平的提高与现场急救能力的滞后形成极大的反差,明显阻碍了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与成功率,要进一步大力发展院前急救体系,普及公民的自救与互救知识,提高公民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与水平。但由于人力、财力等因素影响,院前急救技术的普及,应积极寻找

 可行的方法与途径,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院前急救辅助人员的培训。

 在校大学生是国民中高素质群体,其学习、理解与接受能力好,且具备积极向上、好学的特征。从在校大学生开始,进行大学生自救与互救意识、院前急救能力的培养,从而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急救技能培训、认证方法与体系,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急救医学发展,提高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量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学习与掌握急救技能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而且希望周围的成年人均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后,关键时刻会主动施救于他人。

  二、在校临床医学生可作为急救培训的实施者

  首先,可以高等医学院校为依托,建立“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中心”,招募志愿参加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集中规范化培训,并经严格考核合格,成立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档案;分期培训各院校“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分中心”骨干;各院校骨干志愿者开展工作,以每学年新入校大学生为主要培训对象,将培训纳入新生入校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逐渐对除新生外的在校大学生实施培训,但以自愿参加为原则;最终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其次,可随访研究经培训大学生与未经培训大学生在就业、社会能力、遭遇急症时的现场救治能力及其产生的积极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总结、评估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并进一步改进发展。

 最后,当培训体系成熟并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有关管理机构认可,将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大学生(大专及本科)毕业并获取相应学位的必备与要求素质。

  三、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模式

 第一,强调教学过程的真实性、情景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第二,教学以实训课为主,理论教学重点突出培训的意义与重要性。实训课除规范化教学外,更多的是强化学生之间互救的模拟练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应急性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第三,重视鼓励式教育,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学生珍惜生命的教育。

 第四,建立网络培训系统,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及信息平台,上传培训教学课件、实训录像等,并由培训教师负责解答参与培训的志愿者与接受培训的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多途径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第五,由医学院校大学生为志愿者主体,实施高校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而逐步提高国民自救与呼救能力。

 总体说来,对大学生进行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国民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科学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1 繙鷳?熫?嫾?$???∽)/??t?k 刕"J 戇"个?罃?m5 処奋?梳 N??h 砄奮/堜??M 幜{~?\?cC 駥愖?滙?楤鯏伫 E 茁慎??吕崹 h?尵

推荐访问:急救 心得 大学生
上一篇:银行出纳工作心得例文5
下一篇:福州市长乐区2020年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