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痹证三大主证的辨证用药体会】 痹证中医辨证分型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19-08-08 点击:

  [摘 要]目的 探讨交流祛风通络、化瘀止痛、治疗关节疼痛、肿胀、僵直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药疗法,如:(制川乌、草乌、桂枝、制附片、干姜、地龙、土元、制天南星、忍冬藤、知母、生石膏、寒水石、乌蛇、当归、熟地、羚羊角等)。
  关键词:痹证 中医药疗法 辩证施治 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112-03
  
  痹证是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发的疾病,是风湿类疾病的同义词,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痛风、骨质增生及坐骨神经痛,急性风湿热痛等多种疾病。其共同特点均以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拘挛僵直)为主证。其病因病机均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气、血、痰内阻、凝涩不通,气血壅滞,痰瘀交结,深入骨隧骨骱,难以化解,以致病程反复缠绵。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如支原体,链球菌,以致结缔组织受损等,故施治颇感棘手,因此病我国有亿万民众失去劳动能力。故绝非一般祛风、散寒、燥湿、清热通洛、抗炎、止痛药品所能奏效。且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病久及肾,故在治疗上在常规辩治基础上,参用益肾培本,涤痰化瘀,及祛风通洛、利湿、抗炎、止痛等、钻透剔邪之品,方可奏效。兹就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三大主证,结合临床实践,浅谈用药之体会,以此启示通道。
  
  1 疼痛
  
  疼痛是痹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果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则患者信心增强,病情易趋缓解。根据疼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骨痹),此五者只是各有侧重,往往多是混杂证型,故在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四诊合参,要审因论治。
  1.1 风痛其疼痛多呈游走状,痛无定处,伴恶风发热,舌苔淡白或稍腻,因“风性善行数变”之机理。所以《内经》称之为“行痹”,祛风通络以治其痛,是为正治。在辨证基础上,以防风汤为主,可加用独活15~20g,因《名医别录》谓其“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本草正义》称:“独活为祛风通络之主药……,故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本品确有镇痛、抗炎、镇静、催眠之功能。用量可渐增至30g效果更佳,但阴虚血燥者慎用,或适当配伍养阴生津之品,如当归12g,生地20g,鸡血藤20g等,又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相吻合,始可缓其燥性。或选用忍冬藤和海风藤30~40g,以其善解游走性之疼痛。重证宜用蕲蛇《玉楸药解》“通透关节利湿祛风”;《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达皮毛无不到也”。本品透骨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药”;不仅善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经的磷质产生之功能。对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使痹证病情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效佳每次服2g,每日服2次。
  1.2 寒痛
  因寒邪内阻脉络而致之疼痛,临床最多见。其疼痛特点是受寒加剧,得温稍舒,痛痛剧烈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疼处皮色不变。舌苔薄白、脉弦紧。《内径》称之为“痛痹”。由于寒性凝滞主收引之故。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乌头汤为主方;用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附子10g,细辛6g,干姜6g,五味子乃幸温大热之品,善温经散寒,宣通痹阻,而解寒凝,取附子无干姜不热之理论。川乌、草乌,附子均含乌头碱,有大毒,一般炮制后用,生用者酌减其量,并先煎一小时,以减其毒性。常以川乌、草乌配以桂枝10g,细辛6g,独活15~30g,干姜6g,等温燥之品,川乌温经定痛作用甚强,凡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因各人对乌头的耐受反应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用量由3~5g开始,逐步加至10~15g,且与甘草同用,既不妨碍乌头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草乌治疗痹证之功较川乌为著,重证常同时并用。对寒痹患者用川乌、桂枝、仙灵脾等品,有降低抗“O”,血沉之效果。《本事方》中麝香丸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痛甚者,可获迅速止痛之效。(方中生草乌、地龙、大黑豆各等份加入少许麝香共研细末泛丸如绿豆大小每服6~12粒,每日服2次。黄酒送服,多在3~7日内痛止肿消。慢性顽固者,坚持服用,亦可获效。细辛可渐增用至8~12g。
  1.3 湿痛
  肢体有重着之感,痛有定处,多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肢体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由于湿邪重浊粘滞之故也,故《内经》称之为“着痹”。治当健脾化湿、散寒通络,加用小量利水之药,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祛络通,其痛自愈。薏苡仁汤加减,生白术40g,苍术15g,炒薏仁30g,制附子15g,猪茯苓各12g,或加用透骨草,千年健各30g,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消除患者之疼痛。
  1.4 热痛
  多见于痹证急性发作期,或邪郁久而化热者。表现为关节灼热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得凉稍舒,可发于1个或多个关节。伴发热、口干、舌尖红或质红脉象数,多数患者白细胞增高,血沉快。常用白虎加桂枝汤随证加减,热盛者加寒水石10~30g,黄苓、龙胆草各10g,湿重者加苍术、蚕砂各10g,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元胡或六轴子随证选用。六轴子为杜鹃科植物羊踯躅的种子,苦温、有剧毒,善祛风止痛,散瘀消肿,对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跌打损伤,痛疽有显效,不仅能散瘀消肿,尤于定痛。骨伤科多用之,西医研究证明,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类似于阿片的作用),对于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高血压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因本品有剧毒,用量宜慎,煎剂成人每日用1.5~2.5g,如丸散剂每日约用0.3~0.6g,体虚者忌服。在此方中配以寒水石可加速疗效。寒水石辛咸而寒,入肾走血功能清热降火,利窍消肿,主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烫伤等症。今用治热痹热盛而关节灼热肿痛者每获良效,且用后其抗“O”血沉均趋下降,乃善清经络之热,如用药不效时加用羚羊角粉0.6g,分两次服,羚羊角粉价值昴贵可取山羊角或水牛角粉30g代用之。关节红肿热痛,如仍不解者服用犀黄丸,或加用知母量20g,寒水石30g,以清经络之热并能止痛。或用鲜大黄、鲜透骨草捣烂外敷可加快消肿止痛,缩短患者疗程。
  1.5 瘀痛
  久痛多瘀多虚,凡顽痹久治不效,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缠绵不愈、舌质暗或有瘀斑,脉象多沉缓,是病邪瘀血凝聚经络,胶结难解。叶天士曰“络瘀则痛”是也。常规用药难以奏效,必需采用透骨搜络,涤痰化瘀之品,佐以益肾培本之药,方可搜剔深入经遂骨骱之痰瘀,以蠲肿止痛。应首选十笑散为主方,各10g,治以蜈蚣3条水蛭僵蚕土元各12g,制天南星10g,白芥籽10g,炒杜仲15g,牛夕30g,最为合适,值的一提的是,生天南星苦幸温有毒,制则毒减,能燥温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专走经络,善止骨痛,对各种关节疼痛,具有良效。《本经》之“治筋痿拘缓”,《开宝》之除“麻痹”均有所启示。就类风湿关节炎而言,在体液免疫异常方面,滑膜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肥大细胞等集聚;类风湿因子无论是IgM、IgG、IgA都大多在关节内部生产,这些病理变化,似与痰瘀深结经隧骨骱之机理相为吻合,南星专止骨痛,是颇有深意的,制南星用量可渐增15~30g。
  
  2 肿胀
  
  “湿胜则肿”此为关节炎肿胀形成的主因。临床表现关节肿胀僵持不消,舌苔多白腻,脉象多滑,早期可祛湿消肿,但病久则湿而生痰终则痰瘀交阻,应用涤淡化瘀,方能奏效。关节病而肿者证情较重;凡关节肿胀者定有湿邪,其肿势与湿之轻重则往往是相应的,如肿势不消,湿邪内停,粘着不去,致气血不畅,痰凝、血瘀、三者胶结、附着于骨,发为“骨痹”。则导致关节畸形。正如《素问•生气通无论》所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和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生,乃生大倭”。沈金鳌也曰:“久则骨节蹉跎”,均指此而言。通常而言“伤科治肿,重在化瘀,痹证治肿,重在化湿”,二法合用,相得益彰。可提高疗效。肿胀早期,常用二妙(苍术15g,黄柏10g)防已、泽兰,泽泻、土茯芩各12g,中后期则需参用化痰软坚的半夏10g,制南星12g,白芥籽12g和消瘀剔邪的全虫6~10g、水蛭10g、土元10g,乌蛇10g等。此外随证加减如七叶莲长于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并有壮筋骨之功能。刘寄奴、苏木、山茨菇、制山甲、螃蟹骨均檀消骨肿,有骨增生者更为适应。
  
  3 功能障碍(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是痹证晚期之象征,患者多数疼痛加剧,且功能严重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十分痛苦,面色晦暗无光,舌边多有瘀斑或瘀点,脉象多沉细无力,故称为“顽痹”或“骨痹”。此时应整体调治,采取综合措施,细辨其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偏颇,而施以相应之方药。凡关节红肿僵直,难以屈伸,久久不愈者,多因毒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必须加用豁痰破瘀,虫蚁搜剔之药,方可收效。如用山羊角或水牛角粉30g,地龙12g,蜂房20g,蜣螂虫6g,水蛭12g,山茨菇20g等,能清热止痛,缓解僵挛。如肢节拘挛较重者,可加入蕲蛇12g,制山甲12g,白僵蚕15g。如属风湿痹而致关节拘挛者,应重用宽筋藤30~40g,偏寒湿者,重用川乌、草乌6g,且逐渐加量至10~15g,附片10g,鹿角片6g。此外可选用海风藤或忍冬藤35g,因此药善通行经络,疏利关节,并有舒筋活络之功能,与鸡血藤15~20g同用,不仅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伴肌肉萎缩者重用生芪用量渐增10~120g,生白术15~40g,熟地15~30g。并用银环蛇或乌蛇粉每次2g每日服2次。
  总之在辨证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如益肾培本,如仙茅、肉纵蓉、补骨脂、配合针灸、拔火罐、中药薰洗、药酒等综合措施,待病情稳定后需续服益肾蠲痹丸3个月,以巩固和提高疗效,以防复发。
  
  4 病例介绍
  
  张某,男,19岁,2005年4月6日初诊。壮热、四肢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以两足踝关节为著,痛处拒按,舌淡红,脉数,体湿39.2℃。化验检查:WBC:26.3×109/L,血沉126mm/h,抗“O”1800 u/ml,类风湿因子阴性。证属热痹,治以清热通络,疏风利湿。用生石膏30g,寒水石20g,桂枝6g,知母15g,生甘草6g,忍冬藤35g,丹皮12g,黄柏12g,连翘20g,二花30g,制天南星12g,寄生30g,粳米30g。水煎至150ml每日分3次口服。2005年4月8日复诊患者体湿正常、关节红肿疼痛消失,WBC、血沉、抗“O”逐渐下降。效不更方,上方去二花,加鸡血藤20g,生黄芪30g七剂同前用法,以固疗效,半年后随未复发。
  
  参考文献
  [1] 上海中医学院,主编.高等院校教材《内科学》[M].第五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 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中药大辞》[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3]《皇帝内经素问》[M].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

推荐访问:痹证 三大 辨证 用药
上一篇:[4810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 骨髓细胞形态学
下一篇: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5例报告:腺性膀胱炎能自愈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