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四)]练气功走火入魔的症状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

  《抱朴子》为“好神仙导养之法”(《晋书・葛洪传》)的东晋葛洪所撰,分《内篇》、《外篇》。两者的主要区别,如《外篇自序》谓:“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有关气功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内篇》,在该书明代刻版的《内篇》后,另附《别旨》一篇,专论气功。该书在养生方面崇尚外丹,认为服食丹药是成为“神仙”的必由之路,而将导引、药物等视为养生之“小术”。即使如此,它对古代气功发展的贡献仍不可忽视。
  
  一、精论气功理论
  
  1.拓展“守一”,论述丹田
  葛氏对丹田的论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展前人之“守一”,提出意守丹田,丰富了调心方法;二是明确了三丹田的概念,并指出了具体位置。《抱朴子内篇・地真》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三寸为上丹田也。”按:守一,指意念守于一处,是气功锻炼中最常用的调心方法。其渊源可追溯至《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精神内守”和《庄子・在宥》的“我守其一”。到了《太平经》则将其具体化,不但提出了“守一”的概念和常用的方法,还论述了其作用。其中关于“守一”的方法有二:一是守身体之“一”,如“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二是守五脏之色,即所谓“……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气相应……思之不止……”但明确提出意守丹田的先驱者则是葛洪。又:“丹田”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之“丹田有热”,但没有指出其位置。《抱朴子》提出的三丹田的名称与位置,一直为气功界应用到现在。
  2.论述胎息,教授方法
  葛洪对胎息颇为重视,所谓胎息是一种特殊的调息方法。《后汉书・王真传》所说的王真等人“悉能行胎息”,可能是最早的相关记载,但该书对胎息没有作出解释,也没有交代如何习练这种调息方法。葛氏将其作为行气法的主要内容,故《抱朴子内篇・释滞》说:“行气有数法……其大要者,胎息而已。”还首次定义了这种呼吸方法:“……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并认为,对于胎息可用下列方法加以鉴定:“以鸿毛着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直到今天,我们仍可将其用于气功训练中的“查功”和气功科研对象的初筛。至于胎息的习练方法:“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不欲令己耳闻气出入之声,常令人多出少……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无论是行气,还是胎息,其目的在于养气,因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白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至理》。
  
  二、点拨气功方法
  
  1.重视仿生,“效其导引”
  气功锻炼中的所谓“仿生”,是指练功时模仿某种动物的某―特征。早期文献中的代表性气功仿生,如《庄子・刻意》篇中的“熊颈鸟伸”,《淮南子・精神训》中的“熊颈鸟伸,鸱视虎顾”,马王堆出土文物《导引图》中的“龙登”、“鹞背”、“熊颈”等图题及相关图例,华佗五禽戏则是整套仿生功法的典范。一般认为,此类锻炼既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运动而有助于调身的全面性、多样性,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神态而有助于意念的集中与应用。葛氏对仿生类功法的重视,可从以下两个实例看出:一是在《内篇・杂应》中用于聪耳的功法:“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天俯地仰,令赤黄之景,不去洞房,猿据兔惊,千二百至,则聪不损也。”二是《对俗》中说的:“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导)引以增年。”认为龟鹤长寿之奥妙在于其运动与饮食,故曰:“是以真人但令学其道引以延年,法其食气以绝谷。”葛氏还列举了众多其他长寿动物的例子,借以说明导引的重要性。是继《华佗别传》之后,又一次关于仿生动功能延年益寿的论述。
  2.提倡灵活,“但无名状”
  气功锻炼中姿势、动作的准确与活泼是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妥善处理这对矛盾也是主要的练功要领之一。总体而言,历代气功著作大多对准确性强调有余,而对活泼性的叙述似有不足。故《抱朴子内篇・别旨》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品味:“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粉绘表形著图,但无名状也。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这也许就是气功人士“法无定法”口头禅的依据之一吧。
  
  三、概括气功作用
  
  气功对人体的作用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养生防病,即治未病;二是治病疗疾,即治已病。对此,《抱朴子》概括得非常简练,《别旨》谓:“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疗未患之疾”显然是指未病先防;而“通不和之气”是指治疗已成之病,因为“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
  由于葛洪同时“好神仙导引之法”(《晋书・葛洪传》),故他在论治未病时常将两者放在一起。如《内篇・至理》:“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这里的“药”代指丹药(外丹),对于崇尚外丹的葛洪来说这是首先应该推崇的;“行气”代指练功,也就是葛氏之所谓“小术”。可喜的是,他没有排斥“小术”的作用。《杂应》还对其作用机理作了解析,谓:“养生之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指出了气功锻炼的“宣动荣卫”,行气活络作用。
  《杂应》还列举了气功的两大具体的保健作用――坚齿与聪耳。认为,对于牙齿来说,如“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对于聪耳则推荐仿生锻炼,如“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猿据兔惊”等,与《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关于吴普坚持长期锻炼五禽戏,至“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的记述,如出一辙。
  
  四、提示练功宜忌
  
  1.练功时间之宜忌
  由于“天人相应”是气功遵循的重要理论之一,故其讲究对时间的选择。在现存文献资料中,最早对此有明确论述的可能是马王堆出土文物中的几部医书。如《却谷食气篇》认为有四种气候不宜食气;《养生方》则曰:“食气有禁,春辟(避)浊阳,夏辟(避)汤风,秋辟(避)霜雾,冬辟(避)凌阴。”讲的都是一年四季的练功宜忌。而《抱朴子》的论述更加细致,《释滞》曰:“行�当以生�之时,勿以死�之时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死�之时,行�无益也。”其理论依据推测与《内经》有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气功之“晨练”莫非也与此有关。然而,这种六时阴阳宜忌的实际意义,目前研究者仍有不同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
  2.饮食情志之宜忌
  气功锻炼须与科学合理的饮食相配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公认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之“食饮有节”,《童蒙止观》“调五和”中的“调饮食”等,但《抱朴子》说得较为具体,而且对其主要机理也作了分析。如《至理》曰:“又行�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强难闭。又禁恚怒,多恚怒则�乱,既不得溢,或令人发咳,故鲜有能为者也。”言简意明,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总之,《抱朴子》对古代气功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气功作用的论述及关于丹田与胎息等的描述,是他书所没有的。
  
  (未完待续)

推荐访问:气功 名著 古代 医学
上一篇:[老年朋友,莫和别人比子女] 灵寒子女朋友
下一篇:“别”保健康 怎样让别家保险被保人选择我家保险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