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导学案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Word版缺答案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20-09-06 点击:

 第 第 1 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记住中国农业经济的三大特点; 2、掌握古代农业发展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水利设施及生产方式的演变。

 3、通过“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形成演变的过程的学习,试分析其特点,了解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

 【 知识梳理 】

 一、农业的起源 1.出现:上古时代,从

  经济向

  经济发展,形成原始农业。

 2.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流域和

 流域形成规模。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北方以旱地的

 为主,南方以

  为主。

 3.产业结构的特点:以

  为主、

 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饲养的家畜主要有

 六种。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农具的进步)

 1、表现:

 时间 农具发展情况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使用石、木、骨具,“耒耜” 商周 出现青铜制品,但很少用于农业 春秋 出现

 农具,牛耕

 (时候出现,汉代普及),是我国农用动力的巨大发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汉 犁壁、耧车(播种用)

 三国 马钧改进翻车(灌溉用)

 唐

  (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筒车(以水力推动;灌溉用)

 2、影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水利的兴修 1、原因:①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②生产力提高的推动。

 2、概况:

 ①内地:大禹治水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建成了芍陂、

  、

 ,

  西汉建成漕渠 、

  。从

  开始,政府经常大规模治理黄河。

 ②边疆:西域地区最有特色的水利工程是

 。

 3、经验总结:我国古代总数达约 370 多种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

 的内容。

 四、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夏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称“耦耕”,即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

 3、春秋后:自耕农出现,即以

  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形成,从此,

 式的小农经济方式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五、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1、产生时间:

 2、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

 制度的出现。

 3、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

  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稳定性等。

 5、评价:

 积极: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④近代以后,阻碍生产发展。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知识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二: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什么时期的什么农业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于何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

 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什么作用?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3)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随堂检测】

 1.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按工具出现先后顺序

  B.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 C.按考古学特点来划分

  D.按工具的优劣来划分 2.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一项技术革新是

 A.犁壁的安装

  B.铁犁铧的发明

 C.牛鼻环的使用

  D.“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 3.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

  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 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6.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了 120 处,其中长江流域 90 余处,黄河流域 12 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 40 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7.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8.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 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9.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10.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推荐访问:精耕细作 必修 农业生产
上一篇:AA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下一篇:安徽农业大学简历范文(表格2+logo+版式标题表格式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