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添加辅助线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20-09-01 点击:

  一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

 1.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ⅰ 可向两边作垂线。

 ⅱ 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ⅲ 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2. 与线段长度相关的ⅰ 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

 ⅱ 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以在较短的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得延长的部分等于另外一条较短的线段,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那一条长线段即可

 ⅲ 倍长中线: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三角形的中线,方法是将中线延长一倍,再将端点连结,便可得到全等三角形。

 ⅳ 遇到中点,考虑中位线或等腰等边中的三线合一。

 3. 与等腰等边三角形相关的ⅰ 考虑三线合一

 ⅱ 旋转一定的度数,构造全都三角形,等腰一般旋转顶角的度数,等边旋转

 二 、四边形

  特殊四边形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在解决一些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下面介绍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1、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

  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

 ⅰ.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

 ⅱ.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

 ⅲ.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

 2、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

  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

 ⅰ. 作菱形的高;

 ⅱ.连结菱形的对角线.

 3、与矩形有辅助线作法

 和矩形有关的题型一般有两种:

 ⅰ. 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ⅱ.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和矩形有关的试题的辅助线的作法较少.

 4、与正方形有关辅助线的作法

  正方形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正方形的试题较多.解决正方形的问题有时需要作辅助线,作正方形对角线是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

 5、与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

  和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较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

 (2)作梯形的高,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

 (3)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4) 延长两腰构成三角形;

 (5)作两腰的平行线等.

 三 、圆

 1.

 常常添加弦心距,或者作垂直于弦的半径(或直径)或再连结过弦的端点的半径。

  作用:① 利用垂径定理;

  ② 利用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弦和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③ 利用弦的一半、弦心距和半径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有关量。

 2.

  常常添加(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作用: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得到直角或直角三角形。

 ?3.90度的圆周角时

  常常连结两条弦没有公共点的另一端点。

  作用: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可得到直径。

 4.

 常常连结圆心和弦的两个端点,构成等腰三角形,还可连结圆周上一点和弦的两个端点。

 作用:①可得等腰三角形; ②据圆周角的性质可得相等的圆周角。

 5.遇到有切线时

  (1)常常添加过切点的半径(连结圆心和切点)

  作用: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可得OA⊥AB,得到直角或直角三角形。

 ?(2)常常添加连结圆上一点和切点

  作用:可构成弦切角,从而利用弦切角定理。

 6.

  (1) 若直线和圆的公共点还未确定,则常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

  作用:若OA=r,则l为切线。

  (2) 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即作半径) 作用:只需证OA⊥l,则l为切线。

  (3) 有遇到圆上或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7.?

 常常连结切点和圆心、连结圆心和圆外的一点、连结两切点。

  作用:据切线长及其它性质,可得到:

  ① 角、线段的等量关系;

  ② 垂直关系;

  ③ 全等、相似三角形。

 8.遇到三角形的内切圆时

 连结内心到各三角形顶点,或过内心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线段。

  作用:利用内心的性质,可得:

 ①?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连线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②?内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9.遇到三角形的外接圆时,连结外心和各顶点

  作用: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10.

 常常作出过切点的半径、连心线、平移公切线,或平移连心线。

  作用:①利用切线的性质; ②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11.遇到两圆相交时

 常常作公共弦、两圆连心线、连结交点和圆心等。

  作用:① 利用连心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

  ② 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③ 利用两圆公共的圆周的性质;

  ④?垂径定理。

 12.

 常常作连心线、公切线。

  作用:① 利用连心线性质;

  ② 切线性质等。

 13.?

 常常作每两个圆的连心线。

  作用:可利用连心线性质。

 ?14.

  作用:以便利用圆的性质。

 例1 如图1,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

 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2 如图2,在△ABC中,E、F为AB上两点,AE=BF,ED//AC,FG//AC交BC分别为D,G.求证:ED+FG=AC.

 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3 如图3,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BF=AC.

 分析:要证明BF=AC,一种方法是将BF和AC变换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边对等角;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等量代换,寻找和BF、AC相等的相段代换.寻找相等的线段的方法一般是构造平行四边形.

 二、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

  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

 例4 如图5,在△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是AB上一点,且AE=AC,EF//BC交AD于点F,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

 例5 如图6,四边形ABCD是菱形,E为边AB上一个定点,F是AC上一个动点,求证EF+BF的最小值等于DE长.

 例6 如图7,已知矩形ABCD内一点,PA=3,PB=4,PC=5.求 PD的长.

 分析:要利用已知条件,因为矩形ABCD,可过P分别作两组对边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例7如图8,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BE//AC,且AE=AC,又CF//AE.求证:∠BCF=∠AEB.

 例8 已知,如图9,在梯形ABCD中,AD//BC,AB=AC,∠BAC=90°,BD=BC,BD交AC于点0.求证:CO=CD.

 例9 如图10,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BC=10,DE⊥BC于E.求DE的长.

 分析:根据本题的已知条件,可通过平移一条对角线,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

 例10 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AC于BD交于点0,AC=BD,E、F分别是AB、CD中点,EF分别交AC、BD于点H、G.求证:OG=OH.

 分析:欲证0G=OH,而OG、OH为同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又E、F分别是AB、CD中点,所以可试想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解决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90°,AB∥DC,AD=15,AB=16,BC=17. 求CD的长.

 例2如图,梯形ABCD的上底AB=3,下底CD=8,腰AD=4,求另一腰BC的取值范围。

 例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90°,AD=1,BC=3,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求EF的长。

 3、平移对角线:

 例4、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1,BC=4,BD=3,AC=4,求梯形ABCD的面积.

 例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BC=7,BD=,求证:AC⊥BD。

 例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50°,∠C=80°,AD=2,BC=5,求CD的长。

 例8.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不平行于BC,AC=BD,AD=BC. 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9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AD,BC=CD,BE⊥CD于点E,求证:AD=DE。

 例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求证: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例1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BC=60°,AD=3cm,BC=5cm,

 求:(1)腰AB的长;(2)梯形ABCD的面积.

 例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为上底,AB>CD,求证:BD>AC。

 证:作AE⊥BC于E,作DF⊥BC于F,则易知AE=DF。

 例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O是BC的中点,∠AOD=90°,求证:AB+CD=AD。

 例1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BD、AC的中点,求证:(1)EF//AD;(2)。

 例15、在梯形ABCD中,AD∥BC, ∠BAD=900,E是DC上的中点,连接AE和BE,求∠AEB=2∠CBE。

 例16、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BC,E是CD中点,试问:线段AE和BE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例17、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DC中点,EF⊥AB于F点,AB=3cm,EF=5cm,求梯形ABCD的面积.

推荐访问:浅谈辅助线的添加 添加 辅助线
上一篇:浅谈影响幼儿教育因素及教育方法
下一篇:常用辅助线添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