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 安氏二类错牙合畸形

来源:建筑师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

  [摘要]目的:研究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成人患者和青少年患者共362例。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头颅定位正位片。对面高、面宽等19项测量项目做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安氏Ⅱ类青少年患者与正常(牙/合)青少年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较小,但无统计学差异。②安氏Ⅱ类成年患者与正常牙A成年人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安氏Ⅱ类患者下颌骨在青春发育期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发育,使面部畸形程度更加严重。本研究得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对正颌外科和正畸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青春期;面部骨轮廓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76-04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生理上发生明显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各内脏器官功能趋向成熟,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成人标准。上下颌骨也在此期间发育迅速。其中上下颌骨形态有较大改变,面下1/3垂直距离增大,这也是儿童面型向成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指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并伴有上颌前牙的唇倾或舌倾。此类患者在青春期上下颌骨也生长迅速,这样造成面型明显改变,畸形程度更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36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即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面部轮廓无畸形,面型正常,无面部轮廓改形史。以青春期发育前和发育完成后的年龄界限为标准,将362名患者分成少年组和成年组,少年组191人(男90名,女101名),年龄10~14岁,平均11.9岁;成人组171人(男82名,女89名),年龄18~30岁,平均21.6岁。
  
  1.2 测量内容及方法:由笔者于一段集中的时期内用硫酸纸描绘每张头颅侧位片及正位片的头影图,然后选择重要标志点19项进行测量。分别为:①线距14项: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Gn)、全面高(N-Gn)、下颌基骨长(Go-Me)、下颌长(Ar-Gn)、升支高(Ar-Go)、颏高(Pog-MPl)、S-N、S-Gn、S-Go、头宽(EU-EU’)、上面宽(LO-LO’)、中面宽(cs-cs’)、下面宽(Go-Go’)。②角度5项:下颌平面角(MPl-SN)、下颌角角度(Ar-Go-Me)、颏倾角(Npog-MPl)、SNA、SNB(如图1~2)。角度以度为单位,线距以mm为单位。所有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位。(注:MPl为Go与Me连线)


  
  1.3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用CHISS软件做统计学处理,求其均数、标准差等,比较进行t检验。并将部分项目的所得数值与正常牙合的数值进行比较。正常值以张兴中心等所测量的北京正常(牙/合)青少年测量值为标准。
  
  2 结果
  
  2.1 角度变化:少年组的男性与女性颏倾角、下颌角角度有显著性差异,少年组男性颏倾角角度大于女性,而下颌角角小于女性。其余角度测量项目未见性别差异。成年组与少年组相比,下颌平面角及下颌角角度减少,差异显著。成年组男性的SNB角大于少年组男性,差异显著。成年女性的颏倾角大于少年组女性,差异显著(见表1~2)。
  
  2.2 线距变化:少年组的男性中面宽及下面宽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明显大于女性。成年组的男性与女性相比,其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o、S-Gn、上面宽、中面宽、下面宽,均差异显著。所有数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在生长量方面,无论男女,其上面高、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o、S-Gn、中面宽、下面宽均有显著性变化。男性的上面宽有明显变化,女性的下颌基骨长、颏高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见表1~2)。


  
  3 讨论
  
  面部骨组织结构直接体现为面部的形态,而面部的形态又直接关系着个体的美观。因此面部骨轮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对于个体是否有一个协调美观的面型起重要作用。对面部骨轮廓在青春期的生长量、生长方向以及生长持续时间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正颌外科及正畸医师制定合理的诊治计划。本研究对青春期前后面部骨轮廓的改变做以比较,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有助于青少年患者颌面整形及正畸的展开,并对正畸及正颌外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1 X线投影测量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不分性别,成人组与少年组相比,下颌长及升支高度均差异显著。说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下颌骨体部及升支高度有所增加。与正常(牙/合)相比,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少年组男性的下颌体长、下颌基骨长小于正常(牙/合)未成年男性,差异显著。成年女性、颏高大于正常(牙/合)成年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少年组无论男女下颌体长、下颌基骨长小于正常(牙/合)少年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青春发育期前,即与正常牙合人群有所差异。通过青春发育期的生长,这种差异逐渐加大,畸形程度加重。这与Christopher所得的结论相似,他认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与正常牙合面部轮廓不同在7岁时即有所体现,在15岁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组男性与少年组男性相比,颏倾角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且男性的颏高生长变化不明显,说明安氏Ⅱ类男性进入青春期后,颏部变化较小。成人组与少年组相比,无论男女,下颌平面角,下颌角及颏倾角角度有减少趋势,说明安氏Ⅱ类患者与正常(牙/合)青春期少年发育基本一致,下颌骨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林新平等研究表明,高低角型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下颌骨整体旋转,且下颌骨整体旋转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张兴中的研究表明,从13~17岁,下颌角和下颌平面角减少1.0~1.5,下颌向上、向前旋转,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本研究所得结论与林新平、张兴中等所得结论相符。沈真祥指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下颌向前方向的生长表明下颌存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趋势,即水平向生长型病例,它有利于骨型的改善;如果下颌为垂直向生长型,预示下颌顺时针生长,即垂直向生长型病例,治疗预后较困难,治疗中磨牙的升高将使下颌进一步向后旋转。因此,其下面高也常为平均面型,但个别患者下面高也可以表现为增高或减少。曹军等研究发现,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存在骨性垂直性不调,且下颌逆时针旋转。但Nobuyuki认为,垂直向颌骨关系失调,即下颌骨向后旋转,多见于亚洲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 者,而白人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多表现为水平颌骨关系失调。
  在生长量方面,少年组男性与女性的上面宽未见显著差异,但成人组上面宽有显著性别差异,且成年组男性与少年组男性上面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青春发育期,男性上面宽生长量较女性要大。安氏Ⅱ类的男性患者,除上面宽的发育量较大外,其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n、s-Go均差异显著。其升支高及s-Go的显著性差异,均表明男性下颌角点位置有所改变。其下颌角除向外生长外,亦向下生长。
  正常人从少年到成人,在青春期,上下颌骨有一快速生长,完成少年面型到成人的过渡。主要表现在上下颌骨的宽度增加、上下颌骨高度增加、垂直距离的增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高度增大。而本研究发现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经过青春期,下颌骨体部及升值高度有所增加,但数值比正常人小,且上颌骨发育与正常人相比相差无几,甚至比正常人发育的更大。因此,与上颌骨对照来看,下颌骨发育显得小而畸形。即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成人比少年畸形程度更大且明显。表现为下颌体短、升支短、下前牙唇倾、牙弓宽度小、下牙拥挤程度更大。因为智齿萌出,而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造成上前牙也代偿性前倾,因此患者面型呈“鸟嘴”状。
  
  3.2 CT三维重建测量分析:部分病例进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并测量,其所得数值在投影测量所测量的数值范围内。CT三维重建所得结果比投影测量更直观且准确。但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片相比,CT螺旋扫描的放射线量要大得多,而且在价格上更加昂贵,故难以推广普及。
  本研究在进行CT三维重建测量时发现,安氏Ⅱ类患者的咬肌体积亦与正常牙合的咬肌体积有所差别。这可能与安氏Ⅱ类患者的咀嚼习惯及咬肌附着位置的个体差异有关。而咬肌的体积与颌骨的发育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面部外观。但咬肌的体积与颌骨发育情况是否有直接关联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青春期是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骨轮廓在此期间也有较大的改变。若能把握好时机,可使骨性错(牙/合)畸形得到良好的生长改良治疗,使面型得到改善。青春期又是正畸临床错(牙/合)患者最为集中的年龄段之一,因此,对青春期少年的颌面骨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研究,对于正畸及正颌外科医师及早进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访问:畸形 青春期 面部 轮廓
上一篇:新型消毒溶液IMPRESEPT对印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影响聚合物溶液成膜型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术对鼻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上颌骨的lefortI型截骨后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