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来源:二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9-30 点击:

 摘 要 幼小衔接课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断加深,其随之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因此加大对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咸阳市某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情况展开了解,基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该幼儿园大班 3 个班级的教师、园领导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深入访谈,探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于某一园所的调查,可以更加明确的指导该园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向小学更好平稳过渡。本文发现该园存在课程理念模糊、设计目标宽泛、资源开发不足、教师思想意识欠缺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所提出的假设,在调查中发现并验证了课程建设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国家、社会、幼儿园以及教师方面进行探讨。从国家政策支持、思想建设、师资建设、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幼小衔接;课程建设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身心发展特征不同,衔接课程问题的有力落实,有助于幼儿未来发展和幼小衔接课程建设。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进行幼儿园教育中一切得依照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加强保育和教育相辅原则、游戏活动原则,加强家园合作共育,保护儿童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欲望,使得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样可以为幼儿平稳过渡到义务阶段的教育提前做好预备[1]。幼小衔接一直是热点问题,教育部以及各个幼儿园在此问题上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理念混乱,课程建设机制不健全,实施阶段不一致等。幼小衔接的促进应在幼儿大班设置相关小学低年级

 教学课程,但幼儿园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又或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问题,出现强行硬塞知识内容、急于目标完成现象,这无疑忽视了情感的获得和满足,一切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在这过程中就易出现“小学化”倾向现象。关于幼儿园管理规范的文件中省教育厅(2016 年 11 月)印发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防止并且纠正“小学化”倾向,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写字、认字、算出数学答案等内容上。抵制幼儿园“小学化”是漫漫长征路,国家政策的落实只是一个方面,需要各方共同致力,不断建立常态化的课程建设机制,完善学前教育。为促进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机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然而目前关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问题仍存在很多困难,鉴于幼小衔接课程的重要性,本文希望可以通过对咸阳某一幼儿园的调查研究中得到启示,针对问题提出更合理,符合本地区的对策,以此来促进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和幼儿的发展。本文通过课程建设中课程问卷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不但为本园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些帮助和支持,而且使得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本文主要采用了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前期在知网、学前教育相应期刊上就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对于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加深对于该研究点的认识。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来猜想主要的问卷问题,深入对于幼儿园园长和该学校的大班老师的采访,搜集相关内容(如教材、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通过这些材料来分析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后期经过调查分析,参考并借鉴有关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对幼儿大班的课堂表现行为以及自身发展学习进行观察记录。该幼儿园共五个班,20 名教师及园所领导 5 人。小学低年级教师参与人数 25 人。问卷调查共 50 份,各类老师发放各半。主要通过分析幼小衔接课程观念及课程实施下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供他人参考。

 相关概念界定 (一)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早期教育与初等教育过渡与衔接问题的简称。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幼小衔接这个词,他们定义这段时期为“早期儿童教育”。简而言之,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到初等教育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并做好后高等教育准备[2];这个教育活动需适应幼儿进入小学生活与学习,明确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等。幼小教育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其教育环境与教育方法不同,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易出现连接不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幼儿园理念的不明确,以及父母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导致。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一个不间断的教育,容易受到社会教育竞赛式的驱动,所以教师也容易被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本研究主要以咸阳市某所幼儿园为例分析探究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2014.]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建设[3]。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课程设计包括开设什么,课程安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研究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教什么,从而达到目标设定等问题[4]。幼小衔接课程建设,这一个问题目前没有完整论述,其主要指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课程问题,在大班开展的关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估和调整,师资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内容。

 .《中国大学教学》,2007.] .2008.] 本文主要从思想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来论述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一般课程体系建设设置国家指定课程、园本课程。国家课程是一般指定教材,幼儿园根据本地区特色和本园实际情况资源设置原本课程,本文将要从这几方面展开论述。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的研究

 虞永平指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方案有两类:普适性和园本性课程。课程建设进程包括坚守、局改、全改、积极创新和整改。课程建设问题纷繁复杂,涉及内容广泛。他提出幼儿园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课程游戏化是切入口,应将游戏活动渗透于课程实施活动中。同时指出应加强观念、结构内容、课程资源的重视建设。

 祝士媛指出: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考虑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即根据课程标准和指南规定明确教学原因、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以及评价问题。其实也就是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方面。同时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园所的类别、经济能力、幼儿整体发展水平,也切记考虑到我国现阶段教师自身能力来设计相等价值的课程内容。

 刘敏指出园本课程建设方面思想模糊、园所管理不完善、解决方式单一等。同时指出影响园本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园长领导力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课程建设外围支持系统不健全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各个学者都尤其重视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教师认识的衔接教育主要存在认识不清、目标理解欠缺深入、选择内容和课程实施管理方面局限。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对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甚少,其注重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整个园本课程建设,注重整体教师素质和开发设计问题,忽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这也是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的硬骨头。

 (二)国外的研究 法国教育部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并为一个阶段而谈,就不存在幼小衔接问题。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习中主要学习法语和算数,园所教师参与课程编制。和我国很多课程建设内容相差无几。亮点主要在于,对于目前幼小衔接内容重复、幼儿不喜欢学习相似内容,法国实行的是‘学习阶段’试验,把幼儿划分为不同类别---学习能力强弱,强的幼儿允许缩短学习年限完成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延长学习时间,放慢学习速度,这样对于各个类型的

 学生而言,适应了发展需要,能够实现其幼小衔接课程[5]。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根据幼儿不断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制定最新学习方案。

 .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 日本的幼小衔接课程衔接,实行的是三种课程,“前期过渡课程”、“平常交流课程”、“后期过渡课程”,“前期”主要是以小学一年级生活课为中心,在大班,引入小学入学相关的活动和游戏。日法两国都充分注意到根据幼儿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注重从做中学,学中积累经验,生成课程的建设。这与我国小学化倾向形成鲜明对比,课程实施中以游戏作为衔接方式,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动机,注重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国情,不能盲目追随。

 三、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如下问题:

 (一)园领导与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理念理解不一致 本问卷提出:“在您看来幼小衔接课程是什么?”其中“在大班加入低年级学习内容”占 26.13%,“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占 35%,“获取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占 38.87%。

 此问题主要是为了调查幼儿园教师和领导对于课程理念的认知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大班教师对于课程理解概念不一致,其中认为课程就是教学活动和日常所有活动的人数比例相同,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偏颇,持课程就是‘教学活动’理念的教师易让课程偏向知识性认知,从而导致实施过程中忽视情感熏陶与生活习惯的培养,背离课程改革整体趋势。教师和教师之间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园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课程理念也是存在着一些差异,能够看出整个园课程建设的不完善性。

 (二)园领导与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目标认识侧重不同 为了进一步了解园领导和教师在课程方面的认识的一致性,本研究还进行了园领导访谈,由于知识、能力的不同,课程理念的偏差,课程目标设置也会

 不同。问卷调查如下:您认为应该根据什么设置幼儿园大班衔接的课程?其中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状况和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赞同人数高达 76.47%和 70.59%,根据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园所发展状况的分别占 58.82%和 52.94%,园领导则选择的是整体宏观层面,从上可以看出园领导和教师课程理念也是不同。主要就会使得目标落实方面相脱离 (三)教师在幼小衔接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深 课程内容主要从教材标准、课程设置的科目内容、教学内容、获取课程资源的来源方面调查,发现如下:如幼儿园大班向小学低年级衔接的课程内容是?其中学习生字注音和读写学习占 62.11%;数学基本加减法占 54.65%;书写练习(学写名字)和培养学习动机都占 66.67%;其他占 16.67%。“贵园选择幼儿园大班的教材标准是?”家长商量选购占 17.65%;根据教育部纲要选择占 94.12%;该园园本课程开发占 82.35%;其他占 17.65%。

 此题目主要是研究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从而得出结论,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依靠各方资源,但是对于社区、家长方面资源利用不足,对于网络、专家讲座、幼儿园机构方面持相等利用观点。上面三个问题均得出结论:教师在课程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问题分析:园领导和教师之间之所以会存在不同教育理念,原因可能主要在于知识能力层次不同,园内沟通较少,在调查教师“您会和领导对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吗?”,调查显示有 22.22%的教师会和领导沟通,不会竟然达到了 44.44%、委婉提出的比例占 33.33%,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沟通问题是影响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随即在采访中提出其原因,大多数认为幼儿园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就和问卷中多数幼儿园采取二、三个月进行课程方面内容的培训时间有关。课程认识不一致,就会在选择、开发课程环节产生分歧,显而易见课程混乱问题层出不穷。

 (四)幼儿园园所课程建设不完整

 课程实施过程是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良好的理念和计划,但是幼小衔接课程建设问题却层出不穷,除了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外,还与幼儿园建设方面密切相关。课程建设需要后期不断的稳定发展和进一步的持续改进。本文初步猜想实施过程中造成的问题,会使得课程建设问题与理想层面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做出了如下问卷,分别从幼儿园方面和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希望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问题如下:

 1、园所课程教材单一 采访园领导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小衔接课程建设,贵园大班设置的课程科目有哪些?”其中多数回答大班一般设置五大领域的课程,为了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和谐全面发展;但是在问卷中大多数教师回答大班课程设置“语文、数学、拼音”这些课程,与园领导的回答不相符合。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殷切要求以及园所课程建设的不完整性,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私立幼儿园中。为了更深入了解课程资源的来源,据调查资源来源于家长的占 50%、来源于网络的占 54.55%、来源于专家讲座和幼儿园机构的都占 72.73%,很难想象课程资源来源于社区的几乎没有,这也说明课程教材是依据编写好的教材进行上课,生成课程很好,对于教材资源挖掘较少。

 2、 园所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程度实质性低 此外本研究还提问了关于园所选择教材标准问题:“家长商量选购教材”占 22.73%、“根据教育部纲要选择教材”占 95.45%、“该园能够进行园本开发选择教材’’占 72.73%,其他占 18.18%。据了解家长坊在其中发挥作用,主要体现为家长参与园所课程建设,渠道增多,但由于家长知识能力的欠缺,其所作的工作是根据教师的意愿进行,只是变成了选择园所教材的执行者, 其真正的家长社区资源利用不足,造成资源的浪费。

 3、园所课程管理模式建设欠缺

 如“贵园如何检验大班教学活动的达成效果?”据统计“阶段性考试摸底”占 50%、“小学适应模拟演练”占 45.45%、“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占 77.27%、其他占 18.18%。在幼小衔接课程设置阶段后,对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是检验和调整课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园所只是针对目标模式进行检验,忽视了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感受,对于后续稳定工作也只是操之过急,只是进行表面工作,并没有深入实施。“贵校在向小学课程衔接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其中“师资建设”占 45.45%、“课程开发”占 40.91%、“知识的倾斜”占到了 86.36%、“习惯的培养”占 77.27%、“环境的调整”占 50%。以上可以看出园所设置目标的定位偏离。此外采访园长的问题“您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改进性建议吗?”园长回应要提高家长育儿思想,做好家长工作尤为重要,同时不断提高师资建设。

 (五)教师自身对课程建设参与程度较低 课程的开发、改善、调整需要教师,即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主体不断参与。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据调查一般工作年限在 1-3 年左右的教师对于参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是比较感兴趣的,为了了解教师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的参与情况,进行了如下的问卷调查:“您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承担了怎样的任务?” 其中调查的 22 名教师中 11 人认为自己承担了课程理念的选择和开发,占比例为 50%;认为自己能够承担课程目标的制定、调整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调整都占 72.73%;课程实施的评估和课程决策方面分别占 59.09%和 40.91%;其他占 9.0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自身能力的理解不同,缺少自信心,因此较少选择评估和决策课程内容,大班教师主要在于课程内容的制定、选择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其影响课程参与的原因。也据调查,63.64%的教师认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是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因素;知识技能的欠缺占 54.55%;缺乏

 专家领导的指导占 81.82%;工作负担较重占 59.09%;其他占 4.55%。这些因素毫无疑问造就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兴趣。。

 四、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以上问卷调查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方面的原因。幼儿园领导与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理念、目标理解认识不一致,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思想意识层面薄弱问题;而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深和教师自身对课程建设参与程度较低可从师资建设方面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探讨;幼儿园课程设计和课程管理方面的问题从深层次探讨主要在于国家缺少有关幼小衔接课程的政策法规颁布。

 (一)课程建设的思想意识薄弱 1、幼儿园方面,教师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薄弱,使得会产生不正确的教学方式,比如知识的灌输,忽视情感能力的培养等。

 2、家长方面,大多数家长都会抱着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对待幼小衔接课程,认为其教育不应输在起跑线上,常常会拿几岁孩子认识多少个生字和会背多少古诗开始攀比,家长会要求教师园里加设多少内容的需求,教师也会夹在两层关系中不得前进一些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带来阻碍。

 3、社会方面,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一些非公办幼儿园也需要加入到这些行业中,这主要在于社会教育意识的不足导致。

 (二)师资建设效果不显著 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此问题是为了研究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其关系到后期课程的参与程度、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据调查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的教师为 4.55%,本科学历的教师为 90.91%,本科以上的为 4.55%。从此数据可看出教师受教育程度较高,但是在课程实施中遇到问题最多的也属于这类教师。据了解这些本科教师多数为参与工作不足 3 年,易由于缺乏经验会使得教学内容偏向于知识的倾斜,导致课程实施过程中走向“小学化倾向”。

 但是参与工作在 8 年以上受教育程度中下的教师仍然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就不由得深思,这与教学经验没有关系,有没有可能是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原因。在“您会主动要求学习幼小衔接课程方面的最新消息吗?”有 50%的教师觉得没有时间,不感兴趣。这样可以看出仅仅依靠于两三个月一次的培训讲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加强思想的学习,这才是重中之重。

 (三)课程体系要素缺乏整合 课程体系要素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探讨。

 1、课程的设计 从科学的教学观念、儿童发展特点方面研究。只有在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开展才会有效。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通常进行课程安排、目标制定时,在观念上都是将关注点放在认知、情感、技能三大方面,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将重点放在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上,不够重视情感的获得。

 2、课程内容方面 实现课程设计目标的重要交点和媒介,需要课程内容的支撑。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幼儿发展目标。教师选择教什么内容并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发展。课程内容、教材来源等方面的选择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学内容与小学学习内容相似,不顾儿童身心发展与年龄特征,超越了发展要求,盲目增加难度。这主要在于幼儿园与小学各自为政,沟通较少。园本课程开发较少,教师对教材的依赖较强。

 3、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落后,偏重知识性认知等问题,较少使用游戏教学,此外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够这些易出现“小学化倾向”。

 4、课程建设后期缺乏评估和调整 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工作不但需要前期设计,还需要后期改进、反思。因此建立课程自评机制、他人阶段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在大班课程设置中往往会看到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幼儿自我评价的过程,只是注重目标的完

 成,忽视过程的获得以及学习兴趣这种问题,由此可见课程的评估和调整的重要性。

 (四)国家缺少有关幼小衔接课程的政策法规 近年来国家已经关注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纲要》、《指南》中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发展要求也做了相关要求,但是课程如何衔接,怎样衔接等问题仍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造成幼儿园虽然思想上重视,但在实践中仍然有问题,就比如幼儿园大班禁止开设英语课程,禁止小学化倾向,教育部的规定就如一场风,根源还是没有彻底改变。

 五、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建议 针对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对幼儿园课程建设产生了如下思考,可以作为对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一些指导。

 (一)教师自身加强思想建设,促进社会各方参与课程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学习建设意识需要持续前进,在与专家领导的思想会晤中不断改进教学,使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自身思想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于家长可以给予更多建议,防止盲目模仿和滥用。社会中不断普及正确育儿思想,市场竞争是幼小衔接走向“小学化倾向”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幼儿园应该注意本园课程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完全不顾市场需求。园领导应该寻找本园的优势有效宣传,还能够进一步发展本园课程的不足之处,思想建设的加强需要各方不断努力。

 (二)幼儿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充分理解,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课程建设行列中。促进教师和园领导的交流和沟通会促进课程多元主体共同发展。教师和领导缺乏思想上的深度交流。在幼儿园中,应该加强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使对方能比较敏锐地感受到对方的思想,在交流中加深教师的理解和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除了园里的定期培训外,还应充分考虑教师

 自身发展意愿,如上专家网络课程进修自修等,同时注重在教师技能大赛中相互交流与提高。

 (三)

 整合课程体系要素,进行园本课程体系建设 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是园领导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他需要能够在整体上做到俯瞰全局的能力。在课程目标方面,明确课程目标,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明确两阶段的含义与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去促进衔接期儿童的发展。这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自己也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与成长,注重教材本身内容的挖掘。在课程实施,丰富教学手段,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评价方面拓宽评价方式,注重幼儿主体性评价,关注幼儿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国家制定促进有关幼小衔接课程的政策法规 国家必须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国家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我们可以仿效一些国家,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之中。有允许园本教材的开发,对幼儿园大班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与小学课程进行衔接。这会给他们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很多问题。

 结 语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在短期之内无法立即看出效果的,它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检验进行改进。由于幼儿园园所资源的不同,在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一些问题,一些问题是根深蒂固的,而有一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努力改进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大问题,与社会各方形成了一个大的网络联系,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在各个方面加强沟通,幼儿园也该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加强课程资源挖掘和师资培训,在其中注意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明确性和适宜性。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则需要教师之间不断反思与总结,敢于面对问题。

 在课程建设中固然看到问题很重要,但是选择正确的改进方法也同样值得重视。尤其应该调研本园发展现状问题,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园本课程,不该

 盲目模仿,应制定阶段性目标进行阶梯式探索,不断向前迈进。最后应该整合本园资源,最大化的充分利用本园资源,以发展眼光看待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得课程建设稳步前进。

 在本次研究中运用调查问卷深入园所课程建设,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足,思考深度不够,也没有很好的沟通技巧,致使一些内容展开过程受阻,停留于表面研究,但是针对某一幼儿园深入调查,能够更清楚园所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继续研究与反思,不断学习,研究探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深入完善。

 参考文献 [1]韩笑梅.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6 年第 1 期第 32 卷. [2]李小培.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3]李娅菲.法国幼小衔接教育制度研究[D].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4]曹书楷.日本幼小衔接的策略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张地容.当代学前教育[J].2014. [7]隋玉玲.教育评论[J].2016 年第五期. [8]殷丽.科技资讯.[J].2015. [9]何成霞.幼小衔接中一年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 [10]王燕.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D].2015. [11]秦振飙.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 [12]秦振飙.候莉敏.调查与研究[J].2005. [13]王梓杨.“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4. [14]王慧卉.幼小衔接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3.

 [15]骆秀萍.幼小衔接中微观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附录 教师问卷调查 各位老师:

 您好!幼儿园向小学课程的平稳过渡关系着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幼儿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问卷收集和整理,对本课题的研究能提供指导。对于此次调查我们只会用于研究,对学校、幼儿不会产生影响,您的如实回答和帮助我们将会十分感激!

 1、您所在的幼儿园属于 A. 公立 B. 私立 2、您的教龄是 A. 1-3 年 B. 3-6 年 C. 6-9 年 D. 10 年以上 3、您的受教育程度是 A. 本科以下 B. 本科 C. 本科以上 4、在您看来幼小衔接课程是什么? A. 在大班加入低年级学习内容 B. 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C.获取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经验 5、您认为应该根据什么设置幼儿园大班课程? A. 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B. 小学教育发展需要 C.教育部门发展指导 D. 幼儿园园所现状情况 E.其他 6、您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B. 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C . 教学管理衔接性

 7、幼儿园大班向小学低年级衔接的课程内容是? A. 学习生字注音和读写学习 B. 数学认识活动及基本加减法 C. 书写练习 (写名字)

 D. 培养学习动机 E 其他 8、贵园选择大班的教材标准是? A. 家长商量选购 B. 根据教育部纲要选择 C.该园能够进行园本课程开发 D. 其他 9、贵园大班获取课程资源的来源是? A.社区 B .家长 C. 网络 D. 专家讲座 E. 幼儿园机构 F 其他 10、您觉得幼小衔接的课程最应该注重哪方面的学习? A、知识能力 B、学习能力 C、生活能力 D、 其他 11、贵校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衔接? A. 师资建设 B. 课程开发 C. 知识的倾斜 D .习惯的培养 E. 环境的调整 12、幼小衔接的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A、在德智体美中和谐全面发展 B、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动作发展 C、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良好学习的目的和态度 13、关于幼小衔接课程,您主要采用的上课组织形式是? A、游戏活动 B、教学活动 C、日常生活渗透 D、其他 14、影响您参与课程建设的原因是? A、没有充足的时间 B、知识技能的欠缺 C、缺乏专家领导的指导 D、工作负担较重 E、其他 15、您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承担了怎样的任务? A、课程理念的选择和开发 B、课程目标的制定、调整 C、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调整 D、课程实施的评估

 E、课程决策方面 F、其他 16、您是根据什么来评价幼儿大班教学活动的达成效果的? A、阶段性考试摸底 B、小学适应模拟演练 C、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D、其他 17、贵校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课程方面内容的培训? A、一个月之内 B、两个月之内 C、三个月之内 D、半年 18、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方面您会和领导探谈自己的观点吗? A、会 B、不会 C、委婉提出 19、您对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感兴趣的程度是? A、一般 B、感兴趣 C、不感兴趣 问答题:1、贵校幼儿大班设置了什么课程? 2、贵校学前班教学理念是什么?基于谁的理念 3、 该校有园本课程开发活动吗? 园长访谈提纲 1、贵校在幼小衔接方面设置了什么课程? 2、贵校幼儿园大班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3、您认为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障碍?最大的是什么? 4、关于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后期稳定发展和进一步发展阶段计划是什么?

推荐访问:幼小 衔接 课程建设
上一篇: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语
下一篇: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