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小区规划设计

来源:二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9-09 点击:

  题目

 某小区的规划设计

  摘

 要

 住宅小区是当代小区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住宅小区也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住宅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更应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具有高舒适度、健康休闲、生态可持续、个性化的生活环境,解决住房和环境的矛盾,极大的改善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价值。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周边景观。

 楚雄市景泰园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以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为设计宗旨,以创建一个舒适宜居低密度住宅区为目标。强调自然山水的规划设计文化理念。充分尊重地块原有地形特点展开规划布局及建筑单体设计。充分利用地块现状山地丘陵环境资源,结合北侧泰山美景以及周边自然景观。对建筑有机地统一布局,空间变化丰富,力求打造有一定规模、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小区规划突出整体一致性,同时实现了邻里空间的灵活性,私人空间的私密性,各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运用以人文为本的设计原则,给人以亲切感。整个小区呈现中式风格,稳重大气,室内外环境舒适,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

 住宅小区;尊重自然;舒适;人性化

 1.前言 1.1 中国住宅小区的发展 住宅中包括独立别墅、Townhouse、多层住宅等不同类型的住宅形式。我国的低密度住宅发展历史悠久,四合院及各地方民居都是典型的低密度住宅。最初的别墅住宅,仅限于极少数达官贵人的居住场所,建筑形式上多以传统民居为主。这一点,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近现代居住发展史上找到依据。明清时期,别墅作为一种高端居住形式之一,是中国居民发展的顶峰,当时有很多类型的建筑形式,代表了我国古代高端居住形态的精髓所在[1]。中国近代史上的别墅住宅形式的低密度住宅,由于居住者多为西方列强和中国达官贵人居住,在居住的形式上和生活的方式上代表了他们的居住理念和意志,所以具有典型的西方风格。建国以来,低密度住宅主要是满足改革开放中首先富裕起来的一个阶层的居住需要的住宅类型,和古代别墅不同的是,当代的别墅形势更趋多元,如连排、叠加等类别墅形态的发展,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更多人群渴望居住高品质住宅的愿望。而随着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不同群体对住宅的居住有着不同的需求,使得不同形式的低密度住宅都快速的发展起来。近年来,中式建筑文化的复兴,西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住宅形式的多样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要[2]。低密度住宅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同时,结构形式、内部配套功能、文化概念的营造上都发生着变化。许多有条件的地块,开始借助自然山水等自然条件来营造氛围从而使低密度住宅在类型多元化,交通便利的近郊开始兴建休闲型居住小区,有的依托大型风景旅游区和人文旅游区营建别墅排屋其他形式的住宅。

 1.2 住宅小区建筑单体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应用。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向着现代、舒适、安全、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建筑的标志不仅体现美观的建筑造型,还要体现在技术质量、文化含量、人文思想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等多方面上。每一座建筑都构成了城市的细胞。现在欧美风格小区充斥着市场,但是,在我国近几年所设计的建筑项目中,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的代表之作还是不多。仅从住宅自身很难判断其所处的地域位置。虽然现在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各种风格和流派都可以兼收并蓄,但本土特色的产品很少出现。而这也正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的地方。地域性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外立面上,其内在的户型和空间设计也要考虑,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建筑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展现环境特色,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低密度住宅区为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在住宅单体设计上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所处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创造出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建筑。例如在充分利用坡地,增加地下空间采光度,使得地下室实为地上空间,实现前三层后二层,并且可以开发出多种灵活多样的造型。同时也可以根据地块的坡度不同,形成不同的院落形式,如多层级前院、后

 1 图 图 1 1- -1 1

 图 图 1 1- -2 2

 院、侧院、下沉式庭院等多重院落空间(如图1-1、1-2)。

 在立面设计上应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该地域的人文特点,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建筑风格应强调物业形象与居住区景观的配合和协调,使其融为社区景观的一部分。在有效视线范围内选用具有质感的材料凸显建筑立面品质感,比如石材和遮阳板的运用。屋顶檐口的高度变化和同墙面的进退也是影响单体立面和体型的重要因素。

 在平面设计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类型住宅高舒适度、人性化、室内空间丰富、功能齐全的特点。需要对消费群体的需求对室内功能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新定位,比如厨房和餐厅,餐厅和客厅生活功能的关系,要符合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各个功能空间分配比例的确定,空间尺寸比例结合家具的布置,细致的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为了提高低密度住宅的舒适度,有时需要适当的加大某个功能的尺度,以提高该类住宅的居住品质。另外地下室也应被很好的利用,可以加入下沉式庭院,然后在内测设置活动室,引入健身娱乐设施也是提升低密度住宅价值的措施。在平面设计中还应考虑其外部真实得环境效果,以及一定的风水学理论。

 2.工程概况及地质勘查 景泰园小区场地位于楚雄市西北部,楚雄盆地边缘,龙川江以西,属楚雄市东瓜镇(原楚雄州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场地周边为景泰园小区内已建住宅楼及道路;景泰园小区东临楚雄市供销社,西部、北部为东瓜镇基本农田,南面紧靠楚雄州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所,总面积5.724公顷。广(通)大(理)铁路及楚雄市区至东瓜镇公路从景泰园小区东南侧经过,公路有楚雄—东瓜12路公交车及其它乡村客车通行,交通便利。

 场地内拟建建筑物均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4653.44m2。

 本规划设计包含:地质勘查,规划设计说明,规划设计构思,交通组织,环境及绿化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设计、弱电设计、建筑物与构

 2 筑物防雷保护设计),竖向规划,建筑设计,规划技术指标,投资估算,规划图(区域位置 图现状用地图 平面规划图 竖向规划图一 竖向规划图二 综合管线图),建筑单体设计图各户型效果图各户型平面、立面、剖面图

 2.1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楚雄盆地西北部,属中低山残丘构造剥蚀地形。场地内部为人工修建健身场所、停车车位及原有房屋地基,场地高程1821.38~1826.28m,坡度在5~15°之间,局部为人工挡墙,挡墙高1.13~2.35m,场地内最高处为本区勘察场地东南部位ZK11位置,高程1826.28m;最低点为场地西北ZK1位置,高程1821.38m,场区内最大高差4.9m。总体地势较为平缓,场地总体呈两级台阶状分布,场地内及周围无不良物理地质作用发育。

 2.1.2 地质构造 拟建筑场地属会基关、双柏穹窿褶皱区,楚雄倒转向斜中北近核部,场地内无断裂通过,观音寺断层从拟建场地西侧约200m处穿过,该断层属压性逆断层,走向315°,倾向SW,倾角较陡。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岩层倾向230°,倾角83°。

 2.1.3 岩土层结构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孔揭露,拟建场地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下覆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偶夹砂岩、粉砂岩。根据各岩土层自上而下的揭露顺序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将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划分为4个主要的工程地质岩土层及1个亚层,现由上到下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素填土:色杂,以紫红、褐红色为主,杂灰黄、黄灰色,干~稍湿,松散~稍密,局部具架空现象,组成物质主要为粉质粘土夹角砾、碎石及少量块石,粒径多<4cm,其中0.2~2cm含量在5~35%之间、2~20cm含量多<5%。该土层分布于场地整个地块,为2010年景泰园小区修建道路、健身场所及绿化带时人工填筑形成。据钻探显示,场地内12个钻孔均有揭露,但该层分布不稳定,厚度较薄、变化较大,一般厚0.20~1.30m,最厚ZK5号孔为1.30m,最薄ZK10、ZK11、ZK12号孔为0.20m。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1.00~3.00击,平均锤击数 63.5=1.75击,有效锤击数标准值N63.5k=1.53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2.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夹砂岩。其泥岩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和风化特征可分为全、强、中三个风化带,按岩体风化程度、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将岩土体划分为三个主要工程地质层。砂岩夹层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和风化特征可分为全风化一个风化带,按岩体风化程度、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将岩土体划分为

 3 一个工程地质亚层。各岩层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②全风化泥岩:棕红、紫红、褐紫红、灰黄、黄灰色,湿,中上部岩芯多呈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粘土,下部岩芯呈含5%~15%风化残余岩块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该岩土层在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0.80~4.3m,ZK7号孔最厚4.30m,ZK4号孔最薄仅0.80m。现场对该岩土层取6件原状样,室内常规实验分析结果:天然含水率W=24.57~62.74%,孔隙比e=0.790~1.850,液性指数IL=0~0.90,压缩系数a1~2=0.21~0.62MPa-1,压缩模量Es1~2=4.20~8.70MPa;内聚力Ck=39.19kPa,内摩擦角Φk=18.91°,属中等~高压缩性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6次,平均锤击数=10.83击,有效锤击数标准值Nk=9.42击,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1.00~7.00击,平均锤击数 63.5=3.35击,有效锤击数标准值N63.5k=2.44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②-1全风化砂岩:土黄、土灰、褐灰及黄灰色,局部夹有浅褐色,稍湿,多呈可塑~硬塑状。根据钻孔揭露显示,场地内仅有ZK3、ZK7、ZK10三个钻孔有分布,厚度1.8~3.2m,其中最薄为ZK10,厚度1.8m,最厚ZK7厚3.2m。该层在场区内呈条带状分布。现场对该岩土层取5件原状样,室内常规实验分析结果:天然含水率W=20.43~30.10%,孔隙比e=0.650~0.840,液性指数IL=0~0.10,压缩系数a1~2=0.14~0.27MPa-1,压缩模量Es1~2=6.60~11.80MPa;内聚力Ck=58.38kPa,内摩擦角Φk=16.25°,属中等压缩性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2次,平均锤击数 =11.0击,有效锤击数标准值Nk=7.19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③强风化泥岩:紫红、褐红色、灰黄、黄灰色,局布夹暗褐、紫灰色,岩芯多呈碎块状,偶夹短柱状、碎石土状。节理裂隙、风化裂隙均很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结构面结合很差(泥质充填或铁锰质泥膜充填),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为散体碎裂结构岩体,差异风化显著,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场地内钻孔均有揭露,一般厚度1.00~4.00m,ZK7号孔最厚为4.8m,ZK4、ZK10号孔最薄仅0.70m,分布不均匀。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8.0~18.0击,平均锤击数 63.5=13.58击,有效锤击数标准值N63.5k =11.98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

 ④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褐紫、暗褐、灰褐色,岩芯多呈柱状夹少量块状,一般柱长10~30cm,最长91cm,RQD=68~93%,岩石差异风化显著,局部呈土夹碎石状、碎块状。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多为铁锰质泥膜或方解石脉充填,偶为泥质充填)。局部可见溶孔发育,溶孔多被钙质充填。主要结构面结合较差(泥质充填或铁锰质泥膜充填),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类;岩芯暴露在自然空气中,极易风化崩解,在钻探结束时,局部岩芯已出现风化裂隙。该岩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所有钻孔均已对该层揭露,揭露厚度3.0~14.0m。对本层取岩石力学试验样7组,室内试验结果得出:岩石含水率6.30~8.22%,密度2.41~2.51g/cm3,孔隙比0.09~0.24;单轴饱和抗压强度2.29~24.76MPa,frm=10.79MPa,frk=8.09MPa(详见附表№:05)。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600kPa。

 4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表水 拟建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分布,场地周边分布有饮用水水管及绿化用水水管。勘察期间钻探用水引接绿化用水使用。

 2.2.2 地下水 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②全风化泥岩为相对隔水层,③强风化泥岩、④中等风化泥岩为主要含水层,水量贫乏,含、透水性较差。

 地下水水位:各钻孔稳定水位为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12月3日)和全部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12月4日)分两次测量而得。测量结果,该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0.1~15.2m,各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见附表№:01。ZK2、ZK4钻孔在勘察结束时未见地下水,其余钻孔水位较稳定。

 2.3 区域稳定性及历史地震 楚雄构造分区上属扬子准地台川滇台背斜滇中中台陷构造单元,根据褶皱形态特征及断裂发育情况进一步划分为南华扭动褶皱区。区内褶皱发育,处于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南华—石屏地震带上,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

 楚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楚雄—南华—姚安次级地震带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地震发生于1444年,自1511~1755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次,其中1511~1754年发生4次,1756~1961年为间歇期,1962~1985年的23年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近年来楚雄及周边地区地震频繁,如1994年10月24日发生的武定6.5级地震,2000年1月15日发生的姚安6.5级地震, 2001年7月11日发生的楚雄东华镇5.3级地震,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2003年10月16日大姚昙华一带的6.1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双柏县发生的5.0级地震,2008年8月30日发生的四川会理6.1级地震,2009年7月9日发生的姚安官屯6.0级地震等,场地区均有震感。楚雄市最近一次地震发生于2009年11月1日12:54分,为有感地震,震中经度101.0°,纬度24.8°,震源深度14 km,震级 4.1级。2012年10月15日7时7分,楚雄州禄丰县(北纬25.1°,东经101°)一平浪镇一平浪村委会直冲村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楚雄市内震感明显。

 根据场地区所处构造部位和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结合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资料,拟建场地所处地壳稳定性分区属次不稳定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楚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5 2.4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2.4.1 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ZK5号钻孔采取了1组地下水样。经实验室分析水样水质(水质分析报告见附件6),同时利用《景泰园小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2009年)水样2组,该场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和Cl- .HCO3-—Ca2型水,pH值=6.80~7.20,侵蚀性CO2=0.0~21.54mg/L,SO42- =35.0~60.2mg/L,Mg2+=12.02~13.85mg/L,NH4+<0.04mg/L,总矿化度317.9~397.04mg/L,HCO3-=96.17~204.58mg/L,Cl-=5.48~89.04mg/L。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条规定,拟建筑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详见附表1。

 2.4.2 土的腐蚀性评价 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期间,在该场地内ZK7、ZK9表层取地基土试样2件作腐蚀性分析试验(腐蚀土分析成果见附件4)。地基岩土PH值=7.0,CO32-=0.00mg/kg,SO42-=76.80~107.62mg/kg,Cl-=21.45~46.55mg/kg,Ca2+=152.63~203.25mg/kg,Mg2+=10.68~21.08mg/kg。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经综合判定:拟建筑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内的地基土受环境类型影响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2.5 建筑抗震及地震效应 2.5.1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波速测试报告(波速测试报告见附件7),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确定:该场地测试钻孔中等风化岩石顶面以上岩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211.22~249.28m/s。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厚度3~50m,该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综合评价,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2.5.2 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楚雄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测试深度范围内场地土的卓越周期Ts=0.1023~0.2904(s)。

 6 2.5.3 液化判别 场地基岩顶部以上范围内无饱和粉砂、粉土层,场地内无液化土层、软土层分布,拟建筑场地不存在液化问题,该场地不需考虑软土震陷影响。

 2.6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2.6.1 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内现状无滑坡、泥石流、崩塌、危岩、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据本次钻探揭露及调查,场地内无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埋藏的墓穴、防空洞、孤石、地下采空区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据调查,该区域四周均为住宅区,人类活动较强烈,现状场地表层均为第四系人工填土覆盖,该地层较松散,建议在陡坎部位采取支挡防护措施。

 拟建场地地形高差较小,地形坡度多在5°~15°,局部为台阶状,总体地形较缓,场地内现状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场地岩土体除表层为人工填土外,其余均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泥岩,偶夹砂岩,该岩层地表呈全、强风化。厚度多在2.2~6.5m之间,最薄ZK4号钻孔,厚1.5m;最厚ZK7号钻孔,厚19.4m。下部呈中等风化,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岩层产状:倾向230°,倾角83°,与场地斜坡总体呈斜交关系。场地内斜坡总体稳定性较好。

 拟建工程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改造较大,其中新建Ⅰ型(A幢)场地斜坡西北部以填方为主,最大填方高度1.12m,中部及东南部为挖方,最大挖方高度3.78m;新建Ⅱ型(B幢)全部为填方,填方高度0.82~0.85m。场地挖填方将破坏原始斜坡的平衡状态,在高挖填方地段易引发边坡变形问题。因此,必须做好挖填方地段的支挡防护和截排水工程,同时加强监测。

 2.6.2 特殊性岩土 特殊性岩土经本次勘察,拟建场地范围内特殊性土为①人工填土。①人工填土分布于地表,厚度0.2~1.3m,为2010年景泰园小区修建活动场所及房屋时人工堆填土形成,夹杂有碎石、碎土块等,结构松散、欠固结,力学性能较差,不能作基础持力层,该层土易导致上部建(构)筑物及地坪开裂或沉降变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议对本层进行清除或加固处理。

 2.6.3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场地内无断层通过,现状无地质灾害及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无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基岩埋深变化大,风化强烈,岩性有互层现象;场地平整时北西侧形成的填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同时场地东南侧还未修建有效的排水措施。场地内分布

 7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全风化泥岩层厚度变化较大,下伏基岩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偶夹砂岩,基岩埋深浅,风化较强烈。综合而言,拟建场地稳定性一般,适宜建筑。

 2.6.4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场地由于受原始地貌控制,地层层位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在基础底面以下地基土层位稳定性较差,层面坡度一般处于10%~50%,局部>70%(地基均匀性评价见表7-1)。土体强度不均匀,各主要土层压缩模量Es2-1的变异系数为0.26~0.32,表明场地土层性状的变异性较高;相邻两孔间的地基土压缩模量加权平均值之差大多不满足Es1-Es2<1/25×(Es1+Es2)。因此,场地属于不均匀地基,应适当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的不利影响。

 表2-1 地基均匀性评价表 建筑名称 钻孔 持力层 底面高差(m)

 钻孔间距(m)

 坡度(%)

 均匀性评价 新建Ⅰ型(A幢)多层 ZK1、ZK2 ② 0.55 10.12 5.4 均匀 ③ 0.05 10.12 0.5 均匀 ZK4、ZK6 ② 2.3 20.24 11.4 不均匀 ③ 15.1 20.24 74.6 不均匀 新建Ⅱ型(B幢)多层 ZK7、ZK9 ② 2.39 30.14 7.9 均匀 ③ 15.79 30.14 52.4 不均匀 ZK10、ZK11 ② 2.80 15.07 18.6 不均匀 ③ 3.70 15.07 24.6 不均匀

 2.7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2.7.1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原则 (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 (2)依据下列公式计算各岩土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和标准值:

 φm=niin1,σf=niniin n1122i]) ([11φφ,δ=mf,φk=sφm,   2678 . 4 704 . 11n ns 式中:φm——岩土参数的平均值; σf——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8

 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s——统计修正系数;

 φk——岩土参数的标准值。

 (3)根据数理统计的结果,分析各土层分层的合理性,对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分析其原因,对异常值采用正负三倍标准差法进行人为剔除和处理;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对测试异常值进行剔除后,依据数理统计的标准值选取; (5)地基土层的建议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原位测试成果,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2.7.2 岩土层工程地质特性分析评价 1.第四系素填土(Q4ml)

 指①素填土,场地内分布不均匀,分布厚度0.2~1.3m,土质结构疏松,均匀性差,主要由粉质粘土、碎石及少量碎块石等组成,力学强度差,承载力低,不能选做拟建物基础持力层。

 2.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 场地下覆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岩,偶夹砂岩,薄层~中厚层状构造。②全风化泥岩主要呈粉质粘土、粘土状,可塑~硬塑,属中等~高压缩性土,承载力一般,分布厚度不均匀,偶夹全风化砂岩,不宜做拟建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③强风化泥岩层力学性质好,承载力较高,在埋深较浅的位置,是拟建筑物浅基础理想的持力层。④中等风化泥岩,承载力高,是拟建筑物理想的深基础持力层,但局部埋深变化较大。

 2.7.3 地基基础适宜性评价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内各岩土层工程特征及空间分布等,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结合基础类型分析对比,对拟建物地基基础评价(见附表2)。

 基础选型及持力层选择应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施工可行性综合分析对比后确定。不论选用何种基础形式或持力层,都应做载荷试验,以载荷试验最终结果作为设计依据,设计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内地基土的稳定性及均匀性,以免因不均匀沉降造成拟建物的破坏。

 2.8 地质勘查结论、建议 2.8.1 结论 1.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工程,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场地);地基为简单地基(三级地基),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9 2.拟建场地总体呈两级台阶状,地形起伏不大,场地较为平缓,场地及附近无深沟陡壁,无不良物理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对建筑抗震评价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5.拟建筑场地基岩顶部以上范围内无饱和粉砂、粉土,故可不作地震液化判别;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无液化土层,故拟建筑场地不存在液化问题; 6.拟建筑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

 7. 场地属于不均匀地基;特殊性岩土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建议对该层清除或加固处理。综合而言,拟建筑物场地稳定性一般,适宜建筑。

 2.8.2 建议 建议拟建建筑物新建Ⅰ型(A幢)和新建Ⅱ型(B幢)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可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以③强风化泥岩、④中风化泥岩为深基础主要持力层;同一栋拟建建筑物若所采用持力层软硬差异过大,应进行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因其力学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2、采用桩基础时桩长必须大于5米,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降水、护壁和通风措施; 3、基础浇筑时基坑底部虚土必须清除干净; 4、基础施工过程中请注意验槽; 5、建议进行荷载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由载荷试验确定或作适当调整; 6、根据拟建筑场地初步规划资料,拟建筑物中A幢新建Ⅰ型(6层)西北部填方高0~1.12m,东、东南部挖方0~3.78m;B幢新建Ⅱ型(5层)室内地坪高程高于原始地面高程0.82~0.85m。在设计时,建议在陡坎部位设置支挡防护措施以确保拟建筑物的安全; 7、各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选用附表3所列值 8、应按规范要求做好检验和监测工作。

 3. 规划设计说明 3.1 规划区现状分析 规划区地质情况一般,整体来看坡度较大,现状坡度在5.0%--12%之间(具体地质情况应以地质勘察报告及地质环境报告为依据)。

 10 3.2 规划及建筑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 ; 2、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年10月28日 ); 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87);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 10、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开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11、基地1:500地形图 12、家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4. 规划设计构思 4.1 设计原则:

 整体把握,功能明晰;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凸显现代、表征文化。

 4.2 功能布局 景泰园位于楚雄经济技术开发西北片区,规划在对整个场地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建筑基本沿等高线布置,平均层高为3层,整体形式采用中式风格,绿化配置与建筑相互映称,形成较好的居住空间。

 4.3 建筑风格 建筑单体皆以中式风格建筑为蓝本,结合使用功能局部需要较大采光面形成了本项目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例如:屋顶采用坡屋顶或半坡顶;结合露台及塔楼式的出屋面楼梯间共同形成的层层叠叠的建筑效果,而且这种效果的运用贯穿在整个的建筑设计之

 11 图 图 4 4- -1 1

 中,意在凸显“景泰园”的文化韵味和高贵的气质。

  4.4 建筑色彩和装饰 白色的墙面、青灰色的坡屋顶,配合使用一些深灰色的线条装饰,通过窗台、线脚、栏杆以及局部色彩的变化,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美感。

 在所有的建筑外立面中还采用了具有中式风格古铜色栏杆作为装饰,是具有特色的建筑符号。

 白色的的墙面已经大面积白色玻璃幕墙的配合使用,通过窗台、线脚、栏杆以及局部色彩的相互统一处理,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美感。

 4.5 建筑单体效果图 建筑单体效果图凸现品质感,选用具有质感的材料以体现质感,比如石材和遮阳板的运用。建筑入口灰空间的处理,做到室外开放空间向室内私密空间的过渡,建筑屋顶运用单坡屋顶形式演变,略有弧度。设置露台使之与北部山体风景结合,将室外的景引入室内。下沉式庭院的设计以及客厅的挑空设计增加建筑的空间感。虚实空间对比:每户前后通过半通透型院墙与外景呼应,形成类似中国古典园林的虚实衬托。建筑整体风格体现稳重大气,符合当地人的审美情趣,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会所具有的居民活动的功能,在业余生活之中到会所进行业余活动,大气的外形和丰富的采光可使会所敞亮。(如图4-1所示)

 12 图 图 4 4- -2 2

  Ⅰ,Ⅱ两个新建住宅位置坐东南朝西北,客厅窗户面朝东南,光照各方面充足,再加上六层的居民楼层更适合当地的区域居民生活体现出了,同时也符合建筑风水学。(如图4-2)

 剩下的为联排别墅、独立别墅的建筑,呈现中式风格,稳重大气,室内外环境舒适,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外景与内饰的相互结合使人心旷神怡。(如图4-3,4-4,4-5,4-6)

 13

 图 图 4 4- -3 3

 图 图 4 4- -4 4

 14

 图 图 4 4- -5 5

 图 图 4 4- -6 6

 15 5. 交通组织 5.1、道路系统规划规 小区内部的道路由宽度为5.0米的道路在内部形成一环线 5.2、出入口 考虑消防的因素以及人流疏散,小区在临西侧的城市道路设置了2个主要出入口,以较大入口界面向外展示小区良好的绿化景观系统;

  5.3、停车 因小区多为低层别墅,故在本小区内部规划不考虑设公共停车位,各户配套设置室外停车位。

 6.环境及绿化规划 6.1、绿化的结构 小区总体绿化是以点、线、面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以点托面、面面相似又各具特色的、相辅相成的、完整的环境空间。

 ⑴点的绿化:以小区入口绿化景观区形成整个小区的景观中心和景观视廊节点,绿化树种以造型优美的龙爪槐及高大乔木为主。

 ⑵线的绿化:在小区用地边界种植常绿乔木及爬藤,隔绝外界噪音,保持小区环境的安静。

 ⑶面的绿化:在各建筑之间及房前屋后种植绿化,让整个小区呈现绿意。

 6.2 景观规划 (1)乡土生态性:以地方乡土生态树种为主,绿化布局上整体风格统一,突出主调树种,同时布局形式适当丰富,达到多样化与群落化的生态景观效果。

 (2)实用性:植物选择适生、少病虫害的树种,便于日后管理,同时注重选择可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树种,提高空气质量。

 (3)经济性:因地制宜,结合建筑布局,乡土树种大量布置,注重分散与集中兼

 16 顾,也便于小区的安全管理。

 (4)多样性:乔木、灌木、草坪合理组织,常绿与落叶植物搭配,充分注重植物的多样性,保持群落的良好循环。

 6.3 绿化树种的选择 以地方乡土生态树种为主,乔木考虑为四季常绿的小叶榕、香樟等,为配合小区内部纯粹的步行商业街环境,增加有色彩变化的冬樱花、黄连翘、红花继木等提高观赏度和趣味性。

 7、基础设施规划 7.1、供水规划

 设计依据 :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系统 小区以居住为主,在给水规划采用DN100的给水管,主要考虑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小区绿化水量。

 1.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采用200升/人×日,给水普及率为100%,时变化系数K时=1.7。规划总人口795人, 则

 居民生活用水量Q1

  Q1=159立方米/日 绿化用水量Q2

  Q2=62.38立方米/日 (绿化用水量按2升/平方米×日考虑)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4

  Q4=11.07立方米/日 (按总用水量的5%计算)

 小区总用水量:

 Q=Q1+Q2+Q3=232.45立方米/日 2.水源、水压 根据现状条件,本工程采用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且水压满足1.0Mpa可直接接入小区,为小区供水,水量充足室外绿化及道路浇洒由室外洒水栓供水,分户水表至于室外。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

 3、消防 小区消防采用消防与生活用水管道混合供水方式, 室外消防为同一时间火灾次数

 17 一次,每次按10升/秒流量计。

 小区共应设消防栓4处,消火栓采用地下式。

 布置间距商住区不大于120米,在主要交叉路口,必须设置消防栓。

 利用低压消防,消防压力满足10米充实水柱。

 4、管网布置 根据小区内道路走向, 采用树枝管网的形式,直接送入用户,以保证小区内居民用水安全可靠,小区内供水管主要沿小区干道路埋设,主干管为DN100mm、支管或入户干管为DN80mm,分支管或绿化浇水干管为DN50mm,管材为PE塑料管,供水管覆土深度应大于0.6米。

 7.2 排水规划 排水采用雨水、生活污水分流制排放方式,雨水干管沿小区道路下埋设,管径为DN600mm,污水干管沿小区道路下埋设,管径为DN800mm,管材皆为预制混凝土排水管,排水管设计纵坡控制为0.5%--1.5%,沿排水干管上设置雨水井或检查井,沿道路两侧设置雨水口,排水管最高点管顶覆土深度应大于0.7米。

 污水量:小区内总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算,则污水量为209.2立方米/日。

 7.3 供电规划 为了保证小区景观的整洁性和优美性,电力线缆(包括高低压配电线缆和路灯电缆)宜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尽量不影响小区景观及功能使用,主要沿道路下单侧埋设,覆土深度应在0.6米以上,并沿道路两侧设置路灯,在小区会所内设置变配电室,住宅建筑面积按25W/m2计算,用电容量为950KVA,电源由市政电力网引入。

 ①设计范围:

 强电设计范围包括:小区变、配电系统、照明、防雷、接地系统等。

 弱电系统范围包括: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宽带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警电话系统等。

 ②供电设计:本小区拟从城市电网引入一路10kv电源,通过小区总平面上的箱式变电箱,由其送电直各建筑。

 ③照明设计:

 (1)小区各住宅照明均应设独立的计量表,根据当地供电部门要求,各单元均延墙埋管引致各家配电箱,一户一表配电 (2)在小区绿地、道路等处设庭院灯和草坪灯。设手控及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7.4 电信工程规划

 18 电话普及率按 100%计算,预测小区电话为 300 门。

 电讯管线从城市干道引入,主要为小区对外通信线缆(包括电信线缆、计算机网络线缆)和对内局域传输通信线缆,一律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埋设深度控制在 0.7 米以上,主要沿小区道路或绿化带下埋设。

  8、竖向规划设计 该地块地势主要为西南高东北方向低,因此,竖向设计主要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场地排水,控制道路最小纵坡为设计原则:

 地块竖向设计充分依据现状地形地势,并根据现状高程,设计为东面低西面高,场地排水坡向与道路纵坡基本一致。道路最小纵坡控制为0.30%。

 规划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在保证地面和路面排水所要求的最小坡度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地形尽量减少挖填方,以降低工程造价。设计标高以及道路交叉口和路段纵坡转折点标高详见《竖向规划--高程控制图》 9、建筑设计 以创造一个经济合理且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为宗旨,确立以下原则:

 a.与都市共享的社区主题:小区绿化的格局显式出温柔细腻的本地文化特色,场地中部依地势而设计的斜坡绿化形成了较好的绿化空间层次。

 b.功能舒适性原则:在居住环境的使用功能上充分考虑其舒适性,对空间的组织、绿化与人的亲和性、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均做出了细致的规划以及适度的超前,使之成为以舒适为要点,融入生活情趣的商业与居住结合社区。

 9.1、总平面设计 在户型平面设计中,做到了以下几点:动静空间划分明确,客厅、就餐,会客、学习与休息相互不干扰;卧室集中设置,减少交通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南北通风,采光好;屋顶设置露台,后期考虑设置为阳光房,洗晾衣服不碍观瞻,同时可做为一休闲景观阳台,增加人与自然的交流;必要的生活设施如洗衣机位置、空调板等设置齐全。

 9.2 立面设计 小区立面造型主要以坡屋顶的系列变化构成,辅之以落地窗和造型新颖的阳台。建

 19 筑色彩以冷色调为主,淡雅的色彩结合局部突出的深灰色天然石装饰和同系列的底层缘口天然石装饰的,使整个建筑的外部形式既突出了浓郁的中式风格,给人以高贵、典雅的质感,体现整个“景泰园”的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10、规划技术指标 10.1 用地平衡表

 10.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m2

 57235.00 2 总建筑面积 m2

 45553.44 3 公共建筑面积 m2

 481.08 4 住宅建筑面积 m2

 45072.36 5 建筑密度 % 27.62 6 容积率

 0.79 7 绿地率 % 54.50 8 总户数 户 227 9 总人口 人 795 10 停车位(室外)

 个 140

 停车位(室内)

 个 95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2 一

 规划总用地 5.724 100.00 1 C 建筑用地 1.581 27.62 2 S 道路用地 1.024 17.88 3 G 绿化用地 3.119 54.50

 20 10.3 建筑一览表

 11 投资估算 11.1 估算依据 ①国家有关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建安工程费用的组成按国家建设部(建标[2003]206 号文)《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③以云南省建设厅下发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云南省基价》和《云南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综合费用定额》以及《楚雄州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2009 年第一期(2009.1-2)和现行的市场价为依据进行估算; ④设备购置费参考生产厂家的报价和市场价进行估算; 序 号 名称 单 位 基底面积

 建筑面积 层 数 总 户数 总基底面积 总建筑面积 2 1 会所 m2 231.57 471.96 4

 231.57 471.96 2 多层 A m2 134.03 441.61 6 72 1608.36 9650.16

 多层 B m2 135.09 302.60 6 48 1080.72 6484.32 3 叠加 C-1 m2 110.65 1-2 层 、217.90 3-4 层 、204.16 3 4 221.29 844.12 4 联排 D-1 m2 96.46 229.45 3 12 1157.52 2753.40

 联排 D-11 m2 108.02 250.11 3 28 3024.56 7003.08 5 双拼 E m2 130.53 267.41 3 32 4176.96 8557.12

 双拼 F m2 128.33 264.21 3 16 2053.28 4227.36 6 独立 G m2 133.11 293.36 3 5 665.55 1466.80

 独立 H m2 141.09 318.60 3 10 1410.90 3186.00 7 门 卫 m2 9.12 9.12 1

 9.12 9.12

 小 计

  227 15639.83 44653.44 保留 住宅 m2 180.00 900.00 5

 180.00 900.00

 15819.83 45553.44

 21 ⑤工程建设其它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管理费)参照《云南省建筑安装工程综合费用定额》的有关规定进行估算,按 5-7%计; ⑥基本预备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 10%计提。

 ⑦按照土地现行价及该地段的土地价值评估,预计每亩为 35.00 万元。

 ⑧土建成本:建筑每平方米 1200.00 元,道路每平方米 230.00 元,绿化每平方米100.00 元

  11.2、投资估算

  土建投资估算总计 :1 5808.41 万元

 1、 建筑总投资:

  1 5358.41 万元

 (注:总建筑面积 44653.44 米2 ,按照建筑 1200.00 元/米2 计)

  2、场地、市政、绿化投资

 约 0 450.00 万元

 22

 12、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33(4):15-18. [2] 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9-62. [3] 俞孔坚.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54(2):120-122. [4] 俞孔坚.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23(3):68-71.

 [5]朱家谨.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管辉.城郊低密度住宅建筑探讨[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6):23-25. [7]林其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佚名.浅析小区规划.[EB/OL].http://all.zcom.com/archives/d8bf-101995.htm [9]刘文军.建筑小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0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11]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12]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S] [13](西)帕高·阿森西奥编著;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J.H.Crawford.carfree cities[M]. Portland,Oregon:Timber Press 2002. [14]Sanini. Building Eveironment[M]. Sydney:Architecyural Scirnce Press,1997.

 23

 13、结语 景泰园住宅小区相对其他类型的住宅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更应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具有高舒适度、健康休闲、生态可持续、个性化的生活环境,解决住房和环境的矛盾,极大的改善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景泰园住宅小区的开发根本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实现就业、居住、商业、娱乐的统一,适应城市多元化的要求。所以对景泰园住宅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符合社会的广泛需要。因此景泰园住宅小区要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重视环境资源,注意户型和室内空的推敲以及景观环境的营造,更多地开发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改善国民生活居住环境。

 通过本次设计,不仅掌握了低密度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过程和方法还学习了中式建筑设计要求和特点。

 本方案以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为设计宗旨,以创建一个舒适宜居低密度住宅区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块原有地形特点展开规划布局及建筑单体设计。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并融入人性化设计。小区内部道路交通组织明确合理,为住户创造了一个安静宁谧的生活环境,加之曲折多变的水体景观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经一步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建筑单体充分利用台地特点,在建筑空间设计上通过外部前厅后院及内部的空间的吹拔、挑空提炼空间感。在平面功能布局上,运用以人文为本的设计原则,给人以亲切感。整个小区呈现中式风格,稳重大气,室内外环境舒适,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推荐访问:规划设计 题目 小区
上一篇:企业工会工作安排
下一篇:村文化工作计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