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神学院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伯特利神學院

 兒童心理輔導

 孩子不願上學去?

 陳淑萍 (2001F/BTS 020)

 廖珮珊 (E2004-237)

 梁惠蓮 (2001F/BTS 022)

 馬慶旋 (E2005-032)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日

 孩子不願上學去?

 (一) 前言

 由於普及教育的施行,學童的逃學、中輟等問題,逐漸被視為需要解決及研究的社會問題。於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期,校方為了處理學生曠課等問題,大多依賴臨床兒童心裡學者們提供的方案。初期,最常用來被形容學生不願上學等行為的辭彙為「逃學」。逃學一辭源自於舊時的法文用語truand,意思是「乞丐」、「寄生蟲」、「懶惰的人」、「不乖的小孩」、或是「淘氣鬼」。早期的文獻中,「逃學」主要意指非法且刻意「在沒有家長知道及同意的情況下,自學校缺席」,也是學生對於學校、教室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抗議行為。許多人都相信逃學與青少年犯罪、亦或是青少年犯罪的前兆有關。當時認為,逃學的原因及特徵包括以下幾點:如家庭問題、健康狀況、校外誘惑、學校適應能力低、智力不足、問題學校、導師等,然而這些並非全為今日的實際證據所支持。因為有些曠學行為不一定具有犯罪的性質,而是與「焦慮」相關之狀況。之後,許多專家也紛紛將此類行為進行研究、定義及分類。

 Johnson(1941) 資料來源:板本昇一 (1999) 孩子拒絕上學怎麼辦?台灣:親職教室等人,他發現有些兒童長期缺課,然其缺課並不屬於逃學的行為問題,而是一種對於上學產生強烈的莫名焦慮與恐懼,並伴隨多種的身心症狀(psychosomatics),以至於產生學校適應的情緒障礙,是屬於恐懼症的一種,他認為主要因素是由於學童對於離開母親身邊感到不安,強調病因是由於母子分離不安所引起的現象。其後,Waldfogel、Coolidge及Hahn(1957)資料來源:.tw/p2-1.htm#a將此行為定義為「學生對某種學校狀況產生憂慮的恐懼,因而導致不願上學」。這個定義有助於日後研究拒

  資料來源:板本昇一 (1999) 孩子拒絕上學怎麼辦?台灣:親職教室

 資料來源:.tw/p2-1.htm#a

 綜觀來說,孩子不願上學是由於某種內部的(精神、心理、疾病等問題)或外部的(學校、老師、同儕關係、家庭狀況等)因素而導致對學校產生非理性的恐懼、厭惡、排斥抗拒等心理而無法到學校上課之行為及症狀。

 (二) 表徵

 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不願上學的孩子伴隨著心身症狀,他們會因為一些病痛或情緒問題而無法上學。心身症是指個體受到內外因素的刺激,產生壓力,而以身體症狀表現出來。孩子在準備出門的剎那,出現猶豫不決,煩躁的情緒,嚴重者的生理現象有:肚痛、頭痛、嘔吐、抽搐等。

 除此之外,不願上學的孩子也會因為上學焦慮產生許多特異的行為表徵,如以下幾點:

 1.

 情緒困擾:緊張、焦慮、不安、憂鬱、暴躁易怒、沮喪、封閉及無助、

 罪惡感等。

 2.

 嚴重抗拒、逃避就學。

 3.

 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常缺席。

 4.

 未經父母同意或同意而滯留家中。

 5.

 訴稱身體不適或以學校因素為逃避上學等事實或虛構理由。

 (三)原因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了本身的人格特質外,對他的身體、心理影響最深的莫過於生活環境。通常在不願上學的兒童身上,可以看到在與父母的相處上有親子關係的缺陷,所謂的缺陷通常是由溺愛、放任、嚴格、喜怒無常管教不一等教育態度而發生。此外,許多研究指出,學校環境裡存在許多問題會誘使孩子不願上學行為的發生。以下圖表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

 I) 學校因素

 學業

 1. 跟不上課程的進度﹔

 2. 某些科目如美術或體育,在上課時需較多的表達,而自己卻感到表現得力不從心,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3. 考試壓力;

 4. 未完成功課。

 老師

 1. 怕被挨罵,家人許多時會說:「你這樣做會被老師罵的。」,這容易形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

 2. 老師譏諷語氣、有偏愛、教導方法不為孩子接受和人格出現問題。

 同學

 1. 受欺負、冷落﹔

 2. 有嚴重的人際關係衝突﹔

 3. 缺乏同儕的支援網絡;

 4. 同儕的比較。

 其他

 1. 覺得高年級同學身體較自己高大,有威脅性;

 長假期後要重新適應;

 3. 上學路線上有障礙或受欺凌或目睹交通意外;

 4. 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

 5. 無法適應團體生活;

 6. 受一些負面經歷影響。

 II) 家庭因素

 孩子本身的身體有病或有弟兄姊妹出世而誘發產生的情緒性混亂,有不安感覺而不願上學。

 父母過份溺愛或壓抑,以自己理想去塑造孩子, 孩子會缺乏自主的生活空間,不堪負荷,容易產生厭惡或是過份依賴父母,

 母子分離的不安感,常在校門哭鬧不願與母親分開。母親的不安也會形成孩子也有不安感而不願上學。

 父母對孩子上學之事漠不關心,他會討厭需要用功且有約束的學校生活,終致不肯上學。

 父母的管教態度不一致,形成孩子偏激、反抗、橫蠻、離家或離校出走。

 父母不和或常吵架,造成孩子不安,無法安心上學。

 III) 孩子本身的生理因素

 個性比較神經質,自我期許很高,凡事要求完美,特別在乎別人的批評。

 可能是生理因素形成屬於憂鬱症及躁鬱症等精神性疾病。

 3. 父母或自己的期望過高,怕無法達成目標而逃避。

 (四)探討香港的實況

 透過派發問卷、直接訪問、專業人士臨床個案參考及對老師及社工的訪問以了解香港孩子上學的情況。

 問卷調查分析

 我們發出了200份問卷給從5歲至12歲小學生。而已收回200份,簡單地統計了他們對喜歡上學不上學的原因。

 從數字上的瞭解,總括來看有61%的學生喜歡上學,但看列出喜歡與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比例是493:243,約是2:1,可略知學生不願上學的程度。

 (圖表請參閱附錄)

 簡要如下:

 你喜歡上學嗎?

 121- 喜歡

 68 - 有時喜歡

 8 - 不喜歡

 你喜歡上學的原因是甚??(可選擇多於一項)

 141- 有同學一起玩耍

 126- 學習知識

 118- 可以打球、畫畫、遊戲

 74- 有老師教導

 27- 因父母喜歡

 7- 其他

 你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是甚麼?(可選擇多於一項)

 45- 考試成績不好

 44- 害怕功課做得不好

 41- 老師很嚴厲

 31- 上堂不明白老師所教的課本

 24- 同學欺負

 22- 沒有同學一起玩

 16- 捨不得父母

 12- 害怕陌生環境

 8- 其他

 你試過不想上學嗎?

 101- 沒有

 82- 有 (請回答第五題)

 當時,你如何處理呢?

 96- 堅持回校

 24- 請假

 5-遲到

 2- 其他

 直接訪問

 詳細內容請收聽附上錄音帶

 專業人士臨床個案參考

 1.日本個案 (資料來源—河合洋著《瞭解拒絕上學的孩童》三民書局)

 兒童精神科醫生河合洋先生親身接觸一個不願上學的孩子二十年的經驗分析。孩子的父母是中產有知識份子,對孩子要求較高,希望其成優材生。孩子在進讀幼稚園時討厭去幼稚園,在門口緊抱母親,大哭及不願進去,但在父母的強行帶他返學下,過了一段時間這拒絕的情況消失了,他也能容入校園生活。

 到小一、二時,成績有好表現,父母便把他帶進優秀補習班,三年級開始不時在看電視時大叫「他媽的」,「烏蛋」、眨眼、聳肩等動作。初次到作者處診療,經腦波檢查沒有發現甚麼毛病,應是由於對母親不滿而出現抽搐症狀。但母親不能接受這結論,不久便停止不再來診療。一年後在讀五年級上學期開始,他常稱自己有感冒、頭痛和想嘔吐而不願上學。父親又重施故技,強行帶他返學於是他到達學校門口便逃跑了。老師家訪,他就把自己關在房內,開始過隠蔽生活。不上學,只留在家中,日間睡覺,晚間活動:看電視、打電腦遊戲、吃飯,不與父母同吃,又不洗澡(一星期只洗兩次),母親就把三餐放在雪櫃內。

 一天,媽媽襯他不在房時,進去整理,被他發現他即時向媽媽用拳,打到母親倒地,還在她胸前打兩拳,以致母親折了兩條胸骨。於是父親情急下把他送去精神病院。他吃了藥,整個人呆了,只會流著口水,住了兩個多月,才回家,他又再作隠居者。他不肯到作者處接受診治,作者只會面其父母以了解他的情況。終於在父親苦口婆心地勸他去見作者,他終於願意接受診治。

 作者的方法是介紹他到咖啡店留宿做工,可以完全離開母親。結果他肯去,並開始學習自主自立。不久,他覺得這兒工作辛苦,覺得回學校好,但又不想回家住,於是作者安排他到作者的朋友—一位牧師所屬的一間幼稚園任助理,他喜歡孩子所以喜歡這份工作,並住在這位牧師的家中,又參與夜間課程,開始社交生活,結識女朋友,後失戀,但有身邊朋友安慰,不久便回復平靜並生回家的念頭。終於他回家,並自己明白要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考了兩次大學入學試,終於成功進入某大學的法學院,之後也成為了一位律師。

 個案學習:

 把孩子「強行」帶回學校不但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釀成真正的反抗,遭成日後更嚴重的後果。

 不可輕看「不願上學的問題」,可能造成暴力傾向或隠蔽青年。

 要了解父母情況,不要單從藥物上治療,並要父母願意接受自己的問題和限制,一同合作去協助孩童所面對的問題。

 2.學校社工的訪問撮要 (位於葵涌的一間小學):

 平均每年都有三至四位小學生會有『不願上學』的情況,普遍原因都是覺得老師太惡,經社工與老師、家長及學生互相協調後,學生便適應過來,而通常該情況都是在開學時期發生。但也有一位同學是因父母離異,母親只顧工作而忽略管教,化了很長的時間,才可改善。

 在一個完整家庭中,『不願上學』的情況不嚴重。從社工的訪問,可以再深入研究以下問題以找出原因:

 老師的態度是否太嚴厲?

 家長是否對子女太呵護,以致認為老師應有的態度是太嚴厲?

 以上的訪問顯示:家庭問題似乎是導致孩童『不願上學』的最主要因素。

 3.小學老師的訪問撮要 (位於深水步的一間小學)

 孩子『不願上學』的情況並不嚴重,一年只有二至三位,一般是貪玩,家庭管教寬鬆,老師會交由社工跟進。從訪問中似乎老師的參與不大,可能是因為工作繁重,沒有時間跟進一些問題學生。

 (五) 不同輔導學派對孩子不願上學的處理手法

 基於不同轉導學派對「孩子不願上學」這現象背後的成因有不同的見解,它們所提出的方案亦有所不同。現試從心理治療分析法、行為治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法及家庭治療法等四個學派去探討「小孩不願上學」的成因及建議的處理方法。

 心理治療法指出孩子出現不願上學的行為乃歸於分離的焦慮,母親過份保護的行為,會令孩子過於依賴家人的共處,避免回校。此外,孩子擔心上學會破壞或減低其於家庭中所建立的「自我」、「地位」等角色亦會使孩子不願上學。

 處理手法:

 先瞭解孩子不願上學的原因及想法;

 探討過往曾採取的解決方法;

 輔導過程中,較重視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幫助父母與子女建立安全感及健康的自我形象;

 同時,輔導員在輔導過程中加強孩子的自我瞭解及解難能力。

 在行為治療角度來看,孩子出現不願上學的行為是指他們在正常的學習到的不適應行為的反應。行為治療學者亦認同孩子會因分離而產生焦慮,過於依賴,視家庭為避難所,不願上學;同時,若孩子於學校經歷一些焦慮情景或事情,亦會減低學生上學的意願。行為治療法提出較平衡的解釋,概括學校及家庭等因素。

 處理手法:

 先嘗試減輕對學校所感到的恐懼感及因分離而產生的焦慮。

 採取有系統的程序,透過意象(Emotive Imagery),向產生的焦慮的處境進發,一步一步地把感覺及意念表達。

 運用行為治療法策略:減敏治療(desensitization)、模型(modeling)等方法。

 認知行為治療學者孩子出現過份的焦慮是歸咎於其不理智的思想模式 (irrational belief)。他們持守一些信念,令自己緊張、易擔憂。舉例

 來說,孩子認為自己溫習便可取高分數,若結果不如所想,他們會感到十分挫敗,對自己亦感到失望。

 處理手法:

 探索其不理智的思想模式 (irrational belief)及源頭;

 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會幫助孩子面對恐懼,運用鬆弛方法(relaxation), 敢於自表訓練(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FEAR plan等策略。

 家庭治療法認為不願上學的孩子是家庭的情緒繼承者。學者認為孩子乃家庭系統的一份子,他們的行為正反映家庭的狀況。此學派假設該孩子的父母中,必有一人過份投入處理孩子成長的需要,產生情緒困擾,出現焦慮、過份擔心等想法;相反,另一方卻處於疏離態度管教子女。因此,孩子出現不願上學的行為去反映家庭的問題。

 處理手法:

 瞭解夫妻間相處的模式;

 分析夫婦間管教的不同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製訂計劃,幫助夫妻間的合作及協調。

 (六) 應對方法

 在處理孩子不願上學問題時,最重要的是去發覺孩子的內在條件(例如:性格傾向、抗壓性、感受及成熟度等)及相關的環境因素(家庭互動、學校生活、壓力來源)。不願上學的孩子容易出現情緒混亂的狀態,當他們情緒不穩定,周遭的人又不斷指責及催促孩子「一定要去上學」反而會使他們陷入恐慌狀態,在被逼得走頭無路時,更會產生畏縮反應使問題越來越嚴重而無法解決。

 首先要了解真正原因,可能在詢問或談話過程中孩子只是隨便說出某些原因,要仔細研究其背後情況。可從學校及家庭方面協助學童。

 * 學校方面

 協助其適應,了解他與同學、老師的人際關係,觀察他們如何適應學校生活。

 對於孩子不擅長的科目,老師在教導時一方面要避免釀成他有自卑感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在他擅長的領域發揮,幫助他有參與班級或群體活動的勇氣。

 * 家庭方面

 了解父母的感情關係、他們關懷及教育子女的態度。

 母親的不安也會感染孩子也有不安感而不願上學,造成「學校恐懼症」。所以母親應對孩子上學事放心及放手把孩子交給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也表現不安。

 了解造成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的背後原因,可能是一種權力的擁有或自我身份肯定的表現。

 不要指責孩子,認定他犯錯,真正關懷及了解孩子的感受,協助他緩和不願上學的情緒,使他鼓起勇氣。

 給予溫暖的家,培養堅強過性,使他即使遇到上學不如意事或阻力,也能適應。

 分享孩子在學校裏的喜與樂,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告知在家情況,了解在校內的表現態度。

 * 其他

 i. 若因性格問題,父母可用方法幫助他們減低心理壓力。

 ii. 若因生理因素影響,則需要接受專業人仕的診斷及治療。

 (七) 結論

 孩子不願上學並不一定是個小問題,若不正視行動背後的真正因素,很可能形成暴力傾向青年或隱蔽青年,校園的暴力事件也可能是這行為演變的後遺症。在處理的過程中,不要先責備孩子,要用恰當的方法,循循善誘,細心觀察,與老師傾談,以了解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好好善用父母的影響力,所以必須與父母合作。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教師的協助也是不可或缺的。若孩子不願上學的行為是由學校引起,老師更應協助學生減低焦慮,避免問題惡化。若原因是關於生理因素,則必須接受專業人仕的治療及診斷。

 (八) 參考書籍

 林孟平 (1986) 輔導與心理治療 (第十版) 香港:商務印書館

 河吉洋 (1986) 瞭解拒絕上學的孩童 臺北:三民書局

 板本昇一 (1999) 孩子拒絕上學怎麼辦?台灣:親職教室

 曾文星 ( 2001) 兒童心理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附件

 問卷範本

 額外個案參考

 問卷分析圖表

 附件一問卷範本

 附件一

 問卷調查:請填寫資料及用?表示

 你的年齡是:______________ 性別:□男 □女

 你有多少個兄弟姊妹?____________ (計算自己在內)

 你排行第幾 ?____________

 (1) 你喜歡上學嗎?

  □ 喜歡 □ 不喜歡 □ 有時喜歡

 你喜歡上學的原因是甚麼?

 (可選擇多於一項)

 □ 有同學一起玩耍 □ 學習知識

 □ 有老師教導 □ 因父母喜歡

 □ 可以打球、畫畫、遊戲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是甚麼?(可選擇多於一項)

 □ 害怕陌生環境 □ 沒有同學一起玩

 □害怕功課做得不好 □ 上堂不明白老師所教的課本

 □ 老師很嚴厲 □ 同學欺負

 □ 捨不得父/母 □ 考試成績不好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試過不想上學嗎? □ 有 (請回答第五題) □ 沒有

 當時,你如何處理呢?

 □ 堅持回校 □ 遲到

 □ 請假 □ 其他:________________

 

 ----------- 謝!---------

 附件二額外個案參考

 附件二

 個案:上學前總說肚子疼的小學生

 個案:7歲男孩,名叫富同。

 主因:從上個月以來,每次要上學前,就訴說肚子不舒服,不願意上學,找藉口留在家。

 個人史:獨生,剖腹生產。產後偶爾生病,母親常特別照顧。四歲上幼稚園,跟朋友相處還可以。六歲上小學,學習平平,性格有點內向。

 現病史:由於父親被調職,全家搬到新地方,富同也就換了學校。可是富同對新的學校感到不適應。一來,都是新的同學,覺得很生疏;二來,班級老師管教學生比較嚴格,對功課不好的學生總是發脾氣,並且常讓忘記做家庭作業的學生當住同學面罰站。

 上個月的一個星期末,老師發給學生許多家庭作業,要他利用周末去做功課。可是富同在周末不巧吃了不潔食物,開始肚瀉,身體不舒服,就沒做完家庭作業;可是到了星期一早上想到上學校可能會被老師當眾罰站,富同的肚子就咕嚕咕嚕的響起來,覺得不舒服,就告訴母親。向來很關心富同的母親就趕緊叫他留在家裏休息,不要去上課。母親自己也因此請假,帶他去看醫生,回來後,就煮富同生病時最喜歡吃的雞湯稀飯,整天留在家陪伴他。

 可是接下來的周末,老師又安排了許多作業,富同趕做不完,一想到星期一早上,老師兇兇的臉,肚子又不舒服起來,又咕嚕咕嚕的叫,只好跟母親訴苦,又留在家。母親看到這樣情形,自己也又請假,陪他在家,給富同燒雞湯稀飯,並幫助做家庭作業,好讓富同星期二可以上學。從此,每次富同一說肚子不舒服,母親就趕緊關照,問富同要不要休息,要不要替他做功課。可是經過這樣幾次“生病”,老師覺得很奇怪,懷疑為何每個星期一都生病,因此就請富同的父母來學校面談,猜測富同所患的,可能與心理有關,提議父母帶同富同去看兒童精神科醫生。

 臨床診斷:體化症與疑病症

 個案分析:富同班級老師的推測是對的。富同此患兒所患的是體化症再加上疑病症的趨向。當一個人面對壓力,心理上緊張或急時,生理上會出現不適的現象,如:緊張後會頭疼;緊急時會拉肚子、或咳嗽等。可是經由軀體不舒服的申述,不但可以不用去面對所遭遇的壓刀,還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懷,就會無形中鼓勵不舒服的症狀時時發生。換句話說,懷疑或申述身體是否有毛病,是變成應付或迴避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可說是疑病症的特點。

 從病理的立場來說,此患兒開始時心理想到沒做功課、怕被老師處罰,而肚子不舒服,是心身反應,是體化症的表現。可是以後就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性的反應,一想到老師的處罰,肚子就不舒服。後來又加上疑病症的傾向,經由母親的特別關照,無形中供給續發利益,“鼓勵” 病情的再發與延續。因此,治療的要點是幫助患兒如何去面對去處理原本的壓力,即:如何按時趕完作業,不用害怕老師的處罰;同時要消除續發性的利益,即:請母親不要因孩子生病而供給特殊的關照。

 從過去精神科醫師的臨床經驗得知:所謂疑病症此病態之所以能存在與維持,就是對患者疑病的傾向有人給予反應,並無形中給予關注,因此,患兒申述各種病狀,母親就擔心真有病的情況才能繼續。換句話說,台上有人演戲,也要有台下的觀眾才可以;否則,戲就演不下去。對富同來說,假如沒有替他著急,要他的母親去關照的話,富同的訴病傾向就不會發生作用。因此,要治療富同的疑病情況,就得針對母親而下工夫。

 輔導經過:輔導者向母親指出,做母親指出,做母親的,只擔心患兒的身體不適,按從前照顧幼小多病時的患兒那樣,只忙於關照,但沒去想想,為何患兒都是在“星期一” 早上要上課前訴苦說有病。輔導者提醒母親,真正需要去關心的是:如何督促患兒在周末去完成作業,以便不用在星期一早上擔心老師的處罰。

 跟輔導者的會談中,母親承認經由剖腹生富同以後,就對富同特別關照;自己心裏一直掛念一件事,即:富同從小常生病是否是她做母親的沒好好照顧。因此,也就特別小心富同的身體不適的情況。輔導者給母親指出,她的掛念與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也要讓做母親的看出,她的過分關照,反而加強富同訴病、疑病的傾向,產生反效果。

 另一方面輔導者也應跟班級老師接洽商量,如何減輕家庭作業的份量,並調節處罰的輕重,以免讓一些學生﹝如患者﹞因家庭作業及處罰的問題而發生心理過分緊張的現象,導致不敢上學,需採用體化症及疑病等病態的反應方式來應付上學的問題。

推荐访问:马浸神学院 神学院 伯特利
上一篇:住建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报告
下一篇:神学院主体结构细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