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府金塔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20-09-03 点击:

金塔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情况 调查分析报告 金塔县人民政府 (2017年3月)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侧,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两大沙漠边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和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坐落于县境内,地理位置特殊,生态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县内辖5乡5镇,1个城市社区管委会,8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5万人。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3℃,平均降雨量59.9mm,蒸发量2538mm,为降雨量的40多倍,属严重干旱区。全县沙漠化土地181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呈大三角合围之势围困绿洲,四大沙系全长l60多公里,沙漠面积65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3%,县境内有18个重点风沙口,是全国沙漠化和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县市区之一。

一、金塔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面对干旱缺水、植被稀少、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县情,金塔县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托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这一重要载体,以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和污染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抓手,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沙化土地封禁、重点风沙口治理等生态治理重点工程,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好转。截止2016年底,全县林地面积143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2057公里,绿色通道929.2公里,治沙造林59.1万亩,人工措施治沙3.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7%。县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地表水水质逐年好转,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相应功能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较好,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符合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城区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按环保要求储存和综合利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责任。我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安排和部署,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环保部门监督抓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项生态建设指标分解到乡镇和部门,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听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的深入现场检查和督察,现场解决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建设方针,科学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项目支撑,注重全民参与,“十二五”以来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鸳鸯池水库群水土保持、日协贷款治沙、重点风沙口治理等工程项目15项,完成投资7.7亿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4.5万亩,封沙育林5.5万亩,全县荒漠化面积较“十一五”末减少了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23个百分点。加大特色林果业发展支持力度,累计发展枸杞3万多亩,梭梭接种苁蓉1万多亩,沙化土地栽植葡萄1.5万亩,建起有规模、有示范效应的基地8个。注重将造林治沙同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在县城周边、景区及主干道大力开展治沙造林活动。投资2.2亿元,启动实施了城西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通过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共建捐建等多种形式,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防沙治沙2万亩,进一步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三)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构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要求,把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作为强化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落实占补平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来抓,研究制定了《金塔县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的意见》等制度文件,有效规范了管理土地的行政行为,建立了用地批、供、用、补、查共同监管的责任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主抓、有关部门配合、责任主体明确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有效推进了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建管并重、蓄引并举、开发节约同步”的原则,先后建成覆盖全县的供输水网络工程,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针对本县地多水少,供需矛盾尖锐的实际,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对城乡各类用水单位和个人的取水资格进行统一审查,严格审批程序。同时,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契机,对全县机井更换智能水表计量设施,进一步优化了机井“一井一卡一表”管理措施,完善了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措施,加强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控制能力,有力促进了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保护,为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用水保障条件。

(五)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管控指导作用,优化矿业布局,突出生态保护功能,将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林业保护区等15个区域全部列入禁止开采区,禁止保护区内矿业权的新设,已设矿权不予办理延续手续,逐步退出保护区。严格规划准入管理,以规模、环境准入和资质准入为重点,实行规模集约开发,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避免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开采工艺落后、乱采滥挖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实施意见,建立了矿山环境评价制度,不论新设、续办采矿权,都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提交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环保部门审批意见、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及未缴纳环境治理保证金的企业一律不予办理矿权登记、延续、转让手续。截止目前,全县45个矿山企业全部按要求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建立了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台帐,累计缴存环境治理保证金1619万元,其中2016年缴存432万元,缴存率达100%。

(六)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坚持“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以优化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企业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关停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落后企业,优化了产业结构;
以强化环境监管为主要手段,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企业监管力度,确保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提高了全县污染防治水平。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削减,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污染减排指标任务。二是先后实施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中心、西域阳光公司、康谱脱水菜业公司等重点污水排放企业水污染防治项目和第一、第二热源厂脱硫除尘设施改造项目,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鼎新镇、航天镇、羊井子湾乡、大庄子乡、东坝镇、三合乡、古城乡等7个乡镇均建成了小型污水处理站,集镇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置。三是噪声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正常,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废监管工作得到加强。通过推进工业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全县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实现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切实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为抓手,通过积极争取,我县连续5年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在10个乡镇26个行政村实行了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覆盖人口3.2万人,辐射区域250平方千米,建成日处理20-50吨农村污水处理站7座,配套污水管网14.4千米;
购置中小型压缩垃圾车10辆,村庄保洁车270辆;
修建垃圾收集房52座,安装垃圾箱2677个,垃圾斗154个;
修建尿液及污水收集发酵池15座,购置吸粪车7辆;
修建人饮井管理房12座、水源地保护金属围栏3965米,警示牌24块、标示牌24块,完成了25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八)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推进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农产品综合利用方面,以西域阳光、兴农辣椒为龙头,形成了“番茄、辣椒种植→番茄酱、辣椒酱加工→番茄红素、辣椒色素提取为主的产业体系,拉长了产业链条。在传统工业发展上,以金源矿业、宏运矿产、内外矿业等企业为龙头,大力推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初步形成原煤→洁净煤→煤焦化→焦炉煤气→建材产品的循环利用、原煤→兰碳→氧化球团、原矿→选矿→精粉、矿山开发→板材加工→石材雕刻等产业链,有力地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方面,以万晟光电等企业为龙头,着力推进光电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组装→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电站为主的生产链,提高了新能源综合利用率。在废物再利用方面,以砂业建材、鸿丰建材、兴万达建材等建材类企业为龙头,大力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新技术,形成了粉煤灰→加砌块→砂砖、建筑垃圾→加压砖的新型建材产业体系,促进了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推进以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已累计建成并网12个共计279兆瓦的光伏项目,累计发电突破了10亿千瓦时。

(九)注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注重从宣传教育的形式、内容、手段上入手,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五进”活动,加强普及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的法律、法规知识,使每位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营造了人人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及绿色系列单位等活动,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发展竞争能力。至目前,全县4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5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村,16个单位被命名为绿色单位,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存在问题 在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尽管我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多措并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使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全面遏制。尽管我县在防沙治沙和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部分区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全县土地荒漠化面积大,沙源分布广泛,加之大风频繁,防护林体系不够完备,生态环境脆弱,浮尘、扬沙、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不断发生,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影响较大。年灾害性天气对全县农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元以上。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全面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但由于历史欠帐大、补助标准相对较低等原因,现有的资金投入远远无法满足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而我县地方可用财力薄弱,致使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

三是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仍需加强。我县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执法队伍力量不强,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手段不能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尚不到位。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建设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环境突发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等还远远不能适应全县发展的要求。

四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难度较大。从今年实施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来看,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综合治理难度较大。一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清理门前屋后垃圾、拆除违章建筑物、整修路面、整治渠道、绿化美化的任务艰巨,整治所需的资金缺口较大。二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制种废物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清理难度较大。三是我县大部分村经济薄弱,无法落实保洁人员,只能在上级检查时组织发动群众突击打扫清理。部分村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不足,垃圾外运能力较弱,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五是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生活配套功能不完善矛盾日益突出,支撑生态文明发展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欠缺,生态文明建设应秉持的理念与意识不强,全民参与度不够,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群众还缺乏绿色生活消费观,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三、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强生态建设各项政策措施,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构建生态文明,着力改善环境质量,着力保障环境安全,打造城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融互动、互促互补,实现美丽发展、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

1、以强化领导为保障,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部署,加快制定促进生态建设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和制度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议事规则,定期召开专题研究相关议题,定期听取重点部门生态建设保护的工作汇报,定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建立党政牵头、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大监管格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相关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研究出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实施办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修订完善《金塔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成效作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完善严格的问责追效机制体制,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及环保工作取得实效。

2、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科学合理制定生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生态立县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和乡镇、部门详细规划,既与省市规划相衔接,又要切合金塔实际,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二是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力以赴争取重大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着力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及天然植被保护、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持之以恒推进绿洲边缘、农田林网、县城周边和村庄造林绿化活动,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4%,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更大贡献。三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积极推进水利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水权制度,因地制宜优化渠灌、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抓好输水、灌水、用水全过程节水。强化“三条红线”管理,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流转”的用水机制,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全力拓展生态发展空间。一是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主、光热和风力发电为辅的“一主两补”绿色能源产业,全力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二是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等为抓手,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地耗和水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守耕地、水资源,以及林草、湿地、河湖等生态红线,优化改造存量,科学谋划增量,切实推动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规划环评,以规划定产能,以产能定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巩固现有减排工程和设施成效,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稳定达标。

4、以民生优先为根本,持续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不断加快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绿地建设、小气候营造等工作,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级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专项财政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健全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整治措施,巩固管理效果,确保农村面貌实现较大改观。继续把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的土壤污染治理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5、以绿色示范为引领,积极营造共建共享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开展各类生态创建活动,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全县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公德意识,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着力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积极做好社会公众教育,建立公众和企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作用,切实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氛围。

推荐访问:金塔县组工网 孜然高产栽培技术-金塔县 金塔县国土资源局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习资料 金塔县国土资源局网站 金塔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 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上一篇:8360+,2020年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标准
下一篇:党员领导干部以案促改“四个查一查”自查报告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