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认识与构建探索

来源:一年级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城市林业的认识与构建探索

 作者:蔡传胜 单位: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办事处林业站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森林保障推动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城市林业的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1 城市林业发展简况

 1.1 国外城市林业研究

 早在 1965 年 ErikJorgensen 就提出了“城市林业”的概念。指出“城市林业”并非指城市树木的管理,而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地区的所有树木的管理。这个地区包括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憩的地区,也包括行政上划为城市范围的地区,这个提法是国外对城市林业早期的认识。1972 年,美国林学家协会则从自然属性、对象、目的、任务和范围等方面对城市林业进行系统概述:城市森林是森林的分支,城市林业是研究潜在生理、社会、经济、福利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森林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2],其范围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园林设计、地面污水再循环、树木管理和木质纤维的生产等。在此基础上,G.W.Grey 和 F.J.Deneke(1978)的论点提升了城市林业的地位,对城市林业的内涵有所丰富,对城市林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Q.Moll(1992)则认为城市林业并非是林业的一个分支,而是建立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园艺、生态学等基础上,着重研究城

 市 森 林 的 生 态 、 社 会 和 公 共 卫 生 价 值 的 一 门 新 兴 学 科 。GeneW.Grey(1996)则从功能目标的角度独特地给出城市林业简明扼要的定义:“城市林业”就是使树木能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存并充分发挥其改善环境功能的必要的经营管理。而从内容方面,日本专家认为:“市区公园绿地,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市区环境保护区、道路及河流沿岸的绿化、机关企业等专用绿地、居民区绿化美化及主要绿化等;郊区公园绿地主要包括郊区环境保护林、自然休养林、森林公园等城市近郊林及农、林、畜、水产绿地”,欧洲不少国家的城市林业也包含相似内容。对城市林业的认识大大推动了城市森林建设,世界城市林业建设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美国的洛杉矶、纽约、亚特兰大,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釜山,印度的新德里等城市,都正在把建设城市森林作为新世纪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欧盟在 5 个国家联合 8 个城市,开展了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政府和芬兰政府共同发起推动的亚欧林业科技合作中,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建设成为 4 个重大研究领域之一。

 1.2 国内城市林业研究

 我国对城市林业的认识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虽然我国城市林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并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经过近 20a 的研究和实践,城市林业的概念和内涵,在我国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中国林学界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李永芳(1992)认为“城市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是城郊一体、林园一体的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又是传

 统林业的升华,范围包括风景林、公路河流两侧的防护林、水库周围的水源涵养林、经济林、公园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王木林(1995)认为:“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造、经营和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它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城市林业生态系统。具体指建造、经营、利用城市范围内(含市区和郊区)及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包含公园、街头和单位绿地,垂直绿地、行道树、疏林草坪、片林、林带、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草地、水域、花圃、苗圃、果园、菜地、农田等绿地”;王永安(1995)则从体系范围的角度认为,城市林业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绿化体系和森林生态系统,其不仅是城区绿化,而且是包括城区园林绿化,近郊林果、远郊森林带的为城市服务,各具特色,多种功能的多元森林整体;叶渭贤、王喜平(1996)在从事多年城市林业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概括:“城市林业是现代林业的一个分支。城市林业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与城市布局相适应,支撑城市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的商品供应,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和管理系统”。吴泽民(1996)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生态亚系统所构成,城市林业即是对城市环境中自然生态亚系统的经营和管理。因此它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森林经营的原则,达到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同时吸收了风景园林的美学思想,为城

 市居民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的一门专业”。除此之外孙冰等(1997),汪永华等(2001),李吉跃、常金宝(2000),陆耀东、温达志等(2003)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了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这些研究正使城市林业概念的认识正日益成熟与完善。同时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城市林业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长春市 1989 年正式实施“森林城”建设规划,是我国首个将“森林城”确立为建设目标的城市。2002 年,中国林科院与安徽农业大学以安徽省怀宁新县城建设为契机,共同开展县级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研究,对城区 235km2 的范围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一城、一湖、两片、三网的总体布局。在城区以乔木可拥有量及城市森林覆盖率来规划绿地面积,强调溶解城市边界、建设开放性的立体绿色空间,为我国县级城市开展城市林业建设提供了范例。

 2 城市林业功能分析

 2.1 调节小气候和缓解城市能源危机

 据资料表明,城市附近的森林能节约能源的消耗,减少大气中库存的 CO2,使局部地区的气温降低 3~5℃,最大可降低 12℃,提高相对湿度3%~12%,,甚至 33%。据美国林业协会的估算,仅就树木的降温增湿功能一项每年就为美国节约了约 20 亿美元的空调耗能,从而减少城市对化石能源的总体需求。城市森林的节能效应主要是通过减少城市居民住宅和办公场所空调的使用量来实现的,如我国南京1940年以来在市区和近郊植树3400万株,使夏季平均温度由32.2℃降到29.4℃,可见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同时森林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温

 度、湿度和局部大气环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提供了动力。

推荐访问:林业 构建 探索
上一篇:2020年9月8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下一篇: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管制对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