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凝心聚力—“中国精神”民族特征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讲稿】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

 邹广文?

 一、为何要强调中国精神?1、提出“中国精神”的时代语境?

 提出“中国精神”基于这样一个背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所举办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有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时候,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大历史任务就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我们国家真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走过之后,我们新一代领导集团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指出了未来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鼓舞人心的发展蓝图。?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有这样一个表述,他说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中国梦,应该明确地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的进程当中,“中国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提出“中国精神”是时代所赋予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使命。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从学理层面看,“中国精神”的提出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我们讨论一下“精神”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表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生在世活的就是精气神,一个人的精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支柱性的东西,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宋代的著名思想家王安石说:“丹青难写是精神。”画水墨丹青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传神,作为一个画家的最高境界是表达出你所表达的审美对象的精神。“中国精神”的提出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过程当中,必须首先要展示全体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是真正实现“中国梦”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2、什么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生发于中国文明的传统、贯穿于现代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历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思想观念。当我们提“中国精神”的时候,实际上它是一个生成性的、具有历史传承的要素,是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的一种精神,是一种进行时,而不是一个完成时。?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复兴具体要落实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一种方向。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动物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从人的目的性的角度讲,也就是强调人是一种追求意义、为人生规划方向、具有未来的明确的目的性指向的存在。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同样也是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是代表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中国精神”的构建,它是中华民族复兴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实现“中国梦”,“中国精神”自然就体现于其中。只有“中国精神”这样一种自觉,“中国梦”走的步伐才会更为自觉、更为坚实、更为充满自信。?

 3、中国精神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习近平同志在解释“中国精神”的时候强调了两个维度,首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从历史动态发展中对“中国精神”做了一个很好的表述。所以,“中国精神”既包含着民族性,同时也包含着世界性,我们把握“中国精神”应该在民族性、世界性的二元张力中去把握。“中国精神”不是完全向后看的固定静态的东西,而是一种展示中国立足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的气质和风貌,所以“中国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一个动态概念。正因为这样,在强调“中国精神”的时候,一方面强调民族性的特质,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中国精神”的时代性特质。从时代性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展示了越来越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30年的改革开放同样也是中国融入世界、融入全球文明发展进程的30年,说到底是融入世界文明大潮这个主流的进程,可以表达为一句话:“中国精神是在全球化的语境当中展开的。”讨论“中国精神”,就不能不讨论全球化,不能绕开全球化这个课题。就像我们不能关起国门来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语境当中。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以现代性作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拓展过程。当我们说全球化的时候,首先它是一种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全球化的扩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表达,马克思讲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由此带来的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资本主义把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离散时空下的发展状况改变了,人类从此进入了在资本的逻辑背景下的全球的扩张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全球化首先就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现在在世界舞台上,很多大的企业其实都是一种全球性的企业。30年中国的改革,中国的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印证了马克思当年在《共产党宣言》所讲的内容。今天我们提出“中国精神”,同样也要基于全球化的语境。我们设计“中国精神”并不是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的发展,退一步讲,即使你着眼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今天的发展已经是全人类的、全球化的发展大潮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这里强调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所以在全球化时代,从理论上来讲,已经不会具有那种纯粹地方的、民族的自我封闭的发展了。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中确立的“中国精神”,必然要体现出时代的、开放的精神。?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强调“中国精神”,实际上带来了两个标志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中国精神”的反省过程中,在“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过程中认真去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华文明对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可能性贡献到底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呢?这是基于当今时代中国在世界整个发展进程当中的位置和影响。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性的进步,我们的经济总量现在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这种经济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事实,中国经济的走向直接对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如何呢?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不尽如人意,或者说得更客气一点、更委婉一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我们的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是不匹配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和我们周边的韩国相比,韩国是一个只有4000多万人口的中等国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人口达到13亿的大国家,世界人口第一,但是在当今的历史舞台上,我们和韩国的文化交流处在文化的逆差状态。大家经常调侃我们今天的一个文化现实,韩流滚滚,这就从一个侧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世界的发展舞台上、世界的文化交流当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的进步,因为经济的进步相对应的要带来文化的进步,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今天文化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状态,这样一个历史课题任重而道远。我们首先要在思想观念层面有一种紧迫感。随着中国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进步,我们要使得综合国力有质的提升,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上也要有很好的状态出现,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国家在这方面也看到了这种紧迫性,所以近年来所提出的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通过在世界各国举办孔子学院,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有350多所孔子学院,所展示的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中华文化的风貌。这是一个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我们展示中国文化、表达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之魂”的问题,这个“文化之魂”是和我们所强调的“中国精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历史发展走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走到今天,时代已经向我们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使命。从大的“中国梦”角度来讲,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角度来讲,都要呼唤“中国精神”,都要培育“中国精神”这种自觉意识,使得我们民族的发展有一种追求意义上的自觉,有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从而实现我们发展的自觉,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是我们今天强调“中国精神”最迫切的问题。?

 4、提出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提出“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可以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民族身份的识别问题。在世界舞台上,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气质、中国气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问题提醒我们,一个人当把自己关在自己屋里的时候,当在自己私人空间的时候,大可不必强调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身份问题。但是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进入普遍性的交往了,这时候就要强调“中国精神”、强调文化身份,因为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最亮丽的形象呈现给世界。第二是激发民族的创造性活力。民族的创造性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创造力的源泉,是源于这个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内在气质、内在品质、内在的精气神。我们今天提出“中国精神”也是激发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因为所有的创造性都要有原动力,这个原动力是来自于“中国精神”。第三是凝聚社会的道德。中国精神对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建构起具有责任和担当的、赋有时代精神的社会道德,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四是构筑民族的信仰。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民族也要有信仰,信仰是支撑一个人坚定不移走向未来的重要的文化支点,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真正赢得未来,所以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在讲企业文化的时候,经常讲一句话:“企业家要有信仰。”为什么?因为一个有信仰的企业家才有可能带出一支有信仰的队伍。我们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要有担当意识,要把经营企业作为一项人生事业去做,而这里面是和精神的、气质的培育相关联的。因此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民族来讲,培育信仰至关重要。?

 二、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

 从“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这两个角度和大家进行讨论。?

 1、中国精神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中?

 谈到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实际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的内在精神特质的考察和回顾。说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或者说“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精神”它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当中,中国精神不是我们大脑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一个具有历史承传的文化之和,是从过去到现在走向未来的流淌的河流。从动态的角度、从文化的源头来说,中国精神可以从周易里讲的两句话得到很好的诠释,周易谈到乾卦和坤卦的时候,有两句卦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乾卦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坤卦的卦辞。乾坤两卦代表着天地,天地之间就是人,所以天地人在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三才,人类所有的文化故事都是在天、地、人这三个维度当中运行展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浓缩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最集中的本质。所以,清华大学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精神,这个精神承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清华的精神并不是清华的独创,它是中国精神结合了校园精神的特殊表达。?

 2、总体价值取向

 我们可以从周易的乾卦和坤卦的卦辞当中得到启示,可以从民族性的角度来讲中国精神,从总体价值取向上概括为以下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贵和持中”,第二句话是“自强不息”。人生在世的历史使命无非有两个:一是为人,二是处事,人生在世为人处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价值诉求告诉我们每个人做人要贵和持中,贵和持中和坤卦里所讲的厚德载物的道理有相似性,也就是说我们为人要宽容,人和人要和睦相处,不要以一种偏倚的情绪去和别人打交道,更不能以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心态去和别人交往。人和人之间是这样,进一步拓展到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是如此。第二句话就是做事的要求,要自强不息。所以我们把“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性的总体价值取向来概括。这样一种表达基本上可以从传统的角度概括中国精神最集中的层面。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可以从其他角度概括中国精神更多的精神气质,但是有的时候概括得越多,往往会混淆了人们对中国精神最根本特征的把握和表达。我们在提炼“中国精神”的时候,话不一定要说得太多,要对接传统,言简意赅,所以我们提出“贵和持中、自强不息”。首先我们强调“和”,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话:“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把礼用来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因为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当中占有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孔子一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克己复礼,“礼”是什么?在他那个时代,他更多地强调周礼在生活秩序稳定、社会和谐当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孔子克己复礼所要恢复的礼就是周礼。礼在社会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孔子把礼用来指导社会生活,首当其冲的就是“和”,所以“和为贵”,“和”是至关重要。对一个社会秩序很好地呈现,“和”不可或缺。“和”这个字最原始的发音是发四声。“和”是什么?有成语叫“一唱一和”、“随声附和”,这个“和”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它是两种不同声音非常美妙的搭配。这个“和”包含着差异性。今天我们强调“和”,首先应该容忍不同的意见,容忍不同的声音,比如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它是一种包容着差异性的社会,有差异性,和谐社会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就是铁板一块,和谐社会应该讲求文化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异质性,它不是一个自里向外的同质性过程,同质性即从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同质就没有活力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有类似的表达,说“和生万物,同则不继”,完全相同的话,就没有继承了,没有生长了。为什么“和生万物”呢?因为“和”本身包含着差异性。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实际上就包含着差异性。唯独有差异性,我和你不一样,我们才能产生彼此的相互欣赏,才能够在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当中,求同存异,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这是强调“和”的作用。?

 进一步我们强调“中”,“贵和持中”,“贵”和“持”都是动词,“持”就是秉持,要秉持中性的、中道的、中庸的智慧,防止过犹不及。什么事情都不要追求极端化的状态,这种两极对立不利于事物的建设,要防止过犹不及的状态。“中”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而应该执两用中、允执厥中,追求中庸、中道、中和的人生。所以,“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价值资源,至于说“中国”的“中”,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性的概念,更多地是一种文化品质,它是中国人为人处事、行言立事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我们把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贵和持中就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社会相处之道以及民族和民族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之道。?

 “自强不息”的道理大家把握起来更为容易,更为明确。中华民族是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著称于世的。提起中华民族,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种鲜明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吃苦耐劳,我们的先辈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乃至于飘洋过海,远走他乡,但不管走到何地,总能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打拼出一片生存的空间来,这和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性。不光历史这样,回想一下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今天所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同样和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总而言之,如果回视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历史传统,我们会发现,它在总体价值取向上,可以概括为“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两句话。?

 3、中性智慧,中道品质?

 我进一步从贵和持中的角度,对中国精神、民族特征做进一步的阐释。我们可以把“贵和持中”进一步表达为中国人中性智慧、中道品质。所谓中性智慧,就是中国精神民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性智慧,就是前面强调的中庸、中道、中和的品质。这可以结合一些文化原点,对这种判定做相关的论述和论证。举个例子,孔子在《论语》当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在孔子心目中,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一个非常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涵养着中庸的品质,对于做人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孔子接着又做了第二种感叹,孔子讲,很可惜啊,咱们老百姓已经很久不具备这种道德了,“民鲜久矣”,“民”就是百姓,“鲜”就是没有了,“久”就是时间很长了,老百姓已经很久不具备这种道德了。孔子为什么发出这种感慨呢?回视历史,孔子所处的年代世风日下、礼崩乐坏,正处在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周礼被崛起的诸侯把整个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了。诸侯并起直接导致了犯上作乱,君不君、臣不臣,整个社会秩序受到了挑战。所以孔子感叹社会风气的败坏,才感叹出了“民鲜久矣”。孔子的历史使命由此也确立起来了,就是要重新找回社会应有的秩序,就是克己复礼。而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急需在社会得到传扬、得到呼唤,因此这也是孔子整个思想构建当中非常重要的要求。孔子这种中性智慧它所表达的这种理想,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讨论。首先我们看孔子心目当中的人格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我们从人格的角度来把握的话,当我们讨论一个人的人格的时候,无非是要从一个人的本色和角色两个角度来看这个人,从本色和角色的角度来讲,什么是质?这里的“质”就是本色,“文”就是角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本色胜过了角色,这是一个极端,孔子认为这不是特别理想的,就是你的本色胜过角色时,就显得很粗野,不文明,没有教养,这叫“质胜文则野”,反观另外一种做人的状态就是“文胜质”,什么叫“文胜质”呢?就是你的角色胜过了本色,甚至人们在你的言谈举止当中,都看不到你的本色了,孔子认为这同样不好,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叫“文胜质则史”。什么叫“史”?“史”就是迂腐,太匠气,太书呆子,你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以孔子认为这两种极端,一种是质胜文太粗野了,一个是文胜质太迂腐,太书呆子气了,孔子从一种中性的、中道的品种和视野出发,提出了第三种做人的理想“文质彬彬”,“彬彬”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文质彬彬”的意思就是当把你的人格、把你的本色和角色调整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在本色和角色当中保持一种平衡和张力的时候,你就成为君子了。所以君子之风是什么?文质彬彬,也就是该本色的时候本色,该角色的时候角色。所以咱们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随着社会交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与人打交道的心态。这是我们讨论孔子这段话的本意,仔细回过头来,回到我们生活当中来表达的话,意味深长。在生活当中,人有两极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普通老百姓,另一方面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普通老百姓往往是表现出质胜文的态势,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往往表现出文胜质的态势,所以社会的和谐从做人的人格、从文质的角度来讲,就有了一个差异性。我这种分析不一定准确,供大家参考。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初步的、第一阶段的现代化洗礼,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公共意识也在不断的成长。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普通人,到了公共场合不注重公共秩序、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我们的物质硬件已经越来越和国际接轨了,我们的公共环境从它的物质硬件来讲,有的时候非常漂亮,但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整个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跟上现代化物质环境的状态,两者之间不匹配。所以现代化的洗礼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如果公私不分,到了公共环境下,不注重自己的修养、注重自己的约束、自我的自觉,你就表现出一种不文明的状态。就是说,你从个体来讲是不文明的,从一个民族来讲,你这个文明的洗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同样的,还有另外一种状态,就是“文胜质”,有一些人有身份、有地位了,进入一种角色出不来了,以至于老百姓从他身上看不到本色的东西,他始终活在一种面具当中。这个好不好呢?孔子认为同样不好。因为生活本应该是本色和角色的有机统一,该本色的时候要本色,该角色的时候要角色,当然有时候你的地位越高,你进入角色的意识逐渐在强化,最后大家在你身上看不到本色了,看不到本色老百姓就骂你了,老百姓把这种人叫做忘本了,有时候更损一点说这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实际上这种表达,忘本也好、不知道姓什么也好,其实就是在他身上看不到本色的东西了。虽然从文质彬彬的角度要求,我们这个社会要想和谐,地位低的普通人应该高调地去活,我们自配为比得上世界上最高尚的东西,反过来自认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你应该低调一点去活,不要刻意去强化你和别人的不同,这样的话相互宽容、相互理解,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够慢慢培育出一种比较和谐的、相互可以交流的社会局面。?

 我们再看一下孔子心目当中的审美理想。孔子是一个美学家,他曾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什么意思?文学艺术作品可不可以表现快乐?当然可以,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抒情的,但是表现快乐而不过分,“淫”在这里面就是过分的意思。同样,文学艺术作品可不可以表现哀愁?孔子说同样可以,但是同样要有一个尺度,不伤感,表现快乐而不过分,表现哀愁而不伤感,不要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所以要把握一个很好的尺度,在哀和乐之间、在喜和悲之间,同样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张力,就是感情的表达抒发要适度、含蓄。孔子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审美原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整个文学艺术,是中国美学精神的集中表达。这种美学精神,有的学者把它概括为中和之美,其实还是和我们“贵和持中”这种心态有最直接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月亮文化,清华大学解放前中文系的著名教授朱自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说中国文化是月亮文化,西方文化是太阳文化。“月亮文化”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是含蓄、阴柔,另外是适度。阴柔之美是中国美学的常态的审美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优美,不是说中国审美精神没有崇高,没有阳刚之美,而是说它主导的,大家比较习惯接受的审美情调是阴柔之美。我们考察一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就会发现以月亮为题材的文学艺术特别多。“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有人讲,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以月亮作为题材的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光诗词,中国的音乐也是这样,“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平湖秋月”等等,以月亮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非常多。相对而言,中国的文学艺术当中歌颂太阳,以太阳作为审美对象的比例,和月亮相比,二者之间的反差很大。西方人崇尚的是阿波罗精神,阿波罗就是太阳神,相对而言,西方以太阳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可能要比中国的比例高。我们做这种比较,绝不是说谁优谁劣,而是要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表达的民族性格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所以孔子给我们划定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一种中和之美,是中性智慧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

 我们从中和之美的角度分析了孔子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很好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审美情怀上的追求。孔子也是一个美学大师,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承传作出了无可替代的、划时代的作用。孔子阐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诗经》是孔子整理的,《乐经》也是孔子整理的,很可惜后来失传了,所以我们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五经。《论语》当中记录,孔子曾经带着弟子到齐国,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淄,到了齐国的国城,孔子听到了当中的一种宫廷雅乐,叫做韶乐,孔子弟子记录孔子当时听韶乐时的心态,说“三月不知肉味”,听得如醉如痴,这种韶乐就是一种含蓄适度的,比较优雅的音乐。孔子强调的中和之美的精神,就体现在这种音乐当中,可以说是欢乐祥和的审美追求。为什么讲孔子所追求的中和之美,对后来中华民族的审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在他的美学史讲演录里面讲:“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我们换个角度来讲,什么叫悲剧?关于对悲剧的理解,东西方的文化是有差异性的。按照西方的悲剧观,悲剧是一悲到底,按照黑格尔的解释,两种都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力量,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冲突的双方要么共同毁灭,要么一方战胜另一方,当然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悲剧的结局。黑格尔在美学史讲演录里经典地分析了古希腊著名的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比如说《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悲剧作品。如果按照西方的悲剧观来看我们中国的文学艺术,的确少有黑格尔所讲的悲剧作品,因为中国的悲剧不是没有这种作品,而是中国的悲剧在他的结局处理上和西方所走的是不同的结局,路数是不一样的,中国没有一悲到底的悲剧作品,最后的结局都是要给人一种比较完满的期待,给所有的艺术欣赏者一种相对满意的结果,我们通常把这种情况叫做大团圆,也叫苦尽甘来。所以我们好多的悲剧作品,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窦娥冤》等等中国古代的著名悲剧作品,结尾都是大团圆。比较典型的《梁祝》,生来不能成双对,但是最后的结尾是化蝶,化作蝴蝶比翼齐飞,其实这是非常令人追忆、遐想的结局。总而言之,中国的审美精神还是强调、应和、暗和了孔子所讲的哀而不伤,所以中国的审美原则最后造就了中国人含蓄、适度、平和,追求阴柔之美的审美情怀。美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一生要追求的就是真善美,要摒弃的就是假恶丑,所以孔子把审美理想归纳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前面我们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这两个角度看到了孔子所倡导的中性智慧、中道原则的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从而我们也看到了“贵和持中”作为中国文化精神传统民族特征的表达。培育中性智慧的核心就在于克服两极对立思维。这种两极对立思维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比如共产党领导工农闹革命,革命的思维其实就是两极对立的思维,革命思维所倡导的就是一个阶段推翻另一个阶段,所以毛泽东曾经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两极对立思维的表达,毛泽东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这种革命思维在战争年代、在夺取政权大的历史主题面前,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思维方式,但是当我们夺取了政权,进入改革与建设为主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也要发生一个变化?是不是也应该倡导一种“贵和持中”的中性智慧?某种意义上讲,建设和谐社会就是需要培养一种中性、中道的生活智慧,破除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因为我们侧重的是改革、侧重的是发展,侧重的是建设。在这方面,小平同志所做的工作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整个社会还处在非此即彼、讨论姓社姓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时,小平同志提醒大家不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什么思维?这就是一种中性智慧。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不是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这对当时破除我们的思想禁锢,让我们甩开膀子真正地从事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已经客观上让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既然这种精神能够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进一步去坚持它。?

 从改革开放历史的时代性角度来看,今天我们要培养这种中性智慧,特别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我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做这方面的发挥和延伸。?

 一是天人和谐。天人和谐重点是要很好地解决在大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的历史课题。现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想一想我们现在社会发展客观造成的环境恶化,确实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

 第二是人与人的感应。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下,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和睦相处的、非常友善的社会氛围的出现。这里讲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感应,比如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感恩意识,这都是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举措。比如我们讲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从最基本点来讲就是心里要有别人,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一种换位思考,人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领导干部,高层的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以为你所思所想都是最英明的,一些地方所出台的改革举措往往都是以高屋建瓴的心态在做事情,好象老百姓都太愚昧了,你们不懂得未来的社会发展是一个什么前景,你们要听我的,我给你们一种活法,我给你们一种社会前景。其实毛主席早就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所以这种换位思考很重要。再比如要懂得感恩意识。当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萌生出一种精神气质,对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都表达一种感谢,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恩的社会心态的话,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理由不和谐。在一个技术、资本、市场为社会主导词汇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更多地打上了功利性交往的心态,一次性消费的心态,用后即扔的心态,就像我们喝一瓶饮料一样,打开喝了之后扔到垃圾筒了,但是这样一种物质消费的模式千万不要把它变成社会精神、社会生活当中的心理和心态。所以人和人之间的感应、和谐,同样也是中性智慧非常重要的价值诉求。?

 第三是人与物的均调。人与物的均调,重点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公正。这也是下一步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去消化和解决的问题。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蛋糕做得很大,但是老百姓现在最关注的不是蛋糕的大小,而是蛋糕如何去分。我们这个社会要弘扬公正的氛围,我们一些领导人讲,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这就是一种社会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让每个人在起点上,保证起点的公平等等。人与物均调,就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能允许社会的不公正出现,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而多数人处在少数财富的占有状态,这样的社会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公正,我理解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强调社会的基本公正问题。天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均调,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在培育中性智慧当中需要我们认真去消化的一些课题。这是关于贵和持中。?

 从时代性的角度来看自强不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强化:一是要培育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第二是要培育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实践风格,三是要培育持之以恒的心态,忧患意识、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能够赢得真正的未来,所以忧患意识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气质,《论语》当中也有这样的话,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忧患意识。所有伟大的理想都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做事情不能眼高手低,一个人这样,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再好的决策都要脚踏实地去实施,这也是自强不息的应有之意。另外还要持之以恒,无论是决策的可持续性、还是整个社会实践的可持续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持之以恒的心态,一代一代地去努力。?

 三、中国精神的时代追求

 我们对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所做的把握,最后的立脚点还是立足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所以,还要从时代性的角度,从世界性的角度,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讨论民族精神问题。?

 1、弘扬时代精神价值?

 如果说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基础,它着重对历史的承传,那么时代精神则是一种精神引导,它侧重的是对未来的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时代精神作为民族精神面向未来的导引,显得至关重要。恩格斯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讲:“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就是说我们今天谈到精神,就是强调中国精神要有时代性的要求。?

 2、什么是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3、改革创新是中国人的当代精神追求和思想特征

 今天的时代精神,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反复强调的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中国人当代精神追求和思想特征最突出的标志,只有改革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吹响了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号角。在不同的场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我们进一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如说“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之后,出访的第一站就是到深圳,这也同样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小平的南巡讲话吹响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号角,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改革实质性的作为是从1992年开始的,它的标志就是南巡讲话,“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回过头来我们看这段历史,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我们中国的改革恐怕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伟大的历史成就。?

 4、时代精神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

 今天我们强调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同样可以从现代中国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从革命的年代到建设的年代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从近代中国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逐渐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它的基本价值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崇高人生的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等。在不同的场合下,我们在这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表述,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些精神做了提炼。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历史,这种“中国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的传承中得到了逐渐的明晰和深化。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中华民族精神又添了新的内容,比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孔繁森精神”等等,都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成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不断得到深化、得到传承、得到历史实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新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正是由于时代精神的不断深化、不断的历史演进,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精神越来越清晰地把它的图景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要侧重从时代性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精神,它的关健词就是改革、创新。?

 5、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本质?

 改革创新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本质性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论证。?

 第一,改革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创新,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中国未来经济的转型,同样需要我们开拓改革的视野,培育创新意识。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面临着企业转型的艰巨的历史课题。企业转型要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要创建民族品牌,要进一步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要在世界舞台上看到更多的中国知名品牌立于世界品牌之林,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很好的创新精神。所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意义也就在于此。?

 第二,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们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提升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在这样一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意识的培育很重要,要把创新意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第三,改革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不竭动力。美丽中国不仅仅是我们的一种图景,更是我们需要认真去实现的目标,是我们所期盼的一种生活现实。美丽中国同样需要改革创新。因此,改革创新今天的的确确成了我们下一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命攸关的历史课题。?

 6、改革创新的价值诉求?

 改革创新有价值诉求,它需要成为全社会每个公民的观念共识,大家都应该在这方面有共识。从价值诉求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讨论。?

 第一,改革实践需要全民的参与。改革是全方位的,下一个30年中国的进一步改革中,我们更要唤起全民的参与意识。改革的全民性参与,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不能说改革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改革和我们有关系,改革需要全民的参与。第二,改革的成果要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公民,才能从心底里面激发全民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每个人都感到改革和我是息息相关的。第三,不断破除改革阻力。中国社会发展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温家宝同志有一句非常到位的表达:“如果我们的政治改革不稳步推进的话,我们已经取得的经济改革的成果将会得而复失”,我认为这种判断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如果不通过政治改革惠及全体中国百姓,就会造成很不好的社会现实和局面,在一些人的心目当中就感觉到改革和我没有关系,那怎么才能够让全民参与到改革的实践当中来呢?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健康、成败问题。在价值层面上讲,也要从这个角度做一些深层的思考。政治改革,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学理层面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它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问题。而社会公平、社会正义更进一步的呼唤就是起点的公平。老百姓对社会的期待其实是最基本的层面,所呼唤的公平首当其冲的就是起点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强调要给每个人一种公平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会,要破除特权阶层,因为特权阶层直接破坏了游戏规则,在起点层面来讲不能保证每个人有公平的起点。只有起点公平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现在学术界讨论也好,社会老百姓的反映也好,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改革的深化,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而所触及到利益的这些阶层有可能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中国30年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很可能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阻力,我们应该看到政治改革所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很可能在社会的影响力,在社会的利益分配层面,他们的影响高于社会普通人的影响力,所以改革可能面临更大的阻力。通常说法是,中国下一步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不管怎么样,只有不断的改革,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未来。改革走到今天,中国社会面临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只有不断的改革,我们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在改革的前行当中破解难题,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从整体来讲,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这样的基本价值。?

 从创新的角度讲,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赢得未来。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有很多围绕着创新所强调的一些方面和领域,比如“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再比如“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这是社会经济领域里面强调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集中表达为要从社会发展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要提升品质,真正赢得优势。我们今天要从社会创新作为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来看待创新,全社会应该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在创新的时代呼唤面前,我们应该容忍失败、鼓励冒险,还应该进一步强调要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驱动发展,只有在发展过程当中一系列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以上是从民族特征、时代要求两个角度对“中国精神”所做的基本解读。所谓“中国精神”代表的是整个全体国人的共同心愿,共同的价值诉求。正因为如此,“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爱国主义从它的精华来讲,我们从贵和持中、自强不息这两个核心的价值诉求做了解答。总而言之,?“中国精神”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完成的概念。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课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中国精神”的解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当中,真正要达到?“中

 国精神”的自觉,只有培育起这种精神,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实践才会形成比较自觉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

推荐访问:中国精神讲稿 讲稿 中国 特征
上一篇:社区服务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例文
下一篇:员工年度考核评语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