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塞_外伤性脑梗死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来源:新西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21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12月-2010年12月4例外伤性脑梗死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间歇期”是本病观察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外伤性; 脑梗死; 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52-01
  
  外伤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在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脑梗死4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外伤性脑梗死中男3例,女1例,年龄2―61岁,平均45岁。摔伤2例,车祸伤1例,坠床1例。2例受伤当时无昏迷,2例有短暂昏迷。外伤距出现局灶症状时间为3小时-7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感觉及语言障碍1例。脑CT扫描右半球梗死2例,左侧2例。其中基底节区3例,额叶1例半伴有脑挫裂伤,遵循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治疗原则和护理,全部好转或痊愈。
  2 讨论 对于外伤性脑硬死的发病机理,学者们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
  2.1 外伤后脑血管痉挛:有作者报告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57%,一般认为10%[1]。发生机制不明确,可能与外伤后颈动脉通过动脉痉挛反射传递而致脑动脉痉挛,脑动脉痉挛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
  2.2 动脉内膜撕裂:头外伤时颈部突然过伸或向对侧旋转,颈内动脉内膜和中膜撕裂,形成壁内血肿,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2.3 夹层动脉瘤:头部血流撞击易引起颅内动脉损害并使血管壁外层产生分离,血管内壁出血形成动脉瘤,引起管腔进行性狭窄甚至闭塞。
  2.4 血栓形成:任何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可以影响吸引血小板的继发性血管内膜变化,继而引起血栓形成。
  因此,外伤性脑梗死是在各种病理基础是产生的。血栓形成需一定的时间,故外伤性脑梗死,通常有一“间歇期”,本组病人受伤至发病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7天。
  3 观察及护理
  3.1 神志及瞳孔:观察有无意识障碍,瞳孔大小,双侧瞳孔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来判定脑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2 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由于血栓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外伤性脑梗死者要注意“间歇期”的观察。为了减轻脑组织缺氧给予氧气吸入。呼吸道分泌物多者给予及时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3.3 颅内高压的观察: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烦燥不安、剧烈头痛等,本病多为缺血性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为了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滴完,以确保疗效,应用甘露醇要防止其漏入皮下以免引起组织坏死,应用脱水剂要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情况。
  3.4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注意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人床铺整洁,定时翻身,受压部位的皮肤按摩,预防褥疮。
  4 心理护理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担心疾病的预后,护理人员要耐心安慰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5 功能锻炼 早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可促进大脑的侧支循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及改善全身状况,要让病人尽早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个人卫生等。对有失语症的患者,鼓励其用简单的手势或最简单的字发音,如“好、不、不要”等,逐渐要求其准备发音,并增加简单的对话,恢复语言功能。
  6 小结 外伤性脑梗死者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多为碰撞等钝挫伤,出现脑梗死的症状体征。大多伤后间隔数小时,很少超过2周。脑CT扫描有与体征对应的梗塞灶,不过病灶缺血的早期CT可无异常。
  外伤性脑梗死的“间歇期”是本病观察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4例病人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全部好转或治愈,其中由于儿童的大脑侧支循环建立比成人快,愈后最好。
  参考文献
  [1] 黄家驷.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

推荐访问:护理 体会 观察 外伤性
上一篇: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下一篇:复方氨酚烷胺片怎么样【安奇颗粒与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