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9网考试题及答案

来源:新西兰留学 发布时间:2020-08-25 点击:

最新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9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本人通过对历年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9试题的研究,汇总了这个考试题库完整版,内容包含了简答题、客观题、论述题、作品题等,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01任务 一、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
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答: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如普通话的达标测试等;

第三章为词汇,主要介绍了语素问题,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和词汇的运用;

第四章为语法,介绍了词类,短语,句子和句子的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

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

第六章是网络语言,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2.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我对第六个专题最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我们比较陌生但又必须了解,才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比如:“沙发”、“杯具”、“我爸是李刚”、“反正我是信了”……而此专题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学习后,总觉得受益匪浅。

对第二个专题最不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通用语言—普通话,当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掌握,我觉得有点“复杂”。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问答题)
1、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
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促进民族间交往、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答:我国北方各省方言,虽有不同,但都可听懂,言语意思表达方式也比较接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开展,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规范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难易程度,以北京话为基础而产生出标准的普通话。大力推进普通话的学习,有助于团结我国各民族凝聚力,可以更多的去学习理解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信仰。也可以使得原本是一奶同胞的港澳地区、台湾地区,感受到语言的重要性与政治性。

3、“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普通话的概念中就是这样规定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应当促进现代汉语按照其内部发展规律健康地发展,它应当肯定并推行现代汉语中那些正确的、有生命力的,能促使现代汉语更加精密化、准确化、更富有表现力。促使使用汉语的人们能够交际得很好。因此语法标准就是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这个句子里面的问题是漏掉了一个“现代”。而白话文有古代的白话文和现代的白话文,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是白话文,当然不能用来作为标准。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差异?简要分析。

答: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不同,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如“江浙话”“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就是吴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汉语不同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看得懂,如果念出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难以听懂了。

“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究竟多大的差别才算不同的方言,这没有统一的标准,要看各种语言的具体情况而定。

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和对应规律,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对在方言区工作的外地人掌握方言,密切与当地群众的联系也有重要意义。方言材料也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可靠的宝贵资料。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古语里的成分在各种方言里的变化有快有慢,有时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向,因而把各种方言里的有关成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往往可以找出语言发展的线索。例如,有些方言保留浊声母和入声,在这些方面显然比北京话“古老”,把有关的现象加以比较,可以看出语音发展的痕迹。“收秋”(河北)、“割禾”(江西)、“食饭”(广东),反映了“秋、禾、食”的古义。所以地域方言的研究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 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答:
第一,要认识到的是方言不是单只北方的方言,还要包括南方方言;
其次,共同语就是普通话,是一种通用语,它跟地方方言的关系就像是英语跟其他国家语言的关系一样。英语只是促进交流,减少民族隔阂的工具,普通话也是;
第二,虽然说都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但是普通话跟方言之间没有什么十分必然的联系(除了北方方言外)。普通话的历史很短连500年都不到,形成于清朝,是满族语碰撞汉语的结果,中国的方言少则1000年多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所以不能说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标准、典范,也不能说中国方言演变自普通话。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社会实践题)
1. 结合汉语拼音知识到所在市镇街头观察了解汉语拼音的运用规范情况。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之后,各地运用汉语拼音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到市镇街头观察,我还是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1、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
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二环路”的拼音应该是“2 Huánlù”。可是二者往往混淆。2、凡以B、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B、o、e前用隔音符号“ ' “隔开,并且地名拼写按普通话语音标调,特殊情况可不标调。3、能够区分专、通名的,专名与通名分写。修饰、限定单音节通名的成分与其通名连写。

由此可见,规范汉语拼音,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宣传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熟悉相关标准,强化语言文化意识,增强使用和传播民族语言文化的自信心。第二,在涉及中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和拼写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汉语拼音。第三,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从而促进汉语拼音的正确运用。

2. 到市镇街头、单位、学校,了解当地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答: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
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
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
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

3. 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有很多不同,请你搜集当地方言中反映植物、动物、服饰、亲属称谓、身体、地理环境、熟语(俗语)的独特方言词,每种不少于三个。

答:
植物:青红豆(四季豆)、洋芋(土豆)、包谷(玉米)
动物:小猪儿(乳猪)、猫儿(猫)、耗子(老鼠)
服饰:衣服(外套)、马褂(马甲)、hai子(鞋子)
亲属称谓:公公(外公),老丈妈母(岳母),姑爹(姑父)
身体:屁股(臀部)、脑壳(脑袋)、刻几头(膝盖)
地理环境:墙跟脚(墙角)、阴沟(下水道)、该子(街道)
熟语(俗语):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是什么东西?)、你不要吹壳子(你不要吹牛)、你算啥子东西?(你不算什么、你没多大本事。)
四、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小组作品题)
1.每五个人一个小组,综合社会实践题中的调研并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写一篇有关语言规范的文字,不低于300字,同时发布到中央电大汉语专题(1)课程论坛首页“语文规范大家谈”帖子中交流。(此题成果小组成员共享)
答: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在老师的指导,我们5人组成一个小组,对各自所在区域的语言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情况汇总。

我们发现昭通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街jie—gai等。

2、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如“塞子saizi”说成“柱柱zhuzhu”;

“四季豆”说成“青红豆”;
“乳猪”说成“猪儿”;
“ 卷心菜”说成“莲花白”;
“岳母”说成“老丈母”;
“姑父”说成“姑爹”…… 3、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4、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说大话”;
“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
“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啥子东西?”等。

5、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
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
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
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和使用水平的提高。但要达到所有公民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汉字进行了几次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的发展规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

我国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在文字方面、在词汇方面、在语法方面等,专家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还存在着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更加有利于交际活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五、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网上自主学习)
1. 上网浏览中央电大和省市电大为本课程提供的教学辅导资源,并请简要介绍。

答:中央电大为本课程提供的教辅资料资源有:
一、教学文件:
1、现代汉语专题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第一部分、课程考核方案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课程概况;
二、考核对象;
三、考核方案的依据;
四、考核方式;
五、考试日期。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三部分、考核形式。)
2、汉语专题(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四、教学建议。)
3、汉语专题(1):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二、多种教学媒体的配置情况;
三、教学活动安排;
四、网上教学支持服务;
五、教学建议;
六、教师联系方式)
4、汉语专题(1):考核说明(一、考核对象;
二、考核说明的依据;
三、考核内容的层次要求;
四、考核方式;
五、计分方式;
六、本考核适用范围等)
5、汉语专题(1):主讲教师介绍 二、教学辅导:
1、现代汉语专题学习重点介绍(音频)
2、现代汉语专题学习重点介绍(视频)
3、试论汉语成语的长度(一、对四字格成语的考察;
二、对非四字格成语的考察;
三、几点结论;
附注。)  4、向名家学习运用成语(成 语 的 锤 炼;
成 语 的 活 用等)
5、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前言;
成语的语音感;
成语的语义感;
成语的语法感;
结语。)
三、IP课件:
现代汉语专题其内容主要讲了方言与语言;
 普通话的内涵认识;
汉语拼音方案;
短语的结构类别;
一些易混短语的区别;
短语的功能类别;
什么是句子;
句类;
句型和句型分析;
确定单句句型要注意的问题;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分析;
非主谓句及其非主谓句的使用;
什么是语义;
双宾语问题分析;
连述谓语句的分析;
主谓谓语句;
多重复句的分析等)
四、直播课堂 2、就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到中央电大日常答疑论坛或省市电大课程论坛发帖子讨论,谈谈你对于课程内容的意见,以及学习本课程的计划等。

答、参加电大以自学为主,我计划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课、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等进行学习,同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到校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我计划为每一个学习单元确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学习时间表完成每一个时间单元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平时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每一个学习任务和目标,争取在参加面授辅导前要完成相应单元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听课过程中要在努力听懂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做好笔记。笔记应做到摘其要点,简洁记录。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参加每一堂面授课。平时成要以自学为主,在空闲时间要通过看书、参加网上辅导、直播课堂、网上课件和学习管理平台进行学习,认真完成每门课的作业,积极参加小组讨论。

02任务 一、 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1A 2B 3A 4A 5A 6A 7A 8B 9B 10B 11A 12A 13B 14B 15A 16B 17A 18B 19B 20A 21A 22B 23A 24A 25B 26A 27B 28A 29B 30B 二、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D 2D 3B 4A 5A 6A 7B 8C 9A 10 A 11D 12A 13D 14D 15 D 16D 17B 18D 19B 20C 三、多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1BCD 2ABCD 3CD 4AD 5ABD 6ABC 7ACD 8ACD 9BC 10ABC 11ABC 12BCD 13BCD 14BC 15AB 16ABD 17ABD 18ABD 19ACD 20ABCD 21AB 22BD 23AD 24ABCD 25BC 26BC 27AD 28BC 29ACD 30BD 03任务 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A 2B 3B 4B 5A 6B 7A 8B 9A 10A 11B 12A 13A 14A 15A 16B 17B 18A 19A 20A 二、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A 2B 3A 4B 5D 6A 7D 8D 9D 10B 11A 12B 13D 14B 15B 16D 17B 18B 19C 20C 三、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ABC 2ACD 3BCD 4ACD 5AB 6AC 7AC 8ACD 9BCD 10ACD 11ABC 12BD 13ABD 14ACD 15BCD 16BCD 17BCD 18ABD 19CD 20ACD 四、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定位语素就是词缀。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语素有两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又分两类:定位不成词语素和不定位不成词语素。不定位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一起构成了词的词根,而定位不成词语素就是词缀了。不过,附加式的构词方法所构成的词在汉语中所占比例很小,真正的词缀也没几个。前缀只有“老-”“第-”“初-”;
后缀,典型的只有“-子”“-儿”。

2.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并说明复合词和派生词的异同。

答: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例如:马、崎岖、橄榄、蝴蝶、咖啡、扑通、姥姥。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

组合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类:由词根和词根组合成的称为复合词,如书本、草木、机器等;
由词根和词缀合成的称为派生词,如车子、花儿、阿姨等。

复合词: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组合构成合成词的方式叫做复合词。如:喜悦、少女、改正等。

派生词:是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如:老师、老鼠、读者和记者等。

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区别:复合词的所有构成语素都是词根,例如“农民、机器、结果、书籍”等等;
派生词的构成语素,一部分是词根,一部分是词缀,例如汉语的“老师、阿爸、棍子、作者”,英语的“hanging inception”等等。

3. 词义理据是不是词义?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词义分析是分析词义解释中的构成项目,理据分析是分析这个词的构成依据。例如小人书:装订成册的连环画。其中“装订成册”是词义特征,“连环画”是词义类别。这是词义分析。适合小孩子阅读的书,这是理据分析。理据分析主要是看一个词字面的意思,例如“轮船”的理据就是有轮子的船。

4. 为什么说地名与汉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答:因为1.地名反映我国古代历史;
2.地名反映地理环境;
3.地名反映宗族观念;
4.地名反映祈福观念;
5.地名反映地理人文观念;
6.地名反映宗教文化;
7.地名反映传说故事;
8.地名反映历史上的人物、事件;
所以说汉语中的地名与汉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标准是: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 当时学者虽然在词的类别上颇多相似,但运用的标准却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条是意义标准;
一条是句子成分标准(或曰功能标准)。

例如:马建忠在划分词类时强调:“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耳。”(《文通》第23页)亦即从意义角度出发,与之相同的有杨树达等。他们拿意义作划分词类的唯一标准,而根本忽略了词的语法功能。这样做极易滑向“词无定类”的歧途,因为“一词数义”现象在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

黎锦熙、陈承泽、金兆梓等则反对以意义为标准来区分词类。黎先生主张“依句辨品”,陈承泽强调以“字”在句中“所居之文位”来定其类,金兆梓也认为“中国文字的字形上,不能表词性的区别,是全靠位置区别的”(《国文法之研究》第52页)。三者说法不一,但意思是一个,即都赞成以词在句子中的功能来决定词类。这种标准较之意义标准确实要进步,其优点有二:(1)从语法角度出发划定词类,可给任何一个在句中的成分归类;
(2)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单纯化、明朗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讲清问题。缺点在于把词义和功能割裂,将句子成分和词类合二为一,也极易坠入“词无定类”的泥潭中去。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贡献最大的要首推《中国文法论》的作者何容先生。何先生在该书第三部分“论词类区分”中对汉语词类划分的原则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单从意义方面说明各类词的分别,是不容易说明的”(第58页)、“各类词都有其共同的形式上的特征以别于他类词”(同上)、“所谓某一类词的形式上的特征,也就是从语言的表意方法上表现出来的它们的共同之点。”(第57页)可见,何先生是主张以语言自身的表意方法即形式上的特征作为区分的标准的,即以词的语法特征(语法功能,不仅仅是指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来作为区分词类的标准。

6. 什么是表述性?为什么只有句子具有表述性? 答:表述性的句子有两方面含义:表指表达客观事实,与客观现实有特定的联系;
述是陈述主观意图表达说话人的目的。

表述性是句子与非句子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为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单位,所以只有句子具有表述性。

五、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近期你参加了哪些形式的网上学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简要介绍。

答:
我近期参加了现代汉语的面授课和同学间的小组讨论与交流。在面授课上,老师帮我们解决了我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对作业中的难点有所讲解和分析;
在同学间的小组讨论中,我们对未来的学习计划进行了探讨,并且把学习中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的进行了分析。

网络学习是开放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我来说,正是一个好途径。就我的工作而言,每天要面对电脑7-8个小时,而上网更是必不可少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份网上学习计划表,要求自己每周必须到电大的各相关网站上进行浏览,包括北京电大在线,中央电大在线, 北京电大远程教学系统;每天必须到本班的bbs上查看相关内容,一般学习时间在中午午休或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查找在学习中所遇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网上与同学进行沟通,互相交换在网络中取得的资料。

04任务 一、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A 2B 3B 4A 5A 6A 7B 8B 9A 10B 11B 12A 13A 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A 21B 22A 23A 24A 25B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答: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2繁体字“馬”简化为“马”,所以“媽瑪碼”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徹”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 答:澈”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为“切”,否则与“沏”构成同形。“澉、橄”中的“敢”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汗、杆”同形。

3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规范汉字,提高交际效率势在必行。所谓“规范”就是正确、一致的标准。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的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作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的“四定”。“定量”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使用总量。“定形”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统一字形,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形体。“定音”就是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需要定音的是异读词的字音。“定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方法。

语言文字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语言文字都是社会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所以只有明确规范的标准,才能便于社会运用,才能使交际顺利实现。

4举例说明什么是网络语言发展的补位、过滤、虚位和挤位? 答:网络交际随网络的产生而产生,新事物新行为不断出现,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缺位,网络语言起到填补缺位、满足交际的作用。如“聊天室”、“冲浪”等,当“补位”任务基本完成后,语言自我调节就进入了“过滤”阶段,补位阶段的大量遗留问题还需解决,比如“虚位”和“挤位”现象仍然存在。“虚位”是一种形式占据了多个词位,如“大虾”、“潜水”、“恐龙”、“水牛”等;
“挤位”是一个词位上有多种形式,如“妹妹”、“美眉”、“MM”等。

5网络语言会不会对现实语言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如何规范?谈谈你的看法。

答:“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既然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否也会收录它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一些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三、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你学习本课程有哪些收获?请具体谈谈。

答: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1)了解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和颁行的重大意义以及普通话、汉语方言等相关知识;
(2)掌握了普通话语音系统、方音辨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知识;
(3)学习了语素问题研究、合成词研究、汉语词汇与汉文化、语汇运用等内容;
(4)掌握了词类、短语、句子和句子的类别、句子的意义、常见语病等知识;
(5)掌握了汉字结构、汉字现代化、汉字文化等知识;
(6)了解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等知识。并提高了相关的能力。

2.本学期你参加了哪些形式的网上学习?请简要总结一下。

答:本学期我参加了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收看专题讲座、发帖和回复、参与论坛交流、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交流、制定学习计划、参与形成性检测等形式的网上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基本扫除了学习中的障碍,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达到了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3.现代汉语规范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请结合学习谈谈你对语言规范的认识,同时将这个内容发送到课程论坛“语文规范大家谈”帖子里面与大家交流。

答:对语言规范的认识问题。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际。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衡量规范与否,唯一标准是交际值――交际到位的程度。规范是有层次的,交际是分类型的,对不同语体的语言规范的要求是不同的。正如不能拿应用文的规范来要求小说、诗歌一样,不能拿别的一些语体语言的规范来要求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人在聊天室里的用语。有人可能把规范和规则混同起来了,而且还把某种语体的规则当作是正常的,是许多甚至所有语体应该遵循的,认为不遵循就是不正常了。还有,说话不能都是老一套,求稳和求新是语言既能用来交际又交际得好的要求,语言能力是跟不同的人实际交际,既求稳又求新或者说既趋同又趋新把握好度的不断磨合的能力,这种交际和能力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动力。如果一个语言不能发展了,那是最大的不规范。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语言规范,目的就是更好地使语言为交际服务。

05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请任选下列20个话题中的2个,写出要讲述的内容,不少于350字,不超过450字。

02.我的学习生活 评委老师好,我说话的题目是:我的学习生活。

我从小就爱学习,也不觉得学习苦。小学的时候,学习比较轻松,我的成绩也比较好,这一点一直父母的骄傲。当时,我除了学习,还看了很多童话书,寓言书。当时觉得每天都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不同的故事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到了初中,学习相对比较紧张。不过,我还能应付的来,当时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看书,看电视。到了高中,学习内容变难了,感觉有点吃力,尤其是高一的时候,挫败感特别强。后来,我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那就是先理解后记忆,并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再加工,这样学习效果比较好。即便这样,学习压力还是很大,也很辛苦,经常晚上熬夜看书和做作业。我当时住校,宿舍晚上十点熄灯,我经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也就是在那个期间我近视了,这点我一直觉得很遗憾。

到了大学,一下子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我有点不适应。,学习上,也出现了松懈,而且出现旷课、迟到的现象,还好,我当时听了一位学姐的话,他说我们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只有为自己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才会在没有鞭策的情况下继续学习。听完她的话,我反思了很久,觉得自己太肤浅了。当时,我想到自己的未来,决定从现在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还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包括一些视频的,文字的、图片的资料。另外,学校图书馆里也有大量的书籍、文献,也是学习的渠道。

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是一名老师。我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不能被时代淘汰。

18、我知道的风俗 评委老师好,我说话的题目是,我知道的风俗。

中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福建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习惯,我们春节一般是吃年糕,意味着年年高。我们家每年春节都做很多年糕,可以一直吃到正月结束。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般都起的很早,我和爸爸一起填春联,挂灯笼。妈妈呢,则忙着准备祭祀用的食物,我们祭祀一般要准备十道菜。祭祀结束后,这些食物就是我们的年夜饭了。因为,祭祀用的菜必须是荤菜,像鸡呀、鸭呀,还有猪脚之类的,所以准备起来比较麻烦,要从早上八九点一直准备到下午一两点。中午我们就简单吃点,差不多下午两点开始祭祀,先拜天地,再拜祖,一直忙到下午四点,我们就早早的开始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前,我们必须先放鞭炮,貌似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家要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饭我们就一起围在电视机旁,等着看联欢晚会,尽管每年的联欢晚会,都被我们吐槽,但我们还是每年坚持看联欢晚会。好像只有看了联欢晚会,才算过了除夕夜呀。我们一边看晚会,一边守岁,大概晚上十一点五十分左右,我们要准备去放鞭炮了,先洗手、再烧香,接着才能放鞭炮,放烟花,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到初一,我们老家有很多忌讳,不能吃稀饭,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不能碰道具,也不能讲晦气话,而且还不能出门,只能待家里。

到了初二、初三,我们才可以开始走亲戚。出嫁的女儿一般也是在初二那天,带着女婿,外甥回娘家。每家每户都是忙着宴请女儿和女婿。

到了初四,每家每户开始烧香接神,把年前送上天的神明接回家。

初五,也称破五,从初一到初四有太多的禁忌,到了初五就破除了,所以祭祀的供品可以撤,垃圾可倒,稀饭可吃,商店开张,到此春节结束。

06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一、感受方言(40分)
1.介绍你所处的方言区分布的基本情况 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通行地域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
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
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
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
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 7亿以上。

分区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华北官话 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西北官话 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西南官话 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2.撰写介绍方言词语、传说故事 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 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 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 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 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 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 管够儿—东西特别多,保证满足需要 邪乎—形容词—超出平常的利害,另外,形容说话离谱 掰扯掰扯—动词—辩论,说个明白 来(此处读三声)悬—动词—吹牛,讲大话 扒瞎,瞎掰—动词—说谎,胡说 冒泡—形容词—特别的好 秃撸扣—动词—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或者许诺没有实现 这嘎达—名词—这个地方 嗯哪—拟声词—好,是,对,表示听懂了或者同意的态度 贼—副词—很,非常 可劲儿—副词—随便,使出你的全力 铆劲—动词—积蓄力量 半儿剌—名词—一半儿 傍儿啦—旁边的意思 、 二、任选下列地名中的两个,上网查阅资料,说说它们的来历。(30分)
奉节 成都 仙桃 长寿 武汉 思茅 西宁 重庆 开封 厦门 烟台 江苏 潜江 潜山 成都: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了300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

烟台: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历史悠久。夏朝,东夷族建过国;
商朝,置莱侯国;
西周初,置莱子国;
秦朝,先为齐郡地,后为胶东郡地;
西汉,置胶东国;
东汉,置东莱郡;
唐朝,置登州、莱州;
宋朝,仍置登州、莱州;
明朝,升莱州为莱州府,隶属山东行中书省;
清朝,登州府、莱州府治所迁至烟台;
民国初,撤销府、州,设胶东观察使。1938年至1942年,设胶东行署;
1948年,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
1955年,设文登、莱阳专员公署;
1958年,莱阳专署改为烟台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78年更名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撤销烟台地区行政公署,组建烟台市人民政府至今。

三、撰写介绍熟语(俗语、民谣、歇后语、谚语、农谚)、熟语故事(30分)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以俗语为例,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
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
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以“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例,介绍熟语故事 传说有个人光老婆就娶了24个,都没跟他过到头,一个个都先他而死了,你猜这人活了有多大?活了880岁,而且越老越疯狂,根本不体贴女人的苦衷.他的第24任夫人心里直骂他是个“老不死的”,可面子上还得笑脸相迎.后来她终于趁他酒后高兴之时套问出了他老不死的缘由.原来,阎王爷著生死簿时,无意中把有他名字的那页纸 搓成纸捻,钉了生死簿了.于是他便幸存下来.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彭祖.就是这第24个老婆,在他疯狂的蹂躏下,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彭祖自认为他活的岁数最大,所以不管别人胡子多长,皱纹多深,他都可以把人家看成是娃娃.一天,有个老头身旁搁个大口袋在路旁歇息,刚要起身,见他过来,便说,老弟给咱帮个忙,把口袋往我肩上放一下.不料,一句老弟就叫得彭祖满肚子是气,他说,你也配称我老弟?我都880岁了,你才多大? 那老头说,人都称我是老寿星,我都不知我有多大了,反正黄河每隔1200年清一次,我已见过9次了,明年就该是第十次了,你算算我该是多大了.彭祖一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继而就赶忙给老寿星赔礼道歉,混浊的黄河明年要清一次,这实在是千载难逢啊!他再三叮咛到时一定叫他去看.老寿星开玩笑地说:“你要不到时候死了,还能看成吗?”彭祖说:“我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再说彭祖的第24个老婆死后,就在阎王爷面前告了一状,把个彭祖不死的缘故全都抖露了出来.阎王爷拆开那个纸捻一看,果不其然,当即命牛头马面前去捉拿彭祖,要他一命归阴。

而牛头马面两位小鬼在阳世间却找不见彭祖.后来听村民讲,彭祖的特点是爱倚老卖老,牛头马面耳语了几句,就拿了块黑炭到河边去洗.有人问:你外是做甚呢?他们说,往白的洗黑炭哩.彭祖一听,便哈哈大笑:我彭祖活了880岁,没见过把黑炭往白的洗的蠢人.牛头马面听他自报姓名,二话不说,带上他便走,尽管他叫喊着还要等着看黄河清,也挣不脱脖子上的铁锁链.彭祖 就这样一命归阴了.? 第二年,黄河就要清时,老寿星如约来邀彭祖时,才知道他已死了.可老寿星是个非常讲信用的人,他想,就是拉上他的尸体去,也要了却彭祖的那桩心愿.扒开墓门,发现整个尸体都已腐烂,只有那颗心还在跳动.老寿星捧着彭祖那颗心,来到黄河边,一见黄河水清了,捧在手里的那颗心也即刻停止了跳动,转瞬间那颗死去的心就化作一把烂肉. 这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由来. 07任务 专题讨论,进入论坛。

08任务 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一、学习总结(30分)你学习本课程有哪些收获?请具体谈谈。

在电大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开放式教育与以往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处,网络学习是开放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我来说,正是一个好途径。就我的工作而言,上网是必不可少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份网上学习计划表,要求自己每周必须到电大的各相关网站上进行浏览,包括北京电大在线,中央电大在线, 北京电大远程教学系统;每天必须到本班的bbs上查看相关内容,一般学习时间在中午午休或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查找在学习中所遇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网上与同学进行沟通,互相交换在网络中取得的资料。

所学知识指导本岗位具体工作,丰富才学,学以致用。参加电大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开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开放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中央电大为我们统设的科目合理、时代感强。桦甸电大为我们设计的选修课程,即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又能考虑社会所需的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选调了博学多才、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学到了例如《应用文写作》、《经济学与生活》、《英语》等课程,这与我们日常工作于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紧跟形势,及时掌握现代学习技法,提高学习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使我感受最大的是,这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使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开放教育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3个月来,通过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自己对传统教育形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观念进一步更新。在学习中能够及时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虚心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咨询,或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时通过答疑电话、网上讨论版(BBS)和专业课程老师的电子信箱传递电子邮件等途径寻求解答。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地具体体现。如何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加快建立学生分散化、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模式,还有待学校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小论文(40分)
题目自拟,综合社会实践题中的调研并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化方面的问题。

提示:1.结合汉语拼音知识到所在市镇街头观察了解汉语拼音的运用规范情况;
2.到市镇街头、单位、学校,了解当地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3.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有很多不同,请你搜集当地方言中反映植物、动物、服饰、身体、地理环境、熟语(俗语)的独特方言词,每种不少于三个;
4. 现代汉语规范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请结合学习谈谈你对语言规范的认识。以上内容整理成文即可,不低于500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之后,各地运用汉语拼音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到市镇街头观察,我还是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1、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
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二环路”的拼音应该是“2 Huánlù”。可是二者往往混淆。2、凡以B、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B、o、e前用隔音符号“ ' “隔开,并且地名拼写按普通话语音标调,特殊情况可不标调。3、能够区分专、通名的,专名与通名分写。修饰、限定单音节通名的成分与其通名连写。

由此可见,规范汉语拼音,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宣传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熟悉相关标准,强化语言文化意识,增强使用和传播民族语言文化的自信心。第二,在涉及中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和拼写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汉语拼音。第三,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从而促进汉语拼音的正确运用。

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
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
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
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

植物:青红豆(四季豆)、洋芋(土豆)、包谷(玉米)
动物:小猪儿(乳猪)、猫儿(猫)、耗子(老鼠)
服饰:衣服(外套)、马褂(马甲)、hai子(鞋子)
亲属称谓:公公(外公),老丈妈母(岳母),姑爹(姑父)
身体:屁股(臀部)、脑壳(脑袋)、刻几头(膝盖)
地理环境:墙跟脚(墙角)、阴沟(下水道)、该子(街道)
熟语(俗语):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是什么东西?)、你不要吹壳子(你不要吹牛)、你算啥子东西?(你不算什么、你没多大本事。)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

我们发现昭通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街jie—gai等。

2、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如“塞子saizi”说成“柱柱zhuzhu”;

“四季豆”说成“青红豆”;
“乳猪”说成“猪儿”;
“ 卷心菜”说成“莲花白”;
“岳母”说成“老丈母”;
“姑父”说成“姑爹”…… 3、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4、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说大话”;
“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
“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啥子东西?”等。

5、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
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
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
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和使用水平的提高。但要达到所有公民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汉字进行了几次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的发展规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

我国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在文字方面、在词汇方面、在语法方面等,专家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还存在着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更加有利于交际活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网上学习小结(30分)
本学期你参加了哪些形式的网上学习?请简要总结一下。(提示:网上学习不限于网络课程内的学习活动)
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各种文字资料外,我还从中央电大、河南电大及其他电大的网站上下载了一些老师的讲课视频,能够更生动、更直接地进行学习。对于一些文字资料,我通过各种聊天工具及电子邮件在班组同学间进行交流。所谓网上学习,就是学生在网上查找所需的学习资料,并针对学习中所遇见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并从网上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

09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综评:注意:本题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综合打分,学生不需要填写内容,直接提交即可。

关于学习行为的评分依据如下:
1. 发帖数量(10分)
2. 发帖质量(20分)
3. 资源浏览(20分)
4. 学习进度(10分)
5. 作业完成情况(10分)
6. 其他学习行为:(30分)

推荐访问:最新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任务 电大《商法》形考作业任务 最新电大《商法》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 电大本科《网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会计本科《财务报表分析》形考作业 最新电大《健康评估》形考作业任务01-0 最新电大《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任务01 最新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 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 最新电大《网络广告实务》形考作业任务01
上一篇:党风廉政教育心得体会党风廉政教育心得体会
下一篇:跨越海峡生命桥说课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