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症状_了解胆石症

来源:日本留学 发布时间:2019-09-06 点击:

  胆石症俗称胆结石,是指胆囊与胆道系统有泥沙样或固定形态硬石样物质的存在。病因与发病原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都认为是由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综合原因引起的,此病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脂饮食,运动减少都会增加胆石症的发病率。
  构成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红素和钙盐。妊娠多产女性、肥胖、高脂饮食及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较高。
  虽然胆石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胆汁淤积:肥胖者、妊娠期、胆道梗阻或胆道口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均可使胆囊排空延缓而造成胆汁淤积。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时,水分重新被吸收,胆汁过度浓缩,其中胆盐成分的化学性刺激可使胆囊黏膜发炎而改变其吸收功能。胆汁淤积时,胆汁酸度下降,碱性增高,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胆囊处在这样的内环境下很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2.胆道感染:胆囊黏膜因浓缩的胆汁产生炎性改变,故极易继发细菌感染而使炎症加重。炎症感染时胆盐分泌减少,胆盐和胆固醇的正常比例降低,易于胆固醇沉淀而形成结石。由炎细胞、胆固醇、胆红素及钙盐构成的结石称混合性结石,混合性结石外壳坚硬 ,体积较大,多发生在胆囊内;而表现为松散不成形,以胆色素占主要成分的结石称为“泥沙样”胆色素结石,泥沙样结石多发生在胆管内。
  3.寄生虫: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10%以上的胆道蛔虫合并有胆管结石。蛔虫侵入胆道,引起胆囊发炎、阻塞和胆汁淤积;此外,蛔虫残体及虫卵也常构成胆石的核心,在胆道蛔虫症的病人中发现,由蛔虫残体及虫卵构成胆石核心的发生率高达70%。
  4.胆固醇代谢失调:血中胆固醇主要来自于食物或肾上腺皮质及卵巢黄体。妊娠晚期或产后妇女、肥胖或高脂肪饮食及糖尿病患者,常有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增高现象,如同时伴有胆汁淤积、胆盐减少等情况,极易产生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为单个发生,直径可达3~4厘米,胆固醇代谢失调导致的胆结石内不含有细菌。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疼痛是胆石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胆石从胆囊移动至胆囊管或胆总管,或从扩张的胆总管移行至胆道口壶腹部时,往往产生结石嵌顿,此时,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扩张和痉挛,企图将胆石排出,因此导致胆绞痛。胆绞痛大都在饱餐或进食高脂肪餐2小时后发作。疼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呈持续性钝痛,患者常常坐卧不安,胆囊部位可有压痛,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绞痛可稍减轻。当胆石向后退入胆囊或向前进入十二指肠后,疼痛可完全消失。胆囊内结石如果静止不动,一般不产生绞痛。
  黄疸、发热多见于总胆管结石患者。胆石进入总胆管后,除产生绞痛外,还伴有梗阻性黄疸,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血及尿中胆红素浓度增高、粪便因缺少尿胆原而颜色变浅等。当胆总管梗阻引起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可出现黄疸加深、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的严重表现。
  其他合并症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继发胆道感染后,常引起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另外,如果胆石在胆道口壶腹部引发了梗阻,胆汁可返流至胰管导致急性胰腺炎。
  诊断方法
  确诊胆石症的方法很多,现常采用B超、CT或核磁共振的检查方法,其中,超声波检查是当前诊断胆石症最常用方法,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胆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胆石症的治疗
  1.控制高脂饮食:胆石症患者不论在发作期或静止期,都应限制高脂类食物的摄入量,也不宜进餐过饱。
  2.增进胆汁分泌,溶解胆固醇结石:药物可选择去氧胆酸制剂,如熊去氧胆酸或鹅去氧胆酸片。
  3.药物止痛:疼痛较重时,可选用硝酸甘油酯舌下含服或阿托品、山莨菪碱肌肉或静脉注射,上述镇痛药无效果时,可使用杜冷丁肌肉注射。
  4.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胆石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方式。
  一旦得了胆石症,除了在生活饮食上倍加小心之外,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胆石症还是可以得到控制和痊愈的。

推荐访问:胆石症
上一篇:[食疗巧治秋季四“干症”]巧治三阴乳癌布纬食疗
下一篇:儿童用药需谨慎|儿童鼻炎用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