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等】仙茅

来源:加拿大留学 发布时间:2019-08-24 点击:

  仙茅――老年人的良药   农训学      据载,唐开元元年,即位不久的唐明皇李隆基因沉于酒色,未老先衰,整天头晕耳鸣,腰膝冷痛,阳衰精寒,疲乏无力,食欲乏味,因而他广求良方。当时有一个婆罗门僧人献上一种叫仙茅的药物,唐明皇服用后竟得康复,且精力日见充沛,于是视为宫廷禁方,秘而不传。40多年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宫廷的秘方流散民间。
  仙茅又名独脚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据说因“其叶似茅,久服身轻”而得名。本品始见于《海药本草》,该书认为其具有补暖腰脚,清安五脏、明耳目、强筋骨、填骨髓、益阳等功能。现代医学认为,仙茅有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精寒、腰膝冷痛、筋骨痿痹等症状。其常用方剂如下:
  肾阳不足、腰膝冷痛:仙茅25克,细辛3克、当归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命门火衰、阳痿精寒:仙茅250克,制附子60克,当归90克,黄芪180克,慢火烘干,共研成细末吞服。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
  肾虚阳痿耳鸣:仙茅15克,金樱子15克,洗净捣碎布艺包,与猪瘦肉同炖1小时,吃肉喝汤。
  老年人遗尿、尿频:仙茅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10~2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
  腰膝疲软、高血压:仙茅、淫羊藿、巴戟各3~9克,知母、当归各4.5~9克,黄柏6~9克,水煎服,早晚1次。
  仙茅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省区。野生于山坡、丘陵的草丛或灌木中,以夏、秋两季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将全株挖起(尽量不挖伤其根状茎),剥除部分茎叶及须根,放大竹筛(或竹萝内)在流水处(或盛水的大木盆内),搓洗掉附着在根茎上的泥沙,然后捞出倒入预先备好的沸水锅内烫煮5分钟左右。待汤熟透时(折断面中内,无白点)即可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上曝晒,期间要经常翻动。使之晾晒均匀。夜间将其堆放,使根茎内部水分往外渗出。如此曝晒2~3天即得足干仙茅。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常会出现吐酸症状。出现这一症状,多因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症多由肝气郁结一胃气不和而发。但其中有偏热、偏寒之不同。属于热者,多由矸郁化火而致,治当泄肝和胃、苦辛通降;属于寒者,多因寒邪犯胃或素体脾胃虚寒而成,治宜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另有饮食停滞而泛酸。嗳腐者,是食伤脾胃之故,治疗当消导和胃。治疗本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用中药巧配对,制酸效果好,请看下面十组。
  乌贼骨+浙贝母 乌贼骨咸涩,可中和胃酸,有保护溃疡面作用;浙贝母清热散结。两药配伍叫乌贝散,具有清热、制酸、止痛及保护溃疡面之功效。偏寒偏热皆可使用,但以偏热者疗效更佳。临床配成散剂冲服疗效不错。
  煅牡蛎+龙胆草煅牡蛎制酸止痛,可用于肝气郁结化火之胃痛吐酸;龙胆草性沉而降,专泄肝胆实火,小剂量应用有苦味健胃作用。两药配合具有泻肝、开郁、止酸之功效,多用于肝胆郁热之吐酸效果较好。龙胆草一般用1.5~4.5克,牡蛎用10~13克,最好在饭后服用。
  煅瓦楞+红豆蔻煅瓦楞散淤止痛、制酸;红豆蔻散寒醒脾、消食止呕。两药配伍具有散寒、止痛、止酸之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噎膈吐酸症效果比较好。
  大黄斗乌贼骨大黄苦寒泄降,有攻积导滞之功,小剂量应用还有苦味健胃作用,与乌贼骨相配,一攻一守,用于热症泛酸和消化不良之嗳腐吐酸,其效尤佳。一般大黄用量3克(对消化不良者用量宜稍大),乌贼骨用量10~15克。
  黄连+吴茱萸两药配伍名左金丸,方用黄连为主药,直折肝炎火上之势;用吴茱萸为辅,辛通下达以开郁结。合用则辛开苦降、泄肝和胃,治热症吐酸效佳。
  延胡索+乌贼骨延胡索行气止痛,与乌贼骨配伍行气功止痛、制酸效果好。用于溃疡病疼痛较重的吐酸症,偏寒偏热者皆可使用。
  干姜+吴茱萸干姜偏于温中止呕,吴茱萸偏于开郁降逆。两药都有散寒止呕、止痛之功效。通常适合于温中散寒、降逆,长于治胃寒腹痛、呕吐嗜杂吐酸之症。
  小茴香+煅牡蛎小茴香温中理气、开胃止痛,与牡蛎配伍擅长治疗胃寒气滞、脘腹疼痛之吐。
  砂仁+乌贼骨砂仁温中和胃、行气消食;乌贼骨和中止酸。两药配伍可温中和胃制酸,治胃寒吐酸兼有食滞纳呆者最佳。
  高良姜+煅牡蛎 高良姜散寒止痛,再配能制酸的煅牡蛎,温中散寒、止痛止酸效果较好。

推荐访问:仙茅
上一篇:孩子近视眼吃什么改善 [别让孩子吃出近视眼]
下一篇:暖水袋暖小腹的功效_冬季保健暖先行等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