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新态势

来源:银行招聘 发布时间:2020-08-05 点击:

 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态势

 与组织辅导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一方面,由于兴趣爱好的千差万别和社会生活的各不相同,人们的文化活动日趋分散;另一方面,出于互相交流、彼此竞技的需要,人们的文化活动又常需集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格局和新态势。认识并把握这一新格局和新态势,对于群文单位确立自身的角色地位,更好地开展组织辅导工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指整个社会群众文化活动所呈现的一种总体面貌。具体情形有三:其一,从地点上说,群众文化活动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其二,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其三,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同一群体单一项目或同一群体多种项目)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显然,所谓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对目前群众文化活动总体形态所作的概括描述。实际上,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态的存在方式,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往往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并存,聚众和分众同在;

 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分散中有集中,集中中又有分散;分散的同时有集中,集中的同时又有分散。全社会的全门类的活动如此,局部地区的个别门类的活动也是如此。

 正象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一样,群众文化活动聚散结合新态势的出现,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以视听设备为主体的现代文化娱乐工具的不断诞生和全面扩散,为人们分散活动的广泛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条件。群众文化活动是主体借助客体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一般情况下,它的形态要受设施、设备等客体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文化设施的进步状况不同,各种设施的社会扩散程度和传播功能不同,群众文化活动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过去,整个社会文化设施普遍短缺简陋,传播手段原始落后,文化活动稀少单调,仅有的文化活动只能孤立地集中在特定的场所进行,并依靠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既不能通过有效覆盖的扩大而传之更远,又不能借助其他介质的刻录复制而存之更久和不断重现,只能即时生产,即时消费,因此,其影响范围就只能局限在人的自然声音传递和自然视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由于受这种落后的文化生产方式制约,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才能参与当时当地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形态,就大多表现为集中。然而在当代,特别是近年来,以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电脑、MP3、MP4、手机等为代表的现代视听设备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传统的文化活动形态和消费形式发生了空前的革命。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许多先进的文化娱乐设备已经普遍地被人

 们所购买和使用,整个社会的人均拥有量不断提高,有些甚至基本普及,人们依靠自己家庭和个人所拥有的设施,在自己的家里或其他私人空间,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视听娱乐设备的使用功能日益丰富和强化,并呈现多种类、多媒体、多用途、智能化、袖珍化、便携化等特点,可以提供经常化、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对象化的文化娱乐服务,从而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方便和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象过去那样必须集中到一处,才能观赏或参与文化活动,而只要拥有这些设施,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享受,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态就大多表现为分散。

 其次,以自我娱乐为中心的群众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是人们分散活动广泛开展的内在动力。群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开展、自我表现、自我娱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文化活动,因此,就其参与主体来说,应该是自主、自助并最能张扬个性的。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单纯供给制的群众文化活动体制,国家政府提供什么,人民群众就消费什么,作为消费主体的人民群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基本没有什么主动权和选择权,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就自然无法得到应有体现和充分展示。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活动主体自主化、开放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独立自主、自我选择的意识也随之逐步增强,越来越注重自身主观意念的完整表达和主观情感的尽情喧泄。因此,个性的自由解放和对任何活动

 的主动参与,就成为现代人们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丰富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主宰自己,都希望独立发展自己的思想、人格、学养、体魄,并在实现自主、自立的过程中,对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尊严两大目标不断进行统一和调整。这表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上,就是人们已不满足于聚众被动参与同一活动的传统模式,而要求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选择参与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并且力求尽情尽兴,尽致尽欢。当前互联网上网、博客写作、数字广播电视、交谊舞、蹦迪、集邮、卡拉 OK、手机通信与游戏等活动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就是人们主体意识增强的具体表证。这就说明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在活动中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传统的,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主体意志不能充分发挥的集中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冷遇。

 再次,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分散活动,是现代娱乐工具与个性自由相融的理想结合形式。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发展,呈现了家庭化、个人化的新趋势。许许多多的家庭,千千万万的个人,特别是城镇家庭及其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了各种现代化的文化娱乐设施,如电视机、电子计算机、收音机、手机等。同时,有线、无线、空中、地面的各种文化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网络进一步扩大,并且基本实现了全地域、全天候、全方位的综合覆盖,人们凭借各种网络和自有设备,无论何时何

 地,都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自己的家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同时,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处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私人活动空间。人们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文化活动,与参与社会上的集中活动相比,不但具有方便、经济、自由、自在、舒适、亲切等许多优点,而且可以摆脱社会的羁绊和世事的纷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辞》)。因此,人们往往对社会上一般性的集中活动态度冷漠,而比较多地沉浸于自己家里的自我娱乐活动。整个社会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出现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对象,以家庭自有设备为主要设施,以业余闲暇为主要时间,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新局面。

 然而,分散活动也有许多缺陷。一是活动主体的封闭性。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分散活动,虽然对家庭成员来说是方便的,但由于受时间、地点及单元组织的限制,往往局限于家庭内部,缺乏家际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便会渐趋封闭,甚至呈现“蛋壳文化”状态,不但自身活动不能被外界所了解和接受,而且外界的变化状态和发展进程也难以有所了解和追踪。二是活动内容的局限性。在以家庭为基本网点的社会文化网络结构中,分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于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设施及其成员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一般来说,家庭限于居住条件和财务许可,置办的文化设施大多是投资额较少的小件物品,而投资额较大,吸纳量较多的大型项目,如公园、体育场、电影院、剧院、歌舞厅、音乐厅等,仍然需要社会来办,仍然要靠社会力量来满足群众需要。同时,家庭成员由于受教育程度的

 局限,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和丰富性也无法与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动相媲美。这就决定单纯分散的活动形态,难以长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人的社会属性和合群的心理需求,又必然要求冲破狭小的家庭圈子,不断走向社会这个更大的舞台。因此,人们在日常分散活动的同时,就必然要求有集中活动。

 就集中活动本身而言,它具有分散活动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首先,集中活动是分散活动成果的社会性汇报和检阅。集中活动具有规模声势大,接纳群众多,影响层面广等特点。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某些分散活动所不可能获得的文化生活需要,弥补单纯分散活动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综合展示分散活动的成果,集中反映一定时期分散活动的进步潮流和发展层次,使分散活动的成果更全面地被社会所了解,更广泛地被社会所承认。其次,集中活动是促进分散活动进一步广泛开展的有效方法。集中活动实际上就是竞技对比、经验交流和互相促进活动,人们从中不但洞悉了文化发展的状态和文化进步的轨迹,而且找到了家庭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产生一种使家庭文化活动逐步走向更高层次的内在驱动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层面的不断扩大和档次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独特的功能,就使得集中活动必将成为分散活动的永恒伴侣,与分散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群众文化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基本路径和模式是:分散(个体学习、娱乐、提高)→集中(交流竞赛)→再分散(个体学习、娱乐、提高)→再集中(交流竞赛)。人们从分散活动到集中活动,从

 集中活动又到分散活动,从而构成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运动发展链条,其运行过程呈现前进性和上升性态势,即每一重复都标志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发展和新提高。

 在这一运动发展链条中,分散活动是最基本的,随时随地的,零散的,不拘形式的,千差万别的,广泛遍及的。譬如分散在千家万户以至社会每一角落的图书阅览、文学写作、歌唱舞蹈、吹拉弹奏、绘画摄影、弈棋打牌等活动,已融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分散活动中,人们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活动技能和知识水平,为开展新的集中活动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集中活动是人们在分散活动中所激发的交流欲、竞赛欲的一种行为表现。从社会而言,集中活动是经常不断的,但就个体而论,则是暂时的。人们参加集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主角的身份参与某一活动的表演或竞赛,但这只是分散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修养和技能的少数人;另一种是以观(听)众的身份观摩欣赏某一活动的表演和竞赛,这部分人则是大量的,他们多为分散活动中某一活动的参与者或爱好者,虽然因各种条件限制,未能直接参与集中活动的表演或竞赛,但对于集中活动的开展来说,则是不可缺少的响应群体、知音群体和消费群体。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斗争统一体。有分散活动就必须要求有集中活动,而集中活动在开展的同时又必然会趋于分散。分散活动是集中活动的基础。没有分散活动的普及,就不

 可能有集中活动的提高;同时,集中活动是分散活动的目标。没有集中活动的开展,就难以有分散活动的提高。同时,群众文化的集中活动是在分散活动基础上的集中活动,分散活动是在集中活动指导影响下的分散活动。分散活动离不开集中活动,集中活动也同样离不开分散活动,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隔,共同构成了当代群众文化活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推动着全社会群众文化活动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低级向高级,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面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态势,当前,文化(群艺)馆站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应该顺应潮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以崭新的姿态,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组织辅导工作,优化社会文化服务,促进分散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当前,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要,已从过去以组织开展馆、站办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群文单位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群众文化活动都包下来,而主要应该通过分散活动的开展,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群文单位一是要加强信息传递。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加强典型示范。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帮扶,逐步培植各种类型各个方面的分散活动典型,并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对分散活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提高质量档次。三是要加强办班培训。适应分散活动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培训班、业余艺校、函授等,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

 能,大力培养分散活动的各种人才,不断扩展分散活动层面。四是要加强配套服务。如组织分散活动业务咨询,编写印发各种辅导和活动材料,组织供应分散活动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其次,要努力提高阵地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对分散活动的示范辐射能力。群文单位的阵地活动,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应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群众文化活动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但是,目前不少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今天,群文单位的首要任务并不是追求内部扩张,以一般化的活动来接纳尽可能多的活动者,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内部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今后要逐步淘汰诸如棋类游艺(比赛除外)、电视、乒乓等一般性的档次较低的社会扩散程序较高的活动项目,增设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较低的活动项目,并随着项目革新、设备更新而不断变换创新。不被动追赶浪头,而是要主动发现浪头,捕捉浪头,领导潮流。使馆站办阵地活动与社会上的分散活动相比,具有形式上的示范性,目标趋势上的导向性,发展进程上的先进性,流动形态上的超前性。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从而在社会分散的文化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领袖力量。

 再次,要适时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组织集中活动是群文单位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是指导分

 散活动并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要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特别是要在某一活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情况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并通过各种大众媒体的宣传以扩大影响。譬如在《中华大家唱(卡拉 OK 曲库)》出版发行之初,组织具有较高演唱水平的歌手举办演唱会,就可使相关曲目的演唱活动很快被群众所接受。另外,还要在活动逐步普及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波助澜。譬如群众性交谊舞活动在城乡已有一定基础,活动群体已相当庞大,在这一基础上组织交谊舞大赛等集中活动,就会“和者千千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访问:文化活动 态势 群众
上一篇:节能环保,人人有责
下一篇:怎样教育孩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