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策略——以《〈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蔡 方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一个全新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关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1]上述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中并未出现,所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最新的要求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和传统课程内容相比,设置学习任务群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让语文学习跟学生真实的生活紧密关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主动运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为语文教研员,笔者在工作实践接触了大量课程设计范例,并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在现代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设置学习任务群展开教学实践,但是在文言文教学领域相关的实践尚不多见。

一线教师大多在沿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言”和“文”两个方面:“言”的教学侧重于积累,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理解、识记文中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文”的教学侧重于感悟,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与志。这样的教学设计如此普遍,笔者认为原因是,首先,文言语汇和现代语汇之间巨大的时空差异,学生不借助工具,通常难以读懂千百年前的文字;
其次,古代的经典名篇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志趣情怀,现在的学生也往往难以体悟。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普遍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疏通文字、理解文意的层面。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文言文的教学过程难以兼顾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呢?笔者认为: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汉语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精神气质进行熏陶,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锻造,最终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笔者根据2022年版课标要求和一线教师们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痛点,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实践,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设计多种文言文学习任务群,使这些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这里笔者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二章》为例,分享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策略。

(一)《〈论语〉十二章》文本分析

《〈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除了常规的字、词、句教学以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可供挖掘。第一,《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既可以借助各种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理解这部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也可以品味其作为先秦散文浅显、简练的语言,以及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人物形象;
第二,《论语》流传已逾两千五百年,对于这些经典语录,我们除了记忆、理解,还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如何在当今特定场合运用《论语》,是一个有意思的情境任务;
第三,《论语》是语录体,各篇之间没有时间顺序,篇内各章也没有共同主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需求对课文进行分类组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这个过程也能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表达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论语〉十二章》与2022年版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及“跨学科阅读”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都可以发生关联。

(二)《〈论语〉十二章》情境与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点是围绕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中解脱出来。那么《〈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学习任务群可以怎样设定呢?

基于对《〈论语〉十二章》文本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任务情境设定在让学生“做个儒雅中国人”,诵儒雅之声,用儒雅之言,书儒雅之文。

“诵儒雅之声”环节对应“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笔者让学生先尝试揣摩孔子及其弟子说话时所处的情境,学生在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读。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可以合理推断孔子正在点拨那些缺乏良好学习方法的弟子,朗读这组句子时就用真诚恳切的劝说口吻;
再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学生可以合理推断孔子正在困境中跟弟子表达自己的不懈追求,朗读这组句子时就用坚定的语气。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将《〈论语〉十二章》作为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不仅能让学生体会文言作品的声韵之美,更能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诵读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用儒雅之言”环节对应“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论语》是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典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理解语言文字含义,但学生学习古代典籍的目的肯定不止于积累和理解语言文字,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除了培养语感、形成经验以外,还要“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有效交流沟通”,促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语境和交际功能。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场景中口头或书面表达时主动运用《论语》中经典语录。例如欢迎前来参观的老师同学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给学习小组取名为“三人行”,感叹时间过得快用“逝者如斯”,介绍父母的年龄用“年近不惑”,等等。这些出自《论语》的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活跃在广大华人的口头笔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运用这些语录,学习做个谈吐儒雅的中国人,是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加文化自信的极佳途径。

“书儒雅之文”环节对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论语》语录短小精悍,学生理解发挥的空间巨大,教法得当的话还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譬如可以让学生为孔子制作一份纪念册,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相关内容,编写在诸如“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爱好”“孔子的信念”“孔子的学生”等不同主题的页面中,并为每个页面内容撰写解说词;
或者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卡片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赠言内容包括《〈论语〉十二章》原文以及写赠言的理由。有学生的赠言是这样写的:“我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送给你。希望你也能像这句话说的一样,学习别人长处,扬长避短,不再自傲。在此,我衷心地希望你学习进步!加油!让我们一起携手向前!”还有学生这样写:“我要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再从早到晚想着打游戏。祝愿你以后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教师通过这样的任务群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联系在一起的;
另一方面,学生选择选择相应的语录,为语录撰写解说词或者撰写赠言理由,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这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显然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能够联系《〈论语〉十二章》内容,理性地、有条理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我们设置这个环节所追求的目标: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根据《〈论语〉十二章》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设置对应“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环节。因为《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孔子是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要进一步理解《论语》和孔子,仅仅靠十二章语录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让初中学生去阅读《论语》整本书难度太大,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寻找各种视听资源,尝试建立跨学科数字资源库。例如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中《春秋》片段、孔子周游列国3D 地图、《百家讲坛》相关片段等,让学生通过跨媒介阅读,尝试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还原孔子一生的艰难遭遇和不懈追求,并通过各种学习成果的呈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论语》和孔子。

语文教学任务群追求教学内容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之间的贯通,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所说:“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2]因此,在语文教学任务群视角下,文言文教学设计也应更加注重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确定合适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中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下为笔者从教学研究中提炼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策略。

(一)考虑初中生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范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任务情境

现在的初中学生熟悉各种社交媒体的使用,擅长通过各种媒介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对各种游戏、表演、会展、比赛等活动有较强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设置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例如,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为其中人物对话添加合适的表情包;
学习《愚公移山》,教师可以设计一场辩论会,让攻辩双方拿出人证和物证,论证移山是否可行。再如,我们可以将《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几篇游记散文组合,让学生以“跟着文学家走四方”为主题,写一份暑期修学旅游的策划书;
将《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等几篇历史散文组合,让学生进行“最佳智慧表达奖”评比,并为获奖人物撰写颁奖词。这些任务群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文言作品产生亲切感。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既熟悉了作品,也锻炼了思维、发展了个性,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紧密联系,对汉语言文字产生更加深厚的感情。

(二)依据文言文的文本内容和形式,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任务群设计

现行部编版教材文言文篇目共40 篇,种类覆盖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山水游记等。这些文章都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篇,内涵丰富。教师可以依据单篇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或多篇文本的共性与特色,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任务群设计。例如《核舟记》具有说明性质,可以“放大镜下的国宝”为主题,让学生围绕核舟的高超雕刻技艺,撰写短视频拍摄脚本,制作宣传海报;
《〈孟子〉三章》都涉及议论的表达,可以让学生以“无敌演说家”为主题,为每篇短文绘制思维导图,从中体会孟子言论的理性之美,并尝试模仿;
《周亚夫军细柳》是历史散文,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可以“谁是男主角”为主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梳理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进而改编为课本剧,让学生通过台词、舞台说明的设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如《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内容都跟君子德行相关,可以“千年君子风骨”为主题,让学生梳理探究古人心目中的君子标准,并结合时代特色为当下的“谦谦君子”拟定评选标准;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课文都是亭台楼阁记,教师可以“万变不离其宗”为主题,让学生探究这种文体的形式特点,并结合群文阅读,总结阅读策略,付诸实际运用。以上这些任务群的主题设计,兼顾各种文言文的文本特点和学生兴趣,并着眼于在生活情境中的实际运用。在这样的任务群设置中,教师是活动设计者、组织者,学生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无疑可以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教材中的经典文言篇目,距今都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时空差异让当今的学生在解读这些文言文本时产生距离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识记字句、理解文义,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时,可以将文言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连接起来,使课程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僵硬变为鲜活,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论语文言文孔子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作文小学中年级(2023年1期)2023-02-12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6期)2021-08-23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如何读懂《论语》?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1年4期)2021-07-28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5期)2021-06-24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论语·为政第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半部《论语》治天下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5期)2014-07-09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论语 文言文
上一篇:新时代大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挑战与路径
下一篇:一类四阶椭圆型方程解的存在性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