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影像学及防控对策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

段凤阳,宋纯东,丁 樱,闫永彬,苏 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自2019年12月底起,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先后出现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传播力强、病毒载量高、致病性强等特点的优势变异毒株,为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2-3]。目前,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特效药物的研发和变异毒株疫苗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和进展,但全球疫情仍然严峻,如何早期识别诊断及采取合理的疫情防控策略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分析河南地区10组家庭聚集性共27例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策略。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11月2-18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10组临床确诊为COVID-19的家庭共27例病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6个月至57岁,平均(23.72±19.38)岁,儿童14例,成人13例,临床分型普通型15例,轻型12例。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中国联影UCT550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双肋弓连线水平下缘;
扫描参数:管电压110 kV或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层厚1.0~1.5 mm,层间距1.0~5.0 mm,HRCT图像采用骨算法重建。肺窗设置窗宽1 500 HU,窗位600 HU,纵隔窗宽400 HU,窗位40 HU。由2名高年资胸部放射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共同观察记录肺部影像表现、病变分布及形态、密度、范围等影像特征和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等伴随影像征象。当2名医师诊断结果不一致时,共同协商确定。

2.1一般情况 10组临床确诊为COVID-19的家庭中最少成员2例,最多成员5例(含保姆1例);
有5组家庭为学校传播链条,表现为成员中均至少有1例为同一学校学生,另5组均为社区家庭传播;
从发病时间方面,多为感染后1~4 d内发病,最长潜伏期12 d;
10组家庭中有14例已接种疫苗(第1组母亲接种1针),9例为普通型,4例为轻型,无重型及危重型病例;
所有患者中有5例表现为发热,占18.5%,其中4例低热,1例中度发热,最高体温38.7 ℃;
20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占74.1%;
13例表现为鼻塞、流涕,占48.1%;
5例表现为咽干、咽痛,占18.5%;
5例表现为嗅觉、味觉丧失,18.5%;
2例表现为头晕乏力,占7.4%(表1)。

表1 COVID-19确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续表1 COVID-19确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2肺部影像学 所有患者共行肺部CT扫描72次,10例首次肺部CT阳性,5例首次肺部CT阴性,其中4例分别于4~7 d出现炎症改变,1例住院13 d后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
15例普通型患者中,成人9例,儿童6例;
病变累及双肺10例(图1A),占66.6%;
累及单侧肺5例(其中右肺4例),占33.3%;
累及下叶(含左右肺)8例(图1F),占53.3%,以右肺为主;
病灶在胸膜下9例(图1C),占60.0%;
表现为磨玻璃影9例(图1B),占60.0%;
高密度影7例(图1D),46.6%;
胸膜增厚3例(图1E),20.0%;
未见胸腔积液、纵隔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征象(表2)。余12例肺部影像学无改变的轻型患者中,成人4例,儿童8例;
27例患者均予中药治疗,约1周后咳嗽流涕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期间间断复查肺部CT,8例吸收明显,4例部分吸收,3例吸收不明显(图2)。

注:A、B为外婆,53岁,肺部CT表现为双肺胸膜下磨玻璃影;
C为保姆,40岁,肺部CT表现为双肺胸膜下磨玻璃影;
D为外孙女,1岁,肺部CT表现为右肺下叶胸膜下高密度影;
E、F为外孙,3岁,肺部CT表现为双肺下叶高密度影,胸膜增厚。图1 第2组病例家庭影像学改变

注:A、D为第2组家庭保姆治疗前后肺部影像炎症吸收情况;
B、E为第7组女儿治疗前后肺部影像炎症吸收情况;
C、F为第1组母亲治疗前后肺部影像炎症吸收情况。图2 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

表2 COVID-19确诊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

续表2 COVID-19确诊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

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和气溶胶传播,潜伏期1~14 d,一般多为3~7 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潜伏期长、人群普遍有易感性等特点[4-5]。河南地区本轮疫情主要有家庭传播和学校传播两条传播链。其中家庭传播具有聚集性、隐匿性等特点,病毒传播迅速,一旦家庭成员被感染后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至关重要。

3.1家庭聚集性发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本轮疫情10组家庭共27例患者,其中5组家庭成员均为同一小学学生,余5组为典型的社区家庭传播途径。家庭成员有共同密切接触史时常同时发病,如第7组家庭;
家庭成员中有1例密切接触史时容易出现延迟发病,多为感染后1~4 d内发病,但第2组家庭成员7 d后发病,第1组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后12 d发病。相同家庭成员内部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鼻塞流涕,但是这些轻度的呼吸道症状与肺部影像学检查并不一致,在27例患者中有15例为普通型,约占55.5%,故肺部影像检查在病例的筛查与确诊、判断病性、评估病情及临床分型意义重大。在所有患者中有14例儿童,占51.8%,但普通型病例仅6例,占40.0%,这可能同SARS致病机制相似,儿童存在细胞结构或免疫基础上的病毒不易感性有关[6]。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能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在人类肺泡上皮细胞中有效复制[7]。儿童病例多为轻症,可能与ACE2受体在儿童中的功能相对较弱或表达低下,不能引起强烈的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另外,本轮14例已接种疫苗患者中,9例为普通型,4例为轻型,无重型及危重型病,间接证明疫苗接种是目前控制疫情,避免病情加重的最有效的手段。

3.2家庭聚集发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诊断指南》COVID-19肺部影像学可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和转归期[8]。本研究的15例普通型患者中,相同家庭组成员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基本相似,但儿童患者在累及肺叶、病变范围等方面明显轻于成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胸膜下改变为主,表现为早期的磨玻璃影和高密度影,成分患者多累及双肺,以第1、3、4、5组家庭患者表现明显,儿童患者以右下肺受累为主,以第1、2、7组家庭患者表现明显。通过治疗前后对比,多数患者肺内前后病灶对比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图2)。由于本轮疫情多为儿童患者,通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迅速,为避免辐射影像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出院前未再进行肺部影像学的复查,导致部分患者肺部影像学未动态评估追踪,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3未来疫情防控政策的思考 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以家庭聚集性为特点的疫情传播途,防控措施主要包括:(1)重视发热门诊的哨点监测作用。家庭聚集性传播途径多伴有儿童患者的感染,大多数儿童患者虽症状轻微,但家属警惕性高,这可能是儿童重症患者相对较少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是触发疫情防控应急机制的首要环节。故重视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工作在COVID-19疫情的救治与防控体系的重要性,是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遏制疫情扩散的重要举措[9]。(2)积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已确诊的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尽早隔离,接受医学评估、医学诊疗和医学观察[10]。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患者应尽量单间居住,做好清洁消杀工作,定期完善核酸检测,一旦发现疑似临床症状,应立即上报社区并及时转移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3)非药物干预措施与疫苗的预防接种并举。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普遍接种,COVID-19疫情防控逐渐进入疫苗时代[11]。疫苗时代的COVID-19疫情将主要取决于疫苗的覆盖率、安全性和持久性,以及快速应对病毒变异造成的免疫效力影响[12]。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尚未完全接种的形势下,应采用包括适当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执行呼吸道礼仪等非药物干预的公共卫生措施与加快疫苗数量及质量研发并举的防疫措施,确保高危人群、高感染风险人群、易传播人群优先接种的措施,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13]。

综上所述,家庭聚集性COVID-19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肺部CT在病例筛查、明确诊断、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家族聚集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针对此特点采取积极的疫情防控对策,对于控制COVID-19疫情蔓延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胸膜影像学肺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年5期)2022-07-26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传染病信息(2022年2期)2022-07-15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7期)2022-05-10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年10期)2020-12-14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1期)2019-04-25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西南国防医药(2016年7期)2016-12-01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期)2016-01-06推荐访问:肺炎 防控 对策
上一篇:“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价值和实践途径
下一篇:人体成分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