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夫妇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杨盼盼

(四川工商学院学生工作部,四川 眉山 620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的责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国家倡导的“双减”政策中“减”主要包含2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包括量化各年级学生完成作业的总量和时长,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很大程度上突破应试教育的培养习俗,更注重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社会理解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成员中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家庭教育在内容上:要强调立德树人的特点。父母应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
在方法上,父母应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时间安排上,应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人,但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更侧重引导培养孩子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有远大理想追求、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人。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流传千古的词句可以见得苏洵、苏轼、苏辙为我国古代诗词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一代人的崛起离不开上代人的进行教导和培养,眉山苏氏崛起始于苏序,到苏轼和苏辙成为巅峰。苏轼和苏辙兄弟两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教育中两代人对他们的影响和培育。

2.1 苏序树立榜样教子

苏序是苏轼兄弟的祖父,是苏洵的父亲。在《苏氏族谱》中记载苏序“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他率真的性格,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熏陶着子孙。

第一,旷达乐观的心态。苏序幼年时性格顽皮,因不爱读书就放弃了。长大后为人慷慨谦逊,一旦衣食稍微有结余,就加大日常开销或者施舍给他人力求用完,虽然生活中常饥寒穷困仍从不吝惜钱财。他能和任何人随性地、敞开心扉地谈笑。即使被人侮辱欺负也满不在乎。庆历时诏令在州郡设立学校为朝廷挑选人才。苏序告诉子孙:这是好事情,但不要和别人争。苏东坡的旷达、乐观、天真,似乎都脱胎于他的祖父。

第二,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北宋科举制度放宽门第限制、取士范围和人数,鼓励了一般寒门子弟读书取士的积极性,苏序敏锐的发现这钟社会风气便率先在眉山教子求学。为了给儿子树立学习榜样,营造好的读书环境,苏序在晚年开始学习且力求读书要知大义。他喜欢用诗文表达诗意,创作了数千篇诗艺朴实无华的诗,他勤学善读的行动和朴实平淡的诗风被后代继承。

第三督促子孙学习,因材施教,对不好学的苏洵采取等待自觉的教育方式。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苏序对两个大儿子从小管教甚严,唯独对苏洵不做要求。苏洵幼年不愿学习,壮年也不能熟知诗书。苏序也从不过问他,兄弟三人除苏洵都中了进士。苏序认为苏洵天资聪明,但不善死记硬背,也不善韵律诗赋,只要他找到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方式,必成大材。每当苏洵被认问起,他答道:“我的儿子,还担心他不学习吗?”苏洵后来果真发愤读书学习,成就了千古流传的“三苏”。

2.2 苏洵多种方式引导教子

苏洵是苏轼兄弟的父亲。苏洵自幼“为人聪明,辩智过人”但不喜欢读书。18 岁他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再未参加。19 岁与眉山首富程文应之女程夫人结婚,直到27 岁忽然幡然醒悟要发奋读书。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第一,榜样式教育。苏洵落榜后便不再读书,27 岁他幡然醒悟要给儿子树立榜样,便以身作则,在家闭门苦读。他常教导两个儿子要知书达理、学成文韬武略,将来好成就一番事业。但凡有时间苏洵就带着两儿子到自家书房读书,从先秦百家至两汉诗赋、从唐代散文到当朝欧阳修的作品,他都一篇一篇地逐字逐句地讲述、教儿子诵读和书写。兄弟两年龄稍大一些,苏洵又辅导他们写文章。他反复教导儿子: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切不可因袭他人;
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像五谷能充饥、良药可治病一样,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引导式教育,激发幼子求知欲望。自小顽皮的苏轼和苏辙不听说教,苏洵便想到从孩子兴奋点出发培养他们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是每当孩子玩耍时,苏洵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被孩子看到他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让他们对父亲读的书产生好奇心,激发兄弟两的读书欲望。两兄弟果真趁父亲不在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阅读。他们在书中找到了乐趣,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苏洵没有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非吼即骂”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是巧妙对孩子加以引导。第三是带领儿子游走山川和拜访贤人,开拓眼界,助力儿子成长发展。《在漫长的旅途》中说:“孩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与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曾经看到的风景。”苏洵常带儿子两出游,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也喜欢带儿子拜访贤达之辈,眉山有名人士刘微之成为苏轼、苏辙的老师,让儿子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为了寻找赏识儿子才华的“伯乐”,他带领儿子们跋山涉水、晓行夜宿,拜见求才心切且名重天下的张方平,后将其父子三人举荐给欧阳修。第四,寓教于名字的终身家教。知子莫若父,苏洵了解两儿子的性情,特地作《名二子说》送给俩兄弟表达对儿子的告诫和期望。告诫苏轼“轼啊!你不要像车前那根无所作为的横木,外露而不加掩饰,没有多少真本事。”警醒苏辙:“辙啊!我知道你温良谨慎,处在福祸之间,你不会出差错的。我希望你保持你的长处。”官场沉浮,人生起起落落,苏轼兄弟的名字俨然就是苏轼和苏辙一生的预言。蒙田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苏洵用这般言传身教和眼界格局引导、鞭策、助力孩子成才。

2.3 程夫人教子

程夫人是苏轼兄弟的母亲,她自幼熟读诗书、好学明礼、知书达理、性情慈仁、端庄贤淑,婚后孝顺恭谨、勤劳节俭。虽然苏洵不知上进,到处游荡,她着急在心但从不说出。两人感情很好,家庭环境和睦。她对儿子的教导:第一,从典故出发教子:心系国家为国效力。程夫人亲自教授苏轼兄弟学业,并把学习历史明志作为重点,鼓励孩子刻苦读书、立志担当社会责任。教导苏轼“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一次,程夫人教到《范滂传》时,苏轼问母亲:“我如果成为像范滂一样的人,母亲会赞许吗?”程夫人答:“你如果能成为范滂,我难道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程夫人从典故出发,以名节教子。这为苏轼内心树立起奋发进取、心怀天下、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第二,用“三白饭”培养苏轼兄弟吃苦耐劳精神。苏氏家境优渥,为了从小培养兄弟两吃苦耐劳、避免养成性情娇惯的德行,她曾专门让兄弟俩享用每天饭菜只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饭,因都是白色得名“三白饭”。这为苏轼日后面对生活困境仍积极向上做铺垫。苏轼被贬谪期间,即使生活艰难到吃粗粮胡饼、绝粮缺米忍饥挨饿,他都积极耕种、克服困难,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的不顺。第三,从生活中教子孝敬长辈、宽厚慈爱。苏轼的曾祖母宋氏年老多病且性格怪异。宋氏对家人严厉呵斥,在程夫人的精心侍候下,唯独程夫人赢得她的喜爱。孝心源于有仁爱心。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和《异鹊》诗中记载:有一天,家中花猫捕到一只桐花凤,虽被苏轼兄弟救下但已没有生命。小伙伴中有的吵着要烤来吃。这时程夫人走来告诉他们: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程夫人从生活的小事中做到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地引导孩子树立仁爱之心。这为苏轼日后与人为善、以民为本、心系家国百姓分不开。在兄弟两的为官经历中,无论仕途步步高升之时或是贬谪穷困之时,都心系百姓、为国为民。第四,身体力行做表率,教子不取身外之财。程夫人操持苏家,家里上下逐渐富有,她担心子孙们因此不求进取,便给予“孤穷者”资助,保持苏家经济储备不富有不贫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份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是做人准则。苏轼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中记载:新家搬进纱縠行新居不久,便发现前人窑藏的一坛金银,当时的苏家并不富裕,可程夫人却让人重新埋好,并把土夯得严严实实。程夫人用行动影响苏氏兄弟做清正廉洁的人,以此影响苏轼兄弟在数十年的为官生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即使贬谪困窘之时,仍然保持固守清贫刚正,自食其力。是他们保持为官正直强大的精神支柱。保持自己高尚的政治立场和人格底色,堂堂正正为官为民。

3.1 培养民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程夫人教子树立吃苦耐劳、有仁爱之心要心系家国百姓,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要强化爱国和理想信念教育,成年的苏轼在身处顺境时,身在朝中一心为国家谋发展,身在朝外依旧走家串巷为百姓解决吃水难、赋税繁重等困难。被贬蛮荒之地的儋州,发挥余力建载酒堂传播文化,传授农耕或中原文化知识,教育大家重农知礼、诗乐教化,教导儋州百姓读书学习考取功名,促进儋州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家庭教育中应重视的内容,要从小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作为当代青年,国家需要时要齐心协力助力国家和民族发展,在和平年代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在任何岗位上坚定勤劳踏实、为国奉献和人生目标。

3.2 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长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成长,重视亲情孝道、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奋朴实等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家庭教育重要内容。有仁爱之心的人,遇事总会从积极方面思考问题,能照顾他人的感受,更能融入集体。

3.3 父母的言传身教

苏洵为儿子们树立爱读书的榜样,培育他们读书的习惯。他了解两儿子的性情,将对他们的期望寄托于儿子“轼”和“辙”的名字涵义中,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强化道德教育,关注孩子成长,从生活和身边小时引导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三观,不同年龄阶段给予孩子不用的教育引导,发现孩子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3.4 注重引导和陪伴孩子读书学习,父母与孩子建立感情教育

苏洵夫妇陪伴儿子读书学习,与他们之间不仅增进情感,又培养了他们爱读书的习惯,更在读书中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情感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人获得幸福。父母与孩子在沟通中建立情感和信任,发现和培育他们的志趣,引导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掌握自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自我,培养良好个性,启迪智慧的同时享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生活中指导孩子做一次家务、参加一项比赛等都是情感教育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同时能实现家长价值观的代际传递。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的自我教育,都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多读书、读好书,所读书中的一句话,或许就在某个场景下激励并影响一个青年,指引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一个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国之栋梁。

3.5 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苏序为人豁达,不拘小节,豁达率真的性情影响着苏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被重用和被贬谪多次,却始终以豁达的心胸乐观面对生活。体现了苏轼纵使外界千遍纯粹的内心不变。在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有“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人间天上随他送”的苏子由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

3.6 创造条件助力孩子成长发展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苏洵带儿子们游山玩水,开拓视野。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辙在《栾城集》中:“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是他两开阔思想的鉴证。苏洵带他两会客访友、拜访贤达之辈。才有刘微之教子之恩、千里迢迢赶到四川向求贤若渴的翰林学士张方平推荐人才,得到文坛大佬欧阳修引荐,终是父子三人被任用后名传天下。是苏洵开阔的眼界和望子成才的心得以让“伯乐”找到“千里马”。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父母以言传身教为孩子成长树立榜样,尽所能助力孩子成才是父母高尚而无私的行为,更是父母对孩子无尽的爱。

3.7 引导孩子培养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

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言行,因材施教并培养孩子主动性、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在鼓励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通过沟通和聆听孩子心声,听他们的想法走入他们内心,让他们在宽松的家庭环境里发挥个人自主性,培养主动型人格。

3.8 培养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应试教育“向分数看齐”下繁重课业压力自然而然将孩子与外界和同伴接触的时间挤压,情感长期得不到有效宣泄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茶壶煮饺子”的含蓄型人格已不适合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处世能力是当代青年不可缺少的素质,更是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对青年培养的方向。不善于交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利于沟通,严重的会影响孩子心理成长和团队协作能力。当代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孩子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善于表达个人想法和恰当与他人沟通交流。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出。国家的百年发展大计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于对代代青年的培育。“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国家教育要稳步发展,就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协作努力,只有三方联动,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智慧,承担起国家教育的重任。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青少年,并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让有理想抱负的青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工作;
让有专长的青壮年在某一领域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能使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无论面对什么困境,身处什么岗位都能保持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不断创新创造,成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奉献一份力量。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让孩子从小便在一个良好的、有爱的、家庭和谐父母关系和睦的环境中成长,便能在童年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少年。反之,长期处于一个缺爱或压抑、放纵的环境,便很难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所培养出人格健全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相比缺失家庭教育的青少年,在处理任何事物的能力、个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都更强。助力教育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苏洵苏轼读书 苏洵发愤读书快乐语文(2021年18期)2021-12-22苏洵焚稿故事作文·低年级(2021年5期)2021-06-01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妇女之友(2020年10期)2020-12-25从善如流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9期)2020-11-06我爱读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读书好时节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苏轼“吞并六菜”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9年12期)2019-11-13苏轼吟诗赴宴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4期)2019-05-05我们一起读书吧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苏老泉大器晚成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推荐访问:家庭教育 借鉴 夫妇
上一篇:卓越人才培养中的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下一篇:形而上学的时间性探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