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多元协同新时代大数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1 点击: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姚 洁

“新工科”以“四新”建设为特征,解决产教融合长效性不足,专业、课程之间个体壁垒严重,教学模式灵活度不够,教学内容滞后于当代技术水平,实践平台先进性不足。本文以大数据这一新兴专业为切入点,从学科融通平台建设、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出发探索出“学科融合—能力融合—平台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在此背景下,大数据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高潮,与此同时对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也越发明显。据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发布的《大数据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分析,在未来 3~5 年,大数据方向的人才需求量可高达百万级。教育部加大力度支持面向新产业、新经济需求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2016年我国高校新设置的一个本科专业,首次获批3所本科院校,2018年又有7所本科院校获批此专业,之后几年获批的高校呈喷涌似增加。截止2020年,全国已有617所高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83所高校设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然而,无论业界或学界,对大数据专业建设和毕业生质量都存有疑虑,作为新工科专业之一,大数据专业建设实践和研究相对滞后于产业需求,平台亟待建设。我校借助地理优势以及民办高校灵活办学特色,吸纳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的经验,探索多元协同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共同体,实施共性需求与问题的共商、共研、共建、共创、共谋、共担、共享、共赢的新型协同育人机制。

面对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跨学科交叉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学校优势,打通教研、科研、实验室屏障,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功能集成、资源优化、开放融通、运行高效的实践平台。一是建设开放型多学科培养平台。依托学校商科优势,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建设涵盖智慧物流与商务实验区、共享财务与金融实验区、现代贸易与跨境电商试验区等为一体的大商科智慧综合实践中心;
依托学校艺术特色,建设首善文苑,深度推进“艺-技-创-商”一体化“数字工匠”协同育人中心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协同创新中心以大数据与信息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与专业融通,整合了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大数据营销创新综合实验室、BIM软件类实验平台,共建大数据科研创新平台与大数据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以跨学科课程组、学科竞赛、毕业设计、横纵向课题等项目为驱动,组建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打造接地气、能落地的“大数据+学科群”项目,集成攻关、协同创新,打破专业壁垒,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进、集群发展。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树立学科交叉的理念,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中心重点研究内容为:①金融大数据,如经营管理大数据分析、商业应用、可视化、商业模式;
②艺术设计大数据,如长乐针织业大数据及智能工厂;
③智能型电子商务,如人工智能推荐;
④工程应用大数据,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BIM应用研究;
⑤AIoT物联网,如防灾、减灾监测、智能家居等。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

大数据人才对多元知识相互融合的要求使得教育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必须是多方协同的。突破传统校级层面的教育壁垒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多主体的共同建设、利益共享、分享共担。我校作为民办高校,其独具特色的灵活办学机制,融通校、政、企、行,与区域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事业单位等共同探索“PDCA”(规划-执行-检查-改善)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打造多方协同的产、学、研、业、训、师、创融合育人的新型教学模式[1-2]。

学校领导班子亲自带队赴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多地市调研。通过走访地方企业、高校、行业、政府进行协同育人需求分析。通过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和合作就业等形式,开展校企订单化人才培养、校企科研人才和资源的共享、就业人才的需求对接。如我校和福建数联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纺织大数据中心,以纺织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表架构与 NoSQL 集成的大数据平台数据存储策略;
实现了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独立存储与管理;
剖析了大数据平台下基于 MapReduce 的海量历史数据分布式处理技术;
开发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织布生产监测与交货期预测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大数据平台中的数据将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展现出来,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到生产设备的效率等相关信息,为企业对订单交货日期的研判提供可靠依据。从生产到研究,将案例应用于教学,并回馈生产。比如,我校与集时通(福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交通大数据为引线,调动关联行业资源,形成从双边到多边,从刚性到柔性,从独立到协作,从专业到专创,从实验到实践,从单向到闭环的立体交互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学业成果为导向,以解决企业工程问题为核心,建设企业、高校深度融合、全程参与的立体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近三年的践行,已初步建立从学校到企业,从企业研发人员到教师、学生的共商、共研、共建、共创、共谋、共担、共享、共赢的新型协同育人新模式。

以精英班为抓手,实施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的文工交叉复合培养。对接产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借力我校优势、特色专业,重点推进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商务、大数据+艺术三个试验田。按照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突出整体改革,形成制度、师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践基地、学科竞赛、校际交流等完整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打造大数据+方向的卓越人才培养的示范区。该培养模式从理论、实验、综合性设计到工程实践四个阶段由易到难,从学校到企业、教师到导师多元培养。如大数据+商务方向,第一学年,首先通过大数据导论基础篇为学生科普大数据专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增进学生的专业感悟并激发其学习的热情。第二学年,课程难度加大,涉及学科增加,学生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为课程设计做准备。通过暑假校企联合培养为专业竞赛预热。第三学年,课程难度进一步加大,课程主要分为商务决策和大数据平台建设,辅以相应的竞赛训练、专业实习、参与教师科研,增加学生实战级的动手能力。第四学年,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毕业设计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学生产生的创新实践、创新灵感可通过岗位实习与参与的科研项目来获取和实现。

为培养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打破原有所有制理念共建实践基地、混编校企研发团队、共享共研科技成果、创新师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外引内融”的方法,积极引入社会办学力量,与政、校、企、行多方协同共建,使专业与行业的同频共振,共育应用型人才、共促教学体系改革、共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共建实践基地、共担课程建设、共管教学全过程、共享资源和成果,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企业共担的良性循环育人体系[3-4]。如学院与华为创办ICT学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为导向,紧贴东南大数据经济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主导、政府为导向、企业参与、协会为桥梁的多元协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在新工科背景下,“校政企协”多方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校”是协同育人的核心,主要负责教科研平台、团队、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同时负责日常的管理与运营。“政”即长乐区政府,主要负责政策扶持,同时对学院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企”即华为、国脉科技等,负责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共育学生、共培师资,同时参与实践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项目等。“协”主要发挥其桥梁作用,反馈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协助人才培养[5]。ICT学院以大数据产业新技术、新趋势为引领,以学生为本,搭建“菜单式”、“分层式”个性化定制教学模式。分三个层次即基础通识型、项目探索型、应用创新型,四类课程即校本课程、特色课程、行业课程、平台课程,凸显“信息技术+”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立体式、全覆盖、深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监控体系、质量追踪过程层中,引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依托“卓越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形成更适应工程领域的教学体制。进一步形成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将三创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优化启迪、训练、选育、孵化、初创五个培养路径,紧扣课程、平台、实践、师资、活动、资源六个关键环节,构建独具特色的“3356”三创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众创空间,空间坚持以“高校主导、政府支持、开放端口、共建互赢”为基本原则,专注于培育、指导、孵化由在校师生、校友发起的创业项目。空间主体由寻梦园、国际文化街、智创空间、首善文苑等主要区域共1.6万多平方米的空间组成。20余支团队入驻校创业大楼,孵化7个企业,学生在“互联网+”等国赛获奖30余项,将“大创项目-科创竞赛-导师课题”相互衔接,赛训学结合,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入人才作为培养体系,完善三创服务平台,实施双导师育人、小班化教学、精英式培养,实现“作业-实验-设计-项目”的进阶提升,“学生-学徒-贮备干部-职员”进阶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大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推动新时代大数据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我们将继续坚持“跨界融合、产出导向、多元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聚焦高素质人才目标达成,精准引育一批涵盖“一带一路”台港澳在内的优秀人才,精准搭建一批产教融合、高端多能的实验实践平台,精准设计基于OBE理念“PDCA”产业融合模式,打造通专结合、技创交融、智慧智能的课程体系,实施“3356”三创教育教学模式,全面培养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07-0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推荐访问:新时代 高素质 协同
上一篇:油田地面管道漏失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