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的实践回应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1 点击:

王 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 211156)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其实践价值也越来越多地被展现。一方面,课程思政在科学内涵、话语形式,以及制度刚性等方面,回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需要,提升了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效;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也在主体、时间、空间和内容等多个维度丰富了高校课程建设的内涵,提升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水平。总之,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实践,课程思政进一步推进了“为党育人”“立德树人”“全员育人”“课程育人”等教育理念的落地落实。

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并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中凸显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滋养了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展现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

(一)课程思政凸显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的任务和使命引入课程建设过程,着力以课程为依托,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多维度凸显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其一,课程思政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原则。所谓“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1]”课程思政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出发点,强化德育引领,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课程思政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立场。近代大工业以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课程观把“取得经济成就的能力和教育混为一谈”[2],把教育对象当做是未来生产利润的工具,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本性。课程思政突破了这种“工具人”的局限,意在回归课程教学的人文关怀,把课程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彰显出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原则,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其三,课程思政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坚持把“知识传授”和“价值育人”共融于课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心和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二)课程思政滋养了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3]。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方位涵养了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在管理体系方面,课程思政坚持以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为目标,统一了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中心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断明晰工作思路,完善相关制度,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上集中发力,协同育人,推动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4],保障“三全育人”在各层面的有效落实。其次,在教材体系方面,思政元素“进教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已经在推广使用,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巩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再次,在教学体系方面,“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课程思政理念下对原教学体系的重新认识和再造,是对原教学体系的内涵拓展和优化升级”[5],育人任务被分解落实到大纲修订、课程设计,以及教案编写等各个环节,贯通教学全过程,不断优化内涵更为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另外,在学科体系方面,促成了一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互支撑。课程思政建设在客观上要求一般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要在遵循自身科学规律和研究范式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在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导向上不偏航,马克思主义学科要充分发挥好思想引领和导航定向作用。

(三)课程思政展现了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

立德树人成效来自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思政从唤醒主体自觉,到挖掘课程资源,再到完善融入机制,需要始终对标立德树人价值指向,保持并充分展现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确保立德树人取得积极成效。首先,唤醒主体自觉,达成价值共识。立德树人是教育人的问题,忽视主体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不可能产生实际成效的。课程思政涉及的主体,一方是育人主体,包括课程的任课教师、相关教学管理,以及保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并转化为教育过程中的自觉行动;
另一方是受教育主体,即学生,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对于满足自身成长需要的重要价值,并转化为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感悟和用心体察,进而生发为优秀的个人素养。因此,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首先就是要促成各类主体形成价值共识。其次,挖掘育人元素,激活课程价值。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已经清晰地表明,主体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挖掘程度,决定着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程度。一般而言,一门课程能够被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依托,其本身一定是具有着法定的育人价值的,或者是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是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诉求,只是其通常以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存在于课程知识的背后。课程思政工作就是要把内隐其中的有用价值元素挖掘出来,让其和课程知识一起进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滋养学生的德性成长。再次,完善融入机制,确保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涉及主体多元,育人价值多样,育人过程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把立德树人价值目标充分融入到课程,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地铺设好实践进路,形成有效的育人体制机制。一方面,学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规范开展教师培训、经费支持,以及质量评价,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各类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做好课程育人元素的挖掘和筛选,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把育人工作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

意识形态性是课程思政的鲜明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初心,实现“为党育人”目标的创新战略,在主观上契合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在实践中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顺应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客观规律。

(一)课程思政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主阵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专业课及通识类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重视不足,开发不够,导致教育成效弱化,毕竟“独木难成林”。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明确了思政课、专业课,以及通识教育课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指明了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方向目标,在顶层设计上实现了思政课和专业课、通识课之间育人功能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形成“三位一体”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体系。其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仍然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主渠道,要继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通识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引导大学生巩固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思政课的教育成效;
专业课重在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中强化“为党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同思政课的同向同行。总之,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思政改变了思政课与各类课程互相疏离的状态,推动了高校各类课程在育人目标上高度一致,在育人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和相互补充,有力促进了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双向滋养、共同提升,也激发了各类课程主体“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的自觉意识,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课程思政创新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

受教育者“对一种意识形态是接纳还是拒斥,既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有关,也与维护和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方法,以及承载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形式有关。[6]”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多学科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形式,正是在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对意识形态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进行系统调整与守正创新的结果。实践表明,丰富、具体和有效的形式创新,是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开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提升课程育人成效。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课程思政是一种分学科的育人形式。需要按照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育人路径,而不同学科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多元的结构形式可以为育人路径的探索、育人方式的创新提供多样化的触点和通道。同时,学科内不同课程的“知识与价值”的勾连,也会对教育形式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其二,课程思政是一种渗透式的育人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既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学形式,也不同于专门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更不是两类课程教学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把育人目标渗透进课程的知识体系中,以“如盐在水”的状态呈现出来,这是对一般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和传统思政课教学形式的守正与革新。其三,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育人形式。这种形式强调每一门课程都要实现育人功能,同时更强调协同与整合,需要在各类课程育人资源和育人方式的协同与整合中帮助学生培养综合性的思想政治素养,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因此,课程思政在课程设置和运行模式上,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分隔,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体系的勾连中创设综合性的协同育人形式。其四,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育人形式。和传统的显性的、灌输式的育人方式不同,课程思政主张“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教育技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并自觉用其指导学习和实践,这种超常规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刻意灌输而产生的抵触情绪,达成育人成效。

(三)课程思政顺应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客观规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把握内化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是有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可以从多角度回应这一问题,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自觉。其一,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价值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要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一定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体察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多以公共的思政课的方式呈现,以大学生的“公共需求”为基本面向,难以回应不同专业和学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困惑。课程思政的开展既是意识形态教育面向学生专业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当然之选。其二,彰显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价值。课程思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赋予高校所有课程以意识形态的内涵与使命,提高课程政治站位的同时,激励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反复地感知“为党育人”的责任担当,领悟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统一关系,进而产生内化意识形态教育的自觉,牢固树立科学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三,引发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调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有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条件。传统教育观历来就有“学贵有疑”的思想,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化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问题意识。课程思政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向学生熟悉的看得见的专业领域,推动主观与客观的碰撞,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形成的意识新形态教育成效将比反复的被动灌输要牢固的多。

教书育人的关键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客观上督促教师要认真对待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从自我教育入手,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课程育人路径与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一)课程思政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育人要求

课程思政明确了所有课程教师都是高校育人的主体,承担着育人责任。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探究和自觉遵守育人规律,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的职责扛起来,打开课程育人的通道,“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7]”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和坚定理想信念。从组织实施过程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压实责任,强化督查检查,学校党委要落实课程思政领导责任,做好顶层设计,积极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促使每一位教师找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强化教书育人使命,努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8]的好老师,既能以自己精湛的学术造诣帮助学生开启专业发展之门,又能以自己过硬的思想政治品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学生喜欢、党和国家放心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二)课程思政增强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育人自觉

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4]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必须强化“三个充分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现实紧迫性。新时代国家的各项建设任务复杂且艰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二是充分认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育人一直是教师职业的基本遵循,但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课程思政推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就是教书和育人有机融合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就是要以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为手段,塑造学生优良品格,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三是要充分认识育人和育己的辩证统一关系。育人先要育己,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课程任课教师要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塑造良好师风师德,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方向引领,引导其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课程思政提升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驾驭课程资源的能力

丰富的育人资源是课程思政有效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但怎样把他们转化为育人成效,是对任课教师育人能力的一大考验。从挖掘资源,到整合资源,再到优化运用资源的辩证过程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师育人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一环。首先,挖掘资源。要以课程为中心,对标铸魂育人的育人导向,从课程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以及时代要求的角度挖掘课程本身内涵的思政元素,当然也可以从课程的专业领域、行业发展和历史文化等视角拓展课程的思政元素,丰富课程的育人资源,总之需要教师在资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其次,整合资源。在微观层面做到将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放到课程的内容体系中进行分类整理,实现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的有机连接;
在中观层面把思政元素放到学生专业培养的体系中去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课程育人和学生专业发展的巧妙聚合;
在宏观层面把思政元素放到学校整体的立德树人事业中进行整体谋划,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再次,优化运用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运用需要根据国家、社会和课程,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变化,在扬弃中与时俱进,常提常新,不断优化。

(四)课程思政拓展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育人路径

课程思政的难点是方法。任课教师要在不增加学时学分的情况下,把丰富的育人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育人渠道,打造课内课外一体化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首先,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任课教师要勇于打破原有的教学范式,甚至是课程逻辑体系,重新研究梳理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艺术化的课堂设计,让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随着知识的传授影响到教育对象,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实现价值引领。这是课堂“主渠道”有效发挥作用的理想状态,而这种状态呈现的关键是教师能够灵活掌握并熟练使用“教学方法”这把钥匙,因此,反复实践,熟练驾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有效落入课堂的关键。其次,以课外实践为补充。“知”“情”“意”“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遵循,有效的课堂主渠道可以解决“知”“情”“意”的问题,但“行”主要呈现于课外,所以课程思政内在地要求课程开拓课外实践环节,把育人目标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通过工程训练、项目研究、案例分析和素质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演练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

课程建设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形态,“课程”与“思政”辩证统一于课程建设的具体形态之中。随着两者矛盾运动的逐步展开,课程思政从政治高度、知识宽度和情感温度等多个向度,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着高校各类课程的内涵建设。

(一)课程思政巩固了课程的政治高度

面向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和挖掘,课程建设的政治高度逐步得以巩固。首先,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认识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大国之间的博弈和较量日渐增多,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世界视野,引导他们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形势中能够正确认识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明辨是非、忠于祖国和人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其次,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自觉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充分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9],进而在课程学习中强化道路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再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能否教育和培养好时代青年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课程建设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把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联系起来,把自己在学校期间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联系起来,自觉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伟业的合格建设者。

(二)课程思政打造了课程的知识宽度

宽广的知识体系是课程内生德育、孕育课程价值的源泉,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深厚基础。课程思政以提升课程育人功能为目标,整合重塑课程的育人元素,在客观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建构起一个更具有知识宽度的课程知识体系。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把课程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探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发展稳定及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并系统阐释其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学内容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把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在中观层面,立足于学科专业的发展进行知识的挖掘和选择。充分依托学科和专业体系内自有的育人资源,引导学生纵向上把握课程所属学科的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历程,横向上了解所学课程与学科专业内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支撑的共生关系,进而拓展自己在专业领域知识探究的宽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科学的专业观。在微观层面,从课程自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挖掘和选择。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每一门课程思政展开的向度也各有不同,挖掘和选择课程育人资源,就是要在遵循课程自身内在逻辑的前提下,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恰当的梳理与整合,把育人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知识点,激活其中隐含的德育因子,完成课程整体的育人使命。这样,课程思政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打造的知识宽度,可以让来自不同层面的知识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相互碰撞,有机融合,内生为学生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帮助他们建构起由专业知识支撑起的科学的、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提升了课程的情感温度

情感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但在“知、情、意、行”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会产生怎样的情感体验,却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有效的课程育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准激发情感力量的着力点,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情育人”,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其一,厚植对祖国的情怀。课程任课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国家、社会和时代的敏锐观察,不断用丰富的教学实例拓展课堂空间,讲述课程的中国立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比较国内国际差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引领学生立鸿鹄之志,自觉把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展现对专业的热爱。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和使用专业的文明禀赋,讲好专业故事,阐释专业价值,弘扬专业精神,用专业领域重大工程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建设实例、科学家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行业发展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体系中逻辑缜密的专业思维,不断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彰显专业育人价值,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磨练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扎实学识和高尚品格的时代青年。其三,体现对学生的关心。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关心学生成长发展,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善于体察学生的困惑与需求,是彰显课程感染力,实现课程育人的前提。课程教师在做教学内容准备和课程设计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嵌入到课程知识的传授,彰显课程育人的光芒,提升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引领“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学习与科普(2022年16期)2022-04-23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推荐访问:育人 新时代 理念
上一篇:基于“一平三端”校本精细化培训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下一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